1982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副刊文选

南郭的出路
陈飞
在讨论干部队伍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问题时,不少同志联系到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南郭毫无真本领,连竽也不会吹,却偏要当宫廷乐师,够得上是“不称职干部”的典型了。这样的人在“大帮轰”的年代(如爱听合奏的齐宣王时代),也许还能凑合混日子;遇上了讲“责任制”的年月(如要听独奏的齐湣王时代),他可就原形毕露、无处藏身了。人们有批评南郭的,也有指责“大帮轰”的,当然都各有道理。然而,更重要的是:南郭的出路何在?
不久前播放的电视剧《南郭后传》,回答了这个问题。南郭逃出宫门后,回到家乡,狼狈不堪,连小孩也嘲弄他。最后,他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他再次投到百里老师门下,重新学艺,从头学起。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长时间的昼夜苦练,他终于学到了吹竽的真本领,最后重返宫廷当乐师去了。
故事虽简单,却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因为,南郭的主要矛盾既然是无知,是缺乏专业知识,那么,解决这个矛盾就得有的放矢,从学习入手,以便由无知转化为有知,由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甚多。这里,学习是关键。知识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掌握知识也没有什么捷径,只能靠一点一滴地学习、积累。知识这东西,对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掌握它,只要你的功夫下到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中如果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南郭后传》中强调的那两点:一是持之以恒,二是虚怀若谷。所谓积累,就得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靠“水滴石穿”的韧性。
要下定决心认真学习,彻底改变自己缺乏知识、缺乏专业技能的现状,也不是一件易事。南郭的痛下决心,是在上下夹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逼”出来的。而生活中的南郭,有的还没有这种切肤之痛,甚至还不肯放弃继续混下去的幻想。殊不知,干部要“四化”,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正在实行。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肃课题。还有一些人则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当然,生活中的南郭,情况远比电视剧中的南郭复杂得多。电视剧中的南郭荒废学业,是因为他沉湎于斗鸡,以致蹉跎岁月;再则是因为他骄傲自满,浅尝辄止。而生活中的南郭没有学好本领,除了主观因素,还有若干重要的客观原因。诸如,文化程度低,工作变动频繁,以及受“左”倾错误的影响,等等。
干部要做到有知识、有专长,比起南郭掌握吹竽本领来,任务当然要艰巨得多。但是,条件也有利得多:南郭遇到的是嘲讽和冷落,而我们的干部更多的是得到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把培养、提高干部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举办了各种学校和训练班,为干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当日的南郭所望尘莫及的。再有,学习的动力也大不一样。南郭是为了个人,充其量是为了光宗耀祖;我们则是为了振兴中华,二者也是无法比拟的。
(选自1982年10月9日《羊城晚报》)


第8版()
专栏:

