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 人心安定生产热情高
河南省小麦秋播面积大质量好
本报讯 通讯员孙普报道:辽阔的中州大地,眼下已进入秋播大忙季节。重点产麦区周口、新乡、洛阳、开封等地和郑州郊区农村广大农民,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精选良种,饱施肥料,今年播种小麦面积比过去更大,质量更好。
今年,河南省到处出现抢换良种的热潮。每当种子站运回一批良种,农民就从四面八方赶来,象赶庙会一样,人山人海。洛宁县良种站最近拉回最新优良品种50多万斤,一进站门,即被抢换一空。“非良种不下种”,已成为广大农民发展小麦生产的迫切愿望。有了良种还要选优,有了优种,还要精选去杂,已成为大多数地区农民夺取小麦高产的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今年河南农民积肥、造肥、购肥的劲头也是前所未有的。每到一个社队,都可以看到房前屋后,村里村外,路边田头,堆满了农家肥。有些已经耕耙头遍的地面上,一步一堆农家肥,撒开后,黑压压一层。一位承包土地的农民说:“过去施肥,说实在的,是黄土搬家。去年还怕政策变,粗肥质量很差;今年的肥料可算是真钢实货了。”“政府号召多施肥,多打粮,我每亩施6方多粗肥,100斤碳铵,120斤磷肥作底肥,夺取丰收大概没问题吧!”据沈丘县纸店公社调查,各户的粗肥亩均都在4方以上,碳铵和磷肥都在100至120斤以上,各项肥料实有数都比去年增加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不少人施用磷肥,获益不少;磷肥已成为各地最短缺的生产资料。今年尽管国家调进和自行采购的数量大大超过往年,争着购买磷肥的现象仍然到处可见。
今年河南小麦播种面积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农民说:“我省是产麦区,应该尽量多播种些小麦”。例如周口地区改春茬红薯田为秋播小麦田,改春茬棉花田为麦棉套作田,再加上清理十边,填塘补缺,大大增加了小麦的实际播种面积。这个地区今年小麦播种面积计划扩大到800万亩以上,又比去年增加50万亩左右。其他地区的小麦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为了创小麦高产,今年河南各地普遍注意精耕细作。农民对麦田耕了又耕,耙了又耙,有的提出三耕九耙要求;有些地块整得田平、土细。很多地方在耕耙过程中,因虫制宜地施了农药。今年农民施肥,也与往年不同。每一块地,不仅要求氮磷钾三要素都有,而且注意三要素的均衡用量。过去对底肥注意不够,今年大抓了底肥的施用量。如沈丘县,根据土壤中缺肥状况和增产要求,今年提出每亩平均施底肥的“一、一、三、四”用量(具体到田块各有差异):即100斤碳铵、100斤磷肥、30斤尿素、四方农家肥,既保证了苗全苗壮,又为明年麦苗正常生长打下了基础。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谋子”和“谋势”
杨传春
“善奕者谋势,不善者谋子”,这是下棋的一句行话。意思是,会下棋的人能通观全局,不是只顾一子之得失。用这个道理来看今年秋播的布局,会得到有益的启发。
据悉:长江流域有些生产队在安排秋播计划时,缩减绿肥种植面积,有的把原来是麦肥间作的地改成其他作物间作,有的甚至不留绿肥茬口。这种减少肥源的做法,无论是从行之有效的传统种植经验,还是从现代科学来看,都不合“谋势”之道。
俗话说:“人不欠地肥,地不欠人粮。”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有70%是由土壤里的有机质转化供给的。化肥不含有机质,草木灰、人畜肥等有机肥又很有限,增辟肥源的好办法之一,就是种植绿肥。绿肥不但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元素,豆科绿肥还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10万亩紫云英,可产鲜草3亿斤,含纯氮100万斤,折合标准氮肥500万斤,相当于一个年产2,500吨的化肥厂的产量。因此,合理地种植绿肥作物,不仅中低产地区应当重视,高产地区要保持高产的势头,也非重视不可。
江苏省有这样的经验:七十年代以前,以施有机肥为主,每亩只需施用化肥三四十斤;1975年后,绿肥等有机肥减少了40%,不得不多施化肥,去年单氮素化肥平均每亩就施用了110斤。结果,生产成本加大,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病虫害增多,粮食产量下降。现在,这个省提出“要象抓粮棉一样抓绿肥生产”,保持粮肥种植的合理比例,把种地和养地结合好,这是“谋势”之策。今年秋播在即,注意安排好绿肥的种植面积,实有强调的必要。


第2版()
专栏:

“禽苗之乡”的新事
——莆田县渠桥公社农民合股经营禽苗场的调查
本报记者 王炜中 陈明星
编者按:近几年农村养鸡鸭业发展较快,养鸡鸭的农民为了多产肉和蛋,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一些地方良种雏鸡鸭供应不足,就是目前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之一。福建莆田县渠桥公社发挥当地的技术优势,不用国家投资,由群众自己出钱出力,建立雏鸡鸭生产、供应基地,去年提供禽苗800多万只。看来,农民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力更生办禽苗场,是解决雏鸡鸭供应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有六十年孵化鸡鸭苗历史的禽苗之乡——福建省莆田县渠桥公社,近年来涌现出一批由农民自愿结合、个人集资、合股经营的禽苗场,其中已领取营业执照的有40个,它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鸡鸭饲养业和外贸出口,增加了国家、集体、个人的收入。
渠桥公社许多专业户自愿结合、合股经营的新联合体,一般是由有一定技术、资金,又善于经营的人发起,招集情投意合的农民或亲友,投资组建起来的。经大队同意,向公社提出开业申请,获准后便可正式经营。银行也允许立户头给予贷款。同时也可招收聘请技术员、种蛋代购员和禽苗推销员等生产管理人员。投资者本身也是管理者、劳动者。到目前为止,个人集资、合股经营的禽苗场,大的有100多人、120个方形孵化桶;小的有二三十人、三四十个孵化桶。每桶一次孵种蛋近1,000个。
这些禽苗场在经营上是自负盈亏,在管理上有一套严密的责任制。他们采取收蛋、孵苗和运销三段包干的办法。种蛋的收购、种禽苗的运销,都是通过合同形式,分别由代购员和推销员承包。由于在各个环节上都有严格的承包责任制,生产、管理人员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劳动。
这些禽苗场的收入,按两部分进行分配:一是按个人不同的工种和技术高低、劳动量大小评定的固定工资;二是按股分红。技术员是场里的关键人物。他的技术高低和工作好坏,对出苗率和禽苗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故月工资较高。
实践证明,这种禽苗场有如下好处:
一,安排了农村大批剩余劳力。渠桥公社每人平均不到5分地,一半劳力剩余。办了这些禽苗场以后,全社安排了4,500多个剩余劳力。二,可把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变死钱为活钱。据有营业执照的40个禽苗场统计,共有327个股份,总投资120万元。除银行贷款外,农民自筹闲散资金60.9万元。三,大大增加了商品量,为发展鸡鸭饲养业创造了条件。去年全社38个队办、专业承包的禽苗场,提供禽苗823万只,产值350万元;今年60个场,预计可提供1,446万只,产值600万元。四,国家、集体、个人都增加了收入。据有关规定,国家按每个禽苗场产值的3%征收零售营业税。今年国家给这些禽苗场贷款59万元,可收利息25,000多元。公社按每个场400元标准,向各禽苗场收取管理费,今年可收15,600多元。这些禽苗场所在的生产队,一年向每个场收取集体公益金等400至600元。入股办场的农民收入更可观。1980年春最早办起来的新度大队第15场,共有14股,去年每股分红700元。股东兼技术员林天捷,工资连分红,收入2,000多元。没有入股的种蛋代购员和禽苗推销员,年收入也在1,000元上下。由于种蛋的收购价比食用蛋的收购价高一倍,许多没有参加禽苗场的农民,通过出售种蛋也大大增加了收入。五,发挥了有经营特长和有技术特长社员的作用,厝柄大队第九禽苗场,把港利大队73岁的老技术员彭祖禹请出山。彭祖禹干孵化小鸡的营生,已有五十六年历史。在他的指导下,今年这个场能提供鸡鸭苗66万只。
禽苗这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在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2版()
专栏:

面对“双包”新情况实行专业承包以田养井
武清县积极改进机井管理办法
本报讯 通讯员郑云生、韩金起报道:天津市武清县根据实行“双包”责任制的新情况,在全县推广“专业承包,以田养井”的机井管理办法,受到干部和社员欢迎。
这个县有农田机井5,800多眼。实行以“双包”为主的联产责任制后,县委和县政府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不少生产队机井管理办法不完善。同时发现大王古庄公社宋场大队等单位实行的“专业承包,以田养井”的形式具有较多的优越性。
