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日本报纸报道
中国经济在世界萧条中扬眉吐气
本报讯 10月15日,《日本经济新闻》和《每日新闻》都报道了日本经济企划厅10月14日发表的今年7—9月份海外经济报告的主要内容,认为,“世界经济不景气出现长期化的趋势”,但“中国经济扬眉吐气”。
报道援引经济企划厅的海外经济报告说,7—9月份,本来期待着经济复苏的美国,失业率又有所增加;西欧各国依然内需不振;澳大利亚、中南美以及亚洲经济也处于不景气之中,这是“除中国等极少数国家外”普遍的现象,可以说“世界经济不景气出现长期化的趋势”。
报道援引日本经济企划厅的报告说,美国8月份的工业生产由于汽车减产而比前一个月下降0.5%,该月的制造业库存率再次上升,8月份耐用品的新订货也比上一个月减少4.1%,9月份失业率达10.1%,创战后最高纪录。
西德经济也进一步恶化。消费和设备投资等内需不振,出口下降,工业生产7、8月份比5、6月份下降了2.8%,制造业的订货数量也出现减少的趋向。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今年头两个季度都出现负增长。
英国“内需停滞、出口减少”的趋向更明显。工业生产5—7月停滞不前,失业人数到9月份达到334万人,失业率为14%。
法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今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1%,人们曾一度乐观。但是,9月份的订货不足和库存增加,使企业家们感到情况不妙,看来今后几个月中生产将出现下降。雇用方面,8月的登记求职人数比上一个月增加了6,000人,达到205万人,形势不容乐观。
意大利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6月份比去年平均数字减少了5.9%,雇用方面情况也在恶化;澳大利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6月份比前一季度下降了1%,不仅设备投资、住宅建设不振,而且铁矿石的出口也无增加的希望。
报道说,“在这种形势下,经济情况格外良好的显然是中国。”中国在9月初召开了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到1999年把工农业生产翻两番的目标,并且制定了八十年代前半期工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4—5%的计划。今年1—8月,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同期增长9.1%,这达到了去年4.1%的年增长率的两倍多,可以说是形势大好,大幅度地超过了计划。其主要原因是,从去年秋季开始好转的重工业生产,以煤炭、钢铁等为中心,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今年1—8月重工业生产增长了9.8%,超过了同期轻工业增长的8.5%。农业方面,尽管北方遇到了干旱等天公不作美的情况,但是,由于生产责任制普及带来的好处,夏粮比去年增加3.2%。贸易方面,今年上半年以原油、机械设备等为主,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同时,由于进口成套设备已告一段落,所以进口比去年同期减少。这样,今年上半年的贸易收支就出现了盈余。
报道说,对于中国的经济状况,人们多评价为“大幅度地超出计划,完成了任务”,“过去两年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以及通货膨胀正在得到克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经济情况在相当大程度上已开始走上正轨。”


第6版()
专栏:

阿拉法特强调巴勒斯坦民族权利
约旦首相说约—巴会谈富有成果
新华社科威特10月18日电 据科威特通讯社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下午在科威特举行的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剥夺巴勒斯坦人民享有自决和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的权利,中东地区就不会有稳定、和平与安全。
阿拉法特是昨天抵达这里对科威特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的。
他说,在贝鲁特发生的大屠杀吓不倒我们。他还说:“我们是根据一项阿拉伯的决议进入黎巴嫩的,除非阿拉伯群众作出决定,我们决不会撤出黎巴嫩贝卡地区。”
在谈到他同约旦国王侯赛因最近举行的会谈时,阿拉法特说这次会谈是“坦率的和积极的”。
他说,他告诉约旦国王,巴解组织准备同约旦建立“整体”关系。巴解组织不久将组成一个委员会,“以便同约旦方面继续会谈”。但是,在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建立之前,巴勒斯坦人不会接受同约旦建立这种“整体”关系。
阿拉法特在科威特期间,会见了科威特国家领导人,今晚已离开这里前往卡塔尔。
新华社大马士革10月18日电 据约旦电视台广播,约旦首相巴德兰今天在全国协商会议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会议上说,约旦国王侯赛因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最近在安曼的会谈是有益和富有成果的。
他说,这次会谈集中讨论了如何采取联合行动来挫败敌人的阴谋。双方在会谈中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巴德兰在谈到伊朗—伊拉克战争时重申,约旦坚决履行非斯阿拉伯首脑会议所作出的有关决议,全力支持伊拉克的立场。他认为,阿拉伯民族在这一问题上正面临着一场考验。


