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金华市努力开拓农村商品生产新局面
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业齐头并进
本报讯 记者沈世纬、虞云达报道:浙江省金华市为打开农村商品生产新局面,努力促使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同步发展。今年上半年,社队食品加工厂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23%;全市商业系统农副产品采购总额增加16.1%;从事多种经营的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占总农户的10%以上。
去年以来,金华市农村有98%左右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农村大批劳力从粮食生产转向多种经营,利用山坡、丘陵、河滩、水面,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但是,由于加工能力薄弱,农副产品出现积压、滞销现象。
金华市委一方面对现有的国营食品加工厂进行挖潜、改造和重点扩建;另一方面扶助社队办食品加工业。目前,社队食品厂发展到70多个,遍布全市每个公社。去年社队食品厂的产值达57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一倍多。
金华市丘陵起伏,牧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养牛业。今年,全市奶牛饲养数已经突破3,000头,平均日产鲜奶24,000多斤,比去年增加一倍。这个市原来只有一套日处理7,000斤鲜奶的奶粉生产设备,每当挤奶旺季,养奶牛户每天投售的鲜奶就有30,000多斤,加工能力远远不足。市里筹集了135万元资金,在市食品二厂兴建了一个日处理鲜奶4万斤的奶粉车间。这个车间从收奶、冷却、消毒、浓缩、喷雾、干燥,直至出粉,全部由机械自动操作,已于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今年这个食品厂的奶粉和奶制品的产量可达到800吨。目前,全市鲜奶和奶粉均已敞开供应。农民看到鲜奶销路不成问题,饲养奶牛的劲头就更大了。城郊公社五星大队王樟海,饲养9头奶牛,从2月初到7月底,已投售鲜奶35,000斤,全年收入可超过16,000元。
黄桃罐头是国际市场上的适销品。金华市郊红壤丘陵适宜黄桃生长。全市黄桃专业户、重点户承包种植的黄桃面积达4,200多亩;今年又新发展黄桃基地4,000多亩,相当于前七年发展面积的总和。金华食品厂制造黄桃罐头,原来主要靠手工操作,每天只能处理三四吨黄桃;现在建成了一条日处理鲜桃40吨的黄桃罐头生产流水线。今年全市黄桃总产量比去年翻了两番多。这个工厂以稳定价格敞开收购,还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在苗木、资金、物资上给予扶助。
荣获国家金质奖的
“金华火腿”,由于过去全市只有一家国营火腿厂加工制作,不少鲜腿来不及加工。两家社办火腿厂应运而生,今年已加工火腿2万只,使全市火腿年产第一次突破10万只大关。
金华市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同步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商品化生产的发展。现在,全市农村已经涌现20,000多个专业户、重点户,分别从事奶牛、香花、蘑菇、蔬菜、瓜果、药材、蚕桑、茶叶、养鱼、养猪、养鸭、养蜂等数十项专业。今年上半年,全市农副产品采购总额达4,696万元。


第3版()
专栏:短评

搞活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一着
金华市在发展农副产品生产的同时,努力抓好加工业,双管齐下,同步发展。这样做,既为农村生产者谋了利益,又适应了市场消费者的需要,是搞活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一着。
多种经营的产品,无论是原料和材料,无论是半成品或成品,大都作为商品投入市场。能否卖得出去,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看品种质量是否适销对路,二看购销渠道是否畅通。从金华市和其他地方的实践来看,努力实现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才能促进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加工是一个中间环节,与生产和销售密切相连,把加工搞好,提高多种经营产品的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还能充分利用剩余的副料废材,广辟收益来源。同时,搞好了加工,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真正做到适销对路。比如把鲜奶、豆类加工为奶制品、豆制品,所产奶渣、豆饼制成上等饲料;把鲜果、鲜鱼加工为罐头食品,果皮制成药材,鲜鱼下脚料制成鱼粉等等,可以做到物尽其用,增加产品的价值。
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金华市的经验证明,现有的国营加工业还有潜力可挖,社队集体也有兴办加工业的积极性。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兴办加工业以打开产品销路,正是农村急需办的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情况,农民已有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加工业的条件。金华市能够在一年半载之内办起70多个社队加工厂的事实说明,只要有关部门积极领导和支持,就能把这件事办好。


第3版()
专栏:

动员千家万户搞好多种经营
宜昌县土特产生产开始兴旺
本报讯 彭明吉报道:位于鄂西山区西陵峡畔的宜昌县,近几年动员千家万户发展多种经营,土特产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近几年来,宜昌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在生产方针上,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纠正了过去单一经营的作法;在政策上,实行统、专、包,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千家万户;在规划布局上,坚持当年烟、瓜、麻(天麻),短期桑、耳、茶,中期柑、桐、木,长期棕、松、杉,使全县100多个传统土特产品种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国营、社队共办起特产种植场450多个,柑桔树已发展到463万株,茶叶发展到2.6万亩,桑树发展到400多万株。预计今年全县可产柑桔500多万斤,比1978年增长9倍;茶叶已收150万斤,比1978年增长35%;蚕茧13万斤,比1978年增长78%。驰名中外的垭丝产乡之一的分乡公社,去年将桑蚕生产全部包给社员,今年春茧一季获3.13万斤,超过去年全年总产量的32%。桐、木籽、木耳、香菌、天麻等特产都将获得丰收。


第3版()
专栏:

抓好“小”“兼”“密”万载富起来
本报讯 记者赵相如、通讯员王年生、敖新民报道:地处湘赣山区的江西万载县,如今富起来了。今年1—7月,这县集体单位多种经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6%,社员家庭副业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4.8%。
万载县发展多种经营主要在“小”、“兼”、“密”上下了功夫。
1979年,这个县出现了面积不等的多种经济作物小基地,也有几个社员经营的养殖小基地,还有山货小基地。县委认为这是农民致富的用武之地、生财之道,立即鼓励发展。三年来,全县已经建立各种小基地3,941个,投入劳力达3万多个。
“兼”就是一田几用。黄茅公社有1,634户在8,000亩责任田里放了鱼,既收稻,又收鱼。今年上半年,这个公社稻田里总产鲜鱼32万斤。
“密”是抓好劳力密集型的加工业,把本县的传统产品抓起来。


第3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一腔深情绿群山
——赞离休老干部、共产党员李汉秋
本报记者 吕建中
离休老干部李汉秋,二十年如一日坚持绿化燕子山的感人事迹,在山东省莱芜地区传诵着。
李汉秋是1943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62岁时离开莱芜面粉厂党支部书记岗位,拖着两条风寒腿,退休回到家乡莱芜县陡峪大队。那是1962年,社员的生活十分困难,干部和社员对改变贫穷面貌的信心不足。李汉秋挨门串户和乡亲们谈心,讲革命传统,讲“愚公移山”精神,他指着周围50多个秃山头对队干部说:“咱这队不能说穷,这些荒山就是咱的聚宝盆啊。”队干部说,过去治山没治好,现在更是困难时期,怕没人领这个头儿。李汉秋把腰一挺,说:“共产党员还怕困难?把这副担子交给我,豁上我这把老骨头,非把荒山绿化不可。”
经过一番勘察规划,1963年一开春,他就扛着行李卷,带领11人的林业队,开进了五里外的燕子山。他扑下身子一干就是20年。这20年啊,李汉秋表现出来的那种共产党人的气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篇短文怎能表得出,写得尽!
他住的是用三根檩条搭起的不足5平米的草屋,每天天不亮就和队员们一起上山刨土育苗,下泉担水浇圃。队里没资金,他用自己的退休费买母猪娃,买用具,在山上发展副业。有一回他察看山林,见山坡上抛撒着一些棉柳条,这是用来编筐篓装山果用的,队员们不知爱惜。他便捡好一大捆,吃力地扛着下山,中途跌倒在石崖上,他爬起来揩揩臂膀上的血痕,挣扎着再扛起来,终于把这捆棉柳条扛下山。吃饭休息时,他以这捆棉柳条为话题,再次向大家讲当年莱芜战役和燕子山阻击战,讲党的光荣传统,勉励队员们要接好革命担子,艰苦创业,爱惜山林。
这年夏天,他老伴上山来送干粮,见李汉秋穿着短裤光着脊梁,手拿干煎饼蘸着山泉水往嘴里送,不禁一阵心痛,差点淌下眼泪来。从此老伴也索性搬上山来给他烧水做饭。李汉秋有这么个好后勤,更把全身心扑到治理山林上了。
李汉秋执行山规林约一丝不苟,他从不私用山上一根木条,不白吃果园一只果子。多年来每逢春节他让队员们下山和家人团聚,自己留下来看山护林。
二十年来,李汉秋育树更育人。陡峪大队每年有一批毕业学生到燕子山上接受教育和锻炼,他们中许多人入了团,入了党,有些参了军,当了各级干部。现在陡峪的领导班子中有五名大队党支部成员、七名生产队长是出自燕子山林业队。32岁的现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本,就是曾在燕子山上经李汉秋培育过的年轻人。
革命精神和艰苦劳动很快结出了果实。燕子山4,600亩郁郁葱葱的林木使陡峪大队跨上了富裕之路。从1970年以来,燕子山为社员盖房提供了300立方米木材,山上的现有林木每个社员平均近千株。昔日贫困的陡峪大队,如今架上了电线,添置了拖拉机,脱粒机,柴油机和电动机,生产蒸蒸日上。
更使人感动的是李汉秋那种“对个人生活总是满足,对自己的工作成绩总是不满足”的高尚品德。近几年来,陡峪大队社员一批又一批住进了新房,李汉秋却一直住在燕子山上简陋的草屋里。社员们眼见他已是八十二岁高龄,头发白了,耳朵沉了,身子也不那么灵便了,便给他盖起几间屋子,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下了山,一面休养,一面继续指导山林建设。李汉秋下山将近一年,党和人民越关怀他,他越觉得无以报答。他总是说,党培养了自己,又这样关怀自己,自己的贡献太少,现在国家还有困难,社员的富裕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所以,他在屋里呆不住,不断地拖着两条疲惫的腿奔波在燕子山上,又思谋着绿化南山的下一步规划。


