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温州市农村毁田建房的歪风为何仍在蔓延?
本报记者 金雨困 周祖佑
人均只有五分多耕地的浙江温州市农村,从1979年以来,因毁田建房而损失的农田达6万多亩,平均每年在2万亩以上。人均耕地只有四分多的瑞安、乐清两县,近三年来毁田建房竟各达万亩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高产田。由于大量毁田建房,本来就有限的耕地面积更加减少,文成县大?镇社员人均土地只有一分七厘,第四大队人均已不到六厘;许多地方经常发生土地纠纷,甚至打架斗殴。
温州各地毁田建房的歪风,首先是由一些领导干部带头刮起来的。乐清县城近三年来干部、职工毁田盖房的有480户,其中县委常委,公安、工业、工商、基建等局的正副局长,以及检察长、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等领导干部即有26人。县委12名常委有6名占良田盖新房。其中两位是县委副书记。文成县县委常委9人,有6人占地盖新房或已打了地基。在这个县城最早建房的是县法院民庭庭长;最早占用良田建房的是一位县委副书记和一位县委常委。有些领导干部还利用职权一再毁田建房,如乐清县委一位副书记在县城有宿舍三间,1975年在家乡雁东公社毁田建房五间,去年又在大荆镇以儿子名义建起二层楼房。乐清县科委副主任茅国光、工艺鞋厂书记俞忠德等五人非法打下的房基被查封后,竟私自启封,建成楼房,公然迁入居住。该县一位县委常委在柳市镇建造一幢三层楼后,还把楼下店面以每月200元的租金租出。瑞安县塘下区近三年毁田建房3,000多亩,占全县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几位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区委委员带了坏头。
温州各地毁田建房所需的巨额资金,很大部分是不义之财,与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有直接联系。许多干部、职工利用非法手段套购、盗用水泥、木材、钢材等建房用材,并非法购买土地建房。瑞安县农机局负责人用国家支援贫困地区的拖拉机、高压喷雾器等作交易,向城北大队购田建房;文成县银行一位副行长以3万元贷款作交易,搞来木材、水泥、钢材,造起了二间四层共240平方米的楼房。永嘉县粮食局一副局长过去一直是领补助的“困难户”,不久前也盖起了240多平方米的四层楼房,造价至少在二万元以上。瑞安县塘下区委副书记兼区长陈玉兴,1979年才转为国家干部,月工资不过四五十元,但却在这一年非法占用粮田,建成25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新居落成,他还摆20多桌酒席大肆庆祝。在温州,还有一些从事投机倒把和诈骗活动的暴发户,也在农村盖起了高级住房。乐清县柳市镇上横大队金属元件厂供销员郑元忠,去年占用良田一亩盖了45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一幢,造价达11万多元,围墙院内可停放十多辆汽车。另一位年仅27岁的采购员李方平,也在柳市镇用七万多元盖了一幢有围墙、有铁门、有庭院的四层别墅。柳市还有个姓叶的农民,因两个儿子当了供销员而大发横财,用十多万元盖了一座三层楼房,房间里有多种高级陈设。新楼落成时,仅放鞭炮就花了1,000多元。
温州各地毁田建房的另一突出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建房用地是用高价非法买卖的。据苍南、平阳、乐清等几个县统计,90%的新建房基都是通过非法买卖搞的。不仅机关干部、职工、城镇居民以及各种流动人员向城镇附近的社队购买土地,一些企业单位也向农村伸手。因此,各地买卖土地的非法活动,由点到面,愈来愈猖獗,地价飞速上涨。1980年,乐清城关附近每亩土地约一万元左右,现已高达五六万元,最高的八万元一亩。瑞安、文成、平阳等县的较大集镇,每亩地价一般二至四万元,一次卖地的价款即相当于一百年的耕种收入。这对农业生产起了严重的破坏作用。有的生产队社员无心种田,想以高价卖田致富。有的社队甚至转手倒卖土地,从中牟取暴利。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买卖土地的牙商和地霸。
对于毁地建房的严重问题,温州市和各县近年来做了一些工作,但往往是敲敲警钟,震动一下,事过境迁,此风又起,而且越刮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非法买卖土地和毁田建房问题,无论在经济上、法纪上都缺乏有力的制裁措施。清理时一般采取“既往不咎”的方针,这样反而使一批违法建房户合法化。有些县也曾采取查封、没收、折价归公等办法,但一遇阻力便先后予以归还,因而促使毁田建房之风更加猖獗。特别是非法买卖土地问题,既不处以罚款,又不没收其非法收入,违法分子就更是肆无忌惮。
温州各地毁田建房,涉及相当多的一批领导干部,这是处理时使人感到棘手的地方。瑞安县委一位领导同志说:处理轻了不严肃,重了有“后患”;到底怎么办,我们没把握。市委有关领导干部也有类似担心。但是,如果对带头买卖土地、毁田建房的领导干部和在建房时进行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从严处理,继续象目前这样姑息、纵容,那么温州各地毁田建房、买卖土地的歪风,是很难加以制止的。
最近,温州市委和乐清县委已着手检查和清理这一问题。并已给予瑞安县塘下区委副书记陈玉兴等几个干部以党纪、政纪处分。


