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定要把我们的党整顿好
杨易辰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决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搞好这次整党,对于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我们黑龙江省各级党组织,坚定地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省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感现在的党中央是团结的和谐的领导集体,是能够驾驭复杂局势的坚强核心。但就党的肌体来说,就党员的素质和战斗力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据我省各地委、市委的调查,全省有20%左右的党的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有15%左右的党员不合格或基本不合格,因此,必须整顿党的组织和作风。只有把我们的党整顿好,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才有可靠的保证,我们的党才有生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四年来我们省连续进行了整党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勃利县抡恳公社整党之后,由于党员起了模范作用,公社、支部两级领导班子比较坚强,生产抓的紧,政策落实的好,生产大幅度上升,粮食总产增长了22%,人均收入增加了90元。牡丹江市街道工业在整党前,年年亏损,欠债26万元;整党后,他们从严格组织生活入手,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项工作都有了进步。一年扭亏为盈,还债16万元,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产值计划,实现利润8万元。调查表明:凡是经过整顿的点,都有很大变化。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党员由85%上升到97%;一类支部由29%上升到51%,有力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从我省几年整党试点的实践看,凡是整党搞得好的,都是立足于正面教育,把思想整顿放在首位。整党进行得一般或者走了过场的,大都是思想教育工作粗糙所造成的。
在思想教育中,我们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二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坚持“三个不变”:无论何时何地党的利益第一的摆法不变,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原则不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要求不变。三是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党员在思想上把党员标准立起来,在行动上按党员标准做起来。
把思想整顿放在首位,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是搞好整党工作的基础。许多党员原来存在着不少不正之风,但还感到自己满不错。学习教育之后,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不合格。不仅把自己的问题和盘托出,而且按着党和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认真进行了纠正,既解决了问题,还感到这是党对自己最大的爱护和帮助。因此在整党中,要舍得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把学习教育放在重要地位。
我省前三年整党试点时,只抓了基层党组织的整顿,没有对县以上党委和领导机关进行整顿。整党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的许多问题与领导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领导机关的整顿如果解决不好,整个局面就打不开,整个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今年,我们在全面整顿、综合治理中结合了整党,并以整党为核心,在抓好基层整顿的同时,认真抓紧了领导机关的整顿,强调领导班子和领导机关带头。耀邦同志提出整党“首先把一千八百万干部中的党员整好,然后才是工农党员”,很有道理。县以上党委和机关担负的责任重大,关系到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全局,对下面影响大,上面的风气正了,可以带动下面。
整党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必须坚持原则,不回避矛盾,敢于解决问题。有些地区和单位在整党中,对上下左右有牵连、工作难度大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不敢抓,不敢管,不敢解决问题,结果使整党走了过场。针对这个问题,在深入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强调要讲原则,讲党性,敢于打破“关系学”,冲破
“关系网”,不回避问题的实质,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肃党纪党法,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同志负责的精神,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纠正不正之风。
整党试点的实践还告诉我们,企业的全面整顿,农村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同整党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把整党和整顿企业、整顿机关、整顿社队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整党为核心,互相促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为了在三五年内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整党必须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分期分批进行。在抓点上整顿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对面上教育的领导。面上的教育实际是为全面开展整党作思想准备,也是为已经搞过整党的单位巩固成果。同时,在面上普遍教育中还要同本单位党风的单项整顿相结合,把思想教育和解决党风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群众意见最集中、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一个一个地解决,进行“积累式”的单项整顿。实践证明,搞得好的可以做到不是重点胜似重点。
整顿党的组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是党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事业在发展,工作在前进,党的组织也需要不断整顿,不断提高。我们经常提醒各级党委,务必把党的建设放在心上,握在手中,党的建设搞不好,要唯一二把手是问。那种只抓经济建设,不抓党的建设,把党放在一边,而去忙于一般的整顿;那种“毕其功于一役”整顿一次就了事的思想,以及放松经常性的党的建设工作而等待将来集中整党“算总账”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
在整顿党的组织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作为一项历史任务,全面整顿好党的组织,我们所做的工作,仅仅是个序幕。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报告和党章,是整顿好我们党的强大武器。我们坚信,在十二大精神的指导下,一定能把我们的党整顿建设好。


