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珍惜每寸土地是我们的国策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尖锐。赵紫阳同志在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看到我国“地大物博”,而没有充分注意到我国山地、沙漠和戈壁多,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少的情况;加上我们缺乏经验,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管理法规和措施,以致从1957年到1977年的二十年间,因城乡建设用地、自然灾害报废等原因,使全国耕地减少了4亿多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农民富起来了,大批建房,社队企业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再不加强土地管理,合理使用土地,耕地面积就会进一步减少,有些城镇郊区和人口比较密集的农村,少则几年,多则一、二十年,即将无地可耕。着手抓这个问题,现在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要象抓人口问题那样抓土地管理问题,严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
“要尊重社队自主权,社队和农民盖房占地,何必去管它。”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国农业在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基本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的公有制仍是长远不变的,社员对自留地(山)和承包的责任田,有耕作的使用权,无土地的所有权,不准对土地进行买卖、出租和擅自毁田建房。农村建房用地,涉及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社队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任何放任自流,只顾一头的做法,都是不利于千家万户的长远利益的。土地是有限的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生产资料,占一亩就少一亩。在耕地面积紧张的情况下,应当加强领导,教育广大群众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要知道,我们这方面的“家当”是不多的,任意浪费,不仅会给我们这一代人造成损失,还将给子孙后代留下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多年来土地浪费严重,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制不严,缺乏管理。去年四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引起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黑龙江、浙江、陕西、广西等省、区,搞好立法,落实加强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有些地方毁田建房的歪风基本制止,效果是显著的。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不仅省、区制订土地管理办法,市、县也制订实施办法,社队制订土地管理的“乡规民约”,层层都有土地管理的机构或人员,从上到下形成土地管理网,这就为落实土地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各地都应当结合本地情况,搞好立法,加强管理。今后建房用地,要严格履行申请、审查、批准等法定制度,任何机关、企业和个人不准擅自占地建房或越权批准占用土地。城市郊区要严格控制对农田的占用,注意保护菜地面积。凡是违背法定制度占地建房的,不论什么人什么单位,都必须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要依法没收。
要通过统一规划,把农村建房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全国各地已经开展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是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农业区划的县,要接着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社队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的统一安排,确定村镇的布点和范围。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形地势,远期近期结合,本着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搞好农村的建房用地规划。基本建设即使非占用耕地不可,用地也要严加限制;建房必须有规划,布局和结构要紧凑、合理,因地制宜地选择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尽量向空间发展。有些省的经验证明,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可以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有的甚至在改造旧村镇中,增加了耕地面积。浙江省海宁县辛江公社新德大队,经过统一规划,改造旧住宅,建设新住宅区,占地面积减少了39%,每户社员有两楼两底,有天井和猪羊棚。社员们高兴地说:“新住房就是好,住得舒服占地少。”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社员收入的不断增加,预计今后五年间或十年间,将会出现8亿农民建房的高潮。各级领导要预见大好形势可能带来的新问题,迅速行动起来,把土地管理工作和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尽快赶到前面去。每个县的人代会和政府都要把这个工作列为一项议程,抓好组织保证和技术保证,树立几个不同类型的典型,逐步改造目前还比较落后的农村,建设我们繁荣、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1版()
专栏:

盖房一万间不占一分田
下图:安徽省濉溪县蔡里公社统一规划,在荒山岗盖房屋10,000多间,不占一分耕田,受到县委的表扬。
新华社记者 徐光春摄


第1版()
专栏:

浙江加强土地管理效果好
煞住乱占滥用耕地歪风
本报讯 去年3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土地管理办法以来,全省各地贯彻执行,对煞住乱占滥用耕地的歪风起了积极作用。
浙江各地普遍宣传了土地管理办法,部分市、县对乱占滥用耕地情况进行了检查。杭州市对市属7个县3个区进行检查,从1979年初到1981年3月,属于非法占用、出租、买卖的土地达8,698亩。经过清理,有的已进行处理,群众反映很好。
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桐庐、余杭、萧山、富阳、宁海等县农业局,设立了土地管理股,配备3至4名专职干部。桐庐、桐乡、镇海、温岭、普陀等县,制订了县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并在公社、大队建立社员建房用地管理小组,形成了一个土地管理网。有些公社还制订了《集体建设用地和社员建房用地的若干规定》,对各项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这种“乡规民约”,由社员共同制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便于互相监督执行,是管好农村土地的有效方法。


第1版()
专栏:

刘柏林奋勇抢救列车壮烈牺牲
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的战士”称号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中央军委最近发布命令,授予因奋勇抢救旅客列车而壮烈牺牲的刘柏林以“雷锋式的战士”荣誉称号。
刘柏林生前是沈阳部队工程兵工兵某团二连战士,1981年1月入伍。1981年9月15日上午,刘柏林和本排9名同志行经石桥子车站南侧铁路、公路交叉路口时,正赶上213次直快列车疾驰而来。正在维修线路的职工忙乱中将捣固机走行架和捣固机推错了位。这时,列车离作业点只有200多米了。刘柏林等10名同志当机立断,迅速向作业点跑去,同职工一起将两部液压捣固机掀出线路两侧,但捣固机走行架仍横卧在轨道上。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刘柏林临危不惧,迅速举起走行架,奋力往线路外推,机车劈头盖顶地压过来,走行架被顶飞4米多远,刘柏林被列车卷出15米,壮烈牺牲。刘柏林的英雄壮举,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颠覆的严重事故。
刘柏林入伍前,在学校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在生产队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曾冒着生命危险,两次救人,三次灭火。在入伍后的十个月中,他联系实际学习革命导师的著作和有关青年修养的书籍,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苦练杀敌本领,学雷锋,做好事,三次受到嘉奖,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
中央军委的命令指出,刘柏林是牢记我军宗旨,爱人民、为人民的优秀子弟兵,是落实“四有、三讲、两不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典范,是八十年代又一个雷锋式的英雄战士。命令号召全军指战员,特别是广大青年,要以刘柏林同志为榜样,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振奋精神,刻苦学习,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为把我军建设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而努力奋斗!


第1版()
专栏:

少年王渊急流救同学
本报讯 去年11月20日早晨8点多,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团结中学初一女学生王美莲骑自行车急着去上学,途经总排干渠大桥时,不慎掉入桥面上塌陷的大窟窿眼里,左脚被窟窿边上裸露的钢筋钩住,头朝下倒挂在桥下,头部已经着水,而桥下是20米宽、2.7米深的急流,情况危急。和王美莲同行的两位女同学急忙跑来抢救,她们一边高喊“救人”,一边伸手去抓王美莲的左脚,这时只听“噗嗵”一声,王美莲同学一下子掉进了水中,水流立即把她裹向下游,翻滚的水面上不时露出一缕黑发。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团结中学初三学生王渊听到呼救声,边跑边甩掉身上的棉衣,纵身跃入干渠。浸透了水的棉裤沉重地拖在他的两条腿上,冰水象无数钢针刺痛他的肌肤。这一切他全然不顾,只是奋力向顺流而下、时隐时现的落水同学游去。正当他连扎了两个猛子,伸手去抓靠近的王美莲时,一阵激起的波浪把她吞没了。他换了口气,镇定了一下精神,等王美莲再次随着波涛浮出水面时,趁势一把抓住了她的领口,向岸边游来。长时间的搏斗,使王渊体力渐渐不支,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始终紧抓着王美莲的衣领,竭尽全身力量,一点一点地靠向岸边。岸边的同学立即把他俩一起救上了岸。这时王渊同学已冻得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但他还嘱咐同学们立即给王美莲换上衣服送回家去。
王美莲终于得救了。王渊同学的事迹传遍了杭锦后旗的千家万户。
(原载《内蒙古日报》)


第1版()
专栏:

退休老干部义务卖报十五年
雷哲同志被誉为“八十老雷锋”
八十高龄的老干部雷哲,在三十年代担任过陕西省委地下发行员,退休后,丢不下他所热爱的发行工作,坚持在街头义务卖报十五年,被人们称誉为“八十老雷锋”。
雷哲是西安市政协委员、碑林区政协副主席,一九六六年冬退休。他退休不休息,把义务卖报当作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新岗位。每天下午三点左右,雷哲就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当天的《西安晚报》和其他五、六种报刊,到大街上卖起报来。十五年来,除少数大雨、大雪天外,不论是数九严冬、三伏酷暑,还是逢年过节,他从不离开义务卖报的岗位。
雷哲上街义务卖报,有些人不理解,有的说他“自找麻烦”,有的说他“有福不会享,太傻”。他一笑置之,说:“只要我做的事情对人民有利就行!”
新华社记者 王兆麟


第1版()
专栏:

关心他人,尊老敬长
民主公社青年包干护理五保老人
据新华社成都1月2日电 四川省什邡县民主公社的共青团员和青年,三年来坚持开展包干护理五保老人的活动,发扬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以关心他人为荣的新风尚。
1979年初,全公社15个农村团支部,相继建立起了67个“包护小组”,包干护理全社67户共计71位五保老人。“包护小组”规定,距五保老人最近的小组成员负责日常护理工作,其余成员经常前往看望,定期轮换护理,护理任务包括打米、磨面、打柴、担水、浆洗缝补、打扫卫生、种自留地以及生病时的照顾等等。包护对象和“包护小组”成员的姓名要在全大队公布,以便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监督。
这个公社的青年人通过参加这项活动,雷锋精神大大发扬,三年来有8个团支部和18个团员、青年先后受到省、地、县表彰。


