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发挥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本报评论员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个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党中央的这个决策,为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为在意识形态战线工作的同志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遵循党中央的指示,以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热情和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搞好,推动物质文明的建设,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一条重要战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有着独特作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和手段,同亿万人民群众保持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着读者和观众,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发挥它的特殊作用,用文艺去对人们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增强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感情,以及培养他们的高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文化修养。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文艺的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是不能顺利地建筑起来的。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提高对文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自觉性,加强责任感,更好地发挥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有的同志轻视文化的作用,认为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什么内在的、直接的联系,甚至认为强调了文化会削弱共产主义思想的作用,妨碍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而共产主义也是以高度发达的文化科学技术作为其自身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的。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他还说:“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只有在重点进行思想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文化方面的建设,才能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那种把文化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把文化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当然,我们在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时候,也要注意另外一种倾向,即对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外来的文化影响,采取一味推崇,盲目迎合,不分精华与糟粕,全盘接受的错误态度。这种倾向在文艺界也有所表现。例如,有的人把西方的“意识流”、“现代派”捧为至宝,把“现代派”说成是我们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已经不灵了,过时了。还有的人对“五四”时期和三十年代一些同革命的文化、先进的思潮相对立的旧文学思潮、文艺流派进行无原则的吹捧。应该指出,我们绝不排斥几千年来人类遗留下来的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遗产,也不拒绝学习和借鉴现代外国的优秀文艺作品和创作技巧,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应该成为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全部精神成果合乎规律的发展。但是,这种学习和借鉴,是有分析的,有批判的,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们所依据的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是很庞杂的,有些是有毒素的,不能盲目加以崇拜。至于对“五四”以来,特别是三十年代一些旧文学思潮和流派,也应进行具体的分析,正确的评价,而不能违背历史,盲目加以吹捧。
要发挥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二大所确立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反对“左”的和右的两条战线的斗争,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对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用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能够给人以鼓舞和美的享受的艺术作品,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帮助人民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经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今天,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鼓舞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逐步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潮必将出现,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第5版()
专栏:

塑造艺术典型的原则不能动摇
李基凯
有的同志提出一种主张,说文学作品不必再写人物、性格和典型了,认为这个艺术原则是老框框,不适合表现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而应该写情绪、心理、感受、气氛等等。他们认为这是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
最近有的同志又提出,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认为描写人物、故事、情节等等手法已经过时,主张我们的文艺要广泛采用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技巧,提倡小说创作的非情节、非人物、非故事、非逻辑化,主张“颠倒因果关系;把想象当存在;把现实当做梦;把特殊的看成是普遍的……”。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塑造艺术典型的原则还灵不灵?还要不要坚持?从当前出现的一些理论观点来看,实际上是涉及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应该走什么样的艺术道路的问题。是从我国的现实生活出发,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还是从根本上否定现实主义的传统,走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道路?这个问题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研究和讨论,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回答。本文只想就社会主义文艺要不要描写人物和塑造艺术典型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如果说,有些抒情性的作品可以不写人物和典型,这无疑是对的。因为这种文学样式原本就没有向作家提出过这种要求。对这种文学样式提出不必写人物和典型,实在没有意义。
如果说,在某些叙事性的作品中,有的作家主要是去渲染人的感情、心理、幻想和生活的节奏,而不是侧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以及其它别的什么东西,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健康,能给人以某种益处,就应该允许存在。至于这类既是叙事但又不写人物的作品是不是还叫叙事性作品,是不是能够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是不是会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那要由实践来检验。
然而,如果断言,在叙事性作品中,特别是在大型叙事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典型的艺术原则已经过时了,陈旧了,而要用写“意识的流动”,写“情绪”,写“感受”,写潜意识、下意识等等来代替,认为只有这种描写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最现代化的方法,这就值得研究了。这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艺术的发展趋向,当成了人类进步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而等同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艺术发展规律。他们不了解,资产阶级现代派艺术的特征,从总体来看,是人类先进艺术的倒退。它的许多特征,例如非理性,直觉性,反对形象,追求抽象,不描写客观事物的真实,只表现主观的幻觉、潜意识、下意识等等,是违反一般的艺术规律的,更不要说同我们今天的革命现实主义原则之间的差异了。怎么能把它说成是“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向,并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艺术方法呢?
