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读着这本书会使你流泪”
——看美国新书《隐藏在富裕中的饥饿》
袁先禄
1974年11月,在美国费城,洛丽塔·施瓦兹—诺贝尔偶然碰见一个已经多天吃不上饭的老太太。她给老太太送了点吃的,并想了解费城是否还有人挨饿。出乎她的意外,在这个相当富裕的城市里,竟有不少人在饥饿线上挣扎。她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当年圣诞节出版的那期《费拉德尔菲亚》杂志上。这篇报道引起了很大震动,施瓦兹—诺贝尔因而获得了“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数月后,当她再去那里时,邻居告诉她:那位老太太已经饿死了。此后,施瓦兹—诺贝尔对美国的饥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不论是在芝加哥、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在密西西比农村地区,她发现到处都有人在遭受饥饿的折磨,而且近年来问题日益严重。不久前,纽约普特南之子公司出版的《隐藏在富裕中的饥饿》一书,就是她进行了七年的调查的真实记录。
在一个如此“富裕”的国家的名城,发生了多少令人心酸的事情啊!一位老太太因饿得发慌,竟把一些骨头煮软了吞吃;一群孩子每天除在学校里吃上一顿免费午餐外,一个多月在家里没有吃过其它东西;一位老汉好几天只靠喝冷水来熬日子;一位怀孕半年的妇女,因为长期挨饿致使胎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如果说,城市里的饥饿被掩盖在繁华的景象中,因而并不那么显眼,那么,在密西西比的某些农村,常见的饥饿现象则令人触目惊心。作者在一个小村庄的诊疗所只呆了不长时间,就看到不少因营养不良致病的成人和垂死的婴儿。上述一切令人惘然的情景,都活生生地记载在这部书里。
在挨饿的行列中,黑人和其它少数民族居民、失去工作的老年人和单身妇女占多数。但是,作者指出,中产阶级中的某些人,在经济不景气的打击下,也日益面临贫困以至遭受饥饿的威胁。由于考虑到面子和以后的出路,他们往往竭力掩盖自己的窘境。书中记述了发生在芝加哥某公寓里的一件事:公寓经理发现一位房客晕倒了,经过检查才知道,他是饿晕的。
美国很早就有社会保险制度,十七年前政府宣布“向贫困开战”后,福利项目为数不少。但是,洛丽塔·施瓦兹—诺贝尔指出,这些项目并没有真正使穷人免受饥饿。书中详尽地记述了“妇女、婴儿和儿童补助”项目的执行情况——在成千上万母亲和孩子缺乏食物的时候,有关部门是怎样拖延执行计划和积压补助物资的。此外,某些地区挨饿的人得一连几个星期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去排队,才能拿到申请“食品券”补助的表格;不少急需救济的人却被认为不符合条件,特别是一些失业的中年人,因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已嫌老而享受社会保险又嫌年轻”。正如作者所指出,即使万幸享受了社会保险或福利补助,“政府给他们的钱是死了就富余而活下去却不足”。
“读着这本书会使你流泪。”一篇书评这样写道。当然,《隐藏在富裕中的饥饿》一书的意义并不在此。作者指出,很多美国人认为,饥饿只发生在亚非拉某些穷困的国家,美国长期以来是世界粮仓,在按人口平均的食品产量高创历史纪录的国度,谁还会挨饿呢?但是,她认为,“饥饿并不单是匮乏或穷困的结果”。那末,在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里,饥饿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有发展,原因何在呢?读了这本书,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帐篷旅馆之忆
