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上海市高教局局长舒文说: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调整有关政策
本报讯 记者肖关根报道:十二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高教局局长舒文说,发展教育事业,加速人才培养,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政策性问题。
第一,要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力量来办学。舒文说,经济部门的办学积极性是很高的。上海市已办了几十所职工大学,还有不少部门要求办中专;郊区有几个县办了电视大学教学班,要求正式办分校;依靠社会力量办的上海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和立信会计学校都很有成绩。现在的问题是限制多于支持。教育部门的思想要跟上形势。今后,要制定一些政策,更多支持各方面办学积极性,同时要加强管理。舒文还谈到,农村普及教育的进展比较慢,重要原因之一,是全部靠在国家身上,而国家教育经费又不能增加很多。应该鼓励社、队自己筹集资金发展教育。上海郊区有许多公社是“百万富翁”,他们有能力也愿意拿点钱来办教育。现在,根据中央和市委的指示,许多县和公社在加快办教育的步伐。我们教育部门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农村教育的发展,如上海师院和师院分校从今年起,用保送结合考试办法,每年从各县招收800名学生,毕业后回原地当教师。还准备作这样的规定:今后凡是分配在市区当教师的毕业生,先到农村教两年书,凡是要提升为主治医师的医生,也要到农村工作两年。
第二,要讲究办学的经济效益,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较少的投资,培养更多的人才;二是培养的人才要专业对口。舒文说,据1981年典型调查,现在培养一个大学本科生需要8,000元至1万元,一个专科生是4,000至4,500元,一个收费走读生只要400至800元,一个函授生只要150元。就是说,培养一个本科生的费用,可培养10多名收费走读生。舒文说,今后应多办专科大学和电视大学,挖掘老大学潜力,多招收费走读生、夜校生和函授生,同时,要继续调整专业和改革分配办法,使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减少浪费。
第三,在基本保证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培养的方法要灵活,以利于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舒文说,现在的招生、分配制度的毛病是不灵活,有的规定太死。例如凭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办法就应该逐步改革。招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更多地尊重考生本人的志愿和特长。入学以后,要允许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转学、转系,或者跨系跨校选修课程;允许有专门爱好的学生插班等。
第四,要在劳动、工资制度方面采取一些鼓励人们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政策。舒文在谈这个问题时,分析了两种新的情况:一方面是今年上海初中学生考中专是八比一,考高中只有一比一多一点。这反映学生通过高中进大学的热情不如进中专的热情高。主要是因为现在中青年工资待遇上还存在脑力劳动者低于体力劳动者的现象。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上大学不如上中专,上中专不如上技校,上技校不如顶替招工。这要用逐步提高中年知识分子工资待遇等办法来解决。另一方面是在郊区农村已出现踊跃学文化的新气象。今年秋季开学后,流生大量减少,有好几个县已基本没有流生,有些已经“流”掉的学生要求回校重新学习。据初步分析,重要原因之一,是郊区县、社、队普遍重视了文化科学知识,社队企业在招工时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有些社队还规定没有初中毕业文凭不准参加农业劳动,在分配方面也作了些新的规定,再加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家长和学生都看到读书是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舒文同志认为,应该加强宣传,使大家在思想上养成尊重教育,尊重文化、科学,尊重知识分子的风气。同时,也要在劳动、工资制度方面制订出一些鼓励人们学习知识、尊重脑力劳动的政策。


第3版()
专栏:

