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南安县石井公社因地制宜建设住宅
建房三千多幢 没少一分耕地
本报讯 通讯员黄凡夫、记者林群英报道:福建省南安县石井公社党委加强对农村建房的领导,因地制宜,有规划、有措施地解决农民的新建住房问题。自1978年以来,全社有2,800多户社员新建房屋3,000多幢,建筑面积达56万多平方米。据统计,全社不但没有减少耕地面积,有的大队耕地面积还有所增加。
石井公社傍山面海,是个侨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生产发展很快。1977年至1981年,集体经济翻了一番多,加上各种副业的发展,社员收入大幅度增加。仅一个380多户的院前大队,收入上万元的就有近百户。农民手中有钱,纷纷筹建新住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怎样对待农民的建房要求?是卡着不让盖还是放任自流?公社党委认为都不行。他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教训。1978年,有一个大队的100多户社员,由于住房紧张,手头一有余钱,就突击占地打基。当时县、社两级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工作队进村做工作,还动员5户社员把地基挖掉,但工作队一走,社员还是照样干。他们说:解放二三十年了,人口也增加了,总不能老让我们挤在祖宗留下来的窄小房子里。如果放任不管,不但耕地会被更多的占用,而且东一座,西一座,有的高,有的矮;集体与社员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也会因此而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因此,公社党委认为应该从关心农民出发,把农村建房看成是一桩好事,采取积极措施,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基础。
石井公社共有25个大队,5万多人,一部分靠山,一部分地处丘陵、沿海,还有一部分座落在平原,地情较复杂。他们既抓统一规划,又不搞一刀切。山坡地较多的大队,社员建房由大队统一规划,建筑在山坡地上,地基由大队派拖拉机帮助平整。近两年来这几个大队社员新建住房753间,都没有占用耕地。对山坡地较少的沿海队,强调通过平整、围垦、开荒来补偿。如下房大队新建住房占用耕地50多亩,就通过远距离开荒造田300多亩来弥补。对一些需要动用耕地盖房的平原队,要求严格控制,逐步向空中发展。以上这些规定,都由大队提出规划方案,社员大会通过后执行。有的大队则制订乡规民约,共同遵守。
此外,公社还对盖新房的社员,作出了四条具体规定:一、平均每个人不足半间房子的才可以申请新建。申请建房的社员要全部列榜公布,经社员评议,大队审查同意,干部和群众一视同仁。二、为了防止占地不盖房,各大队还规定建新房的社员户,在基建前每户要先交一定数量的地皮费和一笔押金。三、申请批准建新房的社员,原有的房基由大队统一调剂处理。四、对个别违反规划多占或强占土地的,除了给予赔偿损失和罚款的惩处外,多占和强占部分全部收回。


第2版()
专栏:

从解决干部思想问题入手 从事实中寻找正确结论
崇明县联产到劳责任制迅速发展
本报讯 据《解放日报》报道:至10月12日为止,上海市崇明县5,300多个生产队中,已有70%的生产队决定1983年全部作物实行联产到劳责任制。
两年以前,能否搞联产到劳,在崇明县尚属有争议的问题。现在的新局面是怎样出现的?县委认为:关键在于不断清除干部头脑中“左”的思想影响。
1980年秋季,当生产责任制还刚刚以文件的形式传到崇明岛的时候,有些同志讲:“早知今日要搞责任制,何必当初合作化”。听到这些议论,崇明县委领导反复学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文件,回顾了农村工作的历史:在农业合作化初期和三年经济困难后的调整时期,都曾有过
“三包一奖”等责任制,尽管不完善,但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劳动组织上的大呼隆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县委的同志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加深了对党中央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决定的理解。他们觉得这确实是农村工作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而一部分干部对责任制有不正确的议论,正是长期来“左”的思想没有清除的表现。要让责任制特别是联产到劳责任制扎下根来,推广开去,必须从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入手。县委轮训全县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和二十一级以上党员干部时,把学习生产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在责任制以多种形式由点到面铺开的时候,县委又不失时机地组织干部开展典型调查、对比调查以及家乡调查,从事实中寻找正确的结论。城桥公社与合作公社是实行联产到劳起步早的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对比调查表明,两者的农活质量和庄稼长势都不一样。这样的调查既教育了广大干部,也启发了县委的领导。
实行生产责任制是一场牵动人心的深刻变革,如何正确处理变革中冒出来的新问题?崇明县委还是抓住统一干部思想这一环节。例如有的社队不分青红皂白,把责任田按口粮摊派下去,结果给年老体弱的社员和烈军属带来了生产与生活上的困难。有些干部便以此为口实,想把联产责任制退下来。对此,县委向干部讲明,这并不是联产责任制本身的问题,而是经验不足所致。县委对联产责任制“抓住不放,坚决兑现”,而且县、社加紧培训生产队长、会计以上的干部,前后达53,000人次,使他们在思想上、管理能力上尽快适应联产责任制的需要。同时还权衡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划分责任田以在队务农劳动力底分计算。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哪个好,哪个差,田里庄稼讲了话。崇明县1982年的夏粮和早秋作物大幅度增产。其中联产的单位比不联产的单位增产幅度大,而联产到劳的又比不到劳的高出几筹。大新公社今年夏粮和早秋共增粮食49.2万多斤,其中94%是联产队增的,而联产队在全公社只占30%;在联产队增加的产量中,有70%是“到劳”队增的,24%是“到组”队增的。而这两种形式责任制的队数则相差不多。在事实面前,一些对联产到劳抱观望、怀疑态度的单位,终于奋发起来了。联产户迅猛增长,有人说,这叫“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2版()
专栏:短评

