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打麦场上的笑声(外一章)
周同宾
村头打麦场里,传出一阵又一阵脆嘣嘣的笑声。那是几个婶婶、嫂嫂正在学骑自行车。按常理说,她们都已过了学自行车的年龄,可看那兴致,那劲头,还和青年人一样。
新媳妇桂花嫂是师傅。她正掌着车架教云子嫂。云子嫂狠握车把,紧绷着嘴,象使出了千斤力气。桂花嫂悄悄地放开了车架。云子嫂独自一扭一歪地朝前骑着,骑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大家看云子嫂快学会了,发出一阵欢呼声。
那边,胖乎乎的锁儿三婶正推着一辆新“飞鸽”,单脚蹬着脚蹬儿,想上,上不去。她叫道:“桂花哎,也来教教我嘛!”桂花嫂帮她骑上,车架顿时压得吱吱响。刚转一圈儿,桂花嫂又悄悄松开了手。手刚丢,锁儿三婶腰一扭,车把一歪,象个大皮球似的,从车上滚到地上。也许因为胖,跌得并不疼,来不及掸掉身上的尘土,拍着胯骨笑起来。
笑声里,正骑着车子转圈儿的顺二婶说话了:“俺老头子不相信我能学会,他说,我能骑车子,他能学会开飞机。看看,我不学会了吗?”她正说着,一不小心,连人和车子撞在柴草垛上,沾了一头一身草梗、麦壳儿。又是一阵炒豆儿似的笑声响了起来。
锁儿三婶用手朝大伙儿一抡,一本正经地说:“都别笑了,下劲儿学吧,等几天街上逢集,咱们骑着车子排成队去,叫他们看看,哼!”
是呀,如果这一群大嫂、大婶骑着自行车,一字儿飞驰在通往集镇的大道上,那才招引人哩!


第4版()
专栏:

晚唱
傍晚,人们踏着夕阳,从打谷场、从庄稼地回村的时候,便会听到一阵铮铮淙淙的三弦声。那声音出自一个独门小院里。“五保户”宁大伯正端坐在老榆树下,自弹自唱。
大人们走进这独门小院里来了,宁大伯停止了弹唱。二顺哥扛来一布袋粮食:“大伯,快找东西盛着,这是俺们组给您的。”老人说:“咋这么多?”二顺哥说:“丰收了,您也得多吃点。”金灿灿的稻谷,正往缸里倒着,锁儿叔也扛来了一布袋。大伯一见,犯愁了:“哎哟,我往哪里盛啊!”话音没落,小柱子挑满满两筐玉米进了院,后跟着兰花嫂,提一篮黄豆。小柱子说:“大爷,听人说,进了老境,吃点儿粗粮有好处;这玉米,您掺配着吃。”兰花嫂说:“这黄豆,您老换豆腐”。老人还没收起,又进来一群人,有的背来一袋绿豆,有的端来一笸箩豇豆,有的兜来一包芝麻,有的抱来两个老南瓜……
人们次第去了。满天晚霞映得小院里一片桔红,连老榆树的繁枝密叶也染上了玛瑙色。老人微微笑着,又坐在树下,拿起乐器,转轴拨弦,弹的是名曲《步步高》……


第4版()
专栏:
风哟,十月的金风解放军某部 刘毅然这么亲昵哟,又那么香醇,吹来了,陆地吹来金色的风,象祖国的手,抚着我的胸脯,荡我赤子之情。我爱十月啊,爱十月的金风,这么醉人哟,又那么多情,它把海岛搂进祖国的怀里,它把祖国送到战士的心中。我张大着嘴巴,贪婪地呼吸,品尝这爱的芬芳多香,多浓;故乡啊,田野多么迷人呀,谷穗儿正铺开金色的收成!踏飞溅的浪花,我在谛听,远山的汽笛、母亲殷切的叮咛,太阳在鸡啼声中跃出海面,好啊,我的母亲健壮的笑容!对着太阳,对着祖国的金风,我致敬,举着士兵的忠诚,举着坚贞而灼热的心,举着赤子的全部爱情。我啊,一个普通的年轻士兵,海疆上,一颗不锈的钢钉,我留恋这金风的柔情爱抚,更懂得母亲交给的庄严使命!我敞开绿色的衣襟,且收下祖国的深情,我打开警惕的枪刺,高擎自由的天空!


第4版()
专栏:

雕塑
海南
今年仲夏,我回到了阔别十余载的故乡哈尔滨。我漫步松花江边,一组新建的艺术雕塑扑入我的眼帘。引颈高飞的白天鹅、亲昵依偎的梅花鹿、激烈搏斗的巨人与黑龙……形象逼真,呼之欲动,表现了民间浪漫的传奇色彩。而那高擎火炬队旗的少先队员,拨弹琵琶的艺术幼苗,晨光里展肢舞剑的少女,牵着母亲手蹒跚学步的婴孩……人物传神,维妙维肖,赋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性格特征。一位老园丁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哈尔滨城市建设展现一片新容,市政府拨款重建了江畔斯大林公园,种花养草,添红缀绿,又修筑了水榭亭阁,来美化人民生活。他笑吟吟地说:“最美的还是这艺术品,都是近两年新建的,漂亮极了。”
看完雕塑,兴味未尽,沿着江岸边浏览边思索着。雕塑,是一代文化的象征,能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并反映一个民族的美学情趣。可谈到享有盛名的雕塑,人们总习惯于将惊羡的目光投向欧美大陆,津津乐道地去赞美华沙的美人鱼、纽约港口的女自由神及雅典、巴黎等城市的雕塑珍品……久而久之,抱着艺术偏见的人们却遗忘了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国,敦煌千佛洞彩塑、云岗石窟、四川乐山大佛……早已闻名于世,国外美术、历史、考古工作者纷至沓来,以一睹为快,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吗?
打倒“四人帮”以来,城市建设除旧布新,街路上增多了各种广告、牌匾、霓虹灯……丰富多采,赫然醒目,反映了物质繁荣的一面。但看久了使人总有些感到商业气息太浓,而缺少生活中更有意义的情趣,不免惋惜。
仿佛回答我这一想法,离哈前夕,从省美协一位朋友那里高兴得知:最近有一个《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许多省市都已积极行动起来了。听到这一消息,我心中十分畅快。归来后,我有意翻看了各地的报纸,果然,一座座革命史迹纪念碑、一尊尊历史名人雕像开始兴建。福建、上海正在精心设计郑成功、林则徐、聂耳、冼星海雕像;广东已着手制作反映我党光辉战斗历程的几组大型浮雕;重庆长江大桥桥头正在用铝合金浇铸一组优美的艺术雕塑;广州市中心的人民公园已改建为科学文化雕塑公园,不久将在草坪上耸起鲁迅、闻一多、李四光、彭加木等一批历史名人的塑像……尤使我感动的是重庆市少先队员捐款3万多元,献给渣滓洞、白公馆《烈士群雕》,北京大学学生捐款1万多元,浇铸李大钊、蔡元培半身铜像,表现了我国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历史传统、追求共产主义目标的坚定信念。读了这些消息,真使人振奋不已。我渴盼见到一座座富有民族风格、给人以美感和力量的雕塑,在祖国大地上崛起,它们犹如颗颗珍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添奇丽的光彩。


第4版()
专栏:

葛洲坝风景
青勃
葛洲坝葛洲坝,你是长江的梳子,银灰色的梳子!那船闸的闸墙,那泄水和排沙的闸口,都是一组组的梳齿……葛洲坝,你是神奇的梳子,把江水梳得缕缕顺顺!让泥沙去到大海沉淀,让急流推动水电站的涡轮,让静波浮载船只……葛洲坝,你在梳理水利资源柔长的发丝。
船闸是谁搬来了巍峨的长城?是谁安上了六百吨重的闸门?葛洲坝的船闸,是攀登天府的水上阶梯。我在船上,船在闸区,满船的眼睛都在注视江水在徐徐升高,看电动的巨大拉臂,把沉重的闸门开启……万吨客轮是一尾鲤鱼,跳过了新时代的龙门!
泄水闸这里有欢乐的鼓声,这里有叱咤的雷声,这里有撞在钢筋混凝土上大浪山崩的涛声,这里有飞溅的浪珠发出的风声、雨声……这里有江水爆炸的气浪,这里有大江翻卷的云层,这里有煮沸的一池紫烟黄雾,这里有永远不会凝固的波谷浪峰……在舞踊而又惊悸的浪尖上,微笑着一环葛洲坝的彩虹。


第4版()
专栏:

葛洲坝工地速写
徐希


第4版()
专栏:

带露的小花
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二处 张文清
混凝土工班的活动板房紧靠着后山崖,崖上开着无数小花。每天早晨,太阳刚一冒红,小花就顶着晶莹的露珠,朝着修建铁路的工人微笑,笑红了脸,笑弯了腰。
每天早晨,也总有一个小伙子偎坐在花丛中专心地读着一本《混凝土施工技术》。他那红红的脸蛋,在晨曦中也象一朵可爱的花。
小伙子刚满18岁,真名宋长白,因为生他的时候,他爸爸正在长白山里修铁路。他来报到那天,队长问他:“工种很多,你为啥偏要求当混凝土工呀?”
“我爸爸退休前就是混凝土工,要不咋叫我来接爸爸的班呢!”小伙子挺俏皮地回答。
这朵稚嫩的小花第一次顶岗,正碰上队里灌注一座难度很大的八角形桥台。我把自己担负的这一角捣固好,便钻过去帮他。嗬,真不能小看人!小家伙一跳进模板筒里,马上由小花变成了一头撒欢的小鹿。为了把边角都能捣固遍,他蹲,跪,爬,躺,轻捷灵活地钻过拉筋和支撑,一会就轱辘成了个小泥人。
小伙子象个蜜罐子里泡出来的糖人,就会甜笑。但是有一次他哭了,哭得还很伤心……
一个晴朗的早晨,他耷拉着头从山下小路走上来,眼角上挂着泪珠。我急忙问:“怎么啦?”
这一问,他呜呜哭出声来:“我……捣固时一点都没偷懒,可是,桥墩面……”
“桥墩面怎么啦?”我以为出了大漏子,也神色紧张起来。
“出了一片水泡。”他仍哽咽着说。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告诉他这不影响桥墩质量。他仍难过地说:“那也不行呀!爸爸说他修了多半辈子铁路,经手捣固过的桥隧,不用说出‘狗洞’、‘蜂窝’,就连沙流子也没出过,我写信可咋向爸爸说呀!”
我忙安慰长白,出现这种水泡是因为震捣棒距离模板过近造成的。要想出高质量的桥墩,光凭力气不够,还得钻些科学知识。小伙子便从我手里索取到这本《混凝土施工技术》,天一亮就起床,坐在花丛里学习。每当太阳出山,他那秀气的眉毛上也和花瓣同时挑着露珠。他确实是一朵带露的小花啊!


第4版()
专栏:

喜庆佳节 王华


第4版()
专栏:

美术新作选
让五讲四美的鲜花遍地盛开(宣传画) 周跃潮
春到山乡(油画) 杨绍路
攀登(油画) 简崇民 罗林
峡江清晓(中国画) 李颖
饮漓图(版画) 廖宗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