第2版()
专栏:

严肃处理干部滥占耕地建房事件
本报评论员
浙江温州市农村毁田建房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歪风在许多地方都有,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在近几年来一再指出,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之一,是人口多,耕地少,必须把节约土地,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我们的国策。最近,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都比较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特别是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坚决保护包括耕地在内的各种农业资源。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等重要法规,责成各地严格依法行事。
近一年多来,山西、北京等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由领导干部亲自主持,组织专门队伍,对滥占耕地建房问题进行清理检查,对违反《条例》侵占耕地的活动严肃处理,初步扭转了毁田建房之风。可是,在不少地方,这项工作依然没有受到重视,滥占耕地之风不但没有刹住,甚至还在恶性蔓延。为什么此风刹不住?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从温州市的情况看来,主要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在滥占耕地的歪风中起了恶劣的带头作用。中共温州市乐清县委12名常委,有6名毁田盖了新房,其中两位是县委副书记。县领导干部带了坏头,基层干部就跟着干,滥占耕地之风怎么能不越刮越凶?
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绝对不得假公济私,损公利私。温州市的这些干部完全违背了党章规定的这个基本准则,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助长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很显然,要刹住滥占耕地歪风,首先必须严肃处理这些干部的违法事件,绝不能以“下不为例”等借口姑息宽容。对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作出严肃处理,群众中滥占耕地的违法行为,就会比较容易解决。
温州市的材料还告诉我们,这里出现的占地建房歪风不是一种孤立现象,它和社会上买卖土地,以及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不仅粗暴践踏了国家法规,也严重腐蚀了农民,必须坚决取缔,依法处理,决不能让它继续泛滥。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滥占耕地问题,还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为群众解决一些建房的实际问题。要把农村和集镇的建设规划工作抓起来。搞好统一规划可以节约耕地,并使新村布局合理,群众生产、生活方便。要从设计、施工、建材等方面,满腔热情地帮助农民克服建房困难,做到既节约耕地和木材,又改善居住条件。还要运用经济手段,制订具体办法,鼓励建房不占或少占土地,鼓励上山建房,多盖楼房。许多地方的事实证明,这样做,就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第2版()
专栏:

实行牧业生产包群到户和大包干责任制
陈巴尔虎旗草原气象一新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从1980年开始实行牧业生产包群到户和新苏鲁克(即大包干)责任制后,草原上畜群遍布,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今年3月到5月间,这个旗两次遇到了三十年来少有的风雪、冷雨灾害,但是全旗牲畜总增率仍然达到21%。
这个旗的干部和牧民列举大量事实,总结了实行牧业生产责任制带来的五大变化:
一是大包干以后,牧民把牲畜当成自己的宝贝,紧跟群,勤转场,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因此牲畜膘情一般都比过去增长一到两成。二是幼畜成活率高。这两年,每到春季接羔季节,牧民准备好棚圈等设施和保育物资,过去的露天产羔现象再也不见了,大多数畜群的幼畜成活率都在97%以上。三是成畜保畜率提高。大包干以后,牧民都懂得牧业增了产对集体和个人有利,对牲畜特别关心,牲畜的失散现象明显减少,保畜率普遍比过去提高,出现了很多“安全群”。四是畜群的经营管理有了改善,损失浪费减少,生产费用下降,使牲畜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五是自留畜大增加,牧民的肉食、奶食和收入大幅度增长。现在全旗96%的户有了自留畜。去年全旗每个劳动力收入达到900多元,每人平均收入第一次达到365元。


第2版()
专栏:

林茶为主 多种经营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徽州山区生产大有发展
本报讯 《安徽日报》记者鲍杰报道:安徽省徽州地区努力恢复和发展林茶生产和其他多种经营,取得明显效果。1979年以来全区造林110多万亩,新辟茶园16万亩、桑园2.5万亩、果园6,000亩。这个著名的产茶地区,今年已收购新茶38.9万多担,超额33.4%完成了国家收购任务。继“祁红”1980年荣获金质奖章,“屯绿珍眉”荣获银质奖章后,今年绿茶珍品“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再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安徽省茶叶、木材的重点产区。其他土特产,如枇杷、雪梨、桔子、香榧、山核桃、猕猴桃等果类也很丰富。这个地区的商品经济历来比较活跃,素有“无徽不成镇”之称。可是,长期以来山区生产发展不快,群众生活不富裕。1979年春,地委负责同志带队到山区作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根据徽州人均9亩山、7分田的情况,提出“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山区生产方针。按照新的山区生产方针,从社队到地县都制订了发展多种经营的规划,要求到1985年全区人均收入达到360元,争取达到400元以上。为解决山区粮食问题,对缺粮社队实行定销,把口粮标准从480斤提高到520斤。
三年来,全区共退耕山坡粮田21万多亩,全部种上了茶叶和树木。在大面积还林、还茶的同时,积极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单产,使粮食总产保持在正常年景9亿斤左右。
去年5月份以来,徽州地区根据中央《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展了林业“三定”。全区11,000个生产队和林场,明确划定了山林权属,定权发证的山场有1,200多万亩,给21万农户划定了自留山140多万亩,户均有山6.8亩。林业“三定”调动了农民经营荒山秃岭的积极性。全区200万亩荒山,已有64%实现了绿化。今年农民在自留山上造林就达9万亩。为了帮助山区发展生产致富,上级主管部门从1979年开始每年给贫穷的地方发放扶助资金和提高育林基金补助标准。歙县向社队发放无息贷款240万元。全区林业、农业、供销、外贸部门还主办各种训练班,为农村培训技术骨干,同时派人深入山区,传授技术,指导生产。
方针对,政策好,措施有力,农民经营山区的积极性高涨。歙县溪口公社牛石坞生产队的农民,在一片荒瘠的山岗上造出了一层层宝塔式的梯地,去年全队收入比1973年增加了10倍。太平县采取“管理一本帐,审批一支笔,砍伐一把斧”(由护林员监砍)的办法,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由1975年的34%上升到43.9%;木材蓄积量达260多万立方米,比过去增加了38.5%;每年交售给国家的毛竹由32万根提高到106万根。


第2版()
专栏:

竹溪县利用荒山多种黄连
本报讯 湖北省竹溪县以生产黄连出名,曾荣获国务院“黄连之家”锦旗,近两年来黄连生产又有新的发展。去年,仅丰溪公社收购的黄连就达35,000斤。
这个公社有宜种黄连的荒山65,000亩,现有的黄连种植面积只利用了荒山总面积的5%。为了调动群众种植黄连的积极性,公社党委向社员广泛宣传十二大精神,宣传“两个”长期不变和“三兼顾”的原则,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并允许社员在指定的集体荒山上有计划地种黄连,实行二八或三七分成,社员得大头。集体为社员提供黄连秧子和种子,有现钱的付现钱;无钱的,受益后还本。公社还组织100多名技术人员巡回指导社员发展黄连生产。


第2版()
专栏:

晋城县西巷大队自办蔬菜罐头厂
本报讯 山西省晋城县城关公社西巷大队,是以生产蔬菜为主的队。长期以来,每当生产旺季,送到县蔬菜门市部的菜常常积压烂掉;到了淡季,群众又吃不上菜。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今年5月,这个大队自筹资金建成一座年产2,000吨蔬菜罐头的加工厂。8月初开始试产,已生产出的西红柿罐头,经有关部门鉴定,完全符合卫生要求,被批准投入批量生产。这个加工厂还准备陆续生产茄子、豆角、青椒等蔬菜罐头。
为了充分利用这个厂的生产能力,这个大队又办了一个80多亩地的果园,种有梨树、桃树等,预计能年产水果25万多斤。在蔬菜生产淡季,就可加工水果罐头。这个加工厂的举办,不仅增加了集体和社员的收入,而且还给100多名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喜看河边风车转
李德诚
在电影《柳堡的故事》中,人们看到的风车“吱呀”、“吱呀”带动龙骨水车抽水的昔日田园风光,如今又在苏北里下河的兴化水乡出现了,一时被传为新闻。
风车抽水之所以成为令人注目的新闻,跟风车的历史颇有关系。原来,风作为一种能源,为人类服务,在我国由来已久。大约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已知道利用风力加速航行,当时的不少河流成了帆樯林立的运输线。人们经过不断实践,又将“帆”装在轴上,从风那里取得旋转能力,带动龙骨水车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就是古老的风车。由于它大大减轻了原始浇田的劳动强度,千百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农田排灌,都依赖于它。解放后,随着农机的迅速发展,农田排灌才逐步转为以动力机械为主。进入八十年代,用古老的风车带动龙骨水车排灌的现象,几乎绝迹了。因此,昔日的田园风光,人们只能在电影中欣赏到。
风车的绝迹,机、电排灌动力的骤增,固然反映了我国农机发展的水平,但也增加了能源供应的困难。特别是在农用柴油十分紧缺情况下,能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地暴露出来。
江苏兴化拖拉机厂研制并已在最近交付使用的新型风车,就是在这背景下接受国家科委和江苏省科委下达的任务而完成的。这种风车不仅结构牢固、轻巧,还由于它自动迎风对向,自动调速,有微风即可启动运转,还由于它不用油、不用电,提水经济费用少,大大降低农业成本,并能做到浅灌、勤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而深受农民欢迎。
更令人兴奋的是,近年来,人们又测出:海拔八至十公里的高空,还有一股每秒约跑80至100米的恒定高速气流,科学家们准备研究设计一种装有风车的气球,以便有朝一日将它放到高空,借风发电,然后通过电缆将电流输送到地面,让它为人类造福。
(李锡武插图)


