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在联大发言
支持朝鲜和平统一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2日电 出席本届联大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表示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和平统一祖国所作的努力。
乌干达外交国务部长奥维尼在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时指出,使朝鲜分裂“是不公正的,是通过外国干涉的手段强加给朝鲜人民的”。他说:“这种不公正应在不受外部干涉的情况下,通过早日和平统一朝鲜半岛来加以纠正。”
津巴布韦外交部长曼格温德说,在南朝鲜的大批外国军事力量仍无减少,“给国际和平与安全带来严重的危险”。他要求外国军队立即从南朝鲜撤出去。
莫桑比克外交部长希萨诺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南北谈判建立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的建议“是对统一进程的积极贡献”。
泰国外交部长西提在发言中主张朝鲜南北对话,以考虑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加强这一地区的和平。
叙利亚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哈达姆表示支持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公正和现实的基础上实现朝鲜的统一。


第6版()
专栏:

泰国在联合国谴责越南侵犯领土
西提说民柬在联大将获得大多数会员国支持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1日电 泰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谴责侵柬越军最近侵犯泰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
这封信作为联合国大会的正式文件今天在这里散发。信中要求在柬埔寨的越南当局“停止这种蓄意行为”。
信件说,泰国再次要求“所有越南军队全部撤出柬埔寨,从而使柬埔寨人能够在不受强迫和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行使他们的自决权。”
这封信指出,造成泰国边境地区不安全的根源是,“20万越南军队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继续占领柬埔寨”。
据新华社曼谷10月11日电 泰国外长西提·沙卫西拉今天在这里的机场上说,民主柬埔寨今年在联大的席位一定会获得大多数会员国的支持。
西提外长是于9月20日飞赴纽约出席本届联大并访问美国、英国和西德之后返回曼谷时,发表这番谈话的。
他说,西哈努克亲王代表民柬联合政府在联大的发言是很成功的,激起了大厅里很多听众的热烈掌声。
西提谈到他与美国领导人会谈的情况说,美国方面向我们通报说,越军并没有从柬埔寨撤退,而是进行换防,并运进了新武器。另外,苏联已启用越南的金兰湾和岘港基地,并派飞机在南中国海作巡逻飞行。他说:“苏联和越南的这种行径是对我们的严重威胁,也是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严重威胁。”
西提说,美国方面表示仍然支持泰国反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美国已决定加强对泰国的军事援助,增加军事贷款1,230万美元。他说,在会见美国领导人时,他还要求美国增加接收滞留在泰国的印支难民的人数,美国已表示同意明年将接走难民4万人。
西提最后谈到了泰中关系问题。他说,泰中关系是很好的。我在联大时曾会见了黄华外长。这位中国外长重申了对炳·廷素拉暖总理今年访华的邀请。我将把此事向炳总理汇报。


第6版()
专栏:

乔治·马歇
法共总书记乔治·马歇,1920年6月生于法国下诺曼底地区的卡尔瓦多斯省。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1935年进工厂学徒,1938年开始在一家飞机制造厂工作。
马歇早年从事工会工作,1947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49年任法共南塞纳省委委员。1950年任法国总工会伊希雷穆利诺市冶金工会总书记,1951年任该市总工会书记。1953年任塞纳总工会执行局成员、塞纳冶金工人工会联盟书记。1956年任法共南塞纳省委书记,并在同年举行的法共十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59年在法共十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1961年在法共十六大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1970年在法共十九大上当选为副总书记,在1972年的二十大上当选为总书记至今。
1973年,马歇参加立法选举,在瓦尔德马恩省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议员,1978年、1981年均再次当选。1979年6月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1981年曾作为法共候选人参加法国总统竞选。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法国共产党
法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12月29日。国际共运著名的活动家马赛尔·加香是党的创始人之一。现任总书记是乔治·马歇。
法共现有党员71万人,在国民议会(491席)和参议院(283席)中分别占44席和23席,在欧洲议会中占19席。此外,法共有400多名省议员,28,000多名市镇议员。法共在法国最大的工会——法国总工会和共产主义青年运动,法兰西妇女联盟以及法国全国学生联盟等群众组织中也有较大影响。
1981年5—6月,法国社会党先后在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中获胜,法共参加了以社会党为主体的左翼政府,在政府中有4名部长,其中一名是国务部长。
《人道报》是法共中央机关报,《共产主义手册》(月刊)是它的政治理论刊物。
法共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三十年代,法共倡议组织了著名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并对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法西斯政权的斗争给予了积极的支持。1939年9月,法共被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宣布为“非法”。在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以后,法共建立了反法西斯民族阵线,组织和领导了数十万人的游击队,同法国人民一道展开了抵抗德国法西斯的英勇斗争,为最后战胜德、意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战后,法共先后参加了五届政府,党员人数曾一度达到100万人,在人数与选票上均为法国第一大党。1947年5月被排挤出政府,此后至1981年的三十四年中一直是在野党。
法共主张联合社会党等左翼政党,组成“法兰西人民联盟”,进行“除了内战以外的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夺取议会多数,建立“工人阶级和城乡各类体力与脑力劳动者的政权”,“进行一场使民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社会改革”,实现社会民主、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
法共不承认社会主义有样板,在1976年法共二十二大上制定了走向“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即“民主的、自治管理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国际政策上,法共主张缓和、裁军与和平共处,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支持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斗争。
在国际共运中,法共认为已不存在“中心”和“领导党”,主张应“尊重每个党的独立、权利平等和方针政策;互不干涉;独立自主地制定党的政策、目标和行动方法”,并认为共产党之间存在分歧,不应成为“发展各党间合作和团结的障碍”。
中法两党过去在长期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声援,关系是好的。从六十年代中期以后,两党关系一度蒙上阴影。1982年初以来,两党又开始了友好接触和往来。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阿拉法特同侯赛因讨论建立约—巴邦联问题
本报大马士革10月13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10月13日结束了对约旦5天的访问。这是黎巴嫩危机发生以来,阿拉法特首次访问约旦。
人们注意到,阿拉法特这次访问是在约旦与巴解组织双边关系明显改善,侯赛因国王不久前提出建立约旦和巴勒斯坦“邦联”建议的情况下进行的。今年8月,巴解组织决定从贝鲁特西区撤出武装力量,约旦是首先表示愿意接待巴勒斯坦武装的国家,并接待了第一批撤出的巴勒斯坦战士。在阿拉伯国家非斯首脑会议期间,侯赛因与阿拉法特举行了会晤,双方对阿拉伯中东和平方案取得了一致的看法。9月20日侯赛因国王在接见约旦社会人士和群众代表时第一次提出建立约旦和巴勒斯坦“邦联”的建议。侯赛因还邀请巴解组织同约旦一起商讨建立“邦联”的问题。阿拉法特此次赴安曼以前,在对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表示: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与约旦建立“特殊和优惠关系”是“重要的,至为必要的。”
据报道,在访问期间,阿拉法特同侯赛因就中东形势、非斯首脑会议的决议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了多次会谈。侯赛因提出的约旦—巴勒斯坦邦联问题在会谈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阿拉法特在会谈后对记者说,这次会谈“取得巨大成功”。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巴勒斯坦—约旦委员会,以加强约旦与巴解组织之间的联系。关于建立约旦—巴勒斯坦“邦联”的问题,阿拉法特说将由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作出决定。
10月11日巴解组织一位发言人宣布阿拉法特和侯赛因的会谈“取得了进展”,但“尚末达成具体的结果”。同时他还宣布,巴解组织准备就美国总统里根关于中东问题的计划与美国进行谈判,准备研究这个计划。观察家们注意到,这是巴解组织第一次对里根计划作如此明确的表态。
里根的中东和平计划中提到,要求以色列撤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在这两个地区建立一个与约旦相联系的巴勒斯坦自治实体,但是反对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侯赛因国王提出的约旦—巴勒斯坦邦联的建议,受到美国极大的重视。据报道,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不久前访问约旦时与侯赛因讨论了里根的计划和约旦—巴勒斯坦邦联的问题。
以色列对约旦、巴勒斯坦接近忧心忡忡,大肆威胁。10月12日以色列工商部长扬言:如果约旦允许巴解武装在它的领土上出击,约旦将知道以色列会作出怎样的反应,约旦将会变成第二个黎巴嫩。
沙特阿拉伯对阿拉法特的安曼之行表示支持。沙特电台说,沙特对约旦与巴解组织的合作表示“无条件的支持”,因为“它符合阿拉伯民族的目标和愿望”。


第6版()
专栏:

里根支持东盟要求越南从柬撤军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2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今天在会见前来访问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时重申,美国支持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立场。
在为苏哈托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里根表示,“支持东盟过去是、将来仍然是美国东南亚政策的基石。”他强调,美国完全支持东盟为解决柬埔寨问题所提出的倡议。
一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里根同苏哈托会谈后对记者说,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越南从柬埔寨全部撤军是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必不可少的一步”,“柬埔寨人民应当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两国领导人还就全球性问题和双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据报道,印尼对美国向它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较少和美国限制进口印尼的纺织品等商品表示不满。里根表示,在本财政年度里,美国将继续向印尼提供“适当的”发展和食品援助。


