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用经济手段管水 按可供水量分配
漳河水库改革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
本报讯 记者谢邦民、袁定乾报道:全国重点水库之一的湖北省漳河水库,结束了多年连续抽死库容灌田的被动局面,今年到11月1日为止,已蓄水15.3亿立米,比去年同期多蓄4.96亿立米,为明年灌区的农业生产储备了比较充足的水源。
漳河水库用经济手段改革喝“大锅水”的管理制度,打开了合理用水的新局面。新的管水办法是,根据水库拥有的可供分配水量,按设计受益田亩分配给灌区各县,以实放水量征收水费。节约水量,跨年有效;超用水量,加价收费。为鼓励下游充分利用江河水源,提倡上下游相互调剂水量指标,放库水加价,抽江水补贴,达到互助互利,负担平衡。此外还规定:水费少交,水量照减;标工任务,亩方分摊;标工少做,水量照扣。实行这种办法后,可促进灌区用水单位从经济利益上考虑,积极管好水、用好水,节约用水,有利于提高水的利用率。
漳河水库设计库容20.35亿立米,灌溉面积260.5万亩,包括荆门、江陵、钟祥、当阳4县和荆门市。灌区水利效益显著,对农业连年丰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库区来水少,灌区面积大,水量供不应求。过去由于供水吃“大锅饭”,收费一拉平,用水浪费相当严重。这个水库建成十九年中,就有八年抽死水10.9亿立米,耗油8,000多吨,耗电2,700万度,增加国家开支1,490多万元。
1981年全面推广新的管理办法,各县有了水量指标,获得了管水的自主权,主动有计划地用水。有的先用自己水库塘堰的水,后用漳河库水,节省了水量指标,也节约了水费开支;有的积极蓄水保水,整修渠道,降低损耗,提高效率,耗水量大大减少。过去,高程不足30米的地方也用高程120多米的库水,输水距离长达百公里。结果,高水放完了,又提低水灌高田,增加了生产成本。现在,实行补贴低程抽低水,可以把高水积蓄起来,首先满足高地用水,或留在关键时候用,这样就使用水趋于合理,也减少了渗漏蒸发。过去每遇库水不足,往往依靠行政命令,保上中游用水。去年7月旱情严重,下游的江陵县调剂给荆门县3,000万立米水,荆门获得了丰收,江陵也得补贴12.9万元。
用经济手段合理调度水后,漳河水库供水压力减少,库水由亏空转为盈余。去年库区属于干旱年份,水库还为今年储存有效水量1.8亿立米,今年春灌又比以往相同情况年份少放水2亿立米,现库存有效水量已超过6亿立米。按田配水,计量收费,农民水费负担不仅没增加,还有所减轻。灌区1980和1981两年共收水费173万元,虽然比过去按亩少收274万元,而取得的增产效果却大得多。
这些经济手段的运用,也促进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加强。近两年灌区先后培训了管理干部和管水人员3,000多人次,使他们初步掌握了测流、量水、计损、配水等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据水库管理部门估计,现在水的利用率还只达到65%,如能再提高20%,一年将再省水1.2亿立米,等于新建一座大型水库,可多灌三四十万亩农田。


第3版()
专栏:

重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本报评论员
我国消耗水最多的是农业,单是灌溉用水就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5%左右。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农业灌溉用水量将比目前增长四分之一,甚至更多。这样多的水从哪里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开源,继续兴建一些投资少效益大的灌溉设施;二靠节流,充分发挥现有供水工程的潜力,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从湖北省漳河水库的情况看,节流潜力很大,能“吹糠见米”,收效最快。
近几年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问题,已引起各地重视。可是,有的地方和单位,只算兴修水利后农业增产账,算工程收入账;有尾工的,还算工程配套或补套后具有多大的潜力,寄希望于增加投资以提高效益,往往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如何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管理的潜力上。其实,衡量一项水利工程的效益如何,不能只看农业增产幅度,只看工程收入多少,将来的发展前景怎样,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管好了水,用好了水,这是可能取得的最现实的效益。
当前,就全国多数地方而言,用水效率低,水资源浪费大,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用水不管水,供水吃“大锅饭”,收费一拉平,负担不合理,都会助长用水浪费,使本来就有限的水资源,在开发后利用率很低。许多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其原因就在这里。
不重视水的价值,是用水效率低的又一个原因。“花钱如流水”,把水看作不值钱的东西,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我们使用的水,大都是经过投资投劳换得的,并非纯粹从天而降的自然水。水也是商品,用水也应当算账。因此,用经济手段改革喝“大锅水”的办法,制定和完善灌溉用水制度,合理确定水费,把水同人们的经济利益直接联系起来,谁用水谁负担,多用水多负担,用水者就会千方百计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管水者就会把水看成一笔财富,重视工程维修,注意用水调度,在保证安全条件下尽可能多蓄水。
用经济手段改革用水管理,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健全多种形式的水利管理责任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管好水用好水的积极性,促进科学用水,是当前水利战线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也是水利为农业发展开创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步骤,希望各级水利部门大力给予支持。


第3版()
专栏:

允许渔业队和小商贩进入流通领域参与销售
乳山水产品由独家经营变多家经营
本报讯 通讯员刘元林报道:山东省乳山县广开水产品购销渠道,允许渔业队和沿海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全县水产品销售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体商业“三管齐下”、货畅其流的局面。
位于黄海之滨的乳山县,有可开展养殖的海涂6万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县的渔业产品的商品量成倍增加,单靠国营水产供销公司经销已很不适应,1979、1980两年,全县仅杂虾和滩涂贝类两项水产品就积压450万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去年起,乳山县政府决定除国家规定的几种优质鱼实行按比例派购以外,其余产品由生产单位自销(自销不了的,也可由县水产供销公司议购议销或代购代销);还允许农村队办商店和农民进入水产品流通领域,承担国家统购派购外的产品的销售任务。这样一来,全县的水产品流通很快由单渠道变为多渠道:
第一条渠道是国营水产供销公司,负责购销国家统购派购的产品;
第二条渠道是渔业队,销售本队的派购外产品;
第三条渠道是小商小贩,购销群众生产的小宗分散产品和滞销积压的三类品。这支队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证专业商贩,常年从事水产品销售。另一种是季节性小贩,他们农忙种田,渔忙“销腥”。
“三管齐下”,给乳山县渔业经济带来了变化:
——市场活跃了。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到了农村的大街小巷。据统计,去年和今年,销售在本县的各种水产品约达2,060万斤,比往年倍增。
——产品积压问题解决了。杂虾和滩涂贝类是这个县的大宗产品,过去每年都有积压。这两年,全县杂虾和滩涂贝类的产量增加到1,400万斤,一斤也没有积压。
——国营水产供销公司的工作改进了。这个县的水产供销公司工作压力大,经营效果较差。农民进入了流通领域以后,国营公司的压力减轻了,也有了竞争的对手,促进他们改进工作。今年头十个月,这个公司完成了国家派购产品的收购任务之后,还议价收购水产品300万斤,加工低质水产品200万斤,经营额比上年增加了10%,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万元。


第3版()
专栏:

多种形式养殖 广开渠道流通
连江县荒滩涂变成“聚宝盆”
本报讯 通讯员陈晓军报道:福建省连江县位于闽江与敖江两条江汇流入海处,有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14万亩。前些年,大片滩涂废弃不用,加上重捕轻养,到1978年全县海水养殖面积只有2.5万亩,产量不到30万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决心把大片浅海滩涂当作财富充分利用起来。今年全县养殖面积已达40,176亩,比1978年增加57.5%,产量到9月份已达48万担,比1978年全年增加42%。
海水养殖的发展,为全县的经济带来了生机,沿海社队大批多余劳力有了出路,集体和社员收入增加。目前这个县海水养殖产值已占渔业产值的一半,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社员们高兴地说:“昔日荒废的滩涂,今日变成了聚宝盆。”
为了动员千家万户发展海水养殖,这个县改变了只准国营和集体统一养殖,不准社员个体从事养殖的规定,把一部分尚未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划给社员发展养殖,允许社员个人经营或合股投资经营,促进了海涂养殖业的发展。如紫菜养殖面积从1978年的3,666亩猛增到13,500亩,增长2.7倍。目前,全县54个从事渔业生产的大队,大多数已达到平均户养2亩。
滩涂养殖蓬勃发展之后,群众强烈要求打破长期以来商业供销系统对养殖水产品统购包销的做法,开拓流通领域。连江县着手改革了供销体制,变水产供销公司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养殖产品除实行计划收购部分之外,大部分产品允许生产单位自行处理,既可以由水产供销部门代购代销,议购议销,也可以直接上农贸市场。对那些本地销量不大的产品,允许社队群众运到外地出售。目前,全县60%以上的养殖品种,由各社队企业供销经理部或社员合股经营销售。他们销路打得开,改善了市场供应,深受群众欢迎。


第3版()
专栏:

维护党的政策 坚持取信于民
赵官公社纠正乱调责任田的错误
本报讯 最近,山东省齐河县赵官公社党委严肃处理了刘庄大队任意调整责任田的问题,稳定了社员情绪。
刘庄大队于1980年秋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宣布社员承包的责任田一定五年不变。在抓号分责任田时,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长、会计等几个主要干部,承包的地有的靠路边,有的距离水源远,很不满意。这几年,他们对责任田耕作粗放,只施化肥,不施有机肥,越种越差,产量赶不上其他社员。今年9月下旬,这几个主要干部不经社员讨论同意,擅自决定把社员承包的责任田统统收回,重新抓号分地。有个干部因为又没分到好地,强迫社员第三次抓号。社员们对此十分不满。
公社党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进行了调查,并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一、纠正刘庄大队干部强迫群众重新抓号分地的做法,1980年社员承包的责任田地块保持不变;二、对几个主要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并要他们在群众会上公开作检讨;三、将这件事通报全社,鼓励社员种好承包的责任田。


第3版()
专栏:

严格执行国策 保护现有耕地
成都市处理五起侵占、出租耕地事件
本报讯 记者黄文福报道:成都市人民政府认真检查市郊金牛区土地使用情况,最近对5起侵占耕地和在租用、出租耕地方面出现的非法行为,作了严肃处理。
金牛区是成都市蔬菜生产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很突出。近几年来,有些单位和社、队违反政策,乱占、滥用耕地,使耕地日趋减少。据不完全统计,1977年到1981年,各项建设和乱占、滥用的土地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其中未经批准私自占用的达3,837亩。有些单位和个人趁机大搞不正之风,有的甚至搞经济犯罪活动。
西城区工业二局副局长刘心田,家住金牛区营门口公社。1980年,他借国家建设征地拆迁其住房之机,经和生产队干部商议同意,不在城市规划部门指定的非耕地迁建,而占用集体菜地,新建一座独院,加院外道路等,共占地0.81亩。西城区政府让刘心田限期退出多占土地,赔偿农业生产的损失。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不顾国务院有关规定,私下和生产队商议,以每亩年租金2,800—3,200元的高价,先后租用金牛区桂溪公社红旗大队菜地5.13亩,修建储气站和锅炉房,影响了蔬菜生产。市政府限期拆除围墙,退还耕地,作出检讨。红旗大队两个生产队违反国家政策,也应作出检讨,限期将出租土地复耕,租金没收,双方当事人和主管人员被罚款。


第3版()
专栏:来信

责任田应保持稳定
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农民对所承包土地很注意土壤改良,如采取调茬轮作,增施有机肥料,粘土掺和砂土,增厚活土层,改造久水冷浸田等措施。这是百年大计的好事。但是,有些队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为期只有一两年,到期后就重新划分;有的队干部因对承包的土地不满意,种完一季作物又打乱重来;劳力或人口发生变化,也要重新划分土地,来回折腾。这样,有的社员就存在着“捞着一年是一年”的思想,对承包的土地不愿下功夫整治。因此,责任田应当保持稳定才好。
河南省罗山县彭新公社 陈茂华


