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美欧十个月钢铁贸易争端暂告平息
欧洲共同体达成协议限制向美出口钢铁
本报讯 据报道,欧洲经济共同体10个成员国10月21日就限制向美国出口钢铁产品问题达成协议,从而避免了美国对它的钢铁产品征收重税,结束了欧美之间在钢铁贸易问题上长达10个月的激烈争端。
欧洲共同体的协议规定,在今后的三年内,共同体将其向美国出口的碳钢和合金钢产品限制在占美国市场的5.7%、钢管限制在占美国市场的5.9%的水平上。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达维尼翁当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他说,虽然欧洲今年在美国的钢铁销售中所占的份额将比去年下降9%左右,但这次达成的协议,将保证欧洲钢铁企业在一个最重要的市场(即美国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共同体委员会又一副主席哈费尔坎普宣称,这个协议是朝大西洋两岸合作的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他说,“我们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西欧)同美国的合作是有坚定基础的”,因此,欧美能够“解决今后出现的其他问题”。
在达成协议的同一天,美国总统里根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次集会上宣布,作为对共同体决定的回报,美国钢铁企业将取消对40多家欧洲钢铁公司征收抵销关税,并且不再对它们进行倾销起诉。
欧美之间的钢铁贸易争端由来已久。从七十年代开始,欧洲共同体的大量钢铁涌入美国市场,至1981年,它们向美国出售的钢铁猛增到600万吨,使美国钢铁业难以招架。今年1月,美国7大钢铁公司联合上诉,控告西欧国家钢铁企业通过接受政府补贴低价向美倾销钢铁,沉重打击了美国钢铁工业。为了缓和这种日趋激烈的钢铁贸易战,欧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8月5日曾达成暂时妥协,规定共同体将向美国出口的11种主要钢铁产品限制在美国市场的5.754%的水平上,美国则撤回对共同体钢铁企业的控告,取消对西欧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由于这个协议没有包括钢管的限制内容,遭到美国钢铁企业的反对,因此未能生效。
在这种情况下,共同体于10月11日提出一项包括钢管在内的新的安排,美国方面表示同意,但共同体内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西德对此持保留态度,反对将出口限制扩大到钢管,其理由是钢管生产没有得到补贴。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在美国预定开始对欧洲钢铁产品征收重税之前的两小时,西德接受了共同体的这一最新安排,达成了协议。


第7版()
专栏:

瑞典就潜艇入侵事件成立调查委员会
本报斯德哥尔摩10月22日专电 记者刘绪明报道:瑞典昨天正式宣布成立议会调查委员会,就最近在哈斯佛加尔登海湾搜索入侵的外国潜艇事件进行调查。
瑞典政府在给该委员会下达的指示中说,“根据军事当局的报告,外国潜艇多次非法侵入瑞典领水。最近在我们的一个重要海军基地附近哈斯佛加尔登海湾发生的事件是非常严重的。”
帕尔梅首相就政府成立调查委员会一事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重申瑞典政府将以一切可能的手段保卫瑞典领土不受侵犯的坚定立场。帕尔梅强调说,外国潜艇对瑞典领水的这种侵犯不仅不能动摇瑞典维护中立的信念,相反地会加强这种信念。


第7版()
专栏:

西方钢铁生产进一步衰退
美钢铁工人纷纷抗议解雇工人
本报讯 由于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西方国家钢铁工业生产进一步衰退,陷入更加深刻的危机。
国际钢铁协会10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9月份世界钢铁产量大幅度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美国,它的钢产量在过去12个月中下降了44.9%。欧洲经济共同体10国9月份钢产量比去年同期也下降22%,日本下降6.2%。
据该协会统计,今年头9个月世界钢产量(除苏联等国外)为三亿零二十万吨,而去年同期为三亿四千一百四十万吨。美国今年头9个月产量下降了38.3%,欧洲共同体下降7%。
美国钢铁工业已处于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萧条境地,工厂开工率约为40%,失业率已达将近45%,约有20万钢铁工人被解雇。匹兹堡等城市的钢铁工人最近举行各种活动,对解雇工人表示抗议。许多工厂汽笛齐鸣,教堂的钟纷纷敲响,为日益萧条的钢铁工业发出呼救信号。特种钢工业工会发言人休伯特·德拉诺说,“我们认为,失业的人太多了,痛苦太大了”。


第7版()
专栏:

世界旅游业各出新招竞争激烈
香侣
在资本主义经济持续衰退、各业萧条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政府希望增进旅游收入以填补财政赤字,纷纷加强旅游机构和宣传机构,并采取相应措施。在争夺客源的剧烈竞争中,有些旅游业人士更是别出心裁,以广招徕。
据总部设在马德里的国际旅游组织公布,1981年全世界旅游收入达到1,060亿美元。欧洲是游客最多的一个地区;亚太地区除个别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旅游工作尚未开展。1981年度,全世界各地旅游人数达到26亿(各国国内旅游人数占总数的89%)。
意大利旅游业居世界前列,旅游收入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据官方预测,今年的外国游客将超过2,000万人。去年意大利外贸赤字达17.6万亿里拉,只用出口汽车、电器等是不可能弥补的,唯一途径是靠大力开展旅游。今年的旅游收入预计将比去年增加17%,达到10万亿里拉。意大利政府今年施行旺季减价、降低高速公路收费和汽油收费,努力改善服务质量。商店延长营业时间,从今年6月1日起,取消或缩短午休时间。这套做法已见成效,从法国、西德涌至意大利的游客显著增加。
美国旅游业成绩也十分显著,1981年度外来游客比1980年度增长3%,达到2,310万。外国游客共花费12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1%。为了吸引游客,在佛罗里达州动用8亿美元兴建“爱比高中心”,内部分为“未来世界”和“世界缩影”。“未来世界”中有“太空船地球”、“动的世界”、“美国探险”等15个馆。在“世界缩影”中,游客经过一天到两天的游览,便可把各国的奇风异俗领略殆尽,各地的美味佳肴饱尝无遗。在这里可观赏罗马,也可以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啤酒园进午餐,或者游览马雅人所建的金字塔,游“田园风貌”的加拿大,还可以观看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
在日本,来自中东、欧、亚的游客与日俱增,1981年旅客增长率达20.2%。为了招徕外国游客,日本年年都有新招推出。1982年办了“北海道博览会”和一条新干线——到本州北部的高速铁路,1983年则将有“东京迪士尼乐园”开业。乐园由美国人精心设计,分5个“主题乐园”:“世界集市”、“探险园地”、“西方乐园”、“梦幻世界”和“明日世界”,还有“灰姑娘城堡”。日本旅游业人士信心十足,认为这些将对本国和外国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挖掘潜力争夺客源方面,一些国家的旅游业人士可谓挖空心思。譬如,加拿大在渥太华开设了监狱旅店,让抱有好奇心的人士一尝铁窗风味,自开办以来,每年接待1.5万名游客,春夏季经常客满。瑞典利用苏联潜艇“一三七”号出事现场招徕旅客。饰有苏联潜艇的衬衫、烟灰碟、钥匙圈、瓷盘等旅游纪念品,备受游客欢迎。古巴为了赚取外汇以弥补由于世界糖价猛跌而受的经济损失,办起旅游医疗服务,让旅客边旅游边治疗,由旅游局提供该国最佳医疗服务。服务项目包括皮肤移植、眼科手术以至放射性医疗、矫形整容等。


第7版()
专栏:

厄瓜多尔全国实行紧急状态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基多消息:厄瓜多尔总统乌尔塔多20日晚宣布,由于社会形势动荡,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乌尔塔多总统是在厄瓜多尔工人统一战线准备举行全国大罢工前夕宣布上述决定的。与此同时,政府已派军队守护国内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以防发生意外。
厄瓜多尔社会动荡是从15日政府宣布汽油和面粉分别提价120%和53%,以及增加新的税收之后开始的。政府的决定引起政界、工会组织和居民的强烈反对。
连日来,首都的工人和学生不断举行抗议活动,并同警察发生了冲突。一些政党和拥有30万成员的工人统一战线要求议会废除政府的上述决定,并给工人全面地增加工资和把最低工资提高到120美元。工人统一战线18日宣布,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将在21日举行全国大罢工。
今年以来,主要依靠石油出口收入的厄瓜多尔,由于国际市场石油滞销,油价下跌,因而外汇收入减少,外债已增加到46亿美元,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居民生活受到影响。9月份以来,厄瓜多尔工人不断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补偿因生活费用上涨造成的损失。


第7版()
专栏:

厄瓜多尔三十万工人举行总罢工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基多消息:厄瓜多尔30多万工人21日凌晨开始举行24小时的全国总罢工,要求政府取消最近宣布的汽油和面粉等大幅度提价的决定。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这次罢工主要是由厄瓜多尔工人统一战线发起的,得到了城市居民和学生的支持。罢工使全国两个最大的城市首都基多和瓜亚基尔的商店关门,汽车停驶,学生停课,经济活动陷于瘫痪。另据报道,示威的工人和学生不顾政府刚刚颁布的紧急状态法令,在基多市商业区举行了公开集会。武装警察同示威者发生了冲突,一名学生被打死,20多人受伤,250多人被捕。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堪萨斯之行
史达为
清晨,天边刚刚泛起几丝朝霞,路旁的青草还挂着滴滴露水,堪萨斯州的一家奶牛场里已经热闹起来。牛奶场主托乐逊的两个儿子,一个挤奶,一个搅拌饲料,他的老伴准备着早餐,他则叼着烟斗,给他们打着下手。
托乐逊家共有2,000英亩地,种有玉米、高粱、苜蓿、干草等饲料作物,共饲养80头奶牛和450头肉牛。奶牛场里竖立着两个高大的钢制筒状仓库,用来贮制青饲料。牲畜在不同的生长期,有不同的饲料配方,有时还加进一定的维生素。
“办奶牛场是件很辛苦的事,早上5点钟就得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我从来不能看晚上10点钟以后的电视节目。”大儿子约翰一边操纵着挤奶机,一边同我们说着话。挤奶机可以同时为4头牛挤奶,两个小时之内可以把所有牛的奶挤完。奶牛轮流进入一间通道,几根密封的橡皮管子自动接到奶牛的乳头上,牛奶先被抽到几个大玻璃瓶子里,瓶子装满之后,便自动地送入冷却箱里,等待乳制品厂商用罐子车运走。每头牛一年可产鲜奶1万多磅。
美国乳制品生产长期过剩。据统计,到今年4月,美国库存积压了18.7亿磅乳制品,仅保管费每年就要花4,600多万美元。我问托乐逊先生他每年生产这么多牛奶是否卖得出去,他用手指着天说:“上帝保佑我们奶牛场主,我们是幸运的。”六十年代末,奶牛场主花费重金支持尼克松竞选总统。尼克松上任不久,便通过了一项法案,大大提高了联邦政府支持牛奶销售价格的拨款。此后,这项拨款不断增加,现在联邦政府每年要花20亿美元购买剩余的乳制品,以维持牛奶价格不至下跌。
联邦政府平均每年购买乳制品总数的9%。库存的乳制品越积越多,有些已经变质。如何处理这些剩余的乳制品,成了美国政府非常头疼的一件事。今年,里根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向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出售了2.2亿磅黄油,在国内引起一片哗然。
美国的奶牛场主在国会是个有影响的院外游说集团。他们的组织“牛奶生产者联合会”,仅去年一年就为今年的国会中期选举捐赠了200万美元的竞选费用。有人把支持牛奶价格的拨款称为“国会的神牛”,没人敢触及。然而,“神牛”最近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以销售“皮杂”(意大利式的烤饼)著名的快餐大公司“皮杂小屋”向“牛奶生产者联合会”提出挑战,发誓要在国会通过法案,削减支持牛奶价格的拨款。因为制作“皮杂”需要使用大量的奶酪。乳制品价格高,直接影响了“皮杂”的出售。美国的一些消费者组织也表示要影响国会,减少对牛奶价格的支持。
谈到这些,托乐逊先生眼里露出忧虑的神情。由于农业区的人口少,近年来美国不少人指责国会选区划分不合理,要求减少农业选区的议员名额。美国农民在社会福利项目中受益甚微,因此他们倾向于支持里根“削减预算”和“减税”的政策。但里根上台之后,由于受其它利益集团的影响,打算削减支持粮食和牛奶价格的联邦拨款,不少农民开始对里根政府感到失望。
托乐逊先生愤愤不平地说:“美国一直骄傲地自称:这是一块人人享有平等机会的土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总要有一部人倒霉呢?”
今天,美国农业正面临着潜在的危机。农业生产越来越专业化,农场越来越大。农业人口三十年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现在只占2.7%。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依靠高度的机械化并消耗大量的能源,生产费用大幅度提高。从1970年到1980年的十年中,美国农业生产的总费用增长了294%。其中,农机维修和燃料增长了360%,化肥增长了370%,分期贷款利息增长了414%。农业生产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农民负债越来越多。1975年,全国农民负债759亿美元,现在已负债1,415亿美元。而且据美国有影响的农业经济专家估计,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农民正濒临破产的边缘。由此可见,托乐逊先生的愤慨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完)(附图片)
正在挤奶的美国姑娘。奶牛身下是小型挤奶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