第6版()
专栏:

贝京顽固坚持侵略立场
拒绝立即从黎巴嫩撤军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以色列总理贝京昨天在议会开幕时发表讲话,顽固坚持侵略立场,拒绝立即从黎巴嫩撤军,声称“不允许胜利成果被别人夺走”。
贝京在讲话中还拒绝接受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任何建议。他说,根本没有必要提出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新倡议,因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存在以色列同它的邻国再发生战争的危险”,“除了已达成的戴维营协议外,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寻求另一种解决中东问题的方案”。
贝京再次反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巴勒斯坦国,即使是以同约旦建立联系的形式存在。


第6版()
专栏:

黎巴嫩总统在联大发言
要求非黎部队立即撤出 恢复黎巴嫩真正独立
安理会决定再次延长联合国临时部队驻黎期限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8日电 黎巴嫩总统阿明·杰马耶勒今天上午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要求所有非黎巴嫩部队立即无条件地撤出黎巴嫩,并呼吁联合国帮助他的国家恢复真正的独立和重建自己的经济。
杰马耶勒说:“作为联合国的一个成员国,我们希望我们的权力得以恢复。”他说:“黎巴嫩再也不能忍受近八年来在我们的国土上进行悲惨战争的重担了。”
在谈到巴勒斯坦问题时,这位总统说,巴勒斯坦人应该“在他们的领土巴勒斯坦过着和平、自由和自主的生活”。他希望,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将得到双方都享有充分权力的解决办法。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8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今天晚上以13票赞成、零票反对、两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把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驻扎期限再延长三个月。
这支部队目前的驻扎期限将于10月19日期满。
黎巴嫩总统阿明·杰马耶勒今天下午在安理会讨论再次延长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期限的会议上,再次要求以色列部队立即撤出黎巴嫩。他说,撤走以色列部队“在今天是一个基本目标”。他还指出,“黎巴嫩等待着在它领土上的所有非黎巴嫩部队同时撤走”。他说,黎巴嫩政府希望得到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和多国维持和平部队的支持,并希望把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驻留期限再延长一个有限时期。
他说,这支部队应能恢复黎巴嫩南部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帮助黎巴嫩政府恢复它对这个地区的有效控制”。


第6版()
专栏:

土耳其国家元首接见我军事代表团
新华社安卡拉10月18日电 土耳其国家元首、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埃夫伦今天上午在这里接见中国军事代表团时说,中国和土耳其有许多东西值得相互学习,他相信他即将对中国的访问,必将有助于两国友好关系在各个领域里的进一步发展。
他说,土、中两国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发展本国经济、保卫世界和平的共同斗争任务。他指出,为了实现和平,“我们的军队必须强大起来”。
埃夫伦在谈到当前的国际形势时说,土耳其和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都希望在不受外来干涉情况下解决各自的问题。
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震对埃夫伦说,中国领导人期待着他在年内对中国进行访问,并希望中、土两国以及两国军队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他赞扬土耳其近几年在维护社会治安和发展民族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接见时在座的有: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陆军司令努尔丁·埃尔辛、空军司令塔赫辛·沙欣卡亚、海军司令涅热特·图梅尔和宪兵司令塞达特·杰拉松。
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周觉也参加了接见。
中国军事代表团是15日抵达这里对土耳其进行为期9天的正式访问的。中国代表团今天还分别拜会了土耳其国防部长巴于尔肯和武装部队第二总参谋长厄兹托伦。


第6版()
专栏:

撒切尔夫人接见中国基督教代表团
新华社伦敦10月18日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在唐宁街首相官邸接见了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
撒切尔夫人对中国基督教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她还表示相信“两国基督教徒将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作出贡献”。
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到各地进行了参观,并会晤了有关方面人士,讨论了神学和教会等方面的问题。
坎特伯雷大主教、英国教会理事会主席罗伯特·朗西两次会见了代表团。
由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丁光训主教率领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是应英国教会理事会邀请,于9月29日到达伦敦的。
代表团将于10月19日离开英国前往西德进行访问。


第6版()
专栏:

法前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去世
新华社巴黎10月18日电 法国前总理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今天早晨因心脏病发作在巴黎寓所去世,终年75岁。
孟戴斯—弗朗斯出生于巴黎犹太服装制造商的家庭。他是法国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和经济学家,1954年6月至次年2月曾任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总理兼外交部长。1947—1958年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孟戴斯—弗朗斯是法国政治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在他出任总理期间曾率领法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谈判签订了关于印度支那的停战协定,从而使法国在奠边府战役溃败后从它长期深陷的印支殖民战争中摆脱出来。
此外,他还是法国左翼复兴的领导人之一和现任总统密特朗的伙伴和朋友。
1958年和1971年,他曾分别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我国政府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已故周恩来总理曾同他进行友好谈话。


第6版()
专栏:

日自民党议员百余人参拜“靖国神社”
据新华社东京10月19日电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国会议员139人,10月18日参拜了为在日本侵略战争中战死者招魂的“靖国神社”。
10月18日上午,东京“靖国神社”内举行了秋季大祭。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139人(其中派自己的代表去的有29人)参拜了“靖国神社”,参加下届自民党总裁竞选的现任内阁科学技术厅长官中川一郎也参加了这次“大祭”。这139人全部是一个名为“大家都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成员。
“靖国神社”是日本为战死者招魂的场所。日本铃木内阁过去发表的政府统一意见认为,国务大臣参拜靖国神社有违反宪法的嫌疑。


第6版()
专栏:

克卢格获诺贝尔化学奖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8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英国剑桥医药研究委员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艾伦·克卢格博士获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了晶体电子显微技术和在结构上阐明了对生物学有重要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第6版()
专栏:

阿铁上将要求泰军警惕越南韩桑林军队入侵
新华社曼谷10月19日电 泰国陆军总司令阿铁·干朗逸上将18日对泰国记者说,驻守在柬泰边界的泰国士兵要提高警惕,防止越南—韩桑林军队在即将来临的旱季对泰国进行任何入侵。
阿铁说,当雨季即将结束时,越南军队就会对驻在沿柬泰边界的柬埔寨抵抗力量发动新攻势,沿泰国边界的战斗肯定会影响到泰国的安全。
同一天,泰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说,上周末,越南驻柬埔寨的军队已轮换了2万多人,并向泰国边界附近增运了重武器。此外,越南军队还加强了它在边界附近的工事,并在那里储存了食物和弹药。
最高司令部说,今年7月到9月间,越南建立了一支情报部队,在靠近泰国边界的地方部署了侦察组。
最高司令部指出,越南正在为同柬埔寨抵抗力量进行一场大的冲突作准备,这将会在柬泰边境发生一场激烈战斗。


第6版()
专栏:

齐亚·哈克将与英·甘地会谈
本报讯 新德里消息:印度官方18日正式宣布,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将于11月1日到达印度,与印度总理英·甘地进行会谈。这将是十年来两国领导人第一次会晤。
印度政府发言人说,英·甘地将和齐亚·哈克讨论双边和地区性问题。其中可能包括苏联在阿富汗驻军,以及印巴双方通过缔结非战条约或友好条约来改善两国关系的问题。
这位发言人说,齐亚·哈克对新德里的访问将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一个标志。一段时期以来,两国政府一直就此进行接触。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苏丹军政代表团访伊拉克
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国家安全局局长塔耶布率领苏丹高级政治军事代表团17日前往伊拉克访问。他对记者发表谈话说,他将在这次访问中就尼迈里总统作出苏丹将派军队支持伊拉克的决定后的形势发展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会谈。
昂纳克结束对中东访问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埃·昂纳克从10月11日到18日访问了叙利亚、塞浦路斯和科威特后,18日下午乘专机回到柏林。在访问中,他表示了对当前中东问题的关注和加强同这些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愿望。
法国总理访问瑞典
法国总理皮埃尔·莫鲁瓦应瑞典首相帕尔梅的邀请,16日对瑞典进行了10小时短暂的工作访问。双方在会谈中着重就经济和商业政策以及日益增加的失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两国之间在工业、科学和文化领域内合作的可能性。
斯威士兰干旱严重
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小国斯威士兰今年遭受严重干旱,因而棉花减产,牛群大批死亡。《斯威士兰时报》周刊报道,今年斯威士兰棉花出口比去年减少一半。棉花种植者受损失600万兰特(一兰特合0.866美元)。斯威士兰农业部最近宣布,干旱已使23,000多头牛死亡。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日本各界人士集会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
新华社名古屋10月17日电 日本各界人士800多人今天在名古屋市教育中心举行全国性集会,强烈要求苏联归还日本的北方领土。
集会是由“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全国集会推进委员会”主办的。该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冈田春夫、佐佐木更三、坂本德松、小峰雄藏、宇都宫德马和田英夫等66名著名人士。
“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全国集会推进委员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在书面发言中说:“我们必须顽强地坚持无论在历史上或国际法上都有充分根据的(归还北方领土)这一正当要求。只要北方领土一天不归还日本,我们就决心集中全体国民的意志,把这一主张坚持下去”。
“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爱知实行委员会”事务局长小川洋治在会上指出:“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是同恢复原北方领土居民、渔民的居住权、渔业权和生活权问题紧密相联的,同时也是关系到日本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课题。”
小川说:“如果苏联希望同日本建立和平友好关系的话,那么就应立即归还北方领土”。他指出,苏联在日本的原北方领土增强兵力,对日本是严重威胁,同时也是给亚洲乃至世界造成紧张局势的重要因素。
原北方四岛居民的代表以及大阪、广岛、山梨、长野、福冈等地区从事要求收复北方领土运动的活动家们分别在大会上发了言。
大会通过的决议要求日本政府进一步同苏联进行交涉,要求苏联立即归还日本的北方领土。大会还向全体日本人民发出了掀起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斗争的呼吁书。
参加集会的工人在大会上还表演了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联唱《北方领土》。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他们准备长期斗争
新华社记者 吴学文
西伯利亚的风,不断地吹打着根室海岸的橡树,树干微微倾斜,但整个森林却岿然不动。在从纳沙布地角回钏路的途中,北方馆馆长中林昭生指着那片橡树对记者说:它们顶住从鄂霍茨克海吹来的风雪,成长着,屹立着!
这自然景象,似乎在叙述日本人民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运动的经纬。北方馆里的资料说明,三十多年来这项运动已从被苏军赶出来的原北方四岛居民要求恢复家园的问题,发展成为日本全国人民关心的北方领土问题了。
去年9月初,日本青年从冲绳最南端的波照间岛点燃了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烽火。他们举着火炬向日本各地进行宣传活动。火种经过47个都道府县,最后到达了纳沙布地角。青年们面对被苏联占领着的日本固有领土北方四岛,燃起了“祈念之火”。中林先生指着那熊熊烈火说:“这是去年9月27日点燃的,它要一直燃烧到苏联把北方四岛归还给日本的时候”。
“祈念之火”的右侧,有一段几米长的朝向北方四岛之路。路是由47个都道府县所产的石头铺成的,石头上面刻着各县的名字,每块石头都有其特点。如静冈县是富士山的火山熔岩,冲绳县是南国的珊瑚礁。中林先生告诉记者:“在四岛归还时,我们要把这些石头搬上四岛去铺路,所以这段路才命名为‘希望之路’。”
中林先生认为,苏联是不会自动地把四岛归还给日本的,因此要进行长期斗争,要继续提高人们对北方领土问题的认识。
中林先生还认为,由于这项运动的长期性,因此要向年轻的一代进行北方领土教育,以便由后代继承这项运动。他提醒记者注意北方馆里一面墙上张贴的33幅诗画。诗的作者寺岛勘弥和画的作者铃木芳雪都是根室的小学教员。寺岛原住在齿舞群岛的勇留岛上,小学四年级时全家被苏军赶到根室。他和铃木用诗画叙述了对家乡的热爱,揭露了苏联说“领土问题已经解决了”的霸道行径。中林说,根室市已经为小学生编制了北方领土问题的专门课本,希望这项工作将来在全国得到推广。
正象根室海岸的橡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受西伯利亚寒风那样,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也没有因苏联不断的软硬兼施而遭到破坏。北海道的社会活动家向后洋一郎用很多事例说明苏联软硬兼施地破坏这项运动。但是,这一两年,运动又遇到了新问题。北海道的社会活动家向后洋一郎说:象“胜共联盟”那样的右翼团体,也打着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的旗号,在社会上活动。实际上,他们是利用北方领土问题进行复活军国主义的勾当。这种鱼目混珠的活动,给真正的运动带来了困难。我们要使人们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归还北方领土运动,才能使运动健康发展。
向后说:今后要使运动向前发展,既要顶住苏联的压力,也要警惕国内右翼利用北方领土问题复活军国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健康而长期地坚持下去。
(新华社札幌10月17日电)


