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举行外长会议
强调在不干涉别国内政基础上解决各国间的争端
新华社圣约瑟10月4日电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一些国家今天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举行了外长会议。会议通过的一项文件强调要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基础上,“采取和平方法来防止和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
这项文件还说,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一些国家的“外债加重,使各国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从而造成失业、通货膨胀、严重的金融问题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冲突。
会议还同意建立一个国际机构,以研究本地区出现的危机和分析为解决危机所提出的各种和平方案。
哥伦比亚外长在会上要求正在对该地区进行干预的大国撤出去。他说,苏联对上述地区一些国家的干涉,已引起这样的后果,即另一些国家向美国求援来防止国内出现动乱。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伯利兹总理和外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牙买加和萨尔瓦多外长。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巴拿马的代表作为观察员出席了会议。此外,美国派出由负责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托马斯·恩德斯率领的代表团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虽然也受到邀请,但没有派人出席会议。
属于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古巴和尼加拉瓜,没有被邀请出席会议。
最近,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局势动荡,一些国家,特别是毗邻的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之间多次发生冲突。尼加拉瓜不断指责美国政府资助尼加拉瓜前索摩查政权的残余军人发动叛乱活动,还指责洪都拉斯政府允许尼加拉瓜叛乱分子在它的领土内接受训练,企图推翻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政府。洪都拉斯否认这一点,并且多次谴责尼加拉瓜部队袭击它的边境地区。另外,在上月中旬,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两国总统联名写信给美国、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三国的领导人,呼吁他们为缓和中美洲紧张局势作出努力。


第7版()
专栏:

密特朗和科尔首次会谈
强调要加强法国西德合作
新华社巴黎10月4日电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和西德新任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今晚在巴黎强调,必须加强法国与西德之间的合作,并继续发展两国间的关系。
密特朗在同科尔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会谈后说,他同科尔的首次接触中,讨论了“两国的主要政策方针以及欧洲的组织和安全问题”。
他表示希望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在欧洲共同市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范围内继续和互利地发展。
科尔总理在结束他对法国的短暂访问返回波恩之前对记者说,他所以进行这次访问,是为了使世界感觉到“西德政府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他说,法国和西德之间的友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极其重要的成果”。
据报道,两国领导人将在10月21日在波恩再次进行会晤。


第7版()
专栏:

联大和安理会要求南非当局改变对三名自由战士的死刑
新华社联合国10月4日电联合国安理会今天发表声明,强烈要求南非当局改变对三位南非自由战士判处死刑的决定。
这三位自由战士是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成员,他们因反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于今年8月6日被南非当局以所谓“叛国罪”判处死刑。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日电联合国大会今天要求南非当局不要处决3名南非自由战士,并且尽快对他们实行减刑。
联大的这一要求是在一项决议中提出的,联大今天以136票赞成,一票(美国)弃权和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了这项决议。
南非种族隔离政权最高法院曾于今年8月6日以所谓“叛国罪”无理判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三名成员莫戈厄拉尼、莫索洛利和莫滕死刑。
联大这项决议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南非当局的上述判决予以紧急考虑,并说服南非当局不要执行对这3名自由战士的死刑判决。
决议还要求联合国秘书长立即把这项决议转交给南非当局,并且在10月15日以前就这一问题的事态发展向联合国大会作出报告。


第7版()
专栏:

安哥拉外长拒绝把纳米比亚问题与古巴在安哥拉的驻军联系在一起
新华社联合国10月5日电安哥拉外长保罗·特谢拉·若热今天表示坚决反对把纳米比亚的独立问题与古巴军队撤出安哥拉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正在出席联大会议的安哥拉外长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古巴在安哥拉派驻军队是两国间的双边问题。这与关于纳米比亚独立的安理会四三五号决议毫不相干。”
若热指责美国故意散布关于纳米比亚独立的谈判取得进展的乐观情绪。他说,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企图把阻碍纳米比亚独立谈判的责任转嫁到安哥拉头上。他指出,把上述两者联系在一起而造成的困难“应当由美国去解决”。
据报道,美、英、法、加拿大和西德等西方五国关于纳米比亚问题的接触小组10月1日在纽约举行了会议。会后发表的一项公报对参加谈判各方所持的“建设性态度”表示赞赏,并称现在存在着达成一项关于纳米比亚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宝贵机会”。


