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山区放映员
四川梓潼县 姚光普
当我急匆匆地赶到巴河渡口的时候,太阳离地面只有一竿高了。
我和一位同路的社员上了船,船工正用篙竿在卵石上一点准备开船时,远处又传来了“等一等”的喊声。随着喊声,两个背着提着东西的小伙子正使劲往这边跑过来。等他俩踏上跳板,我才看清楚他们背的是放映机,提的是影片盒,不用猜,一定是公社的放映员了。听他们说,今晚要赶到对岸擦耳山放电影。正巧,我过一阵也要去那里,我想准能赶上那场电影的。
船儿离岸了。我们在碧绿的水面上荡漾着。徐徐山风送来了阵阵幽香,对岸被夕阳染成金色的草坪上传来牛群的铃铛声。初夏的巴山多么迷人啊!船上,大家都喜笑颜开。
“张小伙,擦耳山,九道弯,看你今天咋个翻。”船工和放映员们显然很熟,他舒展一下他那浓浓的眉毛,咧着大嘴开起玩笑来。
“九道弯,算个啥!再翻九道都不怕!”手提片盒的小张不假思索地机灵地回答。
我看船工对答不上,便和他搭了腔:“人家是宣传员,能说会道,你老哥不是对手。”
船工认输了,笑着直摇头:“不是对手!不是对手!”他把长长的篙竿插进水里,船平稳地行进着。突然,他收敛了脸上的笑容,警觉地望着河面:“注意,桃花水!”
他这一喊,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朝四周一看,果然上游涨水了,因为船在江心,于是都不免有点提心吊胆,谈话声也就戛然中止了!
船工费力地把篙竿插在水里,用自己的肩头顶着水淋淋的竿子,“喳喳喳”地在一脚宽的船沿上弯着腰走着。小张主动前去帮忙,紧紧扳着船尾上的木舵,控制着方向。
正在这时,突然冒出一个小孩顺着岸边跑着,一面不住声地哭喊着“牛!牛!”啊,原来一条黄牛正在离船不远的深水里挣扎着。真是祸不单行!我看见船工急得脸都涨红了,他一会望望河里的黄牛,一会又回头看着船上的人……
“小王,你来把舵扳好,我下水!”小张说。
“不行,你水性不好!”一直没有开腔的另一个放映员小王早在脱衣服了。
“你们都不要下去,这里危险!再撑两篙竿我下!”船工不同意。
“你不能下,渡人要紧。”话音未落,小王已经“扑通”一声跳下河去,象条鱼儿一样在激流中翻滚着,于是船上人的心都系在他身上了,随着水的波浪在起伏着,跳动着,直到他游到牛的身边,拉着牵绳往岸边移动的时候,我们才松了口气。
船儿终于靠岸了。船工也恢复了他原来的神态。他望着河心,舒展了一下他那浓眉又开起玩笑来:“看你龙王有好歪,我船上自有擒龙人!”……
晚上,当我来到擦耳大队的晒坝时,那里早就坐满了看电影的社员。看来,两位放映员把九道弯的崎岖险阻早已甩在身后,而放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安排的巴巴实实了:放映机擦得干干净净,发电机已经试了又试,雪白的银幕也已挂在树枝上了。我想这么短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事,只怕他们还饿着肚子吧?
不一会,喇叭里的歌声停止了,银幕上打出了“本社新风赞”的幻灯字幕。看来是放映队例行的映前宣传开始了。小张吹吹面前的麦克风,铺开一张写好的稿纸,清晰地讲起话来:“社员同志们,你们好!现在是本社新风赞节目时间,宣传的内容有《护林模范王大伯》、《巴河渡口船工赞》、《擦耳山上备耕忙》,下面请听详细内容。”说完就顺手拿起几块竹板打起金钱板来。
“等等!”大队支部书记气喘吁吁地穿过人群来到放映台前,看他那兴奋劲不知又有啥比这更重要的新闻。一会,他那略为激动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同志们,我先念一封五队刚才送来的感谢信吧。”说着打开一张红纸念了起来:
“学习公社放映员,
跳水救牛不怕难,
一张红纸表谢意,
擦耳山上美名传。”
这短短的几句感谢的话,通过小小的喇叭箱传出来,显得格外响亮、动人。此刻,我虽然无法看清楚每个人的表情,但我想,人们的心里肯定都在回荡着同样的声音。要不,那压倒一切的巴掌声为什么会象春天的雷声铺天盖地地在空中作响呢!


