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小小一口塘,赛过小银行”
——湖南省祁东县开展山塘养鱼调查
本报记者 徐放 本报通讯员 晓军 英杰
编者按:祁东县位于丘陵山区,论养鱼的条件,并不算好。7万多口山塘,平均每口水面不及七分,而且大多是“望天塘”。祁东的干部、群众从这些不起眼的山塘中看到了养鱼的潜力,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就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果,粮鱼双丰收,农村日子富裕起来。这件事证明:发展山塘养鱼,是一项成本低、用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生产门路。
祁东这样的山塘在各地很多。如果每个地区都能因地制宜地把山塘利用起来,达到祁东的养鱼水平,那么,全国的鲜鱼产量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湖南省祁东县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把大力发展淡水养鱼作为开展多种经营的重点项目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久前,我们访问了这个县,就山塘养鱼业进行了调查。
祁东县人均耕地不足8分,用于灌溉的山塘大大小小有7万多处,面积4万亩。十多年来,他们积极利用山塘养鱼,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同1978年相比,1981年鲜鱼亩产由118斤提高到326斤,总产量增加64.3%,养鱼人均年收入由5.7元提高到15元。山塘养鱼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优质肥,促进了粮食的增产;部分多余的劳力也得到了安排。百吉公社老齐大队第十生产队社员陈铁梅一家6口人,4个劳力,去年承包了一口2.5亩的山塘,养成鱼和鱼种,年终纯收入1,187元。洪桥公社合塘生产队支部书记王厚生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不安心,后来,承包了1.5亩的一口山塘,年终纯收入1,289元,从此,安下心来,再不闹着要出去了。群众称赞说:“小小一口塘,赛过小银行。”
群众教育领导,领导带动群众
起初,祁东县不少干部怕山塘养鱼妨碍灌溉、影响粮食生产,对山塘养鱼作出过种种限制,有的甚至毁塘造田。十年内乱期间,全县共毁掉山塘1.9万多口,面积达1.4万多亩。河洲公社上月二队社员群众的实践,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这个队的自然条件差,群众吃粮靠统销,用钱靠贷款,生活一直十分困难。1960年后,他们利用10口山塘养鱼,到1974年,鲜鱼亩产达到500多斤,渔业收入3,015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31%。每年还有几千担优质塘泥用于稻田,粮食亩产由原来的700多斤,增加到1,000多斤。这个队成为全县养鱼致富的典型。
上月二队的变化,使县委和各级干部们看到山塘养鱼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县委下决心促进全县山塘养鱼的发展。召开了现场会,广泛宣传、总结和推广了上月二队的经验。还从县到区、社建立了水产机构,县委书记谭生荣还带头到灵官公社蹲点,摸索发展山塘养鱼、促进粮鱼双增产的路子。去年,县、区、社主要负责干部共办高产试验塘315口,平均亩产鲜鱼达到625斤。
群众教育了领导,领导带动了群众。祁东县的山塘养鱼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没有养鱼习惯到争着养鱼,步步向前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了养鱼生产责任制后,群众发展山塘养鱼的劲头更大。现在,在祁东,多数干部和群众都懂得养鱼,而且不少是“行家里手”。
修整山塘,确保鱼粮双丰收
利用灌溉的山塘养鱼,和粮食增产不能说没有矛盾。怎样做到既发展养鱼,又确保灌溉用水?他们的做法是:实行塘、库、田三结合,即结合增加蓄水量,搞好山塘的加高培厚,挖深堵漏;结合增加提水、引水能力,修建机灌、电灌设施;结合建设排灌设施,搞好山塘排灌分家。近几年来,全县先后新建、扩建和配套了147座中小型水库,建设了313个电灌站,添置了5,200多台抽水机。另外,对70%以上的山塘进行了修整,增加了蓄水量和保水能力。全县形成了一个塘库相连,蓄水、引水、提水相结合的灌溉网。全县的山塘总蓄水量由2.5亿立方,增加到3.5亿立方。稳产高产的精养山塘由1,500亩扩大到10,000亩。
河洲区石埠公社是全县有名的干旱死角,1980年干旱80多天,有三分之二山塘干枯,粮食减产6.5万斤,鲜鱼亩产只有107斤。1980年冬,他们在水利部门的帮助下,新建、扩建小水库4座,骨干塘31口,共增加蓄水量80万立方米。同时,把浅塘加深,小塘扩大,漏塘修好,整修了12里长的引水渠。1981年,遇上更严重的干旱,仍获得了粮鱼双丰收。5,410亩早稻增产31万斤,鲜鱼平均亩产216斤。
去冬今春,祁东全县又改造了山塘7,450口,增加了水面950亩,还利用空坪隙地兴建小塘899口,新完成小水库7座。所有这些,都为今年鲜鱼和粮食增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当我们访问将要结束的时候,县委和水产部门的负责同志提出:从今年起,国家把草鱼、鲢鱼和鳙鱼等主要淡水鱼定为二类物资,不得随意上市。可现在国家只收购一万担,多的约2万担鱼货怎么处理?希望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我们认为,祁东人民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第2版()
专栏:

采取各种形式联合经营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积极性
鄱阳湖周围各县内湖养鱼迅速发展
本报讯 记者金凯、李沁源报道:江西省鄱阳湖周围各县,有许多内湖。这些内湖,是鱼、虾、蟹、贝类等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但多数水面仍然天放天养,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已经利用起来的水面,由于管理松弛,捕鱼秩序混乱等原因,产量也不高。如果把可以利用的内湖都利用起来,有助于解决目前城乡吃鱼难的问题,也可解决湖滨社队部分剩余劳力的出路。因此,鄱阳湖周围各县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各种力量、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推动了内湖养鱼迅速发展。目前,已显示出如下的好效果:
一、有利于统一领导。鄱阳湖周围的内湖,跨社跨队者居多。由上一级领导机关出面,组织有关各方面参加联营,便于把行政的、经济的各种力量统一起来,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发内湖。进贤县的军山湖,跨11个公社,51个大队,过去没有人组织放养,好端端一个内湖闲置在那里。去年,进贤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出面,经过同沿湖社队协商,并吸收他们参加,成立了军山湖管理局和军山湖水产养殖公司,制定了管理规则,对专业和兼业渔民进行了审查登记并发给捕鱼证,渔民凭证下湖捕鱼。自从实行这个办法以后,不仅建立了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建设了简易拦鱼设备,而且第一次投放了鱼种。
二、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波阳县的珠湖,有水面6万亩。1978年建立国营水产养殖场后,由于没有照顾到周围渔民利益,经常发生捕鱼纠纷。几年来,养殖场只放养过一次鱼苗,亩产从来没有超过5斤。今年由县政府出面,同沿湖社队协商,定了几条办法,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干部、社员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内湖面貌为之一新。从今年4月1日起封湖禁渔,投放了120万尾鱼种、20斤蟹苗。
三、有利于解决资金、物资、劳力等困难。联合经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到一起,许多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都昌县为了开发利用好内湖水面,有的由县级机关从包干的事业费中挤出钱来投资,并组织有关社队联营,大体由社队出劳力,机关出资金,共同开发,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利润,或者机关按牌价购买一定数量的鲜鱼。有的由沿湖集体和个人集资,联合开发。这个县靠各种联合,集资34,000元,使27个内湖都养上了鱼,其中有10个共计31,000多亩是荒芜了多年的水面。


第2版()
专栏:

长年造林育林 美化游览胜地
五台山古刹亭塔披绿装
本报讯 记者高粮、安子贞报道:著名的山西省五台山区,长期坚持造林,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20%。从五台县城出发,沿着清水河畔东北行,愈是接近寺庙区,林木愈是青葱茂密。在寺庙中心区台怀镇周围的河滩里、山坡上,落叶松、油松、五台青杨争相竞长,群山苍翠。层林掩映着古刹亭塔,清泉绕山缓流,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图,整个五台山区举目成景,每年吸引着大批游人、香客前来观光游览。
五台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把绿化美化五台山区作为林业建设的重点,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逐步落实党的林业政策,国营林场划出13,000多亩宜林荒地,分配给寺庙区的台山公社各大队,其中有6,000多亩划分给社员植树造林。去年从春季开始到11月,已全部完成定权发证工作,林地界限清楚,林木责任分明,调动起了林场职工、生产队、社员和寺庙僧众等各方面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今年春季已造林2,100亩。雨季计划造林5,000亩,平均每人一亩林,现已接近尾声。公社培育的51亩苗圃,每亩可出落叶松树苗15万株,当前长势很好,为今冬明春造林打下了基础。
五台县各部门从经济上大力扶持林业,从技术上给予指导,努力解决少资金、缺技术的困难,现已收到明显的效果。几年来,县里连续拨给各寺庙区社队的树苗折款和营林资金共7万多元,并资助一部分粮食。县林业部门和当地国营林场代各社队培育出大批林业技术员,每逢造林季节,还派林业技术员到各社队和寺庙,指导造林育林。今年营造的林木,成活率最高的达到97%,最低的也达83%。这里适宜栽种落叶松,这种树苗不好培育,县、社和林场先后培训25名育苗骨干,指导群众开展育苗。
五台山区的群众和僧尼,都把植树造林当作造福人类的一件大事。台山公社东台口生产队社员吴三成,是一位育苗能手,去年育苗5亩,今年育苗3亩,每株树苗按国家牌价只有一分钱,如果拿到市场上出卖,每株可卖三四分钱。他为了发展五台山区的林业建设,从来不卖高价。南山寺的灵照法师,从1953年开始,坚持植树造林二十九年。先前,他在灵峰寺当家,当时寺院周围树木稀少,他把植树造林美化寺庙作为一项功德,三年植树5,000多株,绿化了灵峰寺。后来,灵照又移住南山寺,带领僧人坚持造林十年,植树45,000多株。前几年,他已七十多岁了,仍然造林不止,四年植树600多株。8月下旬,我们到寺庙去访问这位老僧,寺里的僧人说,他已在几天前圆寂了;当人们看到寺庙内外那些挺拔的落叶松,翠绿的青杨和果实累累的苹果树时,大家都很怀念这位出席过省劳模会的造林模范。(附图片)
黑龙江省克山农场大搞林网化,形成网、带、片和乔、灌相结合的防护体系,起到防风固土、蓄水保墒和调节农田“小气候”的作用。
陈富江摄


第2版()
专栏:

商丘沙区扩种沙打旺
促进农牧业发展 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
本报讯 通讯员李景亮报道:地处黄河故道的河南省商丘地区,在沙荒薄地上大种沙打旺,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增加了集体和农民的收入。
沙打旺,又名地丁、苦草、薄地犟,属多年生豆科植物,根系发达,茎叶茂盛,耐干旱、瘠薄、寒冷,抗风沙,生长快。每亩可产草七八千斤,割了喂牲畜,是优质饲草;掩埋入土,是优质绿肥。
民权县双塔公社大曹大队,有沙荒地1,500多亩,大风一起,刮到犁底,是个有名的穷队。1977年他们种了50亩沙打旺,收种子1,200斤,得款2,500元。党的三中全会后,这个大队的沙打旺种植面积增到1,000多亩。三年来,向国家交售沙打旺种子6万多斤,收入14万多元,平均每户近500元。全大队购买大家畜100多头,化肥100多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由过去的“三靠”变成了自足有余。
睢县1960年在荒沙滩上建了一个畜牧场,由于饲草来源不足,畜牧业发展缓慢,到三中全会的前一年,牛羊总数不满一百头(只),年年亏损,工资经常发不出。党的三中全会以来,这个场种植沙打旺3,500多亩,向国家交售种子近8万斤,收入19万多元,还收获了40多万斤优质饲草。这样,不仅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且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现在,牛羊发展到260多头(只),已连续两年盈利。