宋场大队的主要做法是:把经过整理维修的机泵、井房和配电设备全部包给两名社员专管,并在井房周围划出一亩五分地,由管井人员兼种。生产队与管井员签订合同,种植收入的一部分上交大队作为机井、机泵维修和更新费用,以田养井;一部分作为管井人员的报酬,多收的全部归个人。合同一定三年不变。对管井人员实行“三定一奖惩”:定任务,定工作效率,定维修费用(超支自付,节约归己);如全年不发生责任事故,保证机泵正常完好,适时完成浇地任务,年终发给每人一定奖金。如人为造成机泵损坏,则视情节不同由个人承担一定的维修费,并扣除奖金。
宋场大队实行这个办法后,机泵好坏、浇地多少与管井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常年“拴”在井上,心时时连在田里,比较充分地调动了管井人员的积极性。两名管井员常年轮流住在机房,管井、种地两不误,机泵一直无事故、无损坏。以田养井,机井开支有了经济来源,除去维修费和奖金,管井员一年交队现金400多元,为机井大修积累了资金。浇麦时,社员直接找管井员,依次浇灌,保证质量。管井员除和社员一样包地外,另外包种一些园田,也增加了收入。目前这种办法已在全县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2版()
专栏:

卢运交等四人活捉一海南坡鹿交给国家
9月17日,广东省东方县罗带公社社员卢运交、包握公、陈恩飞和张吉团,在田间劳动时活捉一只稀有的珍贵动物——海南坡鹿,当即送交国家,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表扬。
被活捉的是一只公鹿,大约七至八岁,体重一百四十斤左右,头部茸角四支,呈鲜红血色。估计这只鹿是距当地20公里以外的大田珍贵动物保护区跑出来的。由于坡鹿体型小,行动敏捷,就是居住在鹿区的农民平时也很少有机会看到。
东方县委、县政府对卢运交等人爱护坡鹿的行动予以表扬。目前,这只坡鹿已运往该县大田珍贵动物保护站驯养。图中近处为海南坡鹿。
陈就新 文兴帅


第2版()
专栏:

有了积极性 还得懂科学
安岳县帮助社员降低生产成本
本报讯 通讯员杨国选报道:四川省安岳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帮助社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
去年,安岳县农村实行了“双包”生产责任制后,不少社员种好包产地心切,一味地乱施肥,猛喷药,造成了浪费,甚至造成肥害、药害;有的社员虽然增了产,但除去成本和各种费用,往往增收不多。县里针对这些问题,今年组织各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培训植保专业人员200多名,帮助植保专业队与社员签订作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承包合同;二、把帮助社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作为评定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三、举办脱产和业余农技班;四、农技部门分片定点,设置虫情和作物生长测报点,及时发布情报,提出治理办法。
现在,全县有11万多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业余农技班学习;各公社纷纷建立了植保专业队,进行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承包。据新民公社三大队的调查,今年油菜平均亩产比去年增产127斤,每亩成本降低了23.1%;小麦平均亩产比去年增产30.6%,成本降低了27.8%。


第2版()
专栏:

活跃的力量
本报记者 田流 张平力
近几年来,昌平县的同志认识到昌平是块“宝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取公社、大队、生产队“三匹马拉车”的措施,积极发展各种工副业生产。1981年,全县工副业总收入达到1.2亿多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65%以上。今年上半年社队工副业总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6.6%。这县工副业的发展,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
在党的“十二大”召开的日子里,北京市昌平县的广大干部、群众在热烈议论着这样一个话题:党中央号召到本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昌平县怎么办?人们的回答是:三年就让它翻一番。很多干部和群众用近几年的事例,一再向记者说明,这种信心是有根据的,是完全有把握的。