第2版()
专栏:

盖起万间农房 省出千亩耕地
——六合县八一公社因地制宜建设居民区
本报记者 王孔诚
提起建设农房,有人总把它和占用耕地联系起来。其实,这并不是一条定律。江苏六合县八一公社四年来共建农房2.3万间,使90%的农户住上了新瓦房;人均住房面积从10平方米增加到22平方米,可是竟然节省出3,259亩耕地。
这几年,八一公社粮食生产和经济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去年,农业总收入756万元,比1977年翻一番,人均分配157元,等于1977年的两倍半。生产的发展带来生活的提高,社员们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出现了“家家备料,村村动土”的热烈景象。
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到了公社领导面前:全社的土地不足3万亩,人均才1亩零6厘。如果在用地上失去控制,不光会影响当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还会带来长期的难以弥补的灾难性后果,贻害子孙后代。公社党委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肃性。他们发动全体社员、干部反复学习讨论党的有关文件,仔细分析本地的地理条件,广开言路,经过几次反复,本着“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制订了农房建设规划。规定了实施规划的细则。在公社、大队两级建立了建房小组,保证监督规划的贯彻。
八一公社地处长江北岸,河网纵横。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他们就进行了农田水利建设。先后花了七年工夫,开了总长57公里的11条生产河,填了老河,使水系趋于合理。这些生产河如棋盘一样分布在公社田野里,河堤宽阔,栽的树木已经成荫。新的农房建设规划决定拆除老的自然村,把房子成一字形建在河堤上。具体设计是:河边留3米保护河坡的青坎地、6米路面,中间是6.5米房基,外加前后檐滴水6米,房后背河处为菜地。规划规定社员新房建成,必须交出老宅基地。
最近,记者在八一公社采访,社队干部和社员都称赞新农房建设结合了当地特点,对上了社员的心意,好处实在很多:
有利生产。河在田中间,路在堤面上。依河傍路建房,社员上下工方便、生产方便,水陆运输方便。
节省土地。过去全社有500个自然村,每村20户左右,还有一户一舍的。这些村舍由于未经规划,房屋散乱,人均住房面积不多,占地不少。如今大部迁到河堤上,房屋整齐划一,人均住房面积较过去扩大一倍,旧自然村平整后,还多出土地3,259亩。
便利生活。住在河堤上,人畜吃水用水方便,菜地浇灌方便。由于住房比过去集中,又靠大路,交通便利,连用电拉线也简便。每两条生产河的交汇点是大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会、买东西都比过去少跑不少路。
美化环境。纵横交错的生产河本来就整齐,两岸盖上农房更显得整齐。过去河堤经过绿化,已见成效,如今社员屋前屋后栽树,更加郁郁葱葱。白天看村子,是左右成行的林带。晚上看村子,是鳞次栉比的灯市。
八一公社的农房建设的确让人赞叹,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有关部门很重视他们的经验。不过,也有参观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你们这样规划是不错。将来怎么办呢?人口总是要增加的。”实际上这个问题他们早已考虑到了。公社党委书记说:“人口增加以后怎么办?一句话:拆掉平房盖楼房。”


第2版()
专栏:农业珍闻

农业珍闻
罕见的古杉王
江西省广昌县沙背大队的山坡上,有一株罕见的平顶古杉。
这株古杉,参天耸立,高二十七米,最大胸围四米。材积量达二十四立方米。六十多根树枝犹如水桶般粗。更为奇特的是树顶是平的,群鸟就在树顶上垒起舒适的窝。这棵古杉已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对象。赖启章 孙邦群
 平学元一胎产三犊的牛
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公社红山大队社员朱景尧养的一头八岁母牛,去年在公社配种站人工授精怀胎,今年五月二十二日早晨六点钟下了三只牛犊,皮毛和大牛一样都是黄色的。现在,小牛犊活蹦乱跳,招人喜爱。
有庆德


第2版()
专栏:

昆明市官渡区马村大队下马村生产队养猪专业户罗映仙和两个女儿一起,到9月15日已向国家交售肥猪45头,超额15头完成交售任务。她们决心到年底再向国家交售30—40头肥猪。
新华社记者 闵福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