有力的证明
这几年,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指出,节约用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国策,并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条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农村社员盖房及院落占地约400万亩。一亩单产按500斤计算,这400万亩地可产20亿斤粮食。靠近城镇、特别是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土地被占情况更加严重。例如,解放三十二年来,上海市郊区的耕地已被占用110万亩。这个数字相当于上海、宝山、川沙三个县耕地面积的总和。即使加上逐年围垦、平整土地的增补部分,上海市净减耕地仍达30万亩。有的社队的耕地几乎已被占光。令人忧虑的是,在不少地方,乱占耕地现象还在继续发展。
乱占耕地盖房的现象所以得不到制止,一个根本原因是当地的领导机关和社队干部对此采取放任不管的错误态度。有些人说,盖房就得占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办法管。这种看法当然是不对的,今天本报的两篇报道,就是有力的证明。山东省鱼台县自三中全会以来,已有46%以上的农户告别了窝棚,住进了新瓦房,盖房数量可谓不少。但是,由于县、社、队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盖房,统一分配宅基地,房屋盖得整齐美观,还节约了大量土地。福建省南安县石井公社农村盖房三千多幢,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耕地却没有减少。类似这样的例子各地都有。由此可见,做到建房不占或少占耕地,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关键是心中要有全局,要有积极领导的决心和信心。
当然,有了决心,还得有办法。这两个地方这方面的工作是做得比较细的。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把“人口多、耕地少”这个基本国情反复向群众进行宣传,使珍惜土地这一重要国策能够家喻户晓。在用地方面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严格审批制度,坚决制止乱占宅基地的现象,坚决抵制盖房中的不正之风。干部(包括离休、退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不能抢先占地盖房,更不能占好地盖房。对违法违章占地盖房的,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无论是一般群众还是领导干部,都要严肃处理,有令必行,法不虚设,绝不姑息迁就。对于能够自觉节约用地的,要进行表扬,推广他们的经验。只要积极而认真地这样去做,滥征乱占耕地盖房的歪风,是完全能够制止的。


第2版()
专栏:

统一规划村庄 盖房节省土地
鱼台县近半数农户告别窝棚住进瓦房
本报讯 通讯员吴效诚、张新启报道:山东省鱼台县积极领导农村建房,截止目前,全县已有3.2万多户社员搬进了新居,占全县总农户的46.5%;建筑面积达158万多平方米,相当于前二十年建瓦房的两倍。由于规划得好,他们建房时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因而节约了大量土地。
这个县位于南阳湖西岸,过去是涝洼灾区,农民大部分住的是低矮的芦苇和稻草窝棚。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在领导群众发展生产的同时,十分关心社员住房,并采取四项措施帮助农民建房: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规划村庄。县、社、队分别成立了建房委员会和建房小组,具体领导农村建房工作。县人民政府还专门下达文件,对农村建房的标准、宅基地的划分等作了具体规定,明确宣布不准乱占集体耕地。各公社、大队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社员建房,统一分配宅基地。因此,这个县农村建房不但整齐、美观,还节约了大量土地。
二是成立农村建筑队。全县14个公社(镇)的不少大队成立了农村建筑专业队,采用承包的办法,给社员建房,不仅加快了建房速度,而且解决了农民盖得起房、管不起饭的困难。
三是帮助社员解决建房缺料的困难。为帮助社员解决砖瓦问题,这个县除县、社、队集体建砖瓦窑外,还鼓励社员联户建砖瓦窑。各公社和部分大队集体开办了水泥件预制厂,加工檩、椽、门窗框子。县人民政府每年还购进一部分玻璃,有计划地供应社员镶门窗。
四是采取多种办法建房,解决社员建房资金不足的困难。不少社队采取队里统一建房,社员分批还款,或集体与社员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建房;有的队实行联户筹款、轮流建房。这样,使一些暂时的困难户也搬进了新居。