第1版()
专栏:

振作精神,努力生产,实现开门红
本溪矿务局元旦超产原煤二千多吨
本报讯 去年就已提前14天超额完成全年原煤生产计划的辽宁本溪矿务局广大职工振作精神不松劲。元旦坚持生产的本溪彩屯、田师傅、牛心台和红阳二矿等五对矿井矿矿超产。1月1日一天全局超产原煤2,000多吨。


第1版()
专栏:

工矿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去年我国外贸情况良好
据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1981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情况良好,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据初步统计,去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国家计划6%以上,比1980年又有较多的增长。外贸出口产品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工矿产品的比重由1980年的38%上升为41%,农副产品的比重继续下降。在进口商品中,农业和市场需要的物资及轻纺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比重,由50.9%上升为59.5%;而机械、钢材和有色金属等,则由30%下降为13%。反映调整方针得到进一步贯彻。


第1版()
专栏:

大庆去年原油产量创历史新水平
生产原油五千一百多万吨,上交税利四十一亿元
据新华社大庆12月31日电 大庆油田1981年生产原油五千一百七十五万二千七百吨,创原油产量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共上缴利润和税金41.38亿元,完成了国家计划。大庆油田去年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广大职工在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苦干实干的结果。
1981年大庆油田职工广泛开展了“为实现5,150万吨作贡献”活动。各采油厂大力改进采油工艺技术。担负油田稳产重要任务的钻探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油田建设公司等单位,接连刷新生产纪录,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第1版()
专栏:

天津198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二百亿元
本报讯 特约记者肖荻报道:天津市以198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4%的成就辞旧迎新。
1981年,天津市工业持续稳步增长,工业结构进一步轻型化,并做到了能(水)耗下降,生产上升。万元产值耗能源比上年降低5%,节约标准煤41.12万吨;全市工业用水量比上年下降23%,节约用水1.3亿吨。与此同时,全年轻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6.6%,重工业生产从四季度也开始回升。在32个重工业行业中,有12个行业产值比前年有所增长。
这一成绩是全市750万人民,在天津市委领导下,以“国家有困难,我们来承担”的实干精神团结奋战取得的。
天津市委对待国民经济调整,从一开始就持积极态度,重点发展轻纺工业,起步快,动手早。
天津在发展国民经济中,还探索了一些新的途径。他们在利用外资上比较大胆,迄今已利用外资1.1亿美元,搞了123个项目,加速了轻纺工业关键设备改造;天津工业部门还积极和本地、外地一些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横向联系,采取订立合同,委托研究、承接成果、长期合作等方式,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第1版()
专栏:

西藏去年战胜重灾夺得农牧业丰收
农牧区建成第一座电视转播台
据新华社拉萨12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高鹏、刘仙鹏报道:西藏自治区去年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夺得了农牧业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9.5亿斤,牲畜总增率和淘汰率都在15%以上,集体副业和社员家庭副业收入大大超过往年。广大农牧民分得的粮、肉、酥油、皮毛和现金,也普遍比前年多。
去年,西藏各级党委、政府一手抓农牧业生产,一手抓社队集体副业和社员家庭副业,使全区的副业总收入创造了历史新水平。
农牧业丰收使西藏广大农牧民普遍提高了经济收入,生活显著改善。
全区六个地、市中,阿里地区人均收入达到290元,山南地区达到230元,拉萨市接近200元。全区人均收入预计比前年增加20元以上。
目前,西藏农牧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市场活跃,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党的威信显著提高,干群关系日益密切。许多藏族群众说,这样好的形势,是解放以来所少有的。
本报1月2日拉萨专电 记者万福元报道:元旦之际,西藏高原农牧民喜看彩色电视。西藏山南地区电视转播台是于去年底在古镇泽当建成的。它在西藏各地县中尚属第一家。2日正式开始转播,一镇三县部分地区可以收看。在去年各县农牧业和多种经营获得全面的增产之后,彩色电视别开生面地出现,又给各少数民族群众增添节日的喜悦。当藏族农牧民第一次看到电视时,无不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一些波拉(老大爷)、姆拉(老奶奶)看完电视后,久久地抚摸着电视屏说:“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不仅能吃饱肚子,而且还能看到电影电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