第8版()
专栏: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琐谈·
对“看破者”的看破
冯并
生活中每每遇到一些自命的“看破者”,与之谈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及理想,总有些格格不入。
“看破者”中又有种种,其中之一,自以为是“过来人”,说是“理想也曾有过,还真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过几天,不过现在是‘看破’了。——有些人不仅不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反而抽砖揭瓦,有的领导对之不仅不加制止,反而作了个庇护‘老鼠’的‘永州某氏者’。这种风气不扭转,一切理想、任务都将是空的。既然看不惯,又管不了,何必再操那些心,白费那些力?”这样一通议论,满含原欲有为而无可奈何的激愤。那嫉恶的心情也还值得肯定,可以称作是“无可奈何”的“看破者”了。
无庸讳言,被严重破坏了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目前还没有根本好转,但对“看破者”的高论却不敢苟同。因为:一则,这“看破”实际上并不透彻,进而还可以说是一种看错;再则,如果人人也都这样的“看破”,反而遂了那些“抽砖揭瓦”的人们的心愿,那末,我们的事业反要真的要被败坏了。
何以说这“看破”并未看透?
第一,他们只看到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扭转不易,并没有看到,只要肯于坚持斗争,党风和社会风气必然可以扭转;只看到了“某些人”的同流合污,并没有看到更多的人的从善如流和疾恶如仇。比如河北的李海成,广东的庄惜英、山西的李丽,他们既看到了开后门、拉关系、贪污盗窃、走私贩私之风,确有难以一时完全刹住的一面,更看到了只要依靠党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斗争总可以取得胜利。李海成坚持告状到底,营私者毕竟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庄惜英多次坚决揭发,顶头上司也就自食了恶果;李丽敢于挂牌自奋,登高一呼,应者万千,终于改变了周围的商业风气。这些同志并没有声称“看破”了什么,但他们实际上要比任何“看破者”看得透、看得深。相形之下,“看破者”的眼力并不高明,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生活中的问题,却未能看到底,看出克服这些问题的力量和途径来,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从这个方面说,这“看破”便又是看错。
第二,这所谓“看破”,实际上又是一种推卸主人翁责任的遁词。不正之风猖如“硕鼠”,穿壁上梁,啮声嚓然。倘是真的明白人,谁也不会对此袖手旁观。俗语不是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吗?反对不正之风,防止它对社会主义的破坏,正是我们开创新局面的一个斗争内容,何言“瞎操心”、“白费力”呢!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些“看破者”的家里,真的有了老鼠,当他被啮声惊醒的时候,难道会躺在床上徒唤奈何,连起身去吓跑它也不去作的吗?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看破者”,因为他认为老鼠咬的是自己的财物,保护是义不容辞的,而对于社会上的“硕鼠”,却可以安然冷眼旁观,盖因主人翁责任感不切之故也。
“看破者”一看错二旁观,似乎是一种自误自弃。其结果却会直接殃及我们的事业。尤以面对后来人而以“过来人”去习染,“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各来各的看破,谁去维护正在开创的新局面呢!再者,“看破”虽不成论,毕竟是一种不正常的处世哲学,见不正之风而徒言看破,到头来,自己也会成了纵鼠的“永州某氏”。这恐怕是“无可奈何”的“看破者”始所未料的。


