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确信与不惑
缪群
从不断揭露出来的经济犯罪案件中,人们看到有的负相当责任的党员干部也堕落为罪犯,于是,提出了问题:这些受党教育多年,经过战火考验,未曾被拿枪的敌人打倒的人,为什么会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进攻呢?有人回答说:这是“纵欲”的结果,贪婪多起源于欲望无节,有了好的还望得到更好的,已经多了还想更多,终致走上犯罪的道路。这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纵欲亡身灭国”的教训,古已有之,古人说过“人皆有欲,但不得纵之”。“桀纣皆自身为恶,以至灭亡,故云自祸也”。因此,“纵欲”导致犯罪可谓古今通病,却还不能彻底说明当前极少数共产党人由同拿枪的敌人进行斗争的战士,蜕化变质为不拿枪的敌人的俘虏的特殊原因。
又有人回答说:以前的战争环境艰苦,革命队伍内部党风好,党纪严,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难于传播;而今天的现实环境,人们不断接触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享乐至上的腐蚀,在这样的“空气污染”的情况下,这些人就倒了。这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毛泽东同志早就提醒过我们,要警惕“糖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但这只是其倒下的外部原因,还不是其倒下的内在原因。因为面对这种腐蚀,绝大多数共产党人不仅没有倒下去,还挺起胸膛同这种腐蚀作了舍生忘死的坚决斗争,如李海成、庄惜英同志等。
那么,为什么极少数共产党人会丧志败节呢?这些人之所以倒下,原因固然很多,但就其本身来说,主要是由于缺乏彻底的共产主义觉悟,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发生动摇,失去了前进方向,改变了追求的目标。他们中间有些人可能于往年的战火中冒过枪林弹雨,那是因为生死逼在了面前,他们个人与革命生死存亡休戚相关,革命胜他们则存,革命败他们则亡;所以,他们那时还能拚死向前。但他们的弱点是共产主义思想扎根不牢,对于共产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缺乏确信,因而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曾经憧憬过的目标。十年动乱中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败坏了共产主义的信誉,后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起,使这些人产生了惶惑,失去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因此在国内外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下,这些人日渐把追求的目标放在个人的享乐和发财上,以权谋私,见利忘义,终于成为败类。
大多数共产党人所以继续奋斗,是由于他们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为崇高理想而战斗不息。我们看模范共产党员赵春娥同志,由于有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能够明确地把节省每一分钱,把多付出一点劳动和汗水都同为社会主义的大厦“添砖加瓦”直接地联系起来,因而生活朴素,多用一点公家的钱都不肯,奖金也不要,带病坚持工作,直至最后一息,实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还有什么样的腐蚀能够损其万一呢?这种自觉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任它腐蚀有多么严重,也难发生影响,只能使其更加自觉地进行坚强的斗争。
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我们的灵魂,也是每个共产主义者的思想的基石,防御任何思想腐蚀的坚不可破的防线。共产主义思想是战胜资本主义思想的强大武器。所以,要在资本主义思想腐蚀和社会主义思想反腐蚀这场长期的严重的斗争中做到不惑,还要在确切的共产主义信念上狠下功夫。


第8版()
专栏:

秋林随想
张守仁
我们面前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蔚蓝的天幕下,绵延不尽的缓坡上,呈现一片被称作“五花山”的秋林:红的是枫叶,黄的是柞树,白的是桦林,郁郁葱葱的是青松。丰富的色层交织成一轴使人心醉的金秋画卷。
长空里,一行候鸟向南飞去;山坡上,一条黄土公路,象瀑布似的从上垂挂下来,一直延伸到我们的脚下。
秋风吹来,红叶飘零,犹如黄蝶在林间飞舞。有一片落叶,竟飘到了我的身上。这时我们所乘的吉普车,已从山脚下驶入密林之中。山路两边展开的是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一路所见,除挺拔苍劲的红松以外,还有落叶松、云杉、冷杉、椴树、柞树、赤杨、黄菠萝、水曲柳、榆树……茂密的山草丛中,不时倒卧着一些已经枯朽的林木。在那些病树旁边,又茁长出一株株幼树,显示出自然界新陈代谢的生机。
我们来到了山顶上。面前呈现一片苍茫的林海,浩浩荡荡,无边无涯。风吹林响,很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松涛滚滚来的气势。脚下是松针和落叶堆成的肥厚腐殖层,踩上去象沙发似的富有弹性。身边耸立着一株株粗壮笔直的红松,刚劲挺拔,象巨人似的直冲云霄。拍拍它们暗红的树身,钢浇铁铸似的巍然不动。红松枝梢上挂满了黄橙橙的松果,犹如一颗颗玛瑙镶嵌在林海之中,弥漫着松脂浓郁的芳香。
陪同参观的伊春朋友告诉我们,小兴安岭是我国红松的故乡。红松以它优良的材质和高昂的经济价值闻名中外。它的木质松软并有光泽,纹理通直且有花纹。它们长期不变形,是做家具、门窗、舰船的理想木材。
我留连在林海之中。各种各样的树、根、叶、果、藤、蔓、草、木,在我周围组成一个繁密、驳杂、迷乱的植物世界。我好奇地采撷各种色彩的霜叶。经过仔细观察和比较,我发现那些十分醒目、颜色斑斓的叶子,那些变橙、变黄、甚至变红的叶子,大都系劣质的杂木、灌木、草木植物所长。它们因为生命的强度不够,经不住霜冻和寒风,就过早地萎缩、变色,显示出行将凋落的迹象。这些艳丽的色彩,掩盖了它们素质上的软弱和早衰,其实它们只不过是面对逆境呈现的弱者的病态。这样一想,那染醉秋林的红叶,何美之有?唯有青松,唯有那黑黑壮壮、不畏严寒酷暑、敢于傲霜斗雪的青松,表现出顶天立地、生机勃勃的气概,永葆生命之树常青的本色。如果这片原始森林里,没有这些不能成为栋梁之材的杂木,而是青一色的红松,伐木工人将何等的喜悦!祖国的北疆何等的富有!
面对郁郁森森的红松,我想起了常年居住在深山老林的伐木工人。他们生活在极其艰苦、荒僻的环境之中,但越是天寒地冻,一片银白世界,越是他们大显身手、伐木、运木的黄金季节。
他们这些人不就象优质的红松那样,是支撑我们祖国大厦的栋梁吗?他们决不会一遭逆境就变质变色,随波逐流。他们永远朴朴实实,保持着本色,坚定地奔赴既定的目标。而那些惹人眼目、花枝招展如红叶者,虽然刺激人的感官,却往往华而不实,艳而不坚,耐不住艰难环境,表现出一种萎缩、枯黄、凋落的病态。
钢花虽然灿烂,其实这是钢渣在喷焰;闪光的东西虽然迷人,但不一定是金子。只有经霜不变、始终保持本色者,才能显示出朴素、坚定之美!
精细的观察和思考,常使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表象到本质,从而在理性上提高人们的智慧。当我们在夕照中乘车下山,回望五花山,我对于它那浓艳的盛装,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欣欣然从小兴安岭带回的,不是一束红叶,而是一点颖悟。
是为记。


第8版()
专栏:

南国羞雪〔中国画〕 杨达林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王三老的“观棋不语”
李克因
在写社会相的古小说里,常能看到概括性很强的警句。这些警句体现了某种处世哲学,告诉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这些处世哲学,今天看来,有些让人嫌恶,有些则引人深思。微妙者,可以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有个题名《陈多寿生死夫妻》的故事。内容是陈多寿与自幼订亲的妻子经历了生生死死,终于百年偕老。这门亲事,和一个名叫王三老的长者有关。这王三老遵循的一种处世哲学,很耐人寻味。
王三老长于象棋,手段很不一般,只是后来得了“火症”,很怕“用心动火”,就罢棋了。但仍然欢喜观棋。他观棋时绝不多话。只是到胜负已分时,才略说几句:哪一着比较高,所以赢;哪一着差点劲,所以输。下棋双方都很喜欢听。
他的态度完全符合写书人倡导的一种宗旨:观棋不语真君子。后面还有七个字:把酒多言是小人。这话是否确有道理,可以研究;前七个字却是久经考验,至今被人所接受。
“下棋人最怕别人观看”。其实,怕的是观棋人多嘴,倘若看棋的“口嘴不紧”,在关键时刻“溜出半句话来”,致使“赢者反输,输者反赢”,这时,人家要发脾气吧,实在不值得;不计较吧,又气不忿。虽然是偶尔游戏,也扫兴得很。上到“观棋不语真君子”的纲上,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倘若是个大外行,倒也罢了,只当是童言无忌。确实有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人,占了个“旁观者清”的便宜,忽然有所发现,以为“天下才共一石,本人独得八斗”,又如何按捺得住?插嘴还算文明的;指手划脚,甚至越俎代庖的,也并不少见。
这不但使下棋人感到讨嫌,而且完全违背了棋场比赛的规矩。人家下棋,各自进行独立思考,运筹帷幄,干你何事?谁给你参与其间的权力的?然而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甘于寂寞,实属大难。所以把观棋不语者看成“真君子”加以表扬,也不为过分。
当然,王三老还是“语”的;是他在感到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小结,告诉双方怎样着棋才好。这是他更为高明之处。


第8版()
专栏:

秋天的歌
海奉贤县 汤朔梅
秋夜夜空,明净湛蓝,宛如刚收割的原野。新月悄悄地穿过鱼纹般的云片,好似一柄银亮的犁铧,把无垠的大地耕翻……勤勉的秋风,提着拾稻穗的竹篮,寥落的星星,是她失落的种子,在夜空中晶亮闪闪……她拾去的,酿成甘美的醇酒,她失落的,正萌动着绿的春天。
秋雨秋雨哟,淅淅沥沥,扬扬霏霏,能把整个大自然灌醉。秋雨啊,你来自何方,那样的香醇,那样的甜美。醉了,透红的层林,好似年迈的老汉赴宴归;醉了,成熟的五谷,好似腼腆的姑娘去约会。醉了,勤劳的人们,为装点秋色,几重老茧被磨褪……啊,秋雨,你是一杯美酒,溢出生活的金杯,啊,秋天,你在微微的醉意中,正把新春描绘……


第8版()
专栏:随感录

论“便宜”
秦绮
“便宜”一词,人所常道。如花钱买了“削价处理”品,虽有“便宜”在,无可厚非。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礼尚往来,有谁一时占了点“便宜”,来日方长,也有还报,似也无须多言。唯“便宜”与职权有涉,便会出现问题。诸如为人办事而索礼,对新产品各种巧立名目的“试用”,对不该处理的产品的变相私分,各式各样的“关系户”,今天你给我点“便宜”,明天我予你些方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得便宜是落便宜,木石痴儿自不知”。占“便宜”并不是件好事。《朱子语类·论语》云:“凡事只认自家便宜处做,便不恤他人,所以多怨。”可见,古来真正心地高尚之人,也以不占别人“便宜”为戒。只有私欲贪婪的人,才唯利是图。占“便宜”往往是一些人走向歧途的开始。从想“便宜”到占“便宜”,从占小“便宜”到占大“便宜”,“欲而不知止,失其所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有”,终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利用职权占“便宜”,对一切国家工作人员来说,是个道德与法纪问题。对党员干部而言,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只有勤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任何利用职权占国家的‘便宜’和群众的‘便宜’的权利”,说的便是这个问题的重要。这是每个党员干部和所有国家工作人员应该牢牢记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