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文艺杂谈

都来当啦啦队
葛 琼
体育比赛场上,常有啦啦队。
在国外,啦啦队相当普遍。有体育比赛,就常常有自发的或组织的啦啦队。其中有手舞足蹈的,有敲锣打鼓的,有吹号吹喇叭的,有摇旗呐喊的,真是五花八门!
在我国,体育比赛场上的啦啦队,也是很常见的,也许还是“古已有之”的吧。古典小说中,常有校场比武,鸣金击鼓的场面描写,这鸣金击鼓者,就属啦啦队一类。我从懂事以后所见,大凡球类赛、田径赛、游泳、摔交,以及传统的南方龙舟之类的比赛,场上也总是有热情的观众,自发充当啦啦队。
有啦啦队,是因为需要啦啦队。啦啦队的作用,在于鼓劲,在于激励士气。比赛场上,两强或数强相竞争,旁边万千观众,或擂鼓,或击掌,或呐喊“加油”,那场面,那情景,那气氛,着实振奋人心,激励斗志,使所有竞赛者更加奋力拚搏,力争创造更好的成绩。
体育比赛需要啦啦队,文艺竞赛也需要啦啦队。电影要上去,电视要上去,戏剧要上去,文艺创作要上去,就需要鼓劲。文艺工作者自身要鼓劲,要树立责任感,要树立信心。读者、观众、领导部门,也要为他们鼓劲,给他们以鼓舞,给他们以力量,激励他们前进。
我们要鼓励优胜者。凡是创作了好作品,走在比赛队伍前面的,我们要齐声喊他“加油”,使他不骄傲,不自满,不停步,继续拚搏,创造出更加出色的成绩来。
我们也要激励落伍者。他们掉队了,落在了比赛队伍的后面,我们也要齐声喊他“加油”,使他不灰心,不自馁,坚持到底,努力摆脱落后状态。要象体育比赛场上的啦啦队那样,只要赛者不停步,还在继续向前,即使他是最后的一个,都要以同样的热情,一视同仁,给他鼓励,鼓舞他“加油”,而不歧视他,不奚落他。
表扬和批评,都是鼓劲的方法。对于创作了好作品的,要予以表扬,要热情肯定他们的成绩,支持他们在探索中所作的努力。对于写了不成功以至坏作品的,要给予必要的批评,指出作品的缺点和错误。正常的表扬是鼓励,正常的批评也是鼓励。当然,表扬和批评,目的都在于总结经验,以利于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因此,表扬时,不一味地捧场,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过分的、肉麻的吹捧,是不足取的。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啦啦队。批评时,也要从有利于作者吸取教训,提高水平出发,要中肯地批评其缺点。批评可以尖锐,被批评者也不要怕尖锐。但,象冲输球者扔一块果皮,啐一口唾沫,骂一声难听的话那样,也是不足取的。因为那是欠文明的!我们也不需要这样的啦啦队。
我们需要有崭新风格的啦啦队。为使我们的文艺尽快繁荣,我们都应当来当啦啦队,当好啦啦队。


第5版()
专栏:

青年厂新片《邻居》拍摄完成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继拍摄《沙鸥》之后,今年又完成了一部反映现实的彩色故事片《邻居》。这部影片以朴实真切的艺术风格,描述一座建工学院职工宿舍楼里的日常生活,塑造了老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和新一代青年的一组群象,触及了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编剧马林、朱枚、达江复,导演郑洞天、徐谷明,摄影周坤、顾文恺。主要人物由北京话剧和电影界富有经验的老演员冯汉元、王培、黄凯、郑振瑶、凌元等扮演。
(郑敏)(附图片)
大家在乔迁之前,更加思念前党委书记老刘。
青年电影制片厂供稿


第5版()
专栏:观众的话

“撞车”现象何其多
江川
去年十二月十四、十九日,在同一个时间里,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从同一个国家通过卫星转播同一场球赛,虽然电视观众只看一个频道的节目,而两家电视台开支的却是两笔经费。在目前经费不多,电视节目又少的情况下,这样的“竞争”难道是必需的吗?
这种现象,在电视剧节目中也常见:如《结婚现场会》与《彩礼》,《代价》与《流逝的岁月》,《脚步》与《意中人》,《矿工新曲》与《丹凤眼》,《月光曲》与《南湖月》,还有两部甚至连对白都差不多的《山道弯弯》。这些电视剧大都是取自同一题材,或是根据同一文学作品改编。这种现象要克服。我想,只要加强全局观念,加强节目制作的计划性,加强各台之间的相互协调,是可以避免的。