第8版()
专栏:域外文谈

印度的小说大师
申奥
纳拉扬是一位很有国际声望的印度小说大师。他用英文写了25部小说,是描绘印度近代生活的宏伟历史画卷。去年,他又出版了自传《我的岁月》。
七十六年前,他出生于马德拉斯邦的拉希浦南村,父亲是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他在大学毕业后在农村教过书,当过新闻记者,这些工作使他广泛接触各阶层人民,奠定了日后文学创作的基础。1935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斯瓦米和朋友们》在英国出版,从此便开始了写作生涯。他几乎每两年写一本书,主要作品有《艺术学士》、《英语教师》、《向导》、《顽抗的古鲁》、《理财专家》、《糖果小贩》、《等待马哈特马》等。
纳拉扬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小业主、教员、新闻记者、放债者、印刷工人。在一个农业人口占压倒多数的社会中,这些人只是一小部分,但他们却如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在他们身上既深深地打着古老传统的烙印,又倾向于朝现代化变革,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出现了各种悲剧和喜剧。
《理财专家》中的马尔戛雅,就是这样一个混合着新旧两种时代气息的人物。他渴望着占有财富,拥有小汽车等现代化设备。同时,他又供奉传统的财神拉锡米,有一次曾虔诚地祈祷了40天。后来他成为一本畅销书《和睦家庭》的发行人,还搞投机买卖,大发其财。但是由于他过分狡诈,结果众叛亲离,连他的儿子和伙伴都抛弃了他,经济上也宣告破产。到头来落得孤寂、贫困。
虽然纳拉扬以善写喜剧著称,但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是悲剧。以《向导》为例,它的主人公拉久曾经当过旅游向导,热恋着著名舞蹈家萝西。为了满足她的需要,他一度伪造货币而被捕入狱。释放出来之后,他没有安身之地,只得在一个寺庙中任事借以糊口。后来,为了给当地农民敬神求雨,迫于神权的压力,他在斋戒中活活饿死。
纳拉扬扎根于人民中,反映人民的忧乐和愿望。在他的喜剧中,虽然格调是轻松的,形式是活泼的,但都具有深刻的严肃的社会意义。他的作品曾在印度和国外多次获奖。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彭总在中南海》
这是一本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写彭德怀同志在中南海的书。从1953年至1959年彭总在中南海工作和生活了整整六个年头。全书四十一节,每节写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故事朴素、生动感人。彭德怀同志是深受我国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处处闪现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党的十二大号召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彭总在中南海》正是一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向党员、干部、广大青年进行党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书。 (刘)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田汉诗选》
田汉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但他的成就不止戏剧,在诗、词等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他的诗热情真挚,题材广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其中有歌颂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赞扬革命烈士、歌颂革命领袖的,有悼念亡友的,也有抒发自己情怀的。他历来随写随丢,不留底稿。现经多方搜集,共得作者三十年代以来的诗作近五百首,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附有他的生活照片及手迹多幅,并有廖沫沙写的代序。 (杨渡)


第8版()
专栏:

旗帜
辽宁朝阳地区 月华
抖落沉重的叹息向理想起飞,
哪一颗心不贮满了热?
闪烁在宇宙中飞旋的地球上,
岂止是美好的愿望,动人的传说?
九月,把成熟送给大地,
也送来了这样一个庄严时刻——
镰刀铁锤的旗帜下,我们集合!
我们的尊严是昆仑山
——现代化中国的建设者。
用高炉中燃烧的火
再一次把信念加热;
用责任田里沉甸甸的麦穗
托起五颗太阳的星座;
用刻在群众脸上的笑容
丰富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工作。
用理想和智慧的统一,
用自信心和力的铸合,
以共产主义的名义
把现代化琴弦弹拨!
啊,党!我们跟着你,往前,
甩在身后的是峡谷、峰峦和窘迫,
我不否认,作为一名普通党员,
有过苦闷和迷惑,
那是落在理想花瓣上的一粒微尘,
早已被温暖的春风拂落。
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指引我们战斗、生活和工作。
党,我能成为你合格的战士吗?
怀着怦怦跳的心,
注视着北京的灯火,
我再一次问自己。
这是史诗性的进军呀,
这是划时代的转折!
尽管困难和胜利一样多,
每一天都要承受千钧压力,
每一步都要经过昂奋拚搏,
党啊,你的儿女不会止步,
不会忘记实现共产主义的职责,
九月,第一个黎明,
党的旗帜下,我们集合……


第8版()
专栏:

干部会〔版画〕 肖映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