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在联大发言
呼吁国际社会支持阿拉伯中东和平计划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全权证书持保留态度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6日电 第十二届阿拉伯首脑会议主席、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今天下午在本届联合国大会上说,阿拉伯中东和平计划可以“立即”实施。
哈桑二世国王说,阿拉伯国家提出这一计划“不是由于软弱”,它表明,阿拉伯人并不是感情用事的。他呼吁国际社会支持阿拉伯的和平计划。
他说,重要的是,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有着“共同的义务”。尽管美国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但阿拉伯人仍然承认它是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代表。
哈桑二世国王是受阿拉伯联盟非斯首脑会议的委托来美国同里根总统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交换意见的。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5日电 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阿里·特雷基今天在联大代表阿拉伯国家发言说,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全权证书持保留态度。
特雷基说,以色列向本届联合国大会递交的全权证书是在被以色列宣布为其“永久首都”的耶路撒冷签发的。而这种作法是违反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法的。
这位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发言中指出,以色列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其它阿拉伯土地,并不能代表这些地区的阿拉伯居民。他还说,以色列拒绝履行联合国关于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和巴勒斯坦人问题的决议,甚至还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进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因此,完全有理由拒绝以色列的全权证书。
特雷基在发言中谈到,阿拉伯国家在一封由48个国家致联大执行主席的信中已经对以色列的全权证书表明了持保留的态度。这48个国家中除了阿拉伯国家之外,还包括伊斯兰国家、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赛义德·拉贾伊·霍拉萨尼在今天的大会发言中对联合国全权证书审查委员会的报告提出了一个修正案,要求将以色列排除在已被联合国全权证书审查委员会接受了全权证书的国家之外。联合国大会决定将于明天审议伊朗的这一修正案。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6日电 联合国大会今天在结束对以色列全权证书的审议之后,通过了全权证书审查委员会的报告。
49个国家在给本届联大主席霍拉伊·伊姆雷的一封信中,表示对以色列的全权证书持保留态度。伊朗于25日提出要求本届联大拒绝接受以色列的全权证书的修正案。但是,芬兰26日提出一项动议,要求大会不对伊朗的修正案进行表决。结果,芬兰的动议以75票赞成,9票反对和32票弃权获得通过。
在芬兰的动议通过以后,大会主席霍拉伊·伊姆雷宣布正式通过全权证书审查委员会的报告。


第7版()
专栏:短评

且看美国以色列今后如何
10月26日,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对以色列出席今年联大的代表资格不采取行动,给以色列一个以观后效的机会。这是阿拉伯国家和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了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而作出的努力。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在贝鲁特西区血腥屠杀巴勒斯坦平民,激起了国际社会的义愤。阿拉伯国家酝酿把以色列从联合国驱逐出去,这一行动完全是正义的。中国人民坚决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阿拉伯国家向出席联大的以色列代表的全权证书提出挑战,是对贝京政府侵略政策的必然反应。历届联合国大会早已多次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不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要求对以色列进行制裁。这完全是以色列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面对这种情况,一贯纵容包庇以色列的美国赶忙表示坚决反对,甚至恫吓一些国家:如果它们支持阿拉伯国家的行动,美国就要断绝对它们的经济援助。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声明,如果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附属机构通过驱逐以色列的议案,美国将退出这些组织并停止交纳会费。美国的上述行动充分暴露了它的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面目。
阿拉伯国家从大局出发,决定今年不再向以色列代表证书提出挑战。但是他们同其他几十个国家一起已写信给本届联大主席,对以色列代表出席第三十七届联大的全权证书持保留态度。如果以色列继续无视国际社会的严正警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以色列承担责任。
必须指出,以色列完全是在美国卵翼下膨胀起来的侵略力量,美国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罪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如果真要对建立中东的和平作出努力,就应该站在公理和正义的一边,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同世界各国一起采取有力的措施,迫使以色列军队立即无条件地全部撤出黎巴嫩,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阿拉伯领土,承认巴勒斯坦人民重返家园和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从而为中东问题的全面公正解决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7版()
专栏:

法国——西德关系的新发展
翟象乾 马为民
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西德总理科尔10月21日和22日在波恩举行了两国政府间的例行磋商,这是西德新政府组成以后两国举行的第二次最高级会谈。会谈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从东西方关系到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工程,从两国的经济政策到欧洲共同体的前途。其中双方决定加强军事合作问题尤其引起国际上的重视。
这次两国通过首脑和部长级会谈,决定今后每隔半年两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将进行一次会晤,讨论安全和防务政策问题,并且成立常设的联合军事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定期进行磋商,以便在半年一次的首脑会晤和部长级会谈之间监督安全事务。密特朗总统说这是这次最高级会议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标志着两国关系有了“重大发展”。科尔总理认为它是两国友好条约精神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继续”,西德外长根舍则称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步骤。
法国西德首脑讨论的军事合作问题的详情没有透露,密特朗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与波恩磋商了同它对西德安全有影响的核威慑力量有关的决定,“主要讨论了法国战术部队的现代化问题”。据合众国际社报道,会谈涉及了法国在一旦发生战争时使用核武器的问题、法国考虑将常规地面部队削减10%的计划以及法国使用中子武器的可能性。但是密特朗总统指出根本谈不上两国进行核合作和法国向西德转让核技术,西德也不会向法国的核计划提供资金。
发展核力量在法国防务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本月初法国刚刚通过了1983年国防预算,核军费比1982年增长24.6%,国防开支中约2%用于核力量。密特朗总统一再强调“法国必须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在西德方面,虽然联邦国防军装备相当优良,是北约在西欧最大的常规军事力量,但是法律禁止西德制造和拥有核武器。因此,法国核力量的发展和使用显然对西德关系重大。从现实形势看,地处西方前沿的西德需要依靠法国的核力量作后盾,西德则是法国的某种天然屏障,这就是法国西德加强军事合作的客观基础。
促使两国加强军事合作的国际政治背景是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在欧洲造成的不稳定局势。目前苏联有数百枚SS—20导弹针对着西欧,对欧洲构成现实的威胁。密特朗总统和科尔总理都明确表示要支持北约的双重决议。无疑,同美国的合作,忠于北大西洋联盟仍然是法国和西德政策的根本原则。但是西方舆论注意到,法国西德某种防务核心的出现,将不是在美国的领导下,而是带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欧美在一些领域矛盾尖锐化,西欧对美国的信任下降,美国国内主张从西欧撤出的呼声日趋高涨,因此,越来越多的西欧人特别是西德人在考虑:一旦西欧遭到入侵,美国决心保卫西欧的诺言能否兑现?法国和西德决定加强军事合作正是这些忧虑的反映。
法国西德首脑这次会晤,是在两国经济状况恶化,科尔总理刚刚上台的情况下举行的。因此,经济问题也是两国首脑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
当前,法国经济形势已发展到令人不安的程度。据估计,法国今年的外贸赤字可能会高达1,000亿法郎,其中今年1—8月,单是对西德的贸易逆差就接近234亿法郎。一年多来,法郎在国际金融市场一直十分疲软,目前又受到新的冲击。西德的经济状况也在迅速恶化,特别是失业率上升很快。两国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法国和西德互为对方的最大供应者和主顾。法国为了减少外贸赤字,已提出“重占国内市场”的口号,因此西德方面担心贸易保护主义在法国抬头,给西德的出口以严重打击。因此,在22日的会谈中,西德表示担心法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看来,双方在消除经济分歧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法国和西德加强合作将有利于西欧局势的稳定。正如科尔总理所指出,法国西德合作是欧洲的基础。


第7版()
专栏:

施密特决定不当社民党总理候选人
新华社波恩10月26日电 西德前总理施密特今天在波恩对社会民主党联邦议院议会党团说,由于政治和健康原因,他决定在计划于明年3月6日举行的大选中放弃充当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
施密特在谈到政治原因时说,他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在社民党内关于政策方向问题预计会出现新的争吵。一部分人要他作候选人,是为了保持社民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部分人是为了暂时掩饰党内在经济、财政和社会政策,能源和环保以及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的决定等问题上的分歧。
施密特在谈到他的健康原因时说,他患有3种威胁着生命的疾病:1972年患甲状腺病,1980年患严重心肌炎,1981年夏由于心脏活动严重障碍安上了心脏起搏器。
在施密特拒绝充当总理候选人之后,社民党将于近日内决定候选人问题。人们认为,社民党中央将在西柏林社民党组织领导人汉斯—约亨·福格尔和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总理约翰内斯·劳间作出选择。
此间政治观察家认为,由于施密特放弃充当总理候选人,社民党很可能在西德长期扮演反对党的角色。


第7版()
专栏:

英国在马岛冲突中的代价
耗资七亿英镑死伤千人损失战舰六艘
据新华社伦敦10月26日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在下院说,英国在同阿根廷就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发生的冲突中总共耗费约7亿英镑(合12亿美元)。
她说,这笔费用包括当时军事行动的开支,现在驻守在福克兰群岛约4,000人的部队9月底之前的开支以及补充损失的设备的开支等。
但此间非官方人士认为,实际上,英国在这次冲突中的支出总额在10亿英镑以上。
英国和阿根廷两方在今年5、6月间发生的军事冲突中共死亡士兵达1,000人之多。英国方面,死亡255人,伤777人,损失了战舰6艘,商船1艘。
英国国防大臣诺特眼下正在福克兰群岛视察。今天他在那里观看了英国驻岛部队在西福克兰群岛的军事演习。据报道,撒切尔夫人明年年初也要亲自去那里视察。
最近,英国在福克兰群岛首府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部署了“鬼怪式”战斗轰炸机,并扩建了飞机场的跑道。
一些观察家认为,英国为加强驻岛部队所采取的这一系列行动意味着,英国可能企图在那里建立一个较大的军事基地以控制南大西洋。


第7版()
专栏:

谁是贝鲁特西区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沙龙供认是他批准黎巴嫩右翼民兵进入难民营的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昨天向调查贝鲁特西区大屠杀事件的司法委员会供认,他在9月15日视察贝鲁特附近的以色列前线指挥部后,亲自批准黎巴嫩右翼民兵进入萨布拉和夏蒂拉巴勒斯坦难民营,从而造成这次大屠杀。
沙龙在调查委员会组织的首次公开听证会上还说,他采取这一行动是根据以色列内阁三个月前的一项决定。这一决定授权以色列军队可以利用黎巴嫩右翼民兵,围剿在贝鲁特西区的所谓残余的巴勒斯坦游击队。
在国内外强大的压力下,以色列内阁9月28日被迫同意组成以最高法院院长卡汉为首的调查委员会,调查9月16日至18日在贝鲁特西区发生的屠杀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平民的惨案。(附图片)
10月25日,沙龙(左侧桌子正中)在大屠杀调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回答问题。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

在第六届努赛尔国际举重锦标赛中
我选手破一项亚洲纪录获五块金牌
据新华社开罗10月26日电 中国举重选手郭伟茹25日在埃及赛得港举行的第六届努赛尔国际举重锦标赛110公斤级抓举比赛中,成功地举起158公斤,打破了中国选手杨怀庆今年4月在武汉创造的157.5公斤的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并以342.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了这个级别的金牌。
来自12个国家的100多名举重选手参加了这次于22日至25日举行的锦标赛。在总共10个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夺得了5个级别的冠军和两个级别的亚军。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除郭伟茹外,还有田宗俊(52公斤级)、赖润明(56公斤级)、刘航远(60公斤级)和周功(67.5公斤级)。另外,容家怀和李景春分别获得了75公斤级和82.5公斤级的银牌。
埃及选手穆哈迈德·阿卜德·纳阿埃姆在75公斤级比赛中,以295公斤的成绩获得一枚金牌。他的抓举成绩为172.5公斤,打破了非洲纪录。


第7版()
专栏:

美国财政赤字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本报华盛顿10月26日专电 记者袁先禄报道:据美国官方今天宣布,1982财政年度(自1981年10月1日至1982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1,107亿美元,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从三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往往采取扩大公共开支的办法来缓和经济危机,财政收支经常出现赤字。在最近二十年中,除1969财政年度略有盈余之外,其余十九年都有赤字。其中1976财政年度赤字最高,达到664亿美元。由于连年赤字,国债不断增长,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美国经济深陷于“滞胀”之中,不能自拔。
里根在1980年竞选中一再抨击历届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提出要平衡预算,消灭赤字。结果,1982财政年度的实际赤字比历史上最高纪录的1976财政年度还要高出三分之二。据官方解释,造成这样庞大的财政赤字的原因,是经济衰退时税收减少而社会福利支出继续增长。
国会通过的1983财政年度预算中,赤字预期为1,039亿美元。而7月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则为1,400亿至1,600亿美元。目前,美国经济尚未出现回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即使明年经济开始回升,也将是微弱无力的。失业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还将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这将使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


第7版()
专栏:经济札记

从股票市场看西方经济
谷津
纽约股票市场10月25日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票价格下跌。有代表性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这天下跌36.33点,仅次于1929年10月28日一天下跌38.33的纪录。
在纽约股票下跌以后,伦敦股票价格也随之下跌。《金融时报》编制的30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下泻14.8点,跌到604.6。
据股票分析家估计,这次股票价格所以下跌,主要是人们担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的中央银行)将停止让利率下跌,因而股票在短期内不会上涨。由于股票持有者纷纷抛售,终于造成行情猛跌。另外,美国经济继续停滞,也是造成股票不景气的原因。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纽约和伦敦股票市场,在几年沉闷之后,8月12日以来同时出现了“繁荣”景象。纽约的道·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突破1,000大关,两个月内上涨达30%以上,交易量之大,创历史新纪录。受它的影响,伦敦的《金融时报》编制的30种普通工业股票价格指数也猛升到破纪录的620.4(1935年7月为100)。这一切似乎在显示战后为时最长和最严重的西方世界经济危机就要接近尾声了。
可是,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的现实经济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的工业生产在今年9月继续下跌,同去年7月比较低了10.8%。英国同月的工业产量甚至低于十年以前。两国的企业破产和失业都是战后最严重的。另外,今年7月1日起里根政府所实行的大减税并未给国内市场带来预期的销售量的增长。9月份美国汽车工业和一些耐用品工业卖不出去的存货反而在继续增加,英国情况也大体相似。两国的企业投资也都在缩减。再从全球看,战后一直都在上升的世界贸易额1980年达到1.9万亿美元,1981年因经济下降减少1,000亿美元,今年将再减1,00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萧条下,美国和英国的经济是不可能很快出现回升的。
这次股票涨风的出现,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中央银行推行降低利率政策的结果。由于利率下降通常总是意味着货币供应增加,企业和个人借贷容易,利息负担减轻,公司利润增加,因此它往往能推动公司股票价格上升;而政府和公司的债券,在银行利率下降以后,常又因支付的利息较多而价格也会相应上升。于是利率下降的趋势一旦明朗化,股票债券行情的上涨也就成为势所必然。所以,美英两国股票市场一时的“兴旺”,主要是金融当局出于对经济的忧虑,不得不降低利率为经济打强心针。正象10月25日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所说,这乃是联邦储备委员会“面对着没完没了的衰退,决定放宽信贷,希望以此能制造一次复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终于从7月起连续5次降低它拨给商业银行的利率(从11.5%降到9.5%),英格兰银行也同样一步步降低它的放款利率。另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沃尔克还表示,他将在3个月内不重视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所有这些行动,都可能暂时为困难的西方经济提供心理刺激。股票市场的“兴旺”的背景不过如此而已。
可是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的金融当局都不敢在放宽信贷、降低利率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这是因为两国预算赤字都十分庞大。(美国到明年9月30日止的财政赤字将达2,000亿美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沃尔克在降低利率、放宽对货币和信贷的控制时,强调制止通货膨胀仍是他“优先考虑”的重点,就是这个缘故。英国政府也在作大致相同的声明。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华盛顿和伦敦的决策者在解决目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仍处于进退维谷的地位,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纽约和伦敦股票市场在猛涨后又出现猛跌,也证明了这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