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疏通商业渠道 减少流通环节
长阳县认真解决农民卖买难
本报讯 通讯员郑子华、记者江世杰报道: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湖北省长阳县于9月中旬,召开了工业品下乡工作会议,仅三天时间,就有价值近300万元的日用百货和针纺织品,在全县各地同广大农民见面。这是长阳县委和县政府今年以来注意抓紧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长阳县地处鄂西大山区,社员居住分散,交通很不方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县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已经摘掉了“缺粮”、“缺油”的帽子。从去年秋季开始,一些地方出现了卖农副产品和买日用工业品难的新情况。县委和县政府的负责同志深入到资丘、乐园等公社调查,发觉流通渠道不畅已经影响了生产的发展,于是组织有关部门就流通领域里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十多个专题报告。大量事实使县委和县政府认识到,只抓生产,不管流通,一些农副产品就变不成商品,就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为了做好农副产品收购和工业品下乡的工作,这个县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在农副产品收购方面,一是在签订生产责任制合同时,把上级下达的统购、派购、议购任务分解开来落实到户,即签订生产合同时也签订收购合同,以解除农民怕生产出了东西卖不掉的顾虑。二是增设收购网点,方便农民交售。过去全县438个大队中有216个没设收购点,今年以来增设各种固定和临时收购点228个,增加收购人员271人。为了解决社员卖猪难问题,食品部门走村串户,临栏看猪,合格发证,约时定点,派车派船就近收购。用这种办法收购的生猪,占总收购数的60%。对9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大队,还改收活猪为收腌肉,大大地方便了这里的群众。三是增加仓容装具。粮食部门为解决群众卖粮难、卖油难问题,新增仓容量1,300万斤,新增油罐容量5,000担。
在工业产品下乡方面,他们首先对进货办法实行“三改”:改公社供销社统一进货为分销店直接进货,改采购员一人进货为营业员看货选货,改单一渠道进货为多渠道进货,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货不对路和商品脱销问题。其次是取消了过去关于手表、收音机等只能在公社供销社卖的规定,今年1—8月,这两项商品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3倍和1倍。第三是批发单位供货时尽可能方便基层。如实行提前供货,延期一月至半年付款;对某些库存多又好销的商品,实行加大回扣率的办法,以让利于基层;对一些滞销商品搞减价批发,如果基层销售不出去,还可以退回。第四是增加销售网点,供销社系统增设化肥临时供应点103处,供应化肥和其它生产资料869吨;7、8两月发展了个体经商户200多个,到年底准备发展到1,000户。
长阳县采取这些措施以后,调动了基层供销社和个体商业户的经营积极性。9月中旬召开的工业品下乡工作会议,原定150人参加,实际到会240多人,批发的近300万元货物中,收音机、手表、缝纫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8倍和9倍。


第2版()
专栏:

“农工商”生命力的展现
——记全国农垦“农工商”产品展销会
本报记者 何加正
在秋天,这个金色的季节里,全国各地的农垦战士们带着各自的农牧土特产品和工业品,来北京参加1982年全国农垦“农工商”产品展销会。这是很受首都人民欢迎的全国性大型展销会之一。自9月25日开幕的那天起,通往展览地点中国农业展览馆的北京东环北路上,连日人流不绝,人们趁兴而来,满载而归。
这次,除西藏以外,28个省市区都参加了展出。在全国各种展销会中,这次“农工商”展销会独具一色,不仅展销的产品品种多,数量大(展出品约有6,000多种;零售产品有2,000多种,价值近4,000万元;提供成交的产品有8,000多种,金额近5亿元),而且是一次地方土特产品和农牧产品加工品相结合,农产品和工业品相结合,地方传统工业品和常用工业品相结合的大展出。从山珍海味到普通水果,从风味食品到各类罐头,从衣帽服装到日用百货,都可以在这里见到买到,真是吃、穿、用样样俱全。
早在9月18日,在北京预售展销票时,首都群众一天就争相购去一万多张。9月25日开幕当天,展厅内外,万头攒动,人声如潮。黑龙江的完达山优质奶粉、榛子、木耳,上海的食品、皮鞋,江苏的服装、黄酒,湖南的湘西上水石,湖北的松花蛋,内蒙古的黄花、蘑菇,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干,辽宁的工艺品,山东、河北的苹果,福建、浙江的茶叶,宁夏的枸杞,广东的三边腐竹、塑料吊花盆等等,都是热门货,观赏,选购,热闹非凡。第一天参观展出的有2.3万多人,展销零售额达18万多元。人民群众的欢迎和需要是对生产部门经济效果的最好检验。展销会上所表现出来的热烈气氛,充分显示了农工商联合企业的生命力。
展销会表明,国营农场一旦摆脱了单一经营的局面,走上“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便充满了经济活力。这次展出的各类产品中,大都是各地国营农场人力资源、地力资源、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产物,是发挥各自优势的结果。各地资源不同,因而展品各具特色,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事实证明,国营农场物尽其用的潜力是巨大的,出路就在于搞农工商一体化,从实行综合经营中开展综合利用。广东农垦系统过去生产蔗糖,蔗渣废弃了,开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后,蔗渣被用来加工纤维板、造纸、酿造酒精,废物变宝了。象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联合企业中屡见不鲜。目前,农垦系统已有270个农工商联合企业,参加联合的农场达1,200多个,占国营农场总数的58%。据有关部门对11个有代表性的联合企业抽样调查,1981年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15.9%,比试办农工商前的1978年增长55%。全国农垦系统1979年开始扭亏为盈,这11个企业1981年盈利比1978年增长8.9倍,上缴税收增长34.7%。11个联合企业中的农场过去长期亏损,每年靠国家补贴过日子,职工工资和福利较低。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后,1981年职工工资收入比1978年提高了43%。人们看到,农工商综合经营,开创了国营农场兴旺发达的新局面。
从这次展出看,联合企业敏感地反映了市场需求,有较强的适应力。但是,这个新生事物和全国所有经济部门一样,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如何使产品既保持自己的特色,又不断做到花样翻新,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展销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江苏农垦带来了很多针织服装和皮鞋新产品式样,在会上征求群众意见和测试群众的爱好。他们说回去后就知道哪些应该重点生产,哪些应该少量生产了。重庆“农工商”的同志通过观察,准备回去后重点在农副土特产品和这些产品的加工上大做文章。“农工商”展销会已开过三届了,一届比一届办得好,一年比一年受欢迎。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希望来年参观一个更加丰富多采的展销会。


第2版()
专栏:

生产、生活资料销售量猛增,名牌商品更受欢迎
聊城地区农民购买力显著增长
本报讯 通讯员毕泗生、记者郭修生报道:山东省聊城地区,如今农村市场空前兴旺。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数量猛增,名牌商品更受欢迎。
聊城地区曾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农民的购买力很低。近几年,农民的经济收入显著提高。1981年,全区农业总收入10.9亿多元,人均分配176元,社员储蓄余额达1.6亿多元,比1978年增长10.1倍。
手头宽裕了的农民,大都把购买生产资料放在第一位。据全区供销社系统的统计,1981年各种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40.7%。其中化肥、农药械、中小农具增长数量都较大,购买农业机械和大牲畜的农户也相当普遍。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选择性增强了。随着科学种田的开展和农民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含氮量高的尿素以及磷肥成了紧缺货,高效低毒农药远远满足不了农民需要。过去滞销的12马力拖拉机,成了农民喜欢的“吃香货”。
聊城地区去年生活资料的销售额高达6.4亿多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近70%。购买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和名牌商品,已成为当前聊城地区农民生活资料投向的一个显著特点。原先只在城市才有销路的啤酒、瓶酒、罐头等中、高档商品,如今在农村也销路很好。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有感于“外地人发财”
白水
在有丰富水面资源的甘肃张掖地区,第一个养鸭专业户是个外地人,似乎有点令人费解,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各地形成了不少传统的生产门路和技术,这是群众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经验的结晶。历史沿袭的原因,特别是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在某地是家家户户都能掌握的生产技术,在另一地常常可能是个空白。后者只要引进这种技术,就可以利用闲置的资源,创造出新的财富。丝绸古道鸭儿鸣,就是生动的一例。
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能如数家珍,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也容易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对本地的生产潜力估计不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外地人有时来到这里,往往一眼看出大有用武之地。如果这个外地人是精通一行的行家里手,甚至能做出惊人的成绩。广东中山县有个生产队,有10多亩鱼塘,第一年包给一个人,包了1,300斤鱼,当年产鱼3,000斤。第二年,那人不敢承包了。外地的一个养鱼师傅,却愿承包5,000斤,结果产鱼6,000斤。
由于人员的流动,某些技术得以广泛传播的事,历史上是很多的。唐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汉族的制碾磨、陶器、纸、酒等工艺及历算、医药等陆续传入吐蕃,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我想到,今天,我们更应该自觉地组织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广泛进行技术交流,开阔人们的眼界,普及多种生产技能,使闲置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张掖地委从群众养鸭中受到启迪,决定把10万余亩沼泽荒滩划给集体或个人承包,相信会取得好的结果。在一些经营有方的江南水乡,已树立起种植、养殖、放牧和捕捞相结合的“大水产”观念,对水面实行了多种经营,种菱、藕、芡实,养鱼、养珍珠等等,张掖地区不妨因地制宜一试。