第6版()
专栏:

日本《产经新闻》竟纠集一小撮亲台分子炮制“专辑”
鼓吹“两个中国”谬论 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新华社东京10月13日电 在中日两国人民欢庆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之际,日本《产经新闻》竟在10日用四个版的篇幅刊出一个所谓《中华民国专辑》,鼓吹“两个中国”的谬论,破坏中、日两国友好关系。
这个所谓的《中华民国专辑》刊载有该报评论委员会副委员长古屋奎二和自民党议员佐藤信二等人的文章。古屋奎二在所谓《国际地位提高了的台湾》为题的文章中,公然提出“台湾是一个政治实体”、“日本也有必要重新评价台湾的国际地位的重要性”。文章鼓吹,日本应“给台湾以国家待遇”。
自民党议员佐藤信二在文章中明目张胆地把台湾称为一个“国家”,鼓吹日本和台湾“两国友好相处下去是理所当然的”。《专辑》中的另一篇文章公然鼓吹:“台湾既拥有军队,又拥有国土,保持着主权,因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是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在日、中联合声明中、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中也早就明确地承认了这一点。《产经新闻》在中、日共庆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之际,纠集日本一小撮亲台分子炮制出所谓《中华民国专辑》,鼓吹“两个中国”的谬论,这只能说明在日本仍然有极少数人迷恋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霸占中国领土台湾的旧梦。这倒是值得人们多加注意的。


第6版()
专栏:

新德里警察与锡克教徒发生冲突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新德里消息: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新德里的警察10月11日与3,000多名举行示威游行的锡克教徒发生冲突,有4名锡克教徒被打死,好几个人被打伤。
示威的锡克教徒是从印度的旁遮普邦分别乘卡车、汽车或步行于10日到达首都新德里的。他们11日在国会大厦前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对今年9月在旁遮普邦发生的一次火车和警车相撞事件进行公正调查。在这次车祸中,警车中34名被拘留的锡克教徒丧生。
举行示威的锡克教徒想冲过警察设在国会大厦周围的警戒线进入国会大厦。警察在多次挥动警棍、施放催泪弹无效后开枪打死了4名锡克教徒,打伤数人。
示威者在国会大厦附近烧毁数辆汽车。
12日,当局交出了被警察打死的四名锡克教徒的尸体并释放了在冲突中被捕的27人。示威的锡克教徒于当天离开新德里返回旁遮普邦。


第6版()
专栏:

瑞典海军还在搜索不明国籍的潜艇
本报斯德哥尔摩10月13日专电 记者刘绪民报道:瑞典海军搜索不明国籍的潜艇的活动仍在进行,但有可能这艘潜艇已逃出哈斯佛加尔登湾。
瑞典三军总司令伦纳特·荣10日晚上发表谈话说,“在哈斯佛加尔登湾确实有一艘潜艇,但这艘潜艇继续在里边的可能性在一天天地减少。”然而,据瑞典一些军事专家们认为,潜艇仍然在海湾里边比已经逃走的可能性更大。
近日来,瑞典的搜索活动仍在不停地进行着。搜索范围已扩大到哈斯佛加尔登湾外面的梅新根海湾。一些直升飞机和“比洛斯”号潜艇都逐渐集中到那里。


第6版()
专栏:

格但斯克工人学生连日示威与警察激烈冲突
新华社华沙10月12日电 波兰滨海城市格但斯克几家大工厂的工人为抗议当局取消“团结”工会,连续两天举行罢工和示威,并与警察发生了街头冲突。
10月11日,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北方港码头、船舶修造厂和炼油厂的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恢复“团结”工会的活动。当天下午,数千名工人和学生上街示威,示威者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波通社报道说,冲突“持续到深夜”。
据波通社报道,10月12日下午,列宁造船厂大门附近又聚集了大约3,000人,“治安力量对他们采取了行动”。在格但斯克市中心和该市的沃热什奇区也“发生了街头事件”,治安力量使用了催泪弹、烟雾爆破筒和高压水龙头驱散了人群。据波兰电视台报道,11日和12日两天在格但斯克共拘留了148人。
在上述事件之后,格但斯克省国防委员会宣布,从10月12日起对列宁造船厂实行军事管制。军管后,该厂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服从军管领导人的决定,否则将以“不执行命令”论处。


第6版()
专栏:

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访问万景台
新华社平壤10月13日电 以韩先楚为团长、解方为副团长的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今天上午在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白鹤林上将等陪同下,访问了万景台金日成主席旧居和万景台革命学院,受到学院院长吴在远中将和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昨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代表团。
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常委、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吴振宇大将等出席了宴会。
白鹤林和韩先楚在宴会上发表了充满战友重逢情谊的讲话。白鹤林说:“你们在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三十二周年的时候来我国访问,将进一步加深决定生死存亡的剧烈的祖国解放战争年代凝成的战友之情,为更加加强和发展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作出贡献。”
韩先楚说,“今后,无论世界上出现什么狂风暴雨,我们这些老志愿军将和全中国人民一道,永远与朝鲜人民和人民军紧密团结,并肩战斗,夺取新的胜利。”


第6版()
专栏:柬埔寨通讯

人民战争的新局面
——访民柬扁担山地区
新华社记者 杨木 本报记者 王荣久
近两年来,柬埔寨战场上最具重要性和深远意义的变化是:人民的爱憎日益分明,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憎恨越南侵略者,鄙弃韩桑林伪政权,并从反复比较中认清民柬国民军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和抗越的中坚力量,从而在实际行动中支持和掩护他们。这种人心向背的发展趋向表明:抗越的军民结合,即人民战争将从小到大地扩展到柬埔寨全国各地,并成为最终把越南侵略者赶出柬埔寨的主要因素。
10月初旬,当我们踏着扁担山下的红土,在民柬解放区会晤从越占区逃出来的群众和转战于敌后的战士等人物的时候,发现在他们的谈话中包含着一个重要事实:在1980—1981年旱季国民军开辟的暹粒—吴哥—六号公路新战区中,国民军确实已和人民相结合,能够依靠群众,就地取粮,迂回游击,人民战争出现了一个新局面。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记得国民军一位高级军官曾对我们说过:“1980年底以前,敌占区和游击区的人民对民柬过去的错误有意见。国民军战士进村敲门借宿时,他们不开门。1981年就敢开门接待,后来又送粮送油,甚至冒死掩护我们了。”
怀着探索新闻的心情,我们找到了新从暹粒省敌占区逃到民柬地区的4位村民。扁担山晌午的直射阳光洒在一座简陋的茅屋屋顶上。我们对坐在屋里的4位男村民中年纪较大的一位发问:“您从哪里搬迁过来的啊?”这位四十二岁的壮实的村民特波说:“我是暹粒省桑戈特梅县某村的伪政权的宣传队长,任务是向民众宣传越南的政策,协助组织村民种地等工作。但是,事实教育了我:民柬国民军才是我们自己的队伍,越南人不好。因此,我在宣传越南的政策时便乘机宣传柬埔寨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阵线的政治纲领。在催促村民向越军缴公粮时,却暗中动员群众给民柬国民军送粮食、椰子、蔬菜、食油、烟叶、水布等等。开始送得多,后来越南人发现了,严密封锁通道。可是,村民还是想办法把粮食送出去。每次送的数量少,但次数频繁,这样易躲过越军耳目。每户送粮多少,都是自愿的。譬如我吧,一家8口人,每年收250桶稻子(每桶30公斤),自己吃的和送国民军的稻谷共215桶。只要我家有米,国民军就饿不着。”其他3位村民补充说,现在,在桑戈特梅县中,大部分群众都支持民柬。他们虽冒着被越军迫害的危险,也敢送粮送情报给国民军,有的人家还留国民军伤病员在家疗养。
在红土山下的一片密林中,逃到民柬地区的一名伪村长和一个青年农民踏着月色来找我们。我们和他们促膝而谈。他们的家乡是暹粒省的民柬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好,距离六号公路只有一天路程。1979年,民柬部队被越军冲散,路过他们村时,村民就送粮食给战士们。
“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满脸皱纹的何恩回答说:“越南人欺人太甚啊!越南兵驻扎在我们村附近,五、六天进村一次。1979年,他们拿老百姓的东西还给点越币,1980年以后,见好东西就抢,当然不给钱了。后来,越南人发现我们跟国民军有联系,就进村抓人拷问国民军的去向。为了掩护国民军,老百姓宁死不说。去年,有3个乡亲当场被打死。越南人说我这个村长不但完不成他们交的任务,还有包庇国民军的嫌疑。于是,去年7月间,我就带领全家逃进森林找国民军。”
国民军某师的运输队队员们向我们提供了逃来民柬地区的敌占区村民们所谈的生动情况。这些英雄的男女运输队员们多次运弹药给在荔枝山和六号公路以北的国民军战士们。女“大力士”、运输队长卡今年才23岁,可是已经在运输战线上度过了4年的战斗的青春。她说,头两年,运输途中碰到的困难很多,现在,条件好多了,主要是有了人民的支持。她说:“现在我们运弹药给敌后游击队,只需带单程口粮,回程的粮食由老百姓供应。在拉锯地区老乡们不畏危险,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女。特别是一些村的大嫂、大娘都把我们拉到家里去住吃。”
兼有作战护卫任务的男运输队员们介绍说,现在,他们不但可以住在已解放的村子里,还能在游击区里被越军占领的村庄中宿夜。即使越南的特务发现这情况而去向越军报告,越军也不敢进村。因为他们人多,而且有国民军在附近策应,村民又冒死掩护。
在北部战区的一座军事学校中,一些从暹粒—吴哥—六号公路战区前线抽调回来学习的战士和军官们也向我们谈了军民关系变化的亲身经历。战士潘说,他的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切断敌人的运输线和消灭护路之敌。现在,国民军能不断向敌后挺进并深入到六号公路两侧作战,形势不断好转。这一地区敌堡不少,但国民军穿插自如。为什么?因为有老百姓作靠山和耳目。排长波恩接着说:“我们部队的粮食完全由当地老百姓供给,后方只运来弹药。这样,我们就能站住脚,扩大战果。如果没有敌情,我们就进村帮助老乡插秧,割稻,盖屋,同时做些宣传工作。国民军不欺压老百姓,这和越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敌占区人民、运输队员、国民军官兵的话互相印证,说明民柬国民军近两年来在军事和政治上贯彻执行正确的方针,改善了同群众关系,在一些地区已打开新局面,也就是人民战争已有一个新的局面。我们就是怀着这种信念,披着扁担山的晨雾和朝阳而结束这次采访的。(附图片)
民柬国民军某部军校学员正在列队训练。 王荣久摄