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为哲学基础的。它的美学原则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深刻地反映客观的现实生活。而社会生活则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由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矛盾、斗争的历史构成的。离开人,就没有社会生活,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要叙事,就不能不表现人,而且主要是表现人。在这类作品中只表现作家自己的某种感受和人物的某种情绪,远远不能够全面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和生活面貌;只有通过人物、性格和典型的塑造,即通过人物典型的艺术概括,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在《红楼梦》中没有贾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人物,在《阿Q正传》中没有阿Q、赵太爷等一系列人物,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即使还是叙事,至多是一本没有内在联系的事件辑录和没有人物的生活流水账。我们看到的西方新小说派(或反小说派)的某些作品,就类似这种货色。它们尽管也可以表现出生活中的某些事实和生活现象,但却不可能深刻地揭示出生活的历史真实和本质真实。所以,在叙事性的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典型,这是显示生活的本来面貌、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体现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的、根本性的手段。在这类作品中,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只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之一,要塑造典型,还必须描写人物的行动和行动的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固然可以通过静止的描写来体现,但更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体现。不是为了刻画心理而刻画心理,而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和典型,从而更有力地反映生活。
因此,把表现人物的情绪、心理、感受等等同描写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认为描写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是老框框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这显然违背了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是不利于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的。
从文学的发展史来看,描写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已经成为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也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理论基石之一。许多伟大的作家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史诗性的经典之作,成为时代的镜子,从艺术上说,根本的一条是它们成功地塑造出了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的艺术典型。正是依据这个艺术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个艺术传统和原则是不会过时的。只要存在着人类社会,就需要文学艺术去描写人物、塑造典型。
有人说,时代已经前进了,小说已经从描写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青年时代”,演变到了没有情节,不去刻画个性的“壮年时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不错,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手段和方法也需要相应的改革,使它更丰富、更多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吸收一切有利于表现我们新生活的艺术技巧、手段和方法,其中也不排斥从西方现代派那里去吸收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是,我们借鉴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段,而不是要否定和取消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规律和表现手段。我们只能说,过去时代塑造典型的手段在今天已经不够用了,而不能说,今天就不需要塑造人物和典型了。这一点恩格斯早就指出过:“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同时他又指出,应该对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艺术原则仍然是正确的。