第2版()
专栏:

积极发展生产 改善生活条件
营前公社兴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
本报讯 通讯员魏章官、梁茂淦、陈莲妹报道:福建省长乐县营前公社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兴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逐步改善群众的生活、学习条件,调动了干部社员的积极性。
营前公社地处闽江口,每人只有三分耕地。过去长期只抓粮食生产,集体和社员都很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社党委解放思想,农工副业全面发展。1981年总产值1,600多万元,公社积累150万元,人均收入310元,成为全县屈指可数的“富户”,为兴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创造了条件。三年来,这个公社先后办了几件牵动民心的事。
一,实行社员退休制度。全社11个大队中有4个大队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规定不同的退休年龄和退休金额。海星大队给60岁以上的退休社员,每月发23元4角退休金,使社员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证。二,实行干部、工人退休制度。公社规定,社办企业干部、工人和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退休后根据工龄长短发一定数量的退休金。三,兴办敬老院。全社有7个大队兴办了敬老院,入院人数占全社农村人口的12%。白天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品茶、说笑、下棋、看报或听收音机,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听评话,各得其乐,生活安逸有趣。四,增加智力投资,兴办各种教育事业。近二年,全社新建小学教室66间,使所有小学的校舍得到翻新,全社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5%;全社办了23个幼儿班,解除了许多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满足社员学文化、科技的要求,办了夜校,参加学习的人数经常在400人以上,扫除文盲又扫科盲,推动了科学种田。五,加速村镇建设。公社对乡村建设作了规划。大部分社员盖了新房;全社修建了33口大水井,有的安装了自来水,方便了群众吃水;7个大队铺了石板路、水泥路。


第2版()
专栏:

上蔡县落实五保户供养合同
本报讯 通讯员陆永昌报道:河南省上蔡县今年对全县6,518户五保户颁发了《五保证》和签订了供养合同。
这个县在今年夏粮分配中,干部和群众认真负责地把供养五保户的粮款填入农业合同中。广大社员把安排好五保户生活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蔡埠口大队经社员讨论决定:五保户吃粮标准每人每年600斤,其中80%为细粮;每人每月给零花钱3元,治病实报实销。这个县城郊公社103户五保户,全年所需粮款,只用5天时间就全部兑了现。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丝绸古道鸭儿鸣
本报记者 邓全施 本报通讯员 李道平
丝绸之路上的甘肃省张掖地区,今年出了新鲜事儿:千百年来只有野鸭栖息的黑河岸边,现在成群的四川麻鸭在欢快地觅食,时而发出“嘎、嘎、嘎”的鸣叫,这是养鸭专业户的鸭群。
张掖自汉武帝开边建郡,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黑河流贯全境,地肥水足,素有“金张掖”之称。夏天,稻田翻绿波,麦地覆垄黄;渠水潺潺流,芦苇满池塘。可是世世代代,这里的农民只会养鸡,不会养鸭。1958年,这里办过鸭场。但不久,场散人走鸭死光,好事情没做出好结果。十年动乱,家畜家禽都姓“资”,当然谈不上发展养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给人们打开了劳动致富的大门。张掖出现了鸭群。
记者访问了丝绸古道上第一个养鸭专业户。他叫刘英德,中等个儿,黑黑的皮肤。他原是工人,因为家属在农村,长期分居,生活有困难,去年5月经批准离职,带着在外地的妻儿子女四口人,借住在这里一个中学农场的旧房里,开始养鸭生涯。刘英德说:“我在张掖工作十几年了,跑遍了黑河沿岸,看到湖沼里鱼虾水草很多,发展养鸭前景广阔。去年,我看到报纸宣传养鸡专业户,这才下决心养鸭谋生的。”他领着记者参观了鸭群和孵房。他说,四川麻鸭是产蛋多的良种鸭,去年他饲养170只,净收入2,400元。今年春天,他学习钻研孵鸭技术,在土炕上大批孵鸭成功。由于他孵出的雏鸭容易适应当地气候,比商业部门从四川调运来的雏鸭成活率高得多;同时还热心传授养鸭技术,所以农民都愿意买他的鸭。上半年,他孵化出售的小鸭18,000只,农民们从高台、永昌、酒泉等县远道而来,常常坐等小鸭出窝。刘英德告诉记者,下半年还可制作变蛋4万多枚,全年净收入可达10,000元。
一个外地人养鸭发了财,在张掖引起纷纷议论。习惯于用“左”的眼光看问题的人指责说:“刘英德不当工人去养鸭,就是‘捞一把’的资本主义思想,你们党报还宣传他!”但更多的人不这样看。他们说:人家一不依赖国家,二不损害集体,三不投机倒把,不要国家的“铁饭碗”,自力更生为社会创造财富,有什么不好呢?特别是当地有文化、懂政策的农民,佩服刘英德,学习刘英德,掀起了一股“养鸭热”。
在张掖县乌江公社大湾大队,记者访问了青年农民李兴明。这小伙子信心十足地说:“我到刘英德家去了6次,我看他的条件远不如我家好,我明年就想要超过他哩!”李兴明在公社党委支持下,今年贷款买了800只小鸭。他的妹妹正在家门口的一片湖滩里放鸭群,记者估计长得快的鸭子起码有一斤半了。据张掖地区农牧局统计,全区已有养鸭100只以上的户34户,共有鸭5万多只。
一些国营企业也从刘英德养鸭受到了启发,改善了经营。比如张掖地区冷库,每年有一半时间是屠宰淡季,人手多余。今年他们请刘英德作指导,办起了养鸭场。他们把屠宰牲畜的下脚料做饲料,鸭子很爱吃。他们的1,600只鸭子长势喜人。
群众的实践,启迪了领导干部的思想。中共张掖地委看到,发展养鸭,是张掖农民多种经营的一条门路,大有可为。地委组织专人调查研究后决定,把黑河沿岸10万余亩沼泽荒滩,划给集体或让个人承包,用以养鱼、种苇或放鸭,让荒芜闲置了千百年的湖滩水面,为社会主义生财聚宝。地委估计,明年全区养鸭可达到10万只以上,提供商品蛋至少在1,000万枚以上。素来不吃鸭子和鸭蛋的张掖人民,家庭食谱将会出现新变化。