第2版()
专栏:

随县综合利用水库资源效益好
许多水库由亏损变为盈利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随县水利部门在保证农田灌溉的同时,利用水库养鱼、发电和发展多种经营,许多水库由亏损变为盈利。
随县各类水库的水面总面积达18.1万多亩,过去,许多水库单一抓灌溉,把抓综合利用视为“不务正业”。据统计,属县管的十二处大、中型水库,1978年一年就亏损8万多元。
从1979年开始,这个县水库由过去的统收统付改为各水库单独核算。改革的结果很快见效,据县管的十二处大、中型水库统计,1980年和1981年两年共盈余70多万元。总库容量达1.1亿多立方米的天河口水库,过去常年补贴在3万元以上。1979年实行改革后,每年补贴减少到1.6万多元。由于没有
“大锅饭”可吃了,水库职工在搞好灌溉的同时,大力发展养鱼和库区水上运输及其他多种经营。这样经营的结果,很快扭转了亏损局面。1980年,这个水库在水费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比上一年增加收入2.7万多元,去年,纯利润达3.8万元。


第2版()
专栏:

山东省胶南县上兰大队160亩梨园,去年包给10户社员管理,梨产量由24万斤增长到60万斤。
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第2版()
专栏:

县委书记抓养猫
近年来,山西潞城县鼠害严重,全县虽曾几次统一采取措施灭鼠,但过不多久在一些地方又繁衍成灾。这个县石梁公社五里坡大队却不一样,鼠害基本得到控制,办法就是养猫。这个大队现有28户社员养了50多只猫,其中有母猫13只,到年底,全大队的猫可发展到70多只,平均两户一只。
县委书记王正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非常高兴,他提出一个设想:把五里坡大队发展成全县的养猫基地,每年为全县提供1,000只种猫,三、五年内,全县的鼠害就可得到控制。出售小猫,可以适当收费,把发展养猫当作一项副业来抓。
王正明把他的设想同五里坡大队的干部谈了后,大家很高兴。经过商量,具体制定了一个养猫规划:明年发展养猫重点户50户,每户养母猫3只,每年即可为兄弟社队提供种猫1,000只。为了实现这一规划,大队制定了几条措施:禁止使用毒饵毒鼠,以防毒死猫;养猫重点户购买种猫,大队借垫资金;养一只猫,大队给解决10斤饲料粮。
现在,五里坡大队已经有了6户养猫重点户,所产猫仔除在本大队调剂外,已为兄弟大队提供种猫7只。
张志良


第2版()
专栏:

我国研制成功塑料滴灌成套设备
据新华社北京电 一种适于我国农村推广使用的塑料滴灌成套设备已试制成功,实地试用证明,它性能可靠,效果良好,现已投入批量生产。
滴灌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它能将灌溉水一滴一滴地浸润到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土壤内。
这套塑料滴灌成套设备是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辽宁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沈阳市塑料公司联合研制的。目前它已在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县试点推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刺五加资源亟待保护
记者最近从黑龙江省药材部门了解到,这个省不少地方屡屡发生严重破坏珍贵药材刺五加资源的事件。
五常县冲河公社的14个生产大队乱采乱挖、盲目加工刺五加,仅仅几个月的工夫,就毁掉刺五加根、茎57.3万余斤,使周围山坡上生长的刺五加灌木丛几乎绝迹。据省药材部门负责同志讲,象冲河公社这种现象,在全省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有些药材部门竭泽而渔,多年来采取以挖根为主的掠夺式采集方法,每年采集近千吨的刺五加根须,虽然药材一时增产了,刺五加资源却遭到严重破坏。还有些部门视刺五加为“野生灌木”,在清林、开荒中大片大片地毁掉。据1981年对方正、泰来、桦南三个县调查,在近二三年来,因清林、开荒毁掉的刺五加达3万亩。有关方面专家预测,若以这样的速度破坏下去,用不了五年,祖国这一珍贵的药材资源就有枯竭的危险。
刺五加,又名五加参,是一种可以与人参媲美的珍贵药材。它对于防治气血虚弱、性机能减退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黑龙江省一些医务工作者和出席北京召开的新药临床评介座谈会的医务界同志,强烈呼吁有关方面采取坚决措施,保护刺五加资源。他们建议:一,尽快制定包括刺五加在内的野生药物资源保护法,对于无视国家规定、肆意破坏药材资源的人,给以必要的制裁。二,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资源勘查,尽快建立刺五加资源保护区。各地要实行“划片轮采,边采边育”的方法,严禁掠夺式采集。三,开展科学研究,把刺五加的茎、叶都很好地利用起来,逐步变挖根为保根割茎。同时,要积极地有步骤地变野生为家种。四,由药材部门统一安排收购、加工、调拨。
本报记者 王辅捷 刘永胜