十渡絮语
韦晓吟
十渡的小白杨
这里的小白杨,晃动着金子的叶片,即使没有阳光,也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我踏着露水来到它们身旁,久久地聆听着那被吟诵得如此质朴的大自然的史诗。
它们笔直、笔直地站立着,向天空舒展着自己的手臂。不会有谁因污浊的空气而枯萎,也不会有谁因冷漠的高大建筑物的毗邻而弯腰折背。
它们在大自然的爱抚中挺立着,告诉每一个过往的路人:作为土地的儿子和自己的主人,它们正慢慢接近蓝天,接近太阳。
拒马河边
在沙滩上,我和拒马河一齐向前走去。
我们各自唱着心中欢悦的歌。两个声部美妙地混合到了一起,虽然旋律和节拍是不尽相同的。
鸥鸟从何处而来?它们在水面上翻飞、翻飞,它们是被这歌声感动了吗?
我走累了,坐在一块石头上,让轻柔的风吹走我的疲乏。
猛然间,我向前望去。那原先和我一起迈步的浪花已没有了踪影。只有从后面紧赶上来的波浪迅速向前涌去,并大声喧嚣着。我立刻明白了,这是对我的讥讽和嘲笑呵!在我停留之际,一切都照旧在走着,奔跑着……
拒马河水
我曾在岷江、嘉陵江上摆渡;曾在拉萨河、伊犁河上放歌;也曾在珠江、黄浦江边漫步。但这条流域狭小,不大为人知晓的拒马河,却第一次使我倾倒了。
它给我的强烈印象,是它极度的清纯。透过深深的、淡蓝色的河水,能够清楚地看到铺满河床的细细的白沙和圆圆的石子。
我枉然地在辞海中漫游,为不能寻出一个和这河水更为相称的词汇而叹息。
长久地望着河水,突然,我愈加清晰地看到了一颗纯净的心灵。我战栗了,因为我想到了世间的污浊和尘土。
第一次相见,这条河就永驻在我心里了。
小船
我用纸叠了一只红色的小船。刚刚接触到水面,它就开始了颠簸的航程。我心里的小船随它一起去远航,没有锚、也没有缆绳,飘飘摇摇,去探求未知的一切。
在航行中,我要用歌声去驱逐等待在岸边的小船的犹豫和彷徨。如果我被风浪葬入了水底,我也将为即要启程的小船献上衷心的祝福。
在沙滩上
我躺在沙滩上,看云朵在远山背后捉迷藏。
一只白色的小鸟,在不远的地方啄着沙粒,它看了看我,又继续啄下去,然后,蹦跳一会儿,距离我越来越近。
对面的峭壁上,栖息着一块似山鹰的石头——这种酷似,使我想到它立刻就会飞上青天。
宁静,笼罩着一切。天地间充满了友善和爱……
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为什么要相互戒备呢?
夕阳下的柿子林
象一幅色调浓郁的油画,黄昏时收获后的柿子林,焕发出了一种含蕴、沉静的美。暗红色的叶子,在枝丫上轻轻摆动,倾诉着对辛勤劳作的山区父老乡亲的深情。
每逢秋季,如火的枫叶必定会走进文学家、艺术家们的诗、歌、书、画里。但如同恬静的山村少女一样的柿子林,却始终默默地把自己的风采献给山和土地。
夕阳,一定是发现了这深藏的美丽。它久久凝视着悄然无语的柿子林,脸色渐渐地变得和柿子叶一样的红了——它是在爱吗?
十渡之夜
当月亮悠然地升起时,群山环绕的十渡一下子变成了一座艺术的宫殿,当你依次观赏着这些秀丽的山峰的黑色剪影时,可以凭借着丰富的想象为它们任意命名。
我望着这些黑魆魆的顶天立地的艺术品,一种惋惜的心情油然而生——这美好的秋夜,这许许多多人间不能完成的天然巨型雕塑,期待了人们多久呵!我感到了夜晚的庄严和深沉,我听见了大自然在秋风中的谆谆的教诲……
我们难道还要去践踏花圃吗?
我们难道还要去毁坏森林吗?


第8版()
专栏:

秋景〔摄影〕 叶勇明


第8版()
专栏:

心中的灯
——给电业工人
北京热电总厂 顾绍康当富兰克林的风筝和你建立了爱情,你的心儿,便化作盏盏永不陨落的星;太阳下班时,当天庭扯起一层夜幕,你的眼睛又成为陪伴人们的灯!你爱辛劳、勤奋,却不恋贪睡的梦,你爱转动、飞腾,去冲击无止的静,你来了,无情地打破昼与夜的界限,送给探索者闪光的爱,火热的情……谁在铁塔上扯起一根根银色的弦,壮丽的山河为你架起一面绿色的竖琴;塔顶上,你喜听响在地层深处的旋律,彩虹下,又欣赏冶炼者用火铸的诗情。华灯、彩灯、航灯,七彩交织的霓虹,一盏盏、一串串,象温柔多情的眼睛;多么深情地凝视北京不眠的夜,又静悄悄地目送一街上班的女工!是她们把片片云霞铺上锦缎呢?还是为他们的出征举起水晶般的酒盅?不!那是发电工人略表的一番心意,每一束灯光都凝满希望和爱情……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作出切实的努力
袁建安 施东明
在北京乘公共汽车,见有位老大爷站着,一个小伙子赶忙让座,众人投以敬佩的目光,啧啧赞好。但也有一位,拉着长调说:“行啊你,共产主义战士,赶明儿写个稿儿给你登报。”人们听了为之愕然。
两种“赞扬”,发生在同一时,前者是真赞扬,后者是反语。真赞扬里反映着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共鸣和行动,同时也包含着向别人学习的深意。说反语的,却是一种拆台。他不屑于做好事,也不满意别人作好事,当着众人,又不好直说,便把讽刺裹在“赞扬”的表皮里,掷给别人去品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这比公开的打击还具有打击力。
共产主义思想是高尚的,高尚的东西并不一定需要“捧场”,但也不怕讥诮。那种讥诮经过了改装,正好说明了它在时代精神面前的虚弱。事情在于,我们把这种讥诮看成是理想中的一件憾事,并不能削弱我们扭转当前社会风气的信心。它只能提示,返璞归真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要靠赞扬的舆论,也要靠把自己有声的赞扬化作行动。我们的“阵营”扩大,那个本来极小的“营盘”就会动摇,或在强大的舆论面前“缄口”,或被感化而改悟。同时,受“讥诮”的要经得住讥诮,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
党中央下决心要在今后五年内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并且指出“孤立和打击先进分子的歪风邪气受到有效的制止和普遍的鄙视”,这是至关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百年大计,是谁也动摇不了的。在正气面前,那种酸溜溜的“赞扬”声会渐渐消失,真的赞扬声会越来越响亮。今年发生的北京卢新亮、西安邵小利的动人事迹以及良好的社会反响,也足以说明这一点。明乎此,我们就会充满信心,不断地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出切实的努力。


第8版()
专栏:答读者问

我对扩大知识面的认识
资华筠
问:您是个舞蹈演员,不知您是怎样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的?
答:要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勉为其难的。我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够不上刻苦钻研,只能谈一点自己实践中的体会。
在某些人的印象中,舞蹈演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不然。几分钟的舞蹈,很象一首绝句,又象一幅写意画,它是用浓缩的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的。成功的舞蹈作品往往给人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美感享受——其教育意义也就寓于这美感享受之中。显然,如果舞蹈者对于自己所表演的作品的时代风貌,民族感情,美学特征缺乏深刻的领会,不善于借助于音乐、文学、美术等诸多因素来充实自己的艺术想象,而只是一般地完成舞蹈所需要的“规定动作”,那么舞台上那转瞬即逝的几分钟,很难留给观众什么难忘的印象,其艺术效果必然味同嚼蜡。
我十四岁从事舞蹈专业,当时仅初中文化水平。终日严格而又繁难的形体训练使人感到精疲力乏,再要挤时间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确实有不少困难。但是为了使舞台上的每个瞬间更臻完美,需要学习和汲取的东西是如此之多。记得五十年代初,戴爱莲老师给我排练双人舞《飞天》时,自己还是个黄毛丫头,对于古老而又丰富的敦煌艺术一无所知。如何把握住女神典雅、端庄的气质?如何体现唐代艺术的风貌?如何把我们这个民族追求、向往幸福和自由的炽烈感情注入到这个飘飘欲仙的形象之中,许多问题困扰着我。在前辈艺术家的引导下,我悉心揣摩“飞天”的舞姿,阅读了大量史料。
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1956年,团中央号召青年向科学文化进军时,我在当时正在读大学的老同学的帮助下,用两年时间进修了大学文科的基本课程。这不仅对于提高我的艺术修养有所收益,而且养成了自己按计划读书,写艺术札记的习惯,罗丹的《艺术论》是我最爱读的书之一。罗丹所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这句话,曾经引起过我长时间的思索。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尽管舞蹈表演对于外部造型动作有十分严格的规范,但是艺术创造所刻意追求的绝不仅仅是形似,应该在神似方面下功夫。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因此提高音乐修养对于舞蹈专业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扩大知识面对于自己专业的补益是一言难尽的。人类的知识宝库,浩如烟海,纵使倾心竭力,也永无止境。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