马世琨
日丽风轻,我们从喀布尔驱车前往阿富汗著名古城巴米安。行前,当地朋友阿杜拉先生再三叮咛:一定要设法住进那里的帐篷旅馆。他说,巴米安近些年来所以游客如云,除了它作为佛教圣地,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外,实在与那里的帐篷旅馆有关。凡是在帐篷旅馆住宿过的外国人,无不对它那浓郁的异国情调和仿古返朴的巧意布置交口称赞。带着种种美好的想象,我们一到巴米安,就径直奔向这家远近闻名的旅馆。
旅馆座落在景色奇丽的山间草甸上,三面峰峦巍峙,山头白雪皑皑,晴空深邃澄碧,白云倏忽变幻。数十顶帆布帐篷,错落有致地散布在野花遍开的草地上,象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赶来这里避寒过冬,又仿佛一标人马在此扎下营盘。这些就是帐篷旅馆的客房。
帐篷的内壁和篷顶用芦苇粗粗编成,壁上挂着雕弓、钢矛和羊皮等物。夯实了的泥土地上铺着一块质地粗糙的地毯。一张椭圆形的桌子,桌腿是没去皮的弯曲树桩。未经油漆的椅子和矮凳,裸露出天然的木纹。帐篷内外,处处透着一股原始粗犷的气息,散发着大自然的幽香。在帐内的一端,有一间用木板隔成的盥洗室,里面设有抽水马桶、梳洗器具和自动调温的电热洗澡设备。经过旅途劳顿和一天游览奔波的旅客,可以在此冲个淋浴,消疲解乏。
夜幕垂临,头缠花巾、身着白袍的旅馆侍者前来点燃了松子油灯盏。火苗闪动,物影摇曳,一片神秘的气氛,恍若把人们带回到遥远的年代。1,000多年前,我国唐代高僧玄奘跋山涉水,到过巴米安一带,在这西亚古国的土地上,印下了中阿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足迹。不难想象,就在这样的帐下灯前,这位跋涉万里、胸怀宏愿的高僧,仍然伏案研读佛教经典,也许还要握笔书写所见所闻,直到月落星沉吧!
敲门声把我从遐想中唤回,侍者特地来叮嘱我们,晚上务必留心门户,千万不可单身外出,因为夜间常有野兽出没。我边听边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挂在苇墙上的弓矛。
夜,黑得出奇,仅从帐顶巴掌大的气窗透进一点朦胧的星光。夜,也静得瘆人,真可谓万籁俱寂。远处偶尔隐隐传来的一两声狼嗥,更显出周围的寂静。我躺在用树枝和麻绳捆扎成的软床上,思绪万千。探幽揽胜,涉险猎奇,大概是人之常情。过腻了灯红酒绿、繁华喧嚣生活的西方游客,更渴望领略幽雅淡泊或原始粗犷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复古热”方兴未艾的一个原因。这家旅馆的设计者和经营者,正是掌握并利用了旅游者的这一心理。因此,尽管这个旅馆设备简陋,房租与喀布尔最豪华的宾馆不相上下,旅客们不仅毫无怨言,反而有不虚此行之感。“经营有方,生财有道”,此之谓也。
一觉醒来,已是日上竿头。当地的牧童三三两两赶着牛、羊、驴等在帐篷间的草地上放牧。好奇的游客出几个小钱,征得孩子的同意,或搂着牛脖子,或骑上驴背,在帐篷前摄影留念。桀骜不驯的小叫驴撒野尥蹶,把有的骑者摔个仰面朝天,引得旁观者哄然大笑。不知这些孩子是受旅馆雇用还是自动来的,这情趣盎然的“晨牧图”,已成了帐篷旅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离旅馆不远处的山岩下,有两座巍然耸立的巨佛。一座高53米,一座高35米,规模宏伟,气势轩昂。立佛周围及其附近的山崖上,遍布雕有各式佛像的大小洞穴6,000多个,巴米安因此成为驰名于世的佛教胜地。慕名而来的旅游者为帐篷旅馆带来兴隆的生意,而这家独具特色的旅馆不仅为游客提供食宿之便,而且给旅游者的高原古城之行增添无穷韵味。
这是7年前笔者访问巴米安后在记忆中留下的一鳞半爪。如今,阿富汗遭到苏联的侵略,巴米安的帐篷旅馆在战乱中大概已经荡然无存了。然而,它在我记忆中留下的美好画面,却依然如此清新明丽,毫不褪色。