第3版()
专栏:

针对团员青年思想实际 做好思想政治
工作天津化工局团委进行“三热爱”教育
本报讯 天津市化工局团委在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中,回顾今年以来广泛开展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的情况,深深感到要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必须针对团员青年的实际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天津市化工局团委开展“三热爱”活动,是从组织青年学习中国一百多年近代史入手的。全局63个单位办起了近代史展览,组织了500多场历史故事会,观看了《宋景诗》、《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影片,并引导青年开展讨论,弄清中国贫穷落后的历史原因,以及许多仁人志士虽然立志救国救民,但为什么最后都抱恨终天的道理,从而认识到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为了把“三热爱”教育引向深入,天津化工局团委还用本系统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感染青年。他们采用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市人民农药厂工程师陈烈仁,被称为化工局的“牧马人”。近年来,他在国外的亲属给他买了房产,多次劝他出国定居,他坚决不肯,表示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许多青年自觉地向陈烈仁学习。市东风化工厂团员王臣友,前几年在家待业,思想上比较消沉,感到听党的话“吃亏”了。在“三热爱”教育活动中,他的思想起了变化。他说:陈烈仁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仍然满怀赤子之心,我怎么能把听党的话,认为是“吃亏”了呢?他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决心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
这个局团委开展的“三热爱”教育,使团员青年增强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激发了他们建设四化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市化工系统有59名青年光荣入党,623名青年入团,1,481名团员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全局400多名后进青年,一半以上有了显著进步。在生产中,青年们通过多种途径,为国家多创造利润301万元,节约77万元,完成34项技术改革项目。


第3版()
专栏:

怀仁县委认真学习贯彻十二大文件精神
抓紧对农村社队干部进行教育
本报讯 中共山西省怀仁县委联系本县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抓紧对公社、大队党员干部进行教育。
怀仁县委在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中,根据县委领导同志下乡调查的情况,具体分析研究了公社、大队党员干部目前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在这些干部中,多数同志对党诚实,努力工作。但也有一些同志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弛。甚至有的假公济私、投机钻营,违法乱纪,贪占国家和集体的便宜。因此,县委认为,要开创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就必须抓紧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于是,怀仁县委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组织公社、大队干部学习十二大文件,提高他们的共产主义觉悟。二是以新党章为武器,采用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利用县委党校分期分批轮训公社、大队党员干部。
刘志杰


第3版()
专栏:

在生死考验面前
——记回乡女青年夏金华舍己救人的事迹
1982年8月23日上午,在湖北省谷城县表彰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大会上,县委领导同志宣读了县委追认夏金华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
夏金华出生在谷城县大峪桥公社观音坪大队的一个农民家里。她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当她进入高中读书时,就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今年初,夏金华因父亲多病,决定申请回乡参加生产。后来,她参加了筹建大队纸厂的劳动。
今年7月27日至28日,谷城县连降暴雨,每小时最高降雨量达56毫米。29日,暴雨继续瓢泼似地倾泻,山洪在大峪桥公社观音坪大队的山川沟壑里横冲直撞。
下午4点半,山洪扑向大队纸厂。夏金华同马学华、江忠琴、赵祖林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把厂里的一部分财产抢上山。由于洪水太猛,厂房被淹没,实在无法再进去抢运东西了,他们才忍痛离开。
4位青年走到三里沟的公路上,路两边的洪水已翻滚着冲向路面。他们手挽手趟着渐渐上涨的水往前赶。忽然,他们发现前面有两个社员吃力地推拉着板车,板车上还有一头百把斤重的猪,此时洪水已经漫过车轮。
就在这时,三里沟上方15条沟岔里的山洪汇成丈把高的洪峰向公路的低路面席卷而来。
“快去救人!”夏金华一声呼喊,猛力向板车扑去,3个青年紧跟而上,一起托住板车底部,死命往前推,溅起的水花拍打着他们的胸膛,他们两腿用力蹬着水下光滑的柏油路面,一步,两步,三步……浑浊的洪水中夹着一块石头,正砸在夏金华的腿上,她一个踉跄,双手仍死死地托住板车底部往前进。
不多时,两位社员和那头猪脱离了险区,而4位青年却被洪峰冲到了3米多远的山脚边。
“救江忠琴!”只听夏金华一声呼叫,复员军人、共青团员马学华翻身爬起,就扑上前去,一把抓住江忠琴。另一青年赵祖林爬起来,发现夏金华在洪峰的激流之中不见了身影……
31日,人们在离三里沟十几里路外的五家洲大队的一个沙丘旁找到了夏金华的遗体。
18岁的夏金华与世长逝了。在谷城县委根据她生前的要求和表现追认她为中共党员之后,8月29日,团县委又决定追授她“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县团员和青年学习她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接班人。
段宪明 胡立华 罗天庆 吴高升