第2版()
专栏:

县委书记的工作日志
本报记者 安子贞 高粮
听说山西省五台县县委书记郭培荣按照党的政策,办了几件称农民心的事,很受群众欢迎。我们就路过五台县城的机会,去访问他。
到县里,正逢郭培荣下乡未归,据办公室的同志介绍,这两年,老郭经常下乡同农民一起,探讨按照五台县特点发展生产的途径,根据考察的结果,他在工作日志上写着一条醒目的警句:“长抓林,短抓牧,当年抓好农、工、副。”
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五台县今年小麦获得大丰收,大秋作物也丰收在望。根据农村的新形势,郭培荣和县委的同志们,正在着重抓如下几件事:
一、这个县实行包干到户的责任制以后,社员积极性很高,产量年年增。县委考虑到农村劳力有剩余,开发资源有潜力,决定把“四荒一塘”也承包出去。即把荒山、荒沟、荒坡、荒滩承包给社员,按时按地都栽上树,尽快绿化美化五台山;村前、房后、路边的池塘都要养上鱼,使历年不吃鱼的山沟农民,也尝尝鲜鱼的味道。
二、建立鸡、兔、猪防治疫病承包户。县里号召有这方面专长的干部、职工,可以离休、离职,回农村去,搞小禽畜防治疫病的专业承包;农村具有这方面技术的人才,也可以出来负担承包任务,一口猪一年不病给3元钱,一只兔1角钱,一只鸡5分钱。开始以公社和大队为单位贴出招贤榜,欢迎能人毛遂自荐。合同中注明,可以包养、包活、包销。这几年,五台县养肉兔发展很快,这个办法解除了社员养兔死不起的顾虑。社员们高兴地说:“家养三只兔,不愁盐和醋,家养十只兔,能买棉花布,家养百只兔,贫穷能变富。”
三、建立社员互助会。包产到户和专业承包使社员们富裕起来了,目前他们正串连成立互助会。社员们说,五台县地势高,气候变化大,年年都有个别沟沟坎坎遭冰雹灾害,咱饮水不能忘挖井人,是党的政策好,才使咱富起来,遭灾社队不能光靠国家救济,咱全县农民每人凑一块钱,就是30万,互相帮助,不管那村、那户受了灾,都能救济。
四、给丰产土豆找出路。今年五台县的土豆可望丰收,预计总产可达一亿五千万斤到两亿斤。大幅度增产,给社员们带来担心:交够国家、留足籽种、储存下食用的,大量的剩余怎么办?郭培荣在县委会上提出大家分头去访能人,不论国家经营、集体经营或社员个人经营的,只要能把土豆推销出去,就大力提倡。郭培荣这次下乡,就是为这件事访能人去了。
按原订计划,天黑前我们还要赶路,见不到郭培荣同志,我们有点着急。这时一位年青的工作人员悄悄地告诉我们:“别急!老郭没走远,他可能又到‘智囊团’请教去了。”据了解,郭培荣同志在十年动乱期间被迫下放劳动时,恰巧放到了五台县城西关外的一个穷生产队,三年时间,郭培荣同农民结交了许多知心朋友,现在老郭当了县委书记,他把那个生产队当成了自己的“联系点”,村里的农民兄弟成了他的“智囊团”。因此,他一遇棘手问题,总要跑到群众中去访贤找答案。
正在谈论,忽然一位高个子中年人,风尘仆仆地走来,这就是我们要访问的县委书记郭培荣同志,从他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可以看出,难于解决的土豆销路问题,找到办法了。老郭热情地握着我们的手说:“对不起,回来晚了点,土豆的出路找到了,外贸安排一部分出口,给各地选供一批良种,剩下的交供销社卖给城市各单位和制成熟食品零售。”
这时,一位同志向郭培荣报告一个新情况:石咀公社有一家饲养牲畜专业户,碰到一个因家庭不和,无人赡养照顾而离家流落的老汉,靠帮零工和乞讨度日。那家专业户看老汉太可怜,就说:“大爷!你不要难过,如果你没地方去,就在我家帮忙吧!我管你饭吃,每月再给你40块钱,五个月后用攒下的钱我帮你买头母牛,当年你就可以有自己的两头牛了。”老汉高兴地留了下来。可是有人说,这是搞雇工剥削。这家专业户受不住这些议论的压力,只好把老汉送走了。郭培荣说,应当把那位老农民请回来!对这样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事,要看一看,多研究,善于引导,不得乱扣帽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