湖南开展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大检查
调查处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问题
本报讯 记者刘春贤报道:7月下旬以来,湖南省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相继派出260几个教育工作检查组,深入农村社队,认真调查和处理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遇到的问题。这项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7月中旬,省委和省政府针对近年来全省农村普遍发生哄抢校产、打骂教师的歪风和民办教师报酬不落实、办学条件差等问题,召开全省教育工作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调查、处理这些问题。会后,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立即抽调10多名干部,组成两个检查组,分别到问题较多的湘乡、新田等县检查、帮助工作。接着,全省各地县(市)先后抽调了180多名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带领260个检查组,深入到580个公社,处理了354起殴打教师、侵占校产的事件。问题比较严重的新田县,破坏学校的歪风已基本刹住。全县各公社召开了大队、生产队干部会议,哄抢校产、侮辱打骂教师的事件大部分得到处理,全县中、小学都在9月1日按时开学,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去年的92%提高到94%。今年4月,东安县青年文绍金持鸟枪将水岭中学女教师打成重伤。案件发生后一直未作处理。最近,县委加强了领导,责成有关部门查清了案情,已经召开公审大会,判处文绍金有期徒刑四年。去年以来,宜章县道力公社平元大队多次发生哄抢校产事件,长期得不到处理,搞得学校无法上课。这次,县委派出检查组查清了问题,处理了哄抢校产的为首分子,同时追回了课桌100张,椅凳84条,门窗15付,教具51件(台),教学秩序恢复了正常。
为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检查组还广泛深入地开展尊师爱校的教育活动。近一个月来,已有40多个县(市)先后作出了《关于尊重教师、维护学校秩序、保护学校环境和财产的决定》。有的县还编印了尊师爱校的典型材料,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宣传;有的县召开了教育工作者先进代表大会,在大力表彰教育战线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同时,还表扬那些热心于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单位和个人。一些与教师、学校闹过矛盾的干部和社员,主动到学校作自我批评;有的社队发动群众献工献料,帮助修缮校舍、添置教具;有的社队还给学校选派护校管理员等。衡阳市岳屏公社岳屏大队杏花生产队与岳屏学校闹过矛盾,在公社党委召开的有关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生产队长主动向这所学校校长赔礼道歉。这个大队负责人也当场表示,要给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这所学校的电灯照明设备坏了,校舍的护坡塌了,大队立即派人抢修。不少县认真解决了民办教师的报酬问题,拖欠部分大都已付还。
目前,全省各检查组一面认真学习十二大文件,一面向农村干部、群众宣传十二大确定的战略重点,帮助他们克服那种轻视教育的落后思想,努力开创全省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第3版()
专栏:杂谈

莫把自信当作骄傲
——四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黄植
某科研单位几次讨论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入党问题,都因为有人说他“骄傲”、“翘尾巴”而没有通过。后来,上级领导机关派人到这个研究所深入了解,发现有人指责这个同志“骄傲”、“翘尾巴”的主要事实根据,是他曾多次对个别领导人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在工作中比较有主见,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因此招致了某些人的不满。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是不少的。同样一件事,在别的同志身上可以被称为“坚持原则”、“党性强”,而发生在知识分子身上,则可能被看作“骄傲自满”、“翘尾巴”。
克服这种怪现象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如同上述领导机关那样,深入进行调查,认真加以分析。
有些科学技术人员在工作上敢于开展批评,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见,主要是由于他们关心工作,关心生产,又具有较多的专门知识。他们的主见或来自对正反面经验的观察比较,或来自科学实验,或来自调查研究。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积极钻研,寻求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什么是正确,什么是谬误,反复对比,有所发现,从而强烈要求改进领导工作,或者积极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这正是他们事业心强的表现,也是他们充满自信的标志。这种事业心和自信心,同目空一切,盛气凌人的“骄傲自满”是容易区分清楚的。这里的关键,是不带任何偏见地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久前,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针对一些同志动辄说知识分子干部骄傲的现象说道:“我就不赞成这种不加分析的说法。没有点自信的人,是很难干出点事情来的。”事实正是如此。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有没有自信心,自信心强不强,情况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人人都应当振奋革命精神,树立四化必成的信心。我们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就要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时解决生产中和工作上的问题。
我们既不能把科技工作者坚持正确意见与骄傲自满混同,更不应把骄傲看成知识分子易犯的通病。有些同志过去把知识分子看作异己力量,只讲改造、教育,不讲依靠、贡献;今天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时,又以恩赐的观点来看问题,这种偏见,正是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的残余表现。如不及时纠正,就不能真正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当然,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并非都是正确的、合理的。对他们的意见同样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由于知识分子形成的见解(正确的和错误的),都有上面讲过的一些复杂的认识上的原因,我们只能依据事实,同他们共同研讨问题,而不要随意说他们“骄傲”、“翘尾巴”。对有骄傲情绪的人,也应当透过现象找寻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的思想问题,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弱点。


第3版()
专栏:

安徽抓紧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安徽省抓紧农村学校校舍的建设工作,一年多来已新修校舍125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凳8.6万余套。其中,小学校舍面积较前增长了7.7%,全省农村办学条件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安徽省各县普遍建立了有计划、基建、财政、物资、社队企业和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建校领导小组,采取国家、集体和学校三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校舍建设工作。据统计,从去年到今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安徽全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中,国家投资占22.6%,社队集体和学校投资占77.4%。各级领导很注意保护群众的积极性,社队集体办学,坚持群众自愿,群众受益的原则,同时注意合理负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安徽省采取这些办法建校舍,受到群众欢迎。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拨款为高等院校增添实验设备
全省高校实验课开设率由25%上升到60%
本报讯 记者蒋秀娟报道: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去年以来从地方经费中,拨出2,260万元,专门为高等院校增添实验设备,全省高校实验课得到了加强。
由于十年浩劫,全省20所高等院校的实验设备,砸的砸,丢的丢,剩下的设备有的陈旧落后,有的精密度达不到标准,致使全省高等院校实验课的开设率仅能达到25%。由于理论和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实际知识,学习质量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以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从地方经费中统筹安排,拨出2,260万元经费为高等院校购买了实验仪器设备和电化教育器材。现在全省高等院校实验课开设率已由过去的25%上升到60%。 黑龙江大学物理系实验课的开设率,由36%上升到65%。


第3版()
专栏:

我国建立独特的橡胶科学技术体系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通讯员雷于新报道: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橡胶科学技术体系。
在栽培管理技术方面,我国科学工作者总结出缩小防风林网格的技术,培育起由乔、灌木结合,结构紧密的防风林网,既防风,又保温,效果十分显著。1980年,海南岛某胶园受到特大台风的袭击,在林网保护下的橡胶树断倒率仅为7%,而没有保护的同一品种,断倒率在一半以上。
我国科技工作者还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采取划分环境类型区的办法,从对橡胶种植不利的大环境中,找出有利的中、小环境,因地制宜地配置品种,达到了橡胶树防风抗寒的目的。比如,云南植胶区一般在海拔500—900米,有低温冻害,不利橡胶生长。他们就根据山坡的坡向、坡位不同,温差很大的事实情况,划分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等不同类型,从中选择适合橡胶种植的小环境。根据这一原则,西双版纳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二个大橡胶基地。
在割胶技术方面,由于橡胶北移后产胶时间要比东南亚各植胶国少2到4个月。科技工作者总结出一套看物候、看树情、看天气,冬季低温期浅割及刺激割胶技术,既能保证胶树成长,又夺得了高产。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采取综合措施,使100亩橡胶树获得平均亩产200公斤干胶的特高产量。
我国大面积种植橡胶开始于1951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全面禁运,党中央决定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的热带北缘和南亚热带地区自力更生发展橡胶生产。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垦职工在“祖国需要橡胶”的口号鼓舞下,不畏艰难曲折,大力开展科研协作攻关。到1981年,我国共植胶640万亩,其中开割投产的达280万亩,年产天然橡胶12.8万吨。现在,我国橡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产量居世界第六位。


第3版()
专栏:

我国中医磁疗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本报讯 记者屠正峰报道:我国古老的中医磁疗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医疗部门大都开展了磁场医疗,结合临床建立磁疗研究室和临床各科磁疗协作小组。磁疗现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神经、肛肠等科近百种疾病。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各地应用于临床的数以万计的病例中,约有70种病症使用磁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开展磁疗法比较早的福建省三明市七家医院组成的磁疗协作组,在一年零两个月中,共收治病人5,000多例,4万人次,近50个病种,有效率达80%以上。
我国采用磁石,也叫吸铁石,作为一种中药,煎煮服其汤汁,利用磁石的微弱磁场为病人外敷治病,至今已有二千四百年历史。近几年来,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把磁疗作为一门科学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磁场作用对生物的大分子、细胞、神经、器管及人体的各个层次均有不同的影响;磁场与经络穴位结合治病,比天然磁石和磁性增强多倍的人造磁石外敷,疗效明显提高。这就大大地促进了磁疗医学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我国各地医疗单位开展磁疗的项目较多,疗效良好。他们针对不同的病情,各有侧重地采用磁场疗法、磁性疗法、磁穴疗法、磁铁疗法、磁石疗法、经络磁场疗法、经穴磁珠疗法和磁化水内服疗法等,临床实践证明,这些疗法能调节人的神经、体液,促进人体机体的平衡,调节和改善微循环,使关闭或半关闭的毛细血管重新开放,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除和消失,达到止痛、消肿、消炎、镇静、麻醉、降血压等作用。
为了适应磁疗的需要,我国的磁疗器具也相应地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几十家工厂生产各种磁疗器械。有可以多人同时接受治疗的大型经络磁电治疗仪,也有各种小型照射治疗和旋转磁疗机、静磁贴敷的磁珠、磁片、磁柱、磁针、磁笔,桂林柘木医疗器械厂、河南新乡市磁疗器械厂还生产磁椅、磁床、磁块内衣、磁性降压表、磁性腰带等,这些磁疗器具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第3版()
专栏:

他一个心眼为病人
何永增
河南省安阳地区卫校医生马同长,行医八年,诊治过全国各地6万多病人,没向就医者发过一次脾气,没出过一次医疗事故,没误过一次诊。
马同长是个有祖传三代治疗脉管炎经验的青年医生。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前来就诊的患者不断,由于疼痛所迫,求医者大多数是不分时间早晚,一来就都急着找马医生治疗。为诊治病人,他一年四季很少过星期天,常常连觉也睡不安稳。1980年10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钟,同长刚查完房回来,几位从吉林省农村来的病人急匆匆地找到了他的住室。同长一边接诊,一边叫助手到伙房买馒头给病人吃,诊断后又给他们安排了临时住处,一直忙到12点多钟才睡,刚躺下又怕病人带的被子不多,就赶忙起来从床上揭下一条被子给病人送去。
马同长平时是这样,在特殊情况下也是这样。1980年初,他患阑尾炎住进了地区医院,当时血小板减少到六万四,鼻腔经常流血,医生一再要求他限制活动。他躺在病床上,心里牵挂着病人:谁该调药方了,谁该换药了,新用药的病人反应怎么样,他都一一安排助手们办理。一天,一位来自平顶山郊区的患者拖着溃烂的病腿爬了三层楼,找到同长的病房。他看着病人脸上沁出豆大的汗珠,止不住流出内疚的泪水。他再也躺不住了,亲自把病人送到离医院6里远的卫校进行治疗,直到给病人煎上药才放心地返回医院。马同长住院15天,光在医院就接诊80名病人,开了100多张处方。
马同长一个心眼为病人,在卫校是这样,到外地出诊也是这样。几年来,他先后到河北、河南、北京等地出诊,从没出过差错。前年春节,他一直工作到腊月二十八才回内黄老家。哪知道,头天到家第二天就接到了让他出诊的电报。两个孩子扯着他的衣角不高兴地问:“爸爸,人家过年回家来,你咋着往外跑?”他耐心地教育孩子:“为了让很远的一家‘亲戚’也过好年。”当天他行走了100多里的冰雪路连夜搭上火车,赶往病人家中。除夕之夜,村镇上爆竹声声,家家户户团圆欢聚。看着被自己守了三天三夜的病人脱离了危险,身在异乡的马同长也象在自己家里过年一样高兴。
马同长常和同志们说:“作医生的责任就是帮助人民医治疾病,消除痛苦。”一次,他听说林县有个叫郜白妮的社员患病卧床五六年,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外出医治,3个孩子都没能上学。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心急如焚,他专程赶到郜白妮家中问诊,并用自己的钱给病人买药。3个月时间他去看了4次,写信3封,寄药3包,终于使病人站了起来。3个孩子也都高高兴兴地上了学。郜白妮拉着孩子们的手说:“是马叔叔送你们上的学。你们长大了要象他那样一个心眼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事在马大夫身上有过多少次,谁也说不清。
马同长美好的医疗道德随着被治愈的患者带到了祖国各地,黑龙江一位医务工作者在来信中说:“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美好的心灵,明白了怎样才能做一个人民称心的医生。”


第3版()
专栏:

云南省富宁县那农大队各色小学瑶族青年教师李燕山热心山区教育,使全寨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新华社记者 李玉龙摄


第3版()
专栏: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公社红石窝生产队小学教师兰益(裕固族),在牧场上巡回教学,受到牧民欢迎。新华社记者 李生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