第3版()
专栏:漫话

晋太刚的“大将风度”
德民
不久前在张家口举行的“长城杯”足球赛中,河北省运动员晋太刚铲球时不慎碰了对方队员的脚,因此遭到对方运动员的拳打脚踢,但他坚持不还手。打人的运动员被裁判举红牌罚下场,晋太刚受到广大观众和运动员的好评。
年轻的运动员哪个不是血气方刚、勇武有力?在众目睽睽之下遭人拳打脚踢,这口气是不容易咽下的。晋太刚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一时冲动的对手面前,能冷静地忍让,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人们常赞扬那些有高超球艺、更有过人气度的优秀运动员具有“大将风度”。晋太刚的忍让,正表现了他的“大将风度”,表现了他的高尚道德品质和严格纪律观念;打人者,虽一时逞强,却给自己留下了远远不能说是光采的记录。
不仅是体育比赛,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甚至冲突,都难以完全避免。因此,晋太刚这种“大将风度”很值得人们学习。
有两句老话:“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气度宽广、胸怀开阔,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纠葛与争执,把更多的精力用到革命事业中去。


第3版()
专栏:

西安电机总厂、鞍钢向职工宣讲十二大文件
据新华社西安10月14日电 西安电机总厂党委针对工人三班倒、学习时间少的实际情况,培训骨干,建立全厂宣讲辅导网,白班分片宣讲,夜班分组包干,使十二大精神人人皆知。
据新华社沈阳10月14日电 鞍钢万名宣传员向职工宣讲十二大文件,到目前为止,已宣讲了5,100多场,听讲的达15万多人次。


第3版()
专栏:

维吾尔族的历史和文化
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人口比较多的一个民族。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意为“团结”、“联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史籍中,曾被译为“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等。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维族人民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为保卫和建设祖国的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丰富多采,书面文学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十一世纪维吾尔族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尤素福·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是一部包括82章,长达一万三千多行的长诗。这部巨著在维吾尔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代的语言学家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编的《突厥语大辞典》,也是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献。
历史上,维吾尔族与汉族在文化上的交往十分密切。特别是元代以后,大批汉族被遣到天山南北屯田;同时有不少维吾尔族进入内地,其中有今湖南常德、桃源的维吾尔和回族的祖先。当时,许多维吾尔人入仕元朝后,接受内地先进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流传于明代的散曲《海盐腔》,就是著名维吾尔族文学家贯云石所著。史学家沙刺班、廉惠山海牙参加了《金史》、《辽史》和“宋英宗、显宗实录”的修纂。《资治通鉴》、《本草》、《贞观政要》,在元代就译成了回纥文。
维吾尔族男人,特别是年长的人,喜欢穿“袷袢”(圆口无领长衫)。妇女多爱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头戴花头巾或小花帽。每逢喜庆佳节,人们都要穿上最心爱的衣服,带上礼物去探望亲友。维族人民非常好客,每当客人来到时,主人常用他们最喜欢吃的“馕”
(一种烤饼)、抓饭、“拉条子”(拉面)等来招待客人。
维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佛教。十世纪末,伊斯兰教传入新疆。此后,伊斯兰教对维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过一定的影响。维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宰牲节和开斋节。
解放后,维吾尔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作了国家的主人。1955年10月1日,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党的关怀下,大批维吾尔族干部和专业人材成长起来,维吾尔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胡振华
维吾尔族人口约576万,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其中80%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族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阿拉伯文字母的文字。解放后,根据维吾尔族语言特点创制的拉丁化新文字,正在推广。现在新旧两种文字并用。