第2版()
专栏:

我国农业航空作业量迅速增加
本报讯 通讯员陈自业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航空有了很大发展,作业量迅速增加,成功地开展了一批新项目,生产飞行小时年年超额完成计划。三年来,民航飞机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进行了80多种作业,累计飞行8万多小时,农田作业面积7,000多万亩,飞播造林、种草面积2,800多万亩,航空护林飞行15,800多小时,每年巡护森林面积8亿多亩。同1978年相比,农业飞行小时年平均增长79%,1980和1981两年,分别超过28,000小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我国农业每年遭到病虫草鼠的危害,损失比较严重。三年来,飞机在农田、森林、牧场和果园的治虫面积达5,600万亩,有效地防治了迁移性土蝗、暴食性粘虫、毁灭性松毛虫和突发性草地螟等几十种害虫的危害。
在干旱季节,用飞机进行人工降水,对抗旱保苗,减轻林区火险等级,收到显著效果。近几年,全国每年有10多架飞机,在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催云降水作业,降水架次占总作业架次的70%,降水量增加20—50%,受益面积约35—40万平方公里。
用飞机对农作物进行根外追肥和喷施植物激素的面积,1979年以来迅速增加,在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成为许多国营农场的一种重要增产措施。全国每年有近百架飞机进行这项作业,作业面积达一千多万亩。
飞机播种造林已成为绿化偏远荒山的重要措施。同1978年相比,近三年播种面积年平均增长74.6%。除在西南、华南地区继续大面积播种外,又在中南、华东、西北和东北地区推广。
1979年以来新开展的飞机播种牧草,先后在湖南、陕西和内蒙古等16个省、市、自治区44个县(旗)的荒山、荒原和草坡试验,至1981年底,共出动飞机50架,飞行1,500多小时,播种牧草120多万亩,保苗率达到50%左右。
在航空护林中,1979年以来,由于使用直升飞机载运扑火队员进行机降扑火和使用运五型飞机,在巡护飞行中携带化学灭火剂灭火,显著提高火情发现率和灭火效果。


第2版()
专栏:

江西省南昌县南新公社大港大队九队社员王三水,有饲养、繁殖野鸭的技能,今年,他不仅自己繁殖小野鸭两万只,还帮助社员饲养野鸭。这是王三水(右)在帮助社员饲养秋孵的小野鸭。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第2版()
专栏:

贵州遵义农民购置农用机械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图为龙坑公社马家湾生产队社员高正信在保养自己购置的拖拉机。
新华社记者 周浩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