粉碎“四人帮”以来的文艺所取得的成就,就包括着描写人物、塑造典型的成就。人们想到这个时期的作品,就不能不想起乔光朴、李铜钟、陆文婷、秦波、谢惠敏、李顺大、陈奂生、罗群、冯晴岚、许灵均等等这些人们熟悉的陌生人的名字。尽管他们有的典型性还不够强,但他们已经给社会主义文艺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如果抽掉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或典型,这几年的艺术成就就要逊色得多了。如果说这几年来的文艺创作在艺术上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不足之一,恰恰是在塑造艺术典型上努力不够。
不能忘记,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塑造大量值得人们效仿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很显然,如果取消了塑造人物典型的原则,这个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我们现在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恰恰不是取消人物性格和典型的塑造,而是做得更好。这就要求作家付出艰苦的劳动,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有广阔、厚实的生活基础,有高超、精湛的艺术概括力。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决不能动摇这个艺术原则。


第5版()
专栏:影评

令人深思的人生长剧
——影片《骆驼祥子》观后
郭志刚
由于编导者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构思和演员们情真意切的精湛表演,也由于全体摄制人员的共同努力,老舍的名作《骆驼祥子》终于成功地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在原作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挥和创造的优秀影片,它的剧场艺术效果就是对它的一次极好的检验。影片使观众身不由主地加入了那个痛苦的时代。在那里,旧社会正在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一个又一个善良的生命;那个爽直的虎妞,由于难产、少医、求巫,怀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离开了这个世界;用两次卖身钱养活两个小弟弟的小福子,从降生那天起就没有离开过穷困和不幸,直至她不甘于第三次卖身而自缢身死,整个生命都是一曲令人震悚的悲歌;小马儿祖父在茶馆由于饥寒和劳顿而昏厥的一场戏,则使观众看到了那漫漫长夜如何以渐进的方式,磨损着更多穷苦人们的生命。祥子是故事的主人公,至影片终了,他虽然还暂时蹒跚在北平古城充满灰尘的街道上,但他那长长的人生的脚印,却清楚地连接着两个极点,“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骆驼祥子》第十章)在两极之间,是滴着祥子血和泪的痛苦经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个拉自己车的独立劳动者,但三次买车的幻梦最终都化做泡影,而且每一次都伴随着一个伤心的故事。围绕着祥子的一生,影片以极其简练的手法,提供了关于旧社会城市贫民生活的丰富图画。象小说一样,它没有宣布祥子如何走向新生,但用严谨的现实主义的力量,从观众的感情上宣布了旧时代的结束。
在影片中,祥子没有几句对话和台词。对于演员来说,这一点带来了困难,也提供着机会,因为他必须在更大程度上依靠表情和动作完成创造角色的任务。在这方面,饰祥子的青年演员张丰毅成功地再现了祥子的形象。富有深意的是,祥子牵着三匹骆驼在黎明时分上场,在经过同命运的长期搏斗之后,输光了象征着他的坚忍与强壮的骆驼,也输光了曾经显示着那么多希望的血与汗,终于在人生的暮年消逝在昏黄的街头上。影片的这一开头和结尾及其所贯串着的那段最富有戏剧性的生活历程,体现了小说的精华部分,而祥子一生的奔波,则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在体魄、品质和年龄上,祥子都是一个出色的劳动者,到头来却无法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就是这一形象所显示的深刻意义,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
这样,我们在小小的影院里,在不足两个钟头的时间内,仿佛又重新经历了一回旧社会的黑暗岁月。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在这样有限的时空内,阅历了如此纷纭而令人难忘的人生?当然是艺术的力量。影片对于人物心灵的探索,着重发掘了正面形象的心灵美和性格美。例如,小说中的虎妞不是一个可爱的形象,在那里,祥子不过是她的猎获物,是满足她个人生活欲望的手段。影片则吸取了人艺演出的同名话剧的成就与经验,把她处理为一个泼辣、率真而又颇有同情心的形象。她和祥子的关系也不象原作中那样对立。这样处理,给祥子的痛苦生活增加了一分刺激,一分色彩,使他在冰冷的地狱般的生活中,能够尝到一些温暖,在茫茫的人生的夜航中,能够看到一线光明。当祥子刚刚建立起来的生活再次崩溃的时候,观众在更清醒地看到了旧社会凶恶面目的同时,不能不在感情上造成更强烈的震动,掀起更难平息的波澜。这些,就是影片通过虎妞形象的再创造,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特殊效果。
在整个故事中,不仅小说里原有祥子性格中那些正直、高尚的表现,影片都给予突出的强调,而且,在他和虎妞的结合过程中,影片还着重表现了虎妞的某些可爱之处。当然,虎妞是刘四爷的女儿,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对刘四爷手中的财产断念,相反,她还在窥觎着它。只是在幻想破灭之后,她才决心听从祥子的计划,在大杂院里生活下去。即令如此,在她和祥子的争执中,我们还可以感觉到劳动和财产在两人性格上留下的深刻烙印。影片对虎妞的表现是很有分寸的,因此,她性格中的那些美好之点,能够换来观众由衷的好感,而她性格中的那些矛盾方面,也能博取观众会心的一笑。