第5版()
专栏:演员手札

从“匣子”里走出去
中国歌剧舞剧院 王宝珍
不久前,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了一个农村演出队到平谷县农村演出。汽车到了平谷,下车一看,农村真是变好了。柏油马路两旁矗立着座座高楼,新建的影剧院规模都快赶上天桥剧场了。剧场门口放着数不清的自行车,来看戏的男女社员几乎没有不骑车的。农民们穿着也很讲究,大多穿涤卡、的确良的棉衣,女社员们就穿得更鲜艳了,打扮不比城里人差。
第一场演出,我们直担心,农民喜欢我们的这些节目吗?哪知演出还没完,剧场经理就跑到后台来说:演得太好了!农民观众看得高兴了也鼓掌,但多数是高声喝彩,非让你多唱几只歌才罢休。
县剧场的演出票一下子就全卖光了,我们白天下社队,晚上再回剧场演出。第二天,到马坊公社演出。观众来的真多呀!足有一万六、七千人。在一块没有犁完的土地上,用布围起一个土台,真是人山人海。说下午两点钟开演,社员们上午九、十点钟就来了。这一天,附近几个队就象过年一样高兴。
我们的同志演出也非常严肃认真。那天很冷,穿着棉衣在台上都发抖。西乐队的同志们虽穿得不多,仍照常演出。
我出场独唱,当唱到:“分配兑了现,老少乐开怀,全家两千八,一人就好几百,现如今小日子可真富呀富起来”时,我看到台下,无论男女老少都露出微笑,我开始觉得和观众的心离得更近了。回到后台,迎面来了公社的妇女干部,她拉着我的手,高兴地连声说:唱的够意思!唱的够意思!真和匣子(收音机)里一样!
我们又到平谷中学演学生专场。校长要我们让学生们了解了解各种西洋乐器的性能。
于是,报幕员于夫同志(领队,歌剧团副团长)把十几种乐器一一作了介绍。介绍一个乐器,乐队就吹一段或奏一段同学们熟悉的曲子。整个演出异常活跃,同学们非常开心。
这次下乡演出,天又冷,广场、剧场经常换台,有时日夜两场,真是有些疲劳,但一想到农民们那样高兴地欢迎我们,我的心就觉得热呼呼的。今后我们还是要多下乡,不光在“匣子”里和农民们见面,还要从“匣子”里走出去,让更多的农民亲耳听到我们的歌声。


第5版()
专栏:

民族大团结(剪纸)
梁根祥


第5版()
专栏:

喜读今年《农村年书》
陈允豪
近两年来,各地出版了一些农民喜爱的读物。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82年《农村年书》,可以算得上是为农村相当于高小及初中文化程度的读者服务的一本好书。
《农村年书》采用农民熟悉的传统形式大型农历的编法。它把农村读者需要的政治、经济、科学、卫生、文艺、文化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都汇集在一起,每年编成一本。1982年《农村年书》注意了尽可能反映出近一年来农业战线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普及推广新知识、新成果。文章通俗而短小,知识广泛而实用。文章篇幅不长,平均每篇不到1,000字。
《农村年书》原名《东方红》,是1964年创刊的,每年出一本,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刊,到目前共出了11本。这是一本农民读者称为“农村百科小文库”的年刊,创刊以后,编辑部每年收到的读者来信千封以上,最多的时候,一年收到读者来信7,000余封。这种现象,在出版社所出书刊中也是不很多见的。这也说明出版社为农村读者雪中送炭,农村读者也报以热情。


第5版()
专栏:

应愧不如
英韬


第5版()
专栏:

南欧之旅
二、翡冷翠——文艺复兴的摇篮
若水
从威尼斯坐火车到翡冷翠(佛罗伦萨)不过四个半钟头,我却象是从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时代来到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当然,威尼斯也有它的文艺复兴,产生了以提香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不过我未能参观那里的美术作品,所以没有留下这方面的印象。
威尼斯是水城;翡冷翠是花城(“翡冷翠”的意思就是花)。文艺复兴的最初的花朵是在这里开放的。二三百年间,这里是巨匠辈出:但丁、彼特拉克、薄加丘、乔托、吉贝尔蒂、多纳太罗、马萨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盖郎琪罗、拉斐尔……这些大师不是在这里出生就是在这里受到培养。除了缺少伟大的哲学家以外,其他方面都是群星灿烂,不让古希腊的雅典专美于前。难怪人们称翡冷翠为“第二个雅典”了。
象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的中心一样,翡冷翠的中心是圣玛利亚大教堂。1296年这个教堂就开始设计修建,1436年才基本建成,而它的正面完工却迟至1887年。它是哥特式建筑,全部用彩色大理石砌成,外观极为华丽而又庄重,是世界第三大教堂。旁边有钟楼、洗礼堂。钟楼是画家乔托的设计。洗礼堂有两扇青铜门,上面有十幅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是雕刻家吉贝尔蒂用了27年时间完成的,被称为“天堂之门”。人类用了多大的精力、心血和财富去奉献给宗教啊!
著名的乌菲齐博物馆堪称世界上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这里有46个画廊,几万件美术品。好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过去只是在画册上见过,这回能亲眼一睹原作,确实是难得的机会。可惜时间短促,只能走马看花。
我不喜欢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前的那些神龛画:以红青为主调的衣服,衬托以金色或蓝色的背景,圣母的表情呆板、严冷,象一个幽灵;连婴儿时代的耶稣,也画成了一个枯槁的小老头。看了觉得压抑、不舒服、阴森森。看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才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乔托突破了老的传统,他描绘的人物有生气了,圣母和圣婴的表情柔和起来;并且开始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生气;但圣母、圣婴、圣徒的灵光圈,还象帽子式地罩在头上。到了菲利波·利彼的代表作《圣母子》,圣母已经是一个沉静、端庄而又可亲的美妇人了;圣婴虽然还显得有几分大人气,却还不失为一个可爱的男孩;两人头上的灵光圈只是用又细又淡的线条画出的椭圆形圆圈,显得可有可无。米盖郎琪罗画的《圣家庭》,就干脆把灵光圈取消了,于是圣母圣子完全与常人无异。拉斐尔画的圣母最是温柔、秀丽、恬静,细长的弯眉,下垂的眼皮,显出迷人的母性美。向导轻声对我说:“拉斐尔拿他的情妇做模特儿画圣母。”啊,难道这不是亵渎神圣?
看着这些画,我想起了青年恩格斯的话:“历来总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神是什么?德国哲学这样回答问题:神就是人。”我觉得,在德国哲学用理性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已经用艺术的形象预示这一点了。艺术家的眼光从云端转到了地上,从天国转向了人间,虽然他们还没有走到否定神的地步,但是他们把神加以人化了。这是文艺复兴精神的胜利,是人文主义的胜利。
不仅是画法变了,题材也多样化起来了。波提切利就大胆地采纳了一向为教会所排斥的异教题材——希腊神话。这里我看到了他的杰作《维纳斯的诞生》:刚刚从大海的碧波里诞生的维纳斯,临风玉立,脚下踩着一只大贝壳。风神在空际吹着春风,春之神在岸上等待着给她披上新装——美神来到人间了。这是文艺复兴的信息。人们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觉醒了!十五世纪的意大利人,从罗马废墟下出土的古代雕刻中,从逃亡到意大利的希腊学者携来的手抄本中,发现了美与光明。古典文化的复兴其实不过是借古老的语言唱出新的文化的赞歌。人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天地间最尊贵的是人,万物中最美的是人。尽管当时的人文主义还有严重的缺陷,但文艺复兴的基本精神是不能否定的,这是一个真正的文化革命。
翡冷翠有43个博物馆,65所宫殿,收藏着无数艺术珍品;我虽然只在乌菲齐博物馆作匆匆的一瞥,却也可想见其丰富了。这样一个文物圣地,也遭到几次厄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轰炸,六十年代又遇到一场水灾。一般说这里的艺术品是保护得很好的,但也有些毁损。在米盖郎琪罗广场上竖立的著名大卫像的底座,就被涂画得乱七八糟,那都是游人留下的名字,类似中国的“到此一游”。所有竖立在广场上的大理石雕像——无论是英俊威武的大卫,还是大力士赫格利斯,脸上和身上都带着一块块黑色的斑痕,那是空气污染的结果。翡冷翠的十几万辆汽车排出的废气,就是破坏这些美丽雕刻的罪魁祸首。不仅在翡冷翠是如此,在罗马、巴黎这些文化名城也一样。到现在也没有想出什么救治的办法,只能把那些雕刻原作搬到展览馆里去,把仿制品放在广场上。但对于凯旋门上的雕刻就没有办法了。
然而我以为最可悲的是精神的污染,是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理想的丧失。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作为宗教禁欲主义的对立面,注重世俗生活的幸福,不把人的肉体当作罪恶之源加以鄙视而当作审美对象加以赞颂,这是恢复人的尊严,并不是抛弃内在的精神美。今天西方世界泛滥的色情文化却把“性”完全代替了“爱”。甚至在翡冷翠的书摊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色情杂志,其中的图片把人体最不美的部分加以突出。中世纪宗教是要灵魂不要肉体,而现代西方的腐朽文化却堕落为只有肉体没有灵魂。文艺复兴把神变成人,现在人却似乎变成动物了。娼妓——这就是现代的维纳斯。(附图片)
市政厅广场上的大卫像。脸部的污迹是汽车废气对大理石的腐蚀。