第7版()
专栏:

苏联对科尔上台表示不快
新华社莫斯科10月5日电 苏联最近的宣传报道表明,莫斯科担心科尔政府执政后苏联同西德的关系将更加复杂。
苏联新闻机构近几天的报道强调,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和自由民主党组成的新政府是“保守政府”,其政策倾向是“向右转”,同美国总统里根的哲学“更加吻合”。莫斯科尤为不快的是,科尔政府明确表示支持北约1983年底在西德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的计划。
苏联报刊认为,西德新政府将继续遵守同东方国家签订的条约,发展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它还认为,科尔政府“能向右转到什么程度,尚有待时间证明”。


第7版()
专栏:综述

总统易人前后的巴拿马政局
朱满庭
素有“世界桥梁”之称的巴拿马地处中美洲。前不久,这个国家总统易人,原总统罗约宣布辞职,副总统德拉埃斯普列利亚接任。随后,政府中发生了大幅度人事变动。巴拿马政局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引起了拉美和关心这一地区局势人士的注意。
巴拿马的政局的变动是去年前政府首脑、国民警卫队司令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之后开始的。巴拿马失去了这位深孚众望的领导人,导致了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这种变动曾经一度造成了政局的动荡不定。
十几年来,巴拿马政局相对来说是稳定的。这是和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所奉行的政策分不开的,托里霍斯1968年通过政变上台之后,顺应了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要求,高举反对殖民主义的旗帜,为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7日与当时美国总统卡特在华盛顿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巴拿马国旗开始在运河区上空飘扬,实现了长期来巴拿马人民的民族愿望。在国内政策上,托里霍斯推动了民主化进程,逐步还政于民,在1978年推举了当时仅三十八岁的教育部长罗约担任总统,并按宪法规定,决定于1984年举行大选。由于这些政策颇得人心,使巴拿马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安定局面,与中美洲其它地区动乱不已的形势形成鲜明的对照。
托里霍斯去世后,巴拿马政府内部的力量组成开始发生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国民警卫队军官的大批更换上。巴拿马的国民警卫队既是武装部队又是治安部队,长期以来就是左右这个国家局势的主要力量。今年3月初,接替托里霍斯的国民警卫队司令弗洛雷斯被迫“退休”。新任司令帕雷德斯立即对参谋部主要成员和各地驻军司令进行大规模的撤换。6月,执政的民主革命党总书记也换了人。最后,7月31日,即托里霍斯将军去世一周年的时候,总统罗约提出辞职,根据宪法,原副总统德拉埃斯普列利亚接替了总统职务。至此,作为这个国家政权主要支柱的党、政、军三方面领导人都换了新人。
罗约总统“由于健康原因”突然辞职是此次大变动的高潮。此事并非完全出人意外。据报道,在此之前,罗约同国民警卫队司令帕雷德斯、民主革命党总书记、议会议长和其他重要人士发生过冲突和公开争执。帕雷德斯当时公开主张提前举行大选。这当然是针对总统的。加之,巴拿马的经济衰退也很严重,目前外债已达到30亿美元,群众运动和反对派政党的活动日趋活跃,国内局势呈现不稳。此外,巴拿马对美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除了十分重要的巴拿马运河外,美国在运河区至今仍驻扎着2万美军。美国在巴拿马的投资总额达28亿美元,这是除了墨西哥和巴西外,美国在拉美国家投资最多的地方。当前,美国政府方面采取强硬立场支持中美洲的一些右翼军人政权。可是罗约对外却主张密切与古巴的关系,显然不符合美国的胃口。7月27日,罗约访问委内瑞拉,两国总统主张年底在巴拿马城举行拉美国家外长会议。罗约企图把美国排除在该会议之外,巴拿马驻委内瑞拉大使又进而宣称要邀请古巴参加。罗约的这种立场更惹恼了美国,也进一步扩大了他与国民警卫队之间的分歧。正是在国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罗约不得不称病去职。
新总统德拉埃斯普列利亚执政后,立即根据帕雷德斯的建议,解除了罗约内阁中所有部长和省长、市长、大使等数以百计的高级官员的职务。同时,新总统在内阁改组中“走平衡道路”,吸收反对党成员和其他各界人士参加政府,采取措施努力活跃国内经济。在对外政策上,新总统支持美国参加西半球事务,同时表示继续同拉美和第三世界国家在一起,重申“我们将继续支持各国人民为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和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反对对弱小国家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涉和威胁”。新总统的这一系列政策,照顾了各个方面,因此尽管政府经历了大变动,但巴拿马的局势并未出现动荡。