第6版()
专栏:

新的“丝绸之路”上的友谊之花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陈家宇
1969年,一支骆驼商队驮着数十种商品,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出发,翻过帕米尔高原的重重雪山,经过明铁盖山口到达了巴基斯坦的米斯盖尔。中国工作人员卸下货物,又把巴基斯坦的商品运回喀什。这就是中、巴两国人民一直赞颂的两国边境地区进行的第一次正式的换货贸易。
从那时以来,两国边境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年贸易额已从十三年前的24万卢比增长到1981年的390万卢比。相互交换的商品也从原来的三四十种增加到了一二百种,计有日用百货、生产工具及干果食品等。这些商品受到两国边境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新疆的喀什地区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之间地势险峻,雪山重重,边境贸易的交通运输条件十分艰苦。从喀什到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全线长约70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中间还要翻过两个大坂:一个是中国境内的苏巴什大坂,它位于世界著名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下;另一个是中、巴交界处的红其拉甫大坂,海拔5,000米。1970年以后,由于喀喇昆仑公路的修筑,交通情况有所改善,卡车代替了骆驼。但是,高寒地区的气候以及道路翻浆、塌方、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仍然给边境贸易带来了许多困难。然而在两国政府和边境贸易工作人员以及沿线人民团结协作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使边境贸易一直顺利进行。
有一次,巴方车队在中国境内意外地遇到寒流,气温下降到零下30多度。12辆卡车有11辆被困在风雪路上。6辆卡车的缸体冻裂。随车的63名巴基斯坦朋友衣着十分单薄,随时有被冻死的危险。中国方面闻讯,立即派车带着御寒和抢修物资赶到现场。当巴方人员接过中国朋友送来的皮衣、毡靴和热气腾腾的食物时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
1976年由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专员率领的边境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后离开喀什回国,车队行至盖子时,陷入了泥水之中。正在这时,狂风大作,地动山摇,天空中还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响。泥石流下来了!无数成吨重的大石头向车队所陷的地区滚滚而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近20名中、巴战友全部跳入刺骨的泥水之中,同心协力,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一辆辆汽车推到安全地方。车刚推出,泥石流就吞没了原来陷车的地带。虽然大家又冷又乏,个个脏得象个泥猴,但每个人都为战胜了灾害而互相欢欣祝贺。
今年6月底,中国边境贸易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车队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后,遇到了严重的塌方。道路受阻,人员被困。巴基斯坦朋友在地区专员的指挥下,出动工程兵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打通道路,使中国代表团安全地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中、巴两国的边贸工作者都把边境贸易当做中巴友谊的桥梁。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边境贸易负责人穆罕默德·阿希拉夫说:“边境贸易不仅是商业往来,而且是友谊的交往,这种友谊象鲜花一样盛开。”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外贸局负责人哈吉耶夫也说:“中巴边境贸易是本着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相互支援的原则进行的。我们祝愿中、巴友谊之花在新的‘丝绸之路’上盛开不谢。”


第6版()
专栏:

巴基斯坦卡拉奇市一角 齐松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