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水乡农家一年更比一年乐
一夜浓霜,江苏沙洲县西张公社安庆大队第十生产队的田野、房屋披上了银装。在这江南水乡,男女老少喜笑颜开,家家门上贴着大红对联,屋梁上挂着一串串腌鱼腊肉,农家的厨房里,散发着雾腾腾的蒸气,系着花围裙的姑娘、媳妇,忙得额上渗着汗珠,手上沾着白面,蒸糕、做饼、煮酒……满眼一片丰收后的欢乐气氛。
一早,我们来到村东头社员张惠林家,他正准备把足有350多斤重的肥猪送去交售,他妻子含笑对我们说:“我家全年已卖了4口肥猪,毛重730多斤。”她指指身后的小瓦房说:“猪栏里还有一口哩。”
张惠林过去是孤儿,现已三十岁。前几年队里吃“大锅饭”,他东荡西游,一个虎彪彪的强劳力,却年年靠集体救济。这两年,张惠林好象换了一个人。队里包给他责任田,他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前年春节和邻村一个姑娘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1981年,他俩勤奋劳动,从集体分配和家庭副业共收入1,900多元。他办齐年货,到银行存了款,还特意到商店瞅着大个的爆竹买了几个,说是讨个吉利,过个“嘣嘣响”的快乐年。
乡村贴对联又时兴起来了。在安庆十队走一趟,村里各农户在门上贴着大红对联。我们来到村中的朱义兴老汉家,只见新房宽敞,窗明几净。朱大娘笑呵呵地招呼我们坐,说:“队里丰收了,我们家分到现金1,600多元。丰收好过年,家里添了新衣,买了手表、台钟,购置了年货。”大娘乐得都合不拢嘴。
生产队长季仲保一见我们,就从房里捧出一个帐本,兴奋地告诉我们几个数字:1978年社员人均分配168元,1979年186元,1980年299元,1981年337元。真是一步一层楼,一年一大步啊!他掰着指头说:十队23户人家,现在家家都是余钱户。就连62岁的张保云老太太,孤单一人,年终还分到现金247元。她逢人就说:“做梦也没想到过了花甲会有这样的好日子。”
在安庆十队,我们分享着水乡社员的幸福和欢乐,亲眼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了繁荣,社员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农家真是一年更比一年乐。
曹乾石


第2版()
专栏:

富路千条 前程万里
我家住在云南省弥勒县一个山区。这里过去是个穷得出名的地方,大部分社员家生活比较穷困。我家8口人,3个劳力,一年辛勤地劳动,到年底还要倒欠队里钱。我印象最深的是1975年,每个劳动日值才2角1分钱,还没开春就吃返销粮,无钱买粮又要靠国家贷款。自从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家乡的形势就一天天地好起来,我们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象芝麻开花节节高。1981年我们家乡又实行了包产到户,社员的积极性更高,再加上风调雨顺,农业生产获得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大丰收。我家分得口粮平均每人1,053斤,还进款现金1,552元。另外公社、生产