第3版()
专栏:

长白山小秋收增产
吉林省长白山区今年小秋收又获丰收。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9月15日,全省收购的山参、山葡萄、山核桃、木耳、山里红等各种土特产品,总值已达2,18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6%。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四个丰收年。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成都市郊永丰公社核桃大队二队养羊专业户黄忠汉,今年养奶山羊17只,每天产奶68斤左右。去年他家出售鲜奶纯收入1,800多元。新华社记者吴祖政摄


第3版()
专栏:

农牧渔业部化工部卫生部等六单位
联合颁布《农药登记规定》
本报讯 最近,农牧渔业部、林业部、化工部、卫生部、商业部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布了《农药登记规定》,自1982年10月1日起施行。
颁布《规定》的通知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农药生产和使用量较多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农药管理法规不健全和登记制度尚未建立,在农药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中都存在不少问题,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加强对农药的管理,迅速建立农药登记制度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规定》中要求:在我国使用的农药应符合高效、安全、经济的原则。凡国内生产农药新产品,投产前必须进行登记,未经批准登记的农药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对已登记过的农药品种,如改变剂型(包括改变含量)或变更使用范围,应申请补充登记。凡证实对环境、人、畜和其它有益生物有严重危害的农药,可撤销登记或限制使用。对《规定》颁布前已生产的农药,要分期分批审查,补办登记手续。
《规定》中还要求:外国厂商向我国销售农药必须进行登记,未经批准登记的产品不准进口。外国农药在我国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示范试验,须经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


第3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骏马遍神州
蔡远福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是杜甫笔下的良马形象。你看它:身瘦有神,耳如竹削,跑时起风,所向无阻,真可以将生命托付给它。在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好马很多很多,如项羽的乌骓马、关羽的赤兔马等,都是千里良驹。
马都是已于上个世纪绝种的泰斑野马的后代。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设有专职官吏选育公马繁殖马匹。汉武帝曾派遣使臣引入良种大宛汗血马,使国家的好马迅速发展了三十万匹。以后又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乌孙天马、波斯骝马等,对内地马起了显著的改良作用。
我国良马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著名的有产于新疆伊犁地区的伊犁马,原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一带的三河马,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省交界的黄河河曲一带的河曲马等。长时期以来,全国各地都养马,现在已是骏马遍神州。
马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有役用、肉用、乳用和肉乳兼用之分。作为一种生产畜力,多被用于耕田、运输、狩猎、乘骑。马肉瘦,脂肪少,食之另有风味。马奶是国际上风行一时的饮料,其成份接近人奶,营养价值比牛奶好,而且对肺结核、贫血及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另外,马在技艺、体育、礼仪、舞蹈等方面也有一定用途。自从人类有战争以来,马在战场上更是屡建奇功。
在哺乳动物中,马的神经系统颇为发达,触觉能力极强,嗅觉也很灵敏,有时能用鼻子从空气中辨别出微量水气,找到几公里外的水源。马的听觉令人惊讶,即使是刚出生的小马驹,也能从母马群中辨出自己母亲的嘶鸣声。有趣的是,马还有喜走迎风的习性。老马识途,可以从外地回到住处。马的弱点是眼近视,使得它胆子小,遇到不常见的东西易惊慌。马大都高大雄健,但也有身高不过40厘米的小马。有一次,阿根廷人带着这种小马访问巴黎,曾一时轰动街头,交通堵塞。(李锡武插图)


第3版()
专栏:

山沟沟有了“机器通”
冯耀 葛海峰
千沟万壑的晋西北神池县,有一个很小的山村,叫前窑子村,全村54户,218口人。这里既没有电,也不通汽车,村里有的老年人甚至连汽车还没见过呢!
可是,这样一个深沟里的小山村,居然在全县出了名,全县“五朵金花”(指5个劳动致富户)就有“两朵”开在这里。特别是被这里的农民群众誉为“机器通”的农机服务专业户王裕新,更是一鸣惊人,在全县致富浪潮中涌起层层波澜。
王裕新今年39岁,全家6口人,3个劳力。去年,他除承包责任田外,还经营1辆小四轮拖拉机、1台脱粒机、1台磨面机、1台磨山药机和两台柴油机。王裕新的农机为社员碾米、磨面、打场、拉炭,增加了收入。仅农机服务这一项,就收入7,000多元,加上农业、养殖业和工副业,全年收入近1.2万元。有人眼红了,说王裕新不务正业。更多人则是夸奖他,说他“有本事”、
“能干”,全村人跟上他沾了光,添了彩。
王裕新从小爱机器,15岁初中毕业后,就到县粮食加工厂当了看柴油机的工人,后又到忻县汽校学习,还在小寨公社农机站开过拖拉机。他爱机器,也懂机器原理,机器有了毛病,到他手里,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尽管王裕新有一手好技术,但在“左”的思想影响那些年,他做梦也没敢想过自己经营几台机器。
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了山沟沟。1981年,前窑子大队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农民精耕细作,迫切希望早日把那些落后的工具换成隆隆响、忽忽转的机器。
王裕新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为群众搞生产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年2月,他把自己家里多年积攒的钱全部拿出来,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从邻近生产队先后买回1台旧磨面机、1台旧磨山药机和两台旧柴油机,买了零件,买了汽油,连明带夜修理,没几天功夫,这些机器就安装在自己小院里了。柴油机的发动声象嘹亮的号音,震动了寂静的山沟,社员群众奔走相告,争先来碾米磨面。
秋天,庄稼象小山似地堆满场,社员们又喜又愁。喜的是丰收了,愁的是靠碌磙、梿枷啥时才能碾打完。王裕新急群众所急,又买回了脱粒机。
王裕新的农机为群众服务,同那些“向钱看”的人可不一样。他给社员磨面、打场,所收加工费比集体价格还低,人家磨1斤莜麦收1分5厘,他只收1分。别处脱粒机给社员打场,每小时收费3元,他的脱粒机一天最少工作12个小时,只收15元钱。去年秋天,仅用了十几天他就用脱粒机把全村的庄稼给打完了,比往年提前十几天。村里打场结束后,他还到邻村为群众脱粒。
冬天,王裕新用小四轮拖拉机挨门逐户给社员们拉炭,解决了山沟里进不来汽车,烧不上煤炭的困难,乐得老汉、老婆婆们都说:“咱山沟里有了机器通,实在是一件大喜事呀!”


第3版()
专栏:

三个门外汉学种田
最近,在江西乐平县临港公社一次报告早稻产量会上,三个种田门外汉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今年的早稻高产。秘诀在哪里?他们说:全凭科学的威力。
许秩宗是一位年至花甲的退休干部,三十二年未种过田了。他离职回到本社九墩大队第五生产队,承包了五点七亩水田,并用自己的好田和别人调换成低产田。不少社员议论:老许当干部几十年,哪里会种田?如今又换成差田,更难收到粮食了。但老许想,只要在科学二字上下功夫,不愁差田增不了产。为了解决靠河稻田容易水淹的问题,老许全家花了三个月时间,垒起了一条二百八十米长的防洪坝,并从河里罱了三千担淤泥到田里,既疏通了河道,又增加了肥料。同时,老许还改造了山坞冷浆田,一举夺得早稻总产五千四百二十七斤的好收成。
二十六岁的余泉财是中堡大队的电影放映员,有生以来第一回种田,每走一步都要去问老师——《江西科技报》和《赣东北报》。他见报上说水秧好,就学着育水秧。从报上得知,要想早稻高产,必须猛攻前期施肥,促成早稻快长快发,小余就照着报纸上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他的肥田瘦田都是全大队第一流的好禾。
下牌大队第五生产队理发员齐汉鉴,从未种过田。自承包责任田后,他利用给社员理发的机会,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看了报纸上介绍的怎样育好早稻秧的报道,便照着搞了稀播壮秧。年底,老齐所承包的责任田,早稻单产竟比历史最高纪录增加一百三十三斤。 郑吉 赵荣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