第2版()
专栏:

建立小型乳粉厂加工羊奶增加收入
景芝公社社员养奶山羊积极性提高
本报讯 通讯员高立基、苏良新报道:山东安丘县景芝公社建起一座奶山羊乳粉厂,促进了养羊业发展。今年全社奶山羊已发展到8,000多只,可为集体和社员增加收入130多万元。
景芝公社地处平原,北靠峡山水库,东、西、南三面环河,产草面积达2万余亩,草资源丰富。全社还有8万多亩作物秸秆可供奶山羊食用,发展奶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由于羊奶得不到利用,养羊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多年来,全社养羊数量老在200只左右徘徊。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景芝公社党委在研究广开多种经营生产门路时,决定建一座乳粉厂,为社员销售羊奶寻找出路。1979年冬天,他们开始在全社大力宣传,动员社员饲养奶山羊,同时筹集资金开始建厂。到1980年7月1日,这座日处理4.5万斤鲜奶的乳粉厂正式建成投产,奶山羊也发展到1,500只,当年生产了8吨奶粉,集体和社员收入4万元。社员们初步尝到了甜头,1981年奶山羊发展到3,030只,每只平均获纯利150元。今年奶山羊又猛增到8,000只,到8月份社员已得利50多万元。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老护林员罗友声的眼睛
本报记者 林斯定
罗友声明明只长两只眼,有人却要说他的眼睛多。听了介绍,发现这“眼睛多”的说法很有根据。罗友声是福建省闽清县金沙公社沃头大队护林员。有一天,村上的一个人得知他去南平市探亲,便悄悄地上山砍了树。这人以为自己行踪诡秘,无人知晓,挺得意的。万万没有想到,老罗回来的第二天,就到他家“串门”,动员他到大队按规定交罚款。他一听,强装镇静地说:“你说我砍了树,难道你亲眼看见了?除非你头上长着三只眼!”老罗笑了,将他砍树的时间、地点以及木材下落详细地讲了一遍,他只好承认了。
罗友声的眼睛并不多,他之所以能及时查获偷砍树木的人,是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去年5月,火管垄山上的三四十棵小杉木被人盗伐了。他上山察看现场以后,立即与平时留心观察、搜集的点点滴滴“活档案”联系起来考虑:盖房吗?这么小的木材用不上;烧柴吗?到处有枝丫材,何必远道砍杉木?他想起早些日子在罗某家门前看见备料做蘑菇的情景,眼前一亮:“砍这小树可能是做菇架的吧?”
于是,他来到罗某家里。罗某正忙着用杉木搭架,但一口咬定“树是从别处拣来的”。老罗说:“你是‘拣’的,那就‘送’我几个树头吧”。说着,拿起锯子,锯了两个树头放进衣袋走了。罗某知道一接树茬就瞒不住了,只好到大队承认了自己偷砍幼林的错误。
沃头大队位于金沙、白中、白樟3个公社、6个大队的交界处,拥有七八千亩山林,一个专职护林员怎能看得住呢?毗邻社队就没有人来砍树吗?
陪我采访的公社副主任兼林业站站长朱义康介绍说,全县有一批出色的新老护林员,但都佩服年过半百的老罗这一点:他不仅在本队宣传保护树木的乡规民约,还经常到毗邻的社队宣传护林政策,讲解奖惩制度,有人发现盗伐树木的情况及时向他报告,按规定给一笔奖金。这样一来,这里的山山水水、边边角角,到处都有他的护林眼睛。朱义康同志谈到这里,给我讲了曾震动四邻的一件往事: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刚上床的罗友声听到敲门声,立即开门去看。一位好象见过面的外乡青年焦急地向他报告:在石门穴山上,有三五个时隐时现的手电光柱……
罗友声听罢,马上带领几位青壮年冒着大雨,绕过丛林,来到与沃头毗邻的石门穴。他在水渠边伏下,注视着沿渠渐近的手电光柱,等到那人手牵绳索捆绑的杉木顺流来到面前,突然高声喊道:“站住”,并跃起向前扑去,将那人当场抓获。
罗友声十年如一日坚持护林,多次被县、社、大队评为模范护林员,去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朱义康同志说,有一个护林工作薄弱的大队干部,曾认真地对他说过,象罗友声这样难得的护林员,“就是一个月100元工资我们也要!”沃头大队群众知道,如今沃头大队山上的“绿色银行”存款七八十万元,是与罗友声分不开的,哪能舍得让他走呢。