第7版()
专栏:

中国美景将在迪斯尼展现
在每年接待140万游人的美国著名游乐场“迪斯尼世界”,游客们不出国门,也将能“实现”他们向往的“中国之行”:阳朔山水、塞外景色、海南风光、苏州庭园、三峡天险、黄山奇峰……,最后是巍峨壮丽的天坛祈年殿。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这是正由中美两国电影工作者合拍的“环景电影”《美丽的中国》,它将于今年中国国庆期间在该游乐场的“中国宫”放映。
“中国宫”完全按照中国建筑的特点建造,这里有白玉栏杆的“金水桥”,苏州风格的亭台楼阁,中国式牌楼和“祈年殿”。观众站在“中国宫”的电影厅中央环视四周,就可看到由九部放映机同步射向九块凹形银幕的影象。美方导演兼摄影师杰夫·布莱斯预言:“‘迪斯尼世界’里最吸引人的将是‘中国宫’,而‘中国宫’里最令人感兴趣的则是影片《美丽的中国》。”·雯·


第7版()
专栏:

肯尼亚的兰花
周国勇
没想到赤道线上的肯尼亚,竟有那么多奇丽、郁香的兰花。
好些天,内罗毕的报纸、电视台连续播发兰花展的消息,连国际机场的出口处,也张贴着兰花展的海报。我对花事一向很少问津,此时不禁也动了心思:开开眼界去!
一走进花展大厅,我就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幽香扑鼻的胜境,不由得佩服兰花展组织者的艺术匠心。展出的兰花,并不是置放在一个个分散的花盆之中,而是移植在一座座精心设计、巧手制作的假山上。大厅中央及四周有十几座高低错落、峰姿奇峭的假山。假山上嫩绿的青草苍翠欲滴。假山脚下铺着树皮碎片,使人踏在其上恍如走在深山密林的小道中。
在这样一种浓郁的山野气息里,几十种兰花争艳斗奇,吐放清香。有一种兰花,名叫肯山兰,最引人注目。它的长条叶子又宽又厚,象一条条碧玉的带子。娇小洁白的花朵,由六片椭圆花瓣组成。大自然的神手又在花朵中心点了一个小小的红点。如果单就一朵花而论,肯山兰算不得兰花中的佼佼者。但它的出奇之处是,这些小白花成串地开放。花茎两旁,齐刷刷地排列着几十朵红心白花,含羞草似的长条花束,颤悠悠地低垂下来。肯尼亚朋友基坦多先生告诉我,这是肯尼亚兰花中最名贵的品种之一,产地在肯尼亚山,故名“肯山兰”。肯尼亚山是有名的赤道雪山,真可谓名山出名花了。
当我的视线落在另一座假山上时,我惊喜地发现一只只粉蝶在花心吮蜜。其实,这是肯尼亚的“蝴蝶兰”。它开着一种五瓣红花,大小如月季,花蕊间还有一小片花瓣卷曲着,乍看就象一只粉色的蝴蝶,刚刚停下来吮吸花蜜。
“这是海星兰”,基坦多先生转身指着另一种兰花,轻轻地说。嗬,海星兰!它的枝干挺拔如修竹,亭亭玉立。一朵朵海星状的兰花,黄绿的底子,配上一个个褐色的小斑点,显得雅致而清丽,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香味。
还有一种兰花,名叫“雾晨”,确具有诗一样的意境。花朵正中深红,向外渐远渐淡,终呈粉白。就象朝曦透过乳白色的晨雾,朦朦胧胧地散射着淡红的光芒。我久久地凝视着它,似乎那透着粉色的雾纱也悄然飘落在我的身上。
正当我流连在这倩影幽香之中时,基坦多先生闪着炯炯的目光,对我说:“这里虽近赤道,但海拔高,有1,500米,气候凉爽,一年又有四、五个月的雨季。自然条件适宜兰花生长。当然,要种好兰花,还靠平日精心护养。这里的展品,都是肯尼亚的兰花爱好者培植的。他们还本着好花共赏、互相交流的宗旨,专门成立了肯尼亚兰花会……”
展览会上,除了肯尼亚本土的品种外,还有南美、欧洲、亚洲的兰花。有的大如手掌,作扇形;有的密密层层,状如玲珑宝塔;有的桔黄,镶着红边……真是浓装淡抹,众美纷呈,令人目眩神摇,应接不暇。好一个兰花的国际盛会!
兰花展使人感到,肯尼亚人民是热爱生活,追求生活中的美的。
当我依依不舍地走出花展大厅时,我的耳边还回响着基坦多先生的话语:“人勤花美。美丽的花,能增添生活的美。”他说得多么好呵。愿肯尼亚的兰花开得更加绚丽;愿勤劳的肯尼亚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我默默地祝愿着。


第7版()
专栏:

本世纪末地球上将有多少人?
地球上的人口是以多快的速度增加的?
约在8,000年前的石器时代,地球上的人口不足150万。到公元元年,地球上的人口已接近2.5亿。到十七世纪末,地球上的人口翻了一番,即将近5亿。其后150年即1848年,地球上的人口已接近10亿。目前,世界人口总数超过44亿。据联合国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猛增至65亿。 ·龙·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石竹·百合·百合·玫瑰
〔英国〕约翰·辛格·萨金特
美丽的石竹、盛开的百合、芬芳的玫瑰,组成一座美丽的花园;时近黄昏,两个小女孩逐个点亮心爱的灯笼;那金红色的烛光,映红了她们纯真的面颊……这幅以著名歌曲《石竹·百合·百合·玫瑰》命名的油画于1887年在英国皇家学院首次展出时,立即引起观众的强烈兴趣。因为它那写实的手法、胜似春宵的画面,给人以清新真实、生意盎然的感受。
·光·