第5版()
专栏:艺坛新风

简朴求实的“拜师会”
张郁
最近,著名京剧演员杜近芳收四川万县地区京剧团青年演员董玉媛为学生。中国剧协举行了一个“拜师会”。会场布置简朴,鲜花一束,茶水几杯,迎来了首都戏剧界人士和新闻记者近百人。会上,人们兴高采烈地为出自梅门而有声誉的杜近芳招收开山弟子表示祝贺,为董玉媛能到京拜师感到庆幸。赵寻、吴雪、张东川、李超、吴祖光、许姬传、郑亦秋、梅葆玥、梅绍武等同志,纷纷寄望于杜近芳能象当年王瑶卿、梅兰芳精心培育她那样传艺给学生;勉励小董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立志赶超前人。真是情深意切、语重心长。两师生的发言,也都谦逊、诚挚,满怀信心。在欢悦的气氛中,大家还就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问题进行了热烈交谈。
这个拜师会的会风好。拜师收徒是为了继承艺术传统,发展社会主义的戏剧事业。徒有虚名、并不授业的师徒关系是不可取的;借收徒拜师之机,大吃大喝,也是错误的。我们要移风易俗,要使这类活动搞得既简朴,又有意义。


第5版()
专栏:新书架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
沈从文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去年10月已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探讨服饰文化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以丰富的文史知识,运用出土和传世的大量文物图象资料,综合排比、印证文献,写得意趣横溢。对于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层服饰制度的发展、沿革、以及它和当时文学艺术相互的影响、物质生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等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这部著作对于历史研究、古典文学的注释、古代社会生活的考察,都有较高参考价值;对于历史剧的演出、历史画的创作、工艺美术、丝绸工艺生产等方面,也都可提供有益的帮助。(舒 容)


第5版()
专栏:

英俊少年(中)是《小学生守则》的拟人化形象,少年儿童都热爱他。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供稿)


第5版()
专栏:风采

黎族鼻箫
鼻箫,是海南岛黎族人民用鼻孔吹奏的古老的传统乐器。它用一节白竹做成,长约六十厘米,两头顶端各有一个小圆孔,距两端约十厘米处也有两个小圆孔。全箫只有四个孔,却可以奏出七个调。一般的箫是用嘴吹,鼻箫却是用鼻吹。初学者往往要用布条堵住一个鼻孔。别看鼻箫式样简单,音调却婉转悠扬、十分动听,可以与贵州苗家乐器芦笙媲美。
据传,鼻箫在黎族民间流传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古代黎族人民用来娱乐和消遣,特别是男女青年相爱时用来表达爱慕之情的工具。十年动乱时,鼻箫被当作“四旧”来破除,致使这一民间乐器濒于失传。现在只有偏远山区的少数老人能够吹奏,流传下来的鼻箫曲也寥寥无几了。最近,白沙县文化馆对鼻箫进行了挖掘,对民间保存的乐曲进行了记谱、翻译、整理,还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年轻人跟着老艺人学习鼻箫的制作和吹奏,努力使古老的鼻箫焕发青春。
(姚宏兴 牟新林 丁生家)


第5版()
专栏:文化知识

磁带彩色电影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电影——磁带彩色电影正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迅速发展。
这种电影,是用电视录像机的摄像管,以电信号的形式将影像录在磁带上,再将插在插盒中的这部分磁带插到与一般电视机那样的天线插口相连的还像机上。还像机便将磁带上的影像还原,重现于还像机的电视屏幕上。
这种电影具有许多优点。由于它在极弱的光线下也能工作,因此,大大节约了电力。这种影片不需经过冲洗等一系列复杂工艺,能缩短制片周期。彩色信息以电子形式储存,便于大量制作、转录,便于维护彩色,较好地解决了影片褪色问题。导演在拍片时,可立即在电视还像机上看到拍摄出来的影像,从而大大节省了影片的摄制成本,缩短了制片周期。
这种电影在美国,早已开始应用。目前,有的西方国家已有类似图书馆的磁带电影,还出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磁带电影院发行租借公司。观众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将这种磁带影片借回家里,在磁带电影电视还像机屏幕上观看彩色电影。(硕华 辑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