经过十多天的调查访问,我们感到他们的信心,是来自他们过去三年的实践,来自他们为全县经济更迅速发展打下的基础。特别是他们发展工副业方面的成就,使我们看到了昌平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1981年,昌平县工副业总收入1.2亿多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65%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县社队工副业的总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6.6%。照这种速度干下去,三年后仅工副业的经济实力就相当可观了,何况它还是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呢!(一)
外地来昌平县参观的人心里总揣着一个谜:这几年,国家经济调整,不少地方的社队工副业或是无原料,或是无销路,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为什么这里偏偏在增长?这种增长速度能维持多久?昌平人是不瞒自己的“家底”的,他们说起全县的社队工副业,如数家珍:这里年产粗沙100多万吨,占首都用量的三分之一;长陵公社果脯厂的果脯,长期出口;香堂大队的去污粉,年产400吨,畅销全国;马池口大队生产的暖气片,占首都用量的40%;高口公社拔丝厂的铁钉,也在首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全县771个社队工副企业,生产8个门类上百种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立足本地资源、面向首都市场的。所有这些都在告诉人们:昌平的社队企业,是建立在本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不同大工业争原料、争销路、服务首都的基础上的,这个基础是可靠的。
早几年,昌平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脚下是块“宝地”。这里山上不仅适于生长闻名中外的“燕山板栗”,还蕴藏着90多种小矿产资源;这里到处有沙有石,都是上好的建筑材料;这里靠首都近,能为大工业、人民生活和外贸出口服务的生产门路多不胜数;北京城里“窝”了那么多技术人才,请来就是“点石成金”的好手;这里地少人多,有的是劳力……可是过去“以粮为纲”的绳索把人们捆住了,“单一经济”遮住了人们的视线,身在宝山不见宝。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带领广大干部和社员破除“左”的思想束缚,号召全县学习广东南海、四川广汉走农工商全面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从这里开始,这县的农村经济才真正获得生机,全县大力兴办社队工副业,“宝地”向人们献宝了。(二)
我们访问了不少社队工副企业,看到广大社员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
沙河公社踩河大队去年花了6,000多元买了两台旧水磨机,整修了几间破牛棚,建成了一条水磨石生产线,一座建材厂就建立起来了。原材料是从当地山里采来的,请来一名技术工人,带着60多名社员就开了工。水磨石做得精致光滑,直送首都某建筑工地。去年这个小厂上交大队5万元利润,成了一位“财神”。大队用这位“财神”赚来的钱又兴办了不少其他工副业,其中建筑队上得最快,现在已经开始在大队、公社承包社员住房工程。经济发展了,城市要建设,农民要盖新房,建筑业和建材业前途无量。昌平县看准了这一趋势,去年建了64个社队建材企业,许多社队组成了建筑队。现在,建材业和建筑业已经成为昌平县社队工副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有上的,也有下的。下是为了上。这两年昌平县停办了176个污染、亏损严重,无原料、销路少的社队企业。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全县社队工副业的发展速度,反而使一大批社队工副业兴盛起来。县委领导同志告诉我们,砍掉的项目都是社队工副业的劣势、包袱,这样才有利于社队工副业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昌平县能听到不少这种事:
——西二村大队一生产队有个小服装厂,社员们见附近一家国营服装厂天天处理一堆堆废布头,就花钱将布头买回来,碎布条扎成拖把,小布头拼制成手套或童装,送上市场,每年能收入几千元;
——北七家公社去年建了一座中型养鸡场。无处买雏鸡,就把国营养鸡场的四万只淘汰鸡买回来,请来一位专家实验“强制换羽”新技术,四万只鸡延长了生蛋期,今年可向首都市场提供鲜蛋50万斤……