第2版()
专栏:

核桃之乡“核桃王”
核桃之乡陕西省洛南县的古城公社蒋河大队第四生产队社员庾生民家,有一棵核桃树今年收获干果364斤,超过全县近80万棵核桃树平均单产的90倍,被人们誉为“核桃王”。
这棵核桃树生长在秦岭山区莽岭脚下。没有谁能说清楚它到底生长多少年了。树身胸围4.69米,高18.6米,有3根主枝和19根水桶粗的侧枝,投影面积一亩以上,至今长势健旺。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洪泽县螃蟹大丰收
据新华社南京电地处洪泽湖畔的江苏省洪泽县今年螃蟹大丰收,从9月15日开捕到9月25日止,全县共收购螃蟹150多万斤,仅用11天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收购任务。
洪泽县是江苏省清水大闸蟹的主要产区。他们实行县、公社、大队三级管理,对湖面划区管理,做到管捕结合;制订了一套螃蟹生产责任制,收购合同到队、结算到户,调动了广大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去年全县放养蟹苗六、七亿只,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为了加强对幼蟹的管理,县里还规定,从元月1日至9月14日禁止捕捉螃蟹,违者罚款。这一措施对提高螃蟹产量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盼望科技进山来
我们大队山高茅栗多,但结果少,质量差。过去我们谁也没有把它看成是宝。去年早春,县林业局工程师王哲理跑遍了我们大队的山山沟沟,帮助我们制定发展林业的规划。他向我们讲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大力发展板栗、柿子、核桃的意见和重要意义。他说用高接换头的办法,可以把茅栗接成板栗,使它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收入大。他在我们的沪池村搞了一个试点,接了200多棵板栗,有的当年就结了果。
今年春天,王哲理建议我们大搞。他从山东泰安县采来了一批良种板栗接穗,带领11名经他培训的接树能手,步行60多里来到我们深山窝,帮助各户接树和培训技术人员。半个月时间为我们嫁接了两千多棵板栗树,训练了200多名接树技术员。
去年接活的,今年普遍结了果,今年接活的,新枝梢已长有一米多长,谁见谁高兴。我们大队有茅栗25万多棵,如果把它全部嫁接成良种板栗,一年至少可以收入200多万元,相当于目前全大队总收入的10倍多。要是科技人员都关心我们山区,那我们就富得快啦!
河南省洛宁县瓦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王清亮
×××
王哲理同志用科学技术帮助瓦庙大队的农民认识了茅栗这个“宝”,找到发展当地经济的一个门路。这说明,农民多么盼望科技进山,山区多么需要科技开发!
我国的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资源极为丰富。但是,类似瓦庙大队那样,身在宝山不识宝的地方还不少。其原因,除了过去“左”的思想影响以外,是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山区的很多“宝”还未被人们所认识。
山区经济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党的政策逐步落实,农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促进科技进山,对于开发山区越来越重要。瓦庙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话,反映了山区农民的要求:盼望农业科技人员都能象王哲理那样,关心山区建设,开发山区资源,让山区建设的步伐迈得更快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