小福子的形象对于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一个被卑污的生活蹂躏了的美丽的灵魂,观众不会忘记,当她从旗袍下掏出卖身钱来资助饥饿的祥子时,那是怎样一个令人惊恸欲绝的场面!而祥子在暴雨下用人力车拉她回家的情景,也同样令人感动。这些地方,影片以其在艺术手法上的长处,把贫苦人民的高尚心灵和彼此间的真诚救助,表现得更集中和更突出了。我们也更清楚地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劳动者心地的光明;才更强烈地对旧社会的罪恶施以愤怒的挞伐和对劳动者的道德报以真诚的赞美。
老舍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说过:“思索的时候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影片根据小说再现于银幕的这一出血与泪的人生长剧,正是编导长久思索后而引起观众共鸣的结果。
影片的不足之处,是祥子的性格看不出有明显的发展。此外,整个看来,虎妞的戏是绘声绘色、先声夺人的,相形之下,祥子的戏则略嫌不足,因而多少使人产生喧宾夺主之感。


第5版()
专栏:

借鉴是为了创造
——看法国250年绘画展随感
邵大箴
一个国家要建立自己的民族画派,不能自我隔绝,闭关自守;要打开窗户,开阔眼界,广泛和别的民族、国家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和借鉴完全是为了新的创造,而不能是机械模仿,依样画葫芦。我们参观卢浮宫博物馆和凡尔赛宫博物馆珍藏原作(1620—1870)展览会,除了有机会欣赏许多杰出的作品,获得很高的艺术享受之外,还得到这样一个重要启示。
法国文艺复兴要比意大利晚一百多年。它的人文主义的文化艺术曾经受到意大利和尼德兰两方面的影响。意大利艺术的典雅、宏伟,尼德兰艺术的精致、注重细节描绘和装饰趣味,都曾经是法国画家们的养料。到了十七世纪,法国绘画的实力也还不是那么雄厚的,比起佛兰德尔、荷兰、西班牙来,它的民族特点还不那么鲜明。但是,十七世纪是法国绘画史上的转折期,它从欧洲多种思潮中广览博取,为未来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当时,给予法国画家影响的,有注重基础训练的以卡拉契为代表的学院主义,有用强烈的明暗手段来描绘周围风土人情的卡拉瓦乔主义,有强调承继文艺复兴大师风格和技巧的“样式主义”,还有以表现动势和广阔空间为艺术宗旨的巴洛克画风。意大利艺术仍然是法国画家们的典范。许多法国画家在罗马学艺。法国画坛上笼罩着一股仿罗马之风。这对于在艺术上后进的法国来说,似乎是向前迈步的必经过程。但这毕竟是过渡阶段。有民族自尊心的艺术家们决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在学习外来技法的同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本民族的人民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美。勒南兄弟表现农民生活的画幅,拉·杜尔用卡拉瓦乔的明暗法描绘普通劳动者的作品,都有独特的情调,已经孕育着法国民族绘画的因素。
到了十八世纪,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象华多、爱尔丹、弗拉戈纳尔、格累兹等人的探索,法国绘画已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不过,十八世纪封建贵族的统治严重地束缚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法国绘画真正迈上民族化的道路,在欧洲画坛上大放异彩,是在1789年大革命以后。和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密切联系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思潮,一步步地推动艺术家们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他们创造出无数雄伟、瑰丽的艺术杰作。即使在这新的历史阶段,法国画家仍然继续向外来的文化学习。到十九世纪,法国的绘画在西方已经走在最前面了。
由此可见,只有处理好借鉴外来文化和创造新艺术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建立具有民族气派的艺术表现体系。虽然,这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遇到的老问题,但是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在今天仍然既要批评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有益养料的错误态度,也要注意克服不顾本民族人民的审美习惯和趣味的盲目照搬的不良倾向。历史是一面镜子,法国艺术二百五十年走过的路,许多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和执着的追求,对于我们不无教益。


第5版()
专栏:

向生活深处开掘 努力提高创作质量
中国作协召开西北、华北部分青年作家座谈会
本报讯 为了帮助青年作家总结和交流创作经验,进一步推动青年文学创作,使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作家协会最近在西安召开了西北、华北地区部分青年作家座谈会。来自西北、华北地区十个省、市、自治区的近三十名青年作家同热心于青年文学工作、富于创作经验的老作家在一起,就如何提高创作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家认为,面对新时期丰富多采、纷繁复杂的生活,要写出深刻、真实地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必须坚持深入群众生活,向生活的深处开掘。老作家马烽以他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经历,勉励青年作家要趁着年轻、身强力壮,扎扎实实地深入了解几个工厂、农村、学校,解剖麻雀,建立生活根据地。陕西青年作家陈忠实等谈到,作家应当争取卷进斗争漩涡的中心,吃透一点,就会为我们透视整个农村、整个社会提供一个无穷的孔。同时要不断扩大生活面,联系、了解更多的人,以便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来反映生活。