第3版()
专栏:

一个维吾尔族家庭
在乌鲁木齐市南梁,有一个70余口人的维吾尔族大家庭。这个家庭被邻里称为“幸福之家”。在新旧两个社会,这个家庭经历了天壤般的变化,说明了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两个时代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个家庭的成员大部分是工人、技术人员、营业员、服务员,一小部分是工厂企业中的干部,还有一名维吾尔族第一代空军飞行员。
为什么这个家庭竟有如此众多的人口?原来按照维吾尔族的风俗,出嫁的女儿、女婿及他们的子女,都被看作是家里人。因此,一家拥有数十口人,在维吾尔族中并不是很稀罕的事。
这个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乌古丽汗,今年46岁,在旧社会度过悲惨的童年。有一年冬天,由于交不起房钱,一家人被赶出来,在风雪交加、冰凌满地的乌鲁木齐(那时叫“迪化”)街头流浪乞讨。乌古丽汗有5位亲人在那艰难岁月中悲惨地死去。
解放后三十多年过去了,乌古丽汗的双亲依然健在。她的父亲84岁,母亲72岁。这一对饱经忧患的老人,现在是受全家人尊敬的“老福星”。他们住在国家给盖的住宅里,和一个最小的未出嫁的女儿住在一起,愉快地度着晚年。儿孙们共同提供的赡养费使他们衣食无缺,生活饶有乐趣。
在社会主义阳光下兴旺起来的这个家庭,先进人物辈出。乌古丽汗房间里就有很多奖状。她本人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丈夫易卜拉音,是乌鲁木齐市电信系统技术表演赛第一名。大儿子默合买提,在单位里兼任共青团团委书记。二儿子阿合买提是空军飞行员,去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学雷锋先进个人。
这个家庭还是一个有文化的家庭。全家有3人大学毕业,1人中专毕业,3人正在大学攻读,其他凡属参加工作的人都具有高中或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
李犁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丰富多采的维吾尔族艺术
维吾尔族歌舞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和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早在西汉时期,西域的“龟兹(今库车)乐”就已负盛名,箜篌、琵琶、五弦、笙、箫、羯鼓、腰鼓等乐器开始传入内地。
维吾尔族几乎不分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到处都有名噪一方的民间艺人。许多长篇史诗、民间传奇,都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表现深刻的哲理见长。这些作品以传统民歌、歌剧和歌舞剧的形式流传。如著名的《十二木卡姆》(木卡姆意为大曲),就是历代维吾尔族音乐家、诗人和民间歌手创造出来的民族音乐舞蹈史诗。十二套大曲共包括167首歌曲和75首乐曲,演唱一遍约需20小时。这部巨制,以其丰富的音乐语汇表现维吾尔族的历史和人民的生活,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被誉为“流传千余年的巨大财富”。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东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以及许许多多民间歌曲和乐曲。
维吾尔族的乐器种类很多,如独他尔、弹布尔、热瓦甫、沙塔尔、那依及手鼓等。无论在城市或乡村,人们在节日和劳动之余,举行集体娱乐活动,弹奏歌舞,尽情欢乐。
维吾尔族精巧的工艺美术也是独具一格的。著名的和田地毯、壁毯,鲜艳美丽的小花帽和建筑物上的图案花纹等,都表现了维族人民的聪明智慧。


第3版()
专栏:

维吾尔族少女 本报记者 卢传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