第7版()
专栏:

为了便于读者汲取知识
——伦敦市立图书馆点滴
裘克安
马克思同伦敦的图书馆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他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伦敦的市立图书馆十分发达。仅在人口20万的威斯敏斯特区,就有15个图书馆,形成一个给读者以极大方便的图书馆网。
在离我住处步行不过10分钟的地方,就有这样一个图书馆:只需填一张表,请“雇主”(任何一个上级)签名盖章,不用付钱,即能领到借书证。借书证是一个硬纸做的小口袋,上面写有借书人的姓名、登记号和开始使用的日期(有效期一年,期满可再办延期手续)。口袋里装着4张塑料做的借书卡。凭这些卡片,可在属于这个“网”的14个图书馆中的任何一个馆借书,而第15个是参考书图书馆,只供阅览,不办出借业务。就是说,一个人同时可以从几个不同地点的图书馆借到4册书。每本书借出期限为3星期,期满时如无旁人预约的话,还可续借。逾期不还,每天要罚一点钱。如果遗失所借书籍或卡片,就得赔偿。
我访问了属于这个“网”的几个图书馆。15个馆中有两个是儿童图书馆。所有各馆都具备若干共同点:一、所有书籍全部开架陈列,即使存放于地下室的,只要提出要求,也可去看;二、一般都有专给儿童阅览的房间;三、都有分类的和按作者的馆际综合目录,可在检目机的荧光屏上迅速找到你所要的书。如果这本书在别的图书馆,也可预约,替你转来。这种馆际沟通,使可供借阅的书总数在百万册以上。稀缺的书,则可经过市立图书馆介绍,到国立的、院校附设的和专业性的图书馆借阅;四、除书籍外,还出借唱片和盒式录音带。
图书馆还对老年人和残废者提供免费送书上门的服务。据说在这个区有500多个享受这种服务的人。他们提出借书申请后,由图书管理员每隔3星期登门一次,取走阅完的书,送上新借的书。有些书还备有大字本,供视力不好的人借阅。有些名著则请朗诵者录了音,以供盲人和视力特差的人放听。
儿童图书馆还有讲故事、作报告、组织创作活动等项目,让孩子们自由参加。
威斯敏斯特区的范围大小相当于北京西城区。在这个地区里,除上述市立图书馆网外,各大中院校乃至小学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世界闻名的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即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那些年月经常去的那座图书馆,也在威斯敏斯特区。


第7版()
专栏:

美妙的印度古典舞蹈手语
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印度民族古典舞蹈,千姿百态,色彩缤纷。仅其中的手语就是那样丰富多采、引人入胜。
手语是印度古典舞蹈的重要表现手段。它包括旆帜、蜜蜂、鹦鹉嘴、尖塔、天鹅翅膀等二十四个单手势和合十、孔雀、海怪、鸽子、螃蟹、花萼等二十八个联手势。由于这五十二种基本手势互相组合,放在身体不同位置能够表示成千上万种意思,成为一种表达确定含义的语言符号和反映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各种情景的固定概念,故被称为手语。
印度舞蹈家使用手语可以表现人们的行为举止、情状意态,表现自然界的时序节令、黄昏黎明,甚至能够描摹颜色、传达声音。印度舞蹈家不但借助手语可以互相交谈,表达思想感情,而且,可以用手语表述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当舞蹈家带着叮叮作响的脚铃,轻舒双臂翩翩起舞时,那纤纤十指犹如两只画蝶穿花飞舞,在空间展示出姿态万千的舞蹈造型,使观者目眩神驰。
·于海燕·


第7版()
专栏:

比尔卡旺巴河畔的长寿区
群山环抱,空气清新的厄瓜多尔南方靠近秘鲁的小镇洛哈,是名闻遐迩的一个长寿区。全区6,000多人中,现年120岁以上的就有50人;100岁的有80多人。整个地区,多年来没有一个老年人因心脏病死亡。
几年前,一位日本医生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这里的比尔卡旺巴河的河水含有防止风湿病和能降低胆固醇的特殊物质。当地人经常饮用这里的河水,不仅没有得风湿病,而且不致因胆固醇高而患心血管疾病。所以这个地区的人普遍长寿。当然,还有一个并非无关的因素:这个地区连一个小工厂也没有,人们的日常生活资料大都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而获得。因此,卡旺巴河的河水、清新的空气、经常的体力劳动,被认为是形成这个长寿区的主要原因。·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