会上有的青年作家深有感触地说,生活是分成很多层次的,就象大海一样。要努力向生活更深的层次开掘,作者发掘到别人没有发掘到的层次,接触到生活的本质,作品就有深度。作家路遥说,每个作家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扬长避短,向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开拓。多年来路遥自己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写农村题材上,而对自己所熟悉的城乡之间的交叉地带熟视无睹。这几年,他开始注意了解、探索这方面的生活,把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场景交织起来写。这样做,作品的生活面变得宽阔起来,艺术概括的范围也就大了。
大家谈到,向生活深处开掘,要着力探索和挖掘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一些作家谈到,普通劳动者有不少细微的感情活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家的笔不深入到这个领域,就丢掉了许多极富有表现力的东西。长篇小说《星星草》的作者凌力谈到,写人的复杂的精神状态,展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是写好人物不可忽视的一条。
会议认为,要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还必须用正确的观点去认识、评价生活,要善于透过现实生活中某些复杂的表象,看出事物的本质,善于从普通人民身上发现、挖掘美好的心灵,积极向上的力量。作家的头脑里时刻要有一盏共产主义的明灯,用它来照亮自己创作的道路,看清生活发展的动向和光明的前景。
(谢真子)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出版
陆梅林同志辑注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二册,约七十五万言。第二册亦将于年内面世。
本书分为两编,上编为文学艺术论,下编为文学艺术史。上编五辑的内容是:科学的世界观,艺术发展论,美、美感和艺术,创作和批评,文学艺术和无产阶级。这一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下编七辑的内容是:原始时代文化艺术,古代文学艺术,中世纪文学和诗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十七世纪文学,十八世纪启蒙时期文学和十九世纪文学。
明年三月十四日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除了出版这部书外,还将陆续出版《列宁论文学与艺术》、里夫希茨《马克思论艺术与社会理想》及该社自编的《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论集》。(弋人)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闻一多朱自清论》出版
最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时萌的研究论文集《闻一多朱自清论》,对闻、朱的思想发展,他们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了全面的深入生动的论述。这本论文集所收的作家论、作品论颇有深度,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文风也有作者的个性,生动好读。
(沪文)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唐代文学论丛》出版
为了反映唐代文学研究成果,由西北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研究室编的《唐代文学论丛》,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出版的第一期收辑了四十三位作者的研究论文三十五篇,这些文章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韩愈等作家及其作品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
(吴成瑞)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三峡画廊》出版
齐克同志著的散文集《三峡画廊》(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继《大江源记》之后,第二部集中写长江的长篇散文集。作品以清新的文笔,再现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象,谋篇布局不落俗套,分开来看,如同一张张优美的画页,合起来,恰似一幅绚丽多姿的长幅画卷。作者把写景和抒情较好地融合成一体,字里行间荡漾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品还收揽了大量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给人以丰富的知识和美的感受。
(罗公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