第3版()
专栏:

专业户养鱼效益好商品率高
本报讯 广东省揭阳县北良大队养鱼专业户徐代流,今年向大队承包一口16亩的山塘养鱼,他在塘旁建猪舍养猪23头,利用猪粪作鱼的食料;再利用塘旁的土地种植甘茨、瓜菜作养猪的饲料,尽力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今年1至10月,养鱼和养猪收入19,132元,纯收入12,032元,比原来山塘由集体经营时收益增加38倍。全家7人,平均每人收入1,719元。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16个县建立农技推广中心
本报讯 据农牧渔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介绍:黑龙江省绥化、双城等16个县建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实行农业科学示范、推广、培训“三结合”,从体制上改变了过去这三件事严重脱节的状况,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讯


第3版()
专栏:

高原山区新步伐
——贵州农村见闻
本报记者 刘子富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举国上下都在围绕这个目标动心思。长期贫困落后的贵州农村,干部社员有些什么想法和打算?记者在贵州农村的见闻很令人振奋。
发掘自然资源的潜力
前不久,记者走访过贵阳市花溪公社的干部社员。在陈亮大队第二生产队,遇到经营能手吴荣华。去年实行包干到户后,他家4口人,承包了4.5亩责任地,全部采用良种,实行科学种植,收获粮食5,570斤,人均1,392斤,比1978年人均660斤翻了一番多。今年,他家更上一层楼,粮食总产6,080斤,人均1,520斤,比去年净增128斤,增产9.1%;人均收入1,335元。三中全会后仅四年,粮食增产1.3倍,经济收入增加3.2倍。
增产增收的何止一家两家。我们来到这个公社的上水大队,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介绍了全大队的情况。过去“吃大锅饭”,按老习惯种田,这个大队粮食生产多年徘徊不前,平均亩产四五百斤,人均占有粮食三四百斤,温饱问题长期解决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手抓责任制,一手抓良种良法,粮食生产翻了番。去年总产78万斤,人均占有907斤;今年更比去年强,总产增到94万斤,在高产的基数上又增两成多,人均1,100斤,第一次实现人过千斤,亩过千斤。在大队工作多年的这位见证人感慨万端地说:“粮食产量四年翻了一番多,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速度。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些地,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事,今天实现了,多亏政策好,多亏用科学。”
“要翻番,两眼盯着山。”这话是贵州干部和社员的经验之谈,是他们吃够了单一经营的苦头换来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摆脱了“单打一种粮”的束缚,经营思想活了,路子也广了。
在贵州,开门见山,出门爬坡,可说走错了路都可踩着草。全省草山草坡面积8,000多万亩,比耕地面积大两倍以上,其中,3万亩以上成片的草山草场57片,面积1,400多万亩。可是,在吃“大锅饭”的年月,无名的小草能值几何?谁能看上它?今天不同了,小草身价百倍。雷山县种草4,500多亩,加上原有资源,全县户均有草9分多。这里盛产的芭茅草,叶子是牲畜的好饲料,茎秆是造纸的好原料,按当地现行价计算,每亩芭茅草茎秆的经济收入可达60元。这个县西江区的农民仅出售芭茅草茎秆一项,增加收入12万多元。草多了,畜牧业也兴旺起来。罗甸县纳闹公社法里生产队社员罗卜利家,养牛18头,羊12只,猪13头,鸡50只,仅卖牛一项,去年收入1,700元,今年又比去年翻了一番。类似这样的专业户和重点户正在兴起。
山区处处是宝藏。贵州有居全国第六位的水力资源;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的煤炭,以及丰富的磷、铝、汞等矿产资源;有名列全国前列的杜仲、天麻、五倍子,有闻名全国的油桐、生漆、苗杉、茶叶等植物资源;此外,还有不少动物资源。松、杉等树种,在贵州只要封山,就能“飞籽成林”。这些都是贵州山区的自然优势。可是,贵州80%左右是山地,森林覆盖率仅占14.5%,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7%,足以看出林业还很落后,山上的潜力大得很。各地涌现的向山进军、大有可为的例证,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三都水族自治县巴佑公社?桥大队人均8分耕地,他们就放眼山上,发挥当地盛产油桐的优势,发展桐林3,600多亩,年产桐籽34万多斤,油桐产值占农业总收入的81%,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98元。人们看到潜力,充满信心。难怪在省里参加省委工作会议的地(州)、县的领导干部,讨论贵州能不能翻番时,心里热乎乎的,个个想有一番作为。