人们会问:靠这样拾拾捡捡,社队工副业能有前途?沙河公社老牛湾大队党支部书记魏长青说:“怎么会没前途?社队工副企业有别人抢不去的优势。拿我们大队的景泰蓝厂来说吧。厂房是旧房子改的,早已过了折旧期,可以不算钱。买了些设备工具,固定资产是1.2万元。有流动资金2万元,43名工人,一年可盈利5万元。我们虽然用于劳力投资的比重比它大,但是咱劳力多,正好发展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是国营企业比不了的。他的话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我国,劳动密集型生产有很大发展前途。这县的社队工副业,正是充分利用了自己劳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甘愿跟在大工业后面拾拾捡捡,不去争项目、争原料,从而找到了发展生产的新门路。昌平县靠首都近,实际上,这种拾遗补缺的机会很多。(三)
广大社队工副企业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做“四不嫌”,即:不嫌项目小,不嫌利润薄,不嫌活脏,不嫌活累。这“四不嫌”精神,使社队工副业生产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我们访问了沙河公社知青大队。数了数,这个只有400多人的大队,兴办了十几项工副业项目,从养乌鸡、养鱼、加工剪刀,到做纸箱和儿童玩具等等。问起加工剪刀有多少利?说是一把只有几厘。问起做纸箱的社员累不累?社员回答说,有时赶任务一天要干十几小时。大队党支书纪成栋说,手工劳动就是这个特点。净找省力省事的活儿,哪有那么多?他还说:“揽的工副业项目多,企业发展的回旋余地才大,这项不行干那项,企业发展的速度就能保持下去。眼下我们想多搞几项工副业,目的是要积累资金和提高技术,把我们的乌鸡养殖场扩大起来,走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联合经营道路。现在我们养了4万只乌鸡。等养到10万只以上,跟着就上乌鸡加工厂,那时候会是什么样?”纪成栋现在是公社社队企业公司的副经理,他的经营之道将要推广到全公社去。在沙河公社,这位副经理所憧憬的农工商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已经出现萌芽。现在有几条“龙”,即:自产黄豆,制成豆腐出售;自产绿豆,泡成豆芽出售;自产小麦,磨成面粉加工成挂面出售;自己养鸡,加工成熏鸡出售;用自产的粮、鸡、鸭、鱼、菜开设饭馆,还有自产砖瓦、建材,带料外出承包工程。这种“一条龙”生产体系,现在已出现不少。(四)
这县社队工副业近两年之所以能够获得持续发展,与县委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措施分不开。最主要的,是实行了社、大队、生产队“三匹马拉车”的措施,生产队是“高头骏马”。县委明确规定:社办企业利润的20%、大队企业利润的50%、生产队工副业利润的70%参加社员分配。这一下就把社队工副业和广大社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了,办工副业的积极性真是一级比一级高。
再就是对社队企业的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县社队企业局改为社队企业经委,下面按专业化分成四个管理公司,各公社的社队企业管理机构也相应改为专业公司,成为一级经济组织。因此形成了指挥有权、运转灵活的体系,社队企业的许多事就好办多了。
*****
如果把昌平县农村经济比做一盘棋,那么在近两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社队工副企业,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牵动全局的“棋子”。去年,全县社队工副企业向国家提供的税金,相当于全县农业税收的三倍多;向农业的投资有600多万元。全县社员人均收入54.5%来自社队工副企业。
昌平县社队工副企业做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活跃力量,今后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推动力——这是可以肯定的。(附图片)
昌平县南口公社利用当地原料办起一座平拉玻璃厂,仅七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目前年产能力达十万标箱,产品深受城乡群众欢迎。这是工厂在进行生产。
本报记者 田永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