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农田水利建设要因势利导
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不仅在责任田里精耕细作,还千方百计兴办农田水利,改变生产条件。这些工程有些由社队集体搞,有些由社员自愿联户、分户搞,多数以小型、配套为主,讲求早见效,早受益。面对当前这一新形势,各级领导要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组织和领导群众,把农田水利建设搞好,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创造条件。
我国前年南涝北旱,去年东旱西涝,仍能连续夺得丰收。这主要是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的结果,也与多年改善生产条件的成就有密切关系。但应清醒地看到,多数地区的水利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经过近两年来旱涝考验,反映出一些地方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同时,随着近几年农业生产尤其是经济作物的迅速发展,也对改善水利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和其他农业基本建设,关系农业发展的全局,应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千万不可忽视。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管理和配套。进行农田水利建设,首先要搞好现有工程的维修、补套、配套和保证安全,进一步发挥已有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兴建一些当年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各地应该区别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择优安排,力争做到投资少、用工省、见效快,以便有更多的工程投入使用。过去,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多建新工程,没有在管好用好现有工程上下功夫,许多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未能及时发挥出来;有的由于责任不明,管理不善,水利设施甚至遭到损坏。凡是存在这类现象的地方,都要认真进行检查处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现有工程设施管好用好。
农田水利工程,过去主要是依靠集体力量建设起来的,今后仍然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去进行。社队搞农田水利是一种劳动积累,要继续坚持社队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方针,引导农民合理地使用劳动投资,把这项农业基本建设搞好。只要真正做到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合理负担,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杜绝“一平二调”,就能充分调动农民搞好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各地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要把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起来。无论实行哪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队、生产队对兴办农田水利都应有统一的规划、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解决出工、集资等矛盾,集体和农户要多进行协商,不要动不动就搞什么“大干”、“会战”,一般能分散施工的就不要集中搞,能由生产队自己办的就不要大队集中搞,能由大队办的就不要全公社集中搞。前几年,有的地方摊子铺得大了些,超出了社队的负担能力,有的搞了平调和形式主义,损害了群众利益,农民对此有意见。这是属于工作中的失误,主要是受“左”的思想影响造成的,不能认为是农田水利搞错了。我们要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再重复那些错误做法,更不能撒手不管。现在,各地已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合理负担中的按受益面积集资,施工中的合同制、承包制、小段包工,管理中的多种形式责任制,都值得认真总结,因地制宜地推广。
当前,有很多有利于兴修农田水利的条件:社队集体经济和社员逐渐富裕起来,农民要求改善生产条件的积极性很高,农村劳力有较多的剩余,投资投工能力大大增强,又总结了水利建设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干部作风也有了改进。各级领导只要充分认识和运用这些有利条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领导,农田水利建设一定会搞得比过去更扎实,更有成效。


第2版()
专栏:

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创造条件
泰安地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领导
本报讯 通讯员韩尚义报道: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山东泰安地区为了给今年的农业丰收创造条件,针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户搞、联户搞和大队、生产队搞已成为主要施工形式的特点,及时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地委和行署认为,许多生产队土地管理到了户,施工必然分散,规划、组织、发动和领导工作都相应地加重了,如果领导稍有放松,就会贻误时机,造成被动。
为适应这种新的情况,泰安地委、行署和各级领导机关首先通过总结1981年大旱之年夺得丰收的经验,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认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义。1981年1至10月份,这个地区平均降雨比上年同期减少一半以上,全区70%的麦田、50%左右的秋田是靠引水提水灌溉的,多年来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干部群众从这一事实认识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坚持干下去。
地、县、社三级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量力而行地制定规划,具体帮助生产队、农户将规划落实,对于一些确有困难的社队,还从资金、物料上给予补助和扶持,使这些社队集体和社员的积极性得以发挥。此外,各级都认真执行政策,鼓励社员在责任田里打井修渠、整地改土,明确规定新搞的农田水利设施,谁建谁用。要求集体兴办的农田水利工程,把任务落实到组、到人,建立施工责任制,实行“几定一奖”、“大包干”等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通过深入发动和加强领导,泰安地区的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很快全面展开。到去年12月底,全区上工地的劳力50万人。已完成各种水利工程项目26,900项,其中有:新打机井4,043眼,土井10,165眼,整地改土36.4万亩。


第2版()
专栏:

正确处理受益和出力的关系
洪善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工效快
本报讯 山西省平遥县洪善公社在去冬农田基本建设中,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工程标准,由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分头去干,正确处理了得益和出力的关系。
洪善公社地处汾河灌区,多年来已经形成一套排灌系统。但是,有些渠道淤埋比较严重,有些地方还需增加新的渠道。因为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开始一些干部感到不好组织劳力,存在畏难情绪。如果不搞农田基本建设,浇不了地,压不住碱,春季很难捉苗,又会影响灌溉。群众对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要求比较强烈。公社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本着谁浇水谁挖渠,谁挖渠谁用水的原则,按各队受益面积大小分担工程任务,并根据各队实行的责任制形式不同,帮助各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办法:生产队核算,联产到组的单位,定出计酬标准,组织专门力量,集体投资,现金结算;实行“三小五定”的单位,由集体记工,定额计酬;包产到户、到劳以及大包干的单位,以收益面积摊工,能摊工的投工,不能摊工者投资,由集体组织劳力完成。负担合理,互不吃亏,大家劲头足,工效快,全公社规划的84条渠道的清淤,新开挖的两条退水渠、一条机耕路和76个浇地口,只用10天时间就全部完成,接着又进行了平田整地。


第2版()
专栏:

农民丰收之后不忘国家
滁县地区县县卖粮超亿斤
据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省滁县地区农民丰收不忘国家,踊跃向国家交售粮食、油料。截至1981年12月18日,全区已收购粮食10亿余斤,超过征购和超购任务的92.4%。全区县县卖粮超过1亿斤。油脂入库量达6,732万斤,超过油脂统购任务2倍多。
滁县地区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以后,农业连续三年大幅度增产,全区农民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1979年交售粮食5.7亿斤,1980年上升到6.9亿斤,本粮食年度预计可达12亿斤。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延安地区出现售粮万斤的农户
长期贫困的陕北黄土高原,去年实行了责任制后,落后面貌开始改变,出现一些售粮万斤的农户。志丹县杏河公社沙湾大队王家沟生产队社员姬存清,1981年向国家超售万斤粮,受到县里的表彰。他家1979年还吃了国家200斤返销粮,1981年受灾却打了两万多斤粮。他的日子过好了,不忘党的政策好,积极向国家卖余粮。
薛兴良摄影报道


第2版()
专栏:

江西万余农户售粮超万斤
据新华社南昌电 到1981年12月上旬止,江西省向国家售粮1万斤以上的农户达12,300多户。售粮最多的户是南昌县团结大队社员罗振华,一家3个劳力,向国家交售了40,341斤粮食。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社员个个乐开怀
——武进县虞家头生产队年终分配目睹记
去年11月29日上午,江苏武进县洛阳公社虞桥大队虞家头生产队年终分配兑现会举行了,我赶到现场一看,简直比办喜事还要热闹。
会场安排在生产队的晒谷场上。四周彩旗飘扬,收录机放着欢快的音乐。主席台前贴着大幅标语:“党的政策暖人心,干群团结鼓干劲。”旁边墙上贴着生产队1981年年终分配方案。我赶紧挤上前去,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多的一户社员,全家4口人,从集体实分现金8,698.72元,实分粮食3,577斤。全队31户、101人,共实分现金6万多元,粮食6万多斤。
可真了不起呀!1980年每人平均分配还只有132.50元,只一年时间,每人平均分配收入就跃为880.12元了,是怎么打的翻身仗呢?队长黄季文在分配兑现会上的讲话,解开了我的谜。他说,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照亮了我们由穷致富的道路,这一年的丰收,靠的是党的英明领导。由于党的政策得人心,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开展了繁育蚌苗、养蜂、养兔、养猪、养鱼等多种经营,我们才能够打了翻身仗。黄季文还总结说:“我的亲身体会是,‘若要富,就要在事业上创新路!’”他那发自农民心底的话,引来了全场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县委副书记严道径和副县长廖福林也特地赶来参加社员大会,他们祝贺大家取得了好成绩,希望社员们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鼓足干劲,努力发展生产,在1982年夺取更大的成绩。
当公社陈书记讲话时,71岁的老农于志祥突然走上讲台,打断了老陈的话。老汉满脸皱纹,牙齿都掉了,可精神挺好。他眉开眼笑地说:“我这上了年纪的人,只一个人劳动,扣除了和老伴俩的口粮之外,一年还分得现金300多元,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完了。”老汉这突如其来的插话,使会场更加活跃起来,笑声不止。
一叠叠钞票用红纸封好,整整齐齐地摆在主席台上,社员们秩序井然地在台前排成了一条长蛇阵,开始一个个依次领钱。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双手颤抖地捧着与老伴于正发劳动挣得的1,500元现金,笑得合不拢嘴。她咕噜着:“这么多的钱,我一辈子也没见过!”
信用社的同志来到现场服务。领了钱的社员又在这儿排起了队。他们二三千地存款,不一会就储蓄了近2万元。
洛阳供销社也送货到现场,4辆长征自行车的龙头上扎着彩绸红花,4台缝纫机整齐地摆在一旁,它们正等待着奖售的主人。临时搭起的柜台上,商品琳琅满目。电视机、收音机、台钟、毛线、布匹、糖果烟酒、盆桶席篓、碗橱、樟木箱……东西可真多啊!社员们竞相选购,一个个乐开了怀。
亲眼看到农村这些新鲜事儿,我简直抑制不住心头的激情。离开虞家头生产队以后,那丰收的喜悦,老农的欢笑,动人的场面,还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崔秀芝