第7版()
专栏:

里根与巴拿马总统会谈巴拿马运河问题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今天对巴拿马总统小里卡多·德拉埃斯普列利亚表示,他正在期待同巴拿马政府建立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
巴拿马总统说,他同美国总统在会晤中主要讨论了巴拿马运河条约,以及该运河的经营问题。
里根在会谈中保证说,美国将同巴拿马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进行“有效”的合作。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后来说,里根向巴拿马总统保证,他将象遵守“本国法令”一样“完全履行”运河条约。
美国与巴拿马曾于1977年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条约规定,巴拿马将在2000年完全收回对巴拿马运河及运河区的管辖权。
但是,条约又规定,如果在运河经营中出现危险,美国有权进行干涉。对于这一规定如何理解,两国始终有争议。巴拿马总统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说,“我们巴拿马人对这项规定表示遗憾,但是我们遵守这项条约。”
巴拿马总统还对在运河区工作的巴拿马籍职工没有享受同美国职工相同的待遇表示不满。


第7版()
专栏:

世界男排锦标赛复赛日程排定
中国队将首战民主德国队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5日电 第十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组织委员会今天宣布,本届锦标赛复赛7日至11日进行,各组的赛程已经排定。
第一组日本、阿根廷、加拿大、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国和南朝鲜队的比赛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罗萨里奥两个城市进行。中国队7日晚(当地时间)和8日晚在罗萨里奥分别迎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队和日本队,10日晚和11日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分别同加拿大队和阿根廷队交锋。
第二组苏联、保加利亚、波兰、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和巴西队的比赛将在卡塔马卡和门多萨两市进行。
上述两个组参加决定前12名名次的比赛。


第7版()
专栏:

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达成天然气价格协议
本报讯 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在经过长达12个月的谈判之后,最近就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协议。
协议规定,从今年11月份起,阿尔及利亚将以每100万个热单位4.41美元的价格向意大利出售天然气。
这一协议是在意大利总理斯帕多利尼和外贸部长卡普里亚同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贝勒卡塞姆·纳比进行会晤后宣布的。
据报道,在谈判这笔交易的过程中,意大利最初提出的价格是每100万热单位3.8美元,阿尔及利亚则要求5.5美元。最后达成的4.41美元是双方妥协价格。
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将通过地中海海底的输气管道向意大利输送。


第7版()
专栏:

民主德国对废煤田的综合治理
陈文奎 王德峰
年产2.6亿多吨褐煤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十分重视对废煤田的综合治理,把大面积开采过的废煤田改造成耕地、森林、湖泊。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去年产褐煤2.67亿多吨,占世界褐煤总产量的30%,名列世界首位。在褐煤采掘工业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这就是由于使用露天开采方式采煤,每年要有4,000公顷的农田、森林、道路被露天煤矿侵吞掉。对于这个面积仅有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却有1,700多万的国家说来,治理废煤田确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民主德国有关部门将废煤田改造成耕地的办法是,破土采掘时把原来的熟土层先运到一旁,煤层采完后,先填平矿坑,再把熟土铺上,不足的部分,用邻近新矿的熟土补充,使表层熟土达到80厘米厚。但由于这种处理办法掺进了相当数量的第三纪层新土,造成板结、贫瘠,因此得加进适量的石灰,然后种植苜蓿和其他牧草。这样,三五年后即可种植农作物。再经过十多年的土壤改良、增加肥力,这种土地即能达到普通耕地的水平。
对那些大而深的无法填土造田的矿坑,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先让自然雨雪来冲淡坑水的酸性,或把就近河水引入矿坑,也可用专门装置往坑水中注入石灰水。一般说来,5至7年后,坑水就可变成可供工农业使用的淡水。
至于把废煤矿改造成疗养区,则是一项需要进行全面规划的综合工程。民主德国有关部门在煤矿开采前就订出建设规划。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各项治理工程即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煤层开采殆尽,疗养区已初具规模。
改造废煤田尽管耗资大、施工周期长,但它对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重大意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大抓废煤田的治理,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采煤单位所担负的治理任务,并将这项工作纳入投资计划。据报道,民主德国在这方面的投资已由七十年代初期的每年3,000多万马克增加到今年的5,000万马克。至此,连同解放前留下的10万公顷废煤田,已有6万公顷得到治理,其中三分之一已成为农田、其余成为森林或人工湖。(附图片)
民主德国马格德堡北部住宅小区幼儿园。 周正安摄(新华社稿)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喀麦隆中小学生增加
喀麦隆中小学校一九八二—一九八三新学年入学人数比上学年有明显增加。
据《喀麦隆论坛报》报道,新学年开始后,全国小学生人数达一百五十一万七千人,比上一学年增加百分之五;普通中学的学生人数为二十一万五千人,比上一学年增加百分之九;技术中学的学生比上一学年增加百分之十三。 (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多哥大抓扫盲工作
多哥共和国自独立以来,大抓了扫盲工作,先后设立了1,200个扫盲中心,其中有150个扫盲中心是专门为妇女建立的。目前在扫盲中心就学的成年人有3,200多名。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非洲最大的盲文印刷厂
加纳首都阿克拉在瑞典帮助下建成一个为盲人印制图书和教科书的印刷厂。这是目前非洲最大的盲文印刷厂,该厂的产品将行销非洲大陆各国。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印农村用电水平提高
据印度报纸报道,最近两年印度又有3,500多个村庄用上了电灯。近年来,印度农村用电水平提高了73%。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孟加拉国出生率高
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在一份报告材料中称:亚太地区每年出生4,200万婴儿。其中新生儿出生率最高的国家是孟加拉国。那里每名妇女平均有6个孩子。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埃塞俄比亚发展水果蔬菜
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制定了一个发展园艺业和蔬菜业的10年综合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水果、蔬菜和药材的年总产量可达到45.7万吨。现在已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划归国家园林场,运输线路、库房、冷藏室等也已开始建设。规划实现后,不仅可全面满足国内对水果和蔬菜的需要,而且还将成倍地增加出口。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尼泊尔人口增长
据尼泊尔中央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尼泊尔国民的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近10年来,尼泊尔的人口增加了23%。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最大的产茶国
印度每年生产茶叶5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产茶最多的国家。同时,印度茶叶的单位产量也居世界首位,每公顷茶树的产茶量比世界各产茶国的平均产量高0.5倍。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世界有名的“地震城”
印度尼西亚西伊里安省行政中心——查亚普拉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地震城”。该城建在活跃的地震带上,平均每月有大小地震400次。
(本专栏除新华社外为小冰供稿)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土耳其学生中途退学多
据土耳其一所大学的专家们调查,现在绝大多数的土耳其人没有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的机会。男女青年中只有30%的人进大学,75%的中小学生在13—14岁时就因种种原因中途辍学。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坦桑尼亚首都增加文教卫生经费
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市政府计划在1982—1986年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修建新的学校、医院和医疗点,并进一步改善首都的交通运输线路。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山城塔那那利佛是马达加斯加的首都。图为“佐马”市场上卖草帽的摊贩。
新华社记者 胡 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