第6版()
专栏:

我新闻代表团结束对挪威访问
据新华社奥斯陆10月10日电 由《文汇报》总编辑马达率领的中国新闻代表团结束对挪威的访问,今天离开这里回国。


第6版()
专栏:

西德的古建筑保护工作
江建国
当你在西德看厌了现代化都市的高楼大厦,而进入莱茵河沿岸的城镇时,那种具有德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桁架结构房屋便映入你的眼帘。那朴实大方的立面、倾斜度很大的屋顶,和外壁上轮廓鲜明的木架柱椤,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印象,令人不能不赞叹古代德国人民智慧的艺术构思。
桁架式结构建筑从外表看去就象是一堆放大了的积木玩具。从底层到房顶,一根根短而粗壮的方木纵横交错地衔接在一起,构成房屋的基本骨架。这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十三世纪,它的营造者大都是当时的市民阶级。有趣的是它的取暖系统。屋内不设烟囱,炉子从天花板穿过,直通顶楼,那里便是“烟室”,用以贮藏谷物和食品。这种房屋既美观实用而又十分坚固。
德国是经历过多次战乱兵燹的国家。如今在西德能随处见到许多这种中世纪风格的建筑,不能不归功于西德政府和人民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着一处处的废墟,人们就决定,古代建筑那怕只剩下一点点痕迹,也要修复。完全毁掉的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建筑物要在原址重新仿造。歌德在法兰克福出生的房子就是完全重新建造的。
对于战后的重建工作曾有两种意见,有人主张兴建全新的现代化都市,但大多数人坚持在重建中要保护古代建筑。法兰克福歌剧院在战争中被炸得只剩四堵墙。市政当局主张拆除它,以现代派新建筑取而代之。市民们积极呼吁重新修复。斗争持续了近四十年,其间市民组织起来自动捐款达1,400万马克,最后市政当局接受市民的建议。
文物保护工作如今在西德深入人心。人们把它视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同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西德主管此项工作的是州及其所辖各级政府,它们制定法律,组织力量,甚至在镇一级也设有文物保护机构。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在西德日益发展成为一项专门事业。某些城区仿照古代风格重新建设起来。当然重建并不是单纯的模仿,除了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内部恢复原样之外,大部分是古雅的外表、现代化的内部装修,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并重。法兰克福歌剧院外貌是1880年的模样,内部各个大厅则或古或今,剧场完全是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最近在西德,甚至兴起了一门“工业考古学”,专门研究并保存工业革命以来的建筑物。
西德人民珍视文物和古建筑决非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它似乎在提醒人们在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繁忙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古时德意志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勤劳智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