向新生产力的代表看齐
贵州放宽农业政策以后,由于生产关系得到调整,适应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许多有文化知识、懂科学技术的农民,或者会盘算、善经营的庄稼把式脱颖而出,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被人们称为农科户、重点户、专业户的农户,在贵州农村蓬勃兴起。这些农户经营的项目和品种尽管各不相同,但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商品率高,经济效果显著,几乎都翻了番,大都是当地的冒尖户、富裕户。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一马当先,给广大农民作出了样子。这样的农民冒出一户,带动左邻右舍许多户。
遵义县南白镇养鸡专业户肖时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四年前,肖时元还在为全家的生计发愁。为了寻找生活出路,他将节余的50斤口粮卖了,筹得25元钱,购进50只良种小鸡,他就这样开始了家庭养鸡。几经曲折,他的事业兴旺起来。从1979年到今年10月,他共向国家单位和集市提供肉鸡5,500多只,活重33,000多斤;向农村社队和社员户提供种鸡6,200多只,种蛋2,000多枚;此外,现有存栏鸡1,300多只。他从1979年起,各年的纯收入分别为400元、2,000元、6,000元和今年头10个月的6,479元。他家共5口人,除爱人在外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外,家中4口,去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今年头10个月已达1,619元。他的事业象磁铁般地吸引着人们。大家从他闯出的路子受到启发,纷纷根据各自可供利用的条件,可以发挥的优势,兴致勃勃朝前闯。以他为榜样,遵义县畜牧业方面收入千元以上的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2,500多户。展望贵州农村,一大批新的农户崭露头角。广大农民正在向他们看齐,确信长期贫困的贵州同样能够实现翻番的宏伟目标。
舍得智力投资
在讨论能不能“翻番”的课题时,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没有第一流的农民,就没有第一流的农业。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得舍得智力投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农民们还从有文化知识、懂科学技术的农民率先富裕起来的事实得到启示,过去是“要得富,不离猪”;现在眼光看得远了,“要得富,勤读书”。农村里购买科技书籍、订阅报刊杂志的农民渐渐多了;花时间听农业技术讲座,常往技术咨询处请教,常串农技员家的门,进夜校攻读……。这些,成了农村最时兴的事情。此外,还出现了一些甘愿自费到农业专科学校进修、具有远见的农民。成千上万的农民不可能都自费上农校进修,就选中了农民夜校。修文县小箐公社杉林农民夜校,是贵州高原上星罗棋布的农民夜校中较早出现的一所。那是去年3月的事。最初有45人参加学习,其中36人是文盲、半文盲。经过一个冬春的学习,34人摘掉了文盲帽子。接着,他们又走进了初中班。现在,这所夜校已发展到76人。
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成了贵州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全省80%以上的县新设立了农民教育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农民教育干部。长期处于贫困、愚昧状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各族农民,更是倍觉没文化的痛苦,学习热情分外高涨。全州16个县,96.7%的公社办起了农民夜校。
最近期间,贵州干部和群众学习十二大文件,讨论能不能“翻番”时,最爱讲的一句话是:“承认基础差,看到潜力大,就能满怀信心往上翻。”


第3版()
专栏: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民心中有了大目标,对农业机械有了新的认识,舍得投资购买农机。图为贵州遵义县龙坑公社平丰生产队青年农民张志祥(左一)投资7,200元购买了一辆小型农用载重汽车。  
  本报记者 周浩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