第2版()
专栏:

农村利用小水电有新进展
本报讯 从去年开始,不少地区水利、电力部门为帮助农村解决生产生活需要的能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小水电的电能,开展电热烧饭、制茶、烤烟、取暖等,“以电代木”,取得了较好效果。赣南、闽北、四川凉山、云南西双版纳、吉林延边等林区,都开始用小水电的电力烧饭。江西石城县城关镇,2万居民已部分采用电烧饭,计划全部用电后,每年需400~500万度,刚好利用本县小水电余电,一年可节省木柴0.8~1万吨(相当于木材1.2万立方米)。
浙江省水利厅已着手逐步推广电制茶。目前用木柴炒茶,每炒一担茶需烧掉木柴400斤;全省年产茶170万担,每年需耗柴30多万吨。实现电制茶后,全省炒茶耗电只相当于现有小水电发电量的三分之一;而且采茶季节适逢丰水期,正好充分利用季节电能,减少弃水,提高电站利用小时。利用小水电制茶,可以减轻对山林的破坏,合理利用当地水力,节省能源,一举数得。
我国广大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目前仅利用了10%。去年各地小水电装机容量又新增加60万千瓦,使全国装机总容量达到753万千瓦。去年全年小水电发电量约为143亿度,成为我国广大农村的一项重要能源,给近800个县、1.7万个公社提供了电能。


第2版()
专栏:

组织各种科技人才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
我国建立一大批公社科普协会
据新华社北京电 一大批公社科普协会在我国农村建立起来了。农村基层的这种群众科技组织,在推动科学种田、发展多种经营、挖掘农村技术人才潜力和促进农业增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农村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后,农民迫切要求依靠科学技术增产致富。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公社科普协会应运而生。它把公社范围内各种技术人才、专业人员,“田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组织起来,在公社党委领导和县科协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农业技术承包、技术交流、科学知识普及和人才培训等活动,使很多原来服务对象和范围很窄的各种人才转为全公社服务,充分发挥作用。据中国科协调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地农村建立的公社科普协会数以千计,其发展形势有如雨后春笋。光是四川省就有1,000多个;吉林省四平地区156个人民公社,社社都有科协。
中国科协认为,公社科普协会适合我国国情,它可以根据农村的需要和条件,通过自己的会员,把工作做到千家万户,促进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民族语言电影多了
四川省藏、彝族农牧民1981年看到了更多的用本民族语言译制的电影。据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由于加快了配音译制速度,1981年共翻译了32部影片,占近四年翻译影片总数的近一半。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文体活动小型多样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马莲渠公社党委组织以回乡知识青年、民间老艺人为骨干的公社业余文体队,利用出工前或休息时间,在田边地头领着社员说快板、唱民歌、赛“花儿”,在林荫树下给大伙表演刀、枪、棍、鞭,活跃公社文化体育生活。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文化生活丰富多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文化馆利用维吾尔族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他们组织了三个民间艺人演唱队,为农民演出。每月在农村举办一次盛大的“麦西热甫”(民间歌舞会)。最近三年,他们还培养了100多名农民美术骨干,创作了360余幅农民画。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公社建起农用微生物厂
黑龙江省龙江县景星公社去年11月18日办起一座工厂——农用微生物厂。这是在社员的普遍要求下建立起来的。去年景星公社农业丰收后,社员对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要求更加迫切。为给1982年继续丰收打基础,全公社81个生产队,队队向公社提供10元钱、50斤谷子(作菌种原料用),筹建农用微生物厂。县农业科技总站对社员的要求大力支持,先后送来灭菌器、恒温箱、显微镜等必备器具和葡萄糖、蛋白胨等30种药物。建厂以来,已生产出“5406”生物菌肥2,800支,防治玉米螟用的白僵菌,防治黑穗病用的“769”等五种菌种正在试制生产。这个公社的农技干部说:“从来没有见过社员这么渴望农业技术,还是实行生产责任制好哇!” 田颖生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种菜有了好“参谋”
在山西省清徐县城关公社北营大队,有个蔬菜生产“参谋部”,这就是受社员们欢迎的青年科研组。别看他们都是些刚二十出头的娃娃,大家可信任他们哩!
这个科研组有八个人,八人拧成了一股劲,起早摸黑钻在十六亩试验田里。为提高白菜产量,他们搞了三四个杂交品种,选出了青玉一代杂交进行试验,亩产达二万斤。去年一年,他们共培育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等优良种子一千多斤,除本大队用外,还供应了附近五个大队。
现在,全大队五百多亩蔬菜地种子由他们培育,病虫害由他们指导防治,就是社员自留地的菜怎么种,病怎么治,也都要找他们参谋参谋。去年一队的社员听了科研组的技术指导,自留地先种水萝卜,然后黄瓜、西红柿、豆角,秋后又种大白菜,每人四厘地,中等收入一般都在一百五十元,有的高达二百多元。
王富祥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包地不忘育良种
安徽省岳西县中关公社斗水大队滑石生产队去年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科队的田地也包到了户。原在大队农科队当技术员的青年农民储昭文,也承包了三亩五分田。当时他想,自己是受农业部门培训多年的农民技术员,现在虽然实行了责任制,但也不能只顾种好自家承包的几亩田,应当使自己的技术为全队社员服务。当地是个高寒山区,只能种植一季中稻,农民需要早熟、高产的良种。春播前,他从安庆地区农科所引进了“桂朝二号”等八个水稻品种,在自己家承包的田里,安排一亩田进行对比试验,还种了一亩杂交稻,剩下的一亩五分田都用作繁育良种。搞种子实验,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繁育种子势必要多花工。但他想的是,只要能培育出良种,为大多数农户服务,就是冒点风险、吃点亏,也是值得的。他自费订购了《农业科技通讯》、《科学种田》等六种刊物,遇到技术上的难题,还上门去请教农业技术干部。
秋收时,储昭文承包的稻田里一片金黄,对比种植的8个水稻品种都陆续成熟了。通过鉴定,选出了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桂朝二号”良种,一亩杂交稻收了1,015斤,一亩五分种子田收种子1,125斤,给队里54户社员提供了水稻良种。
操声焰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人畜共患的疾病
动物的传染病、寄生虫病,有150多种可以传染给人,其中常见的危害严重的有30多种。这种人畜均感染的疫病,通常称为人畜共患病。根据不同的传播形式,这种病可以分为:人传给动物的共患病、动物传给人的共患病、人和动物相互感染的共患病。人传给动物的共患病比较少,动物传给人的和人畜相互感染的共患病则比较多,如:布氏杆菌病、狂犬病、马鼻疽病、炭疽病、结核病、乙型脑炎、日本血吸虫病、猪囊虫病等。
多数人畜共患病在我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这类病对发展畜牧业有一定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对畜牧业的危害更大。如乙型脑炎,对怀孕母猪会引起流产、死胎等,很少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吸了这种病猪血的蚊虫再叮咬人体,就可能使人感染可怕的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也是这样,羊感染后会引起母羊流产和公羊睾丸炎等;人被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因四肢等处疼痛或关节变形而丧失劳力,甚至死亡。
牲畜在饲养和流通(包括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很多,如有一个环节失调,要做好这类疫病的预防就比较困难。当前,我国各部门在防治上配合得比较好的有驱绦(虫)灭囊(虫)、布氏杆菌病和血吸虫病等。通过动物检疫机构,检查病畜,阻断疫病传播,许多地区都在进行。这项工作对预防人畜共患病,起到一定的作用。
开展预防注射是预防人畜共患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布氏杆菌、乙性脑炎、炭疽病等均有疫苗可供注射。
我国的饲养业主要分散在农村的千家万户,要搞好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配合。这就要求医药卫生部门、兽医部门、农业科技部门,广泛宣传防疫知识。 炳桂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四川省安岳县兴隆区农技站站长、现任县农业局副局长郑太阶,多年坚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是他在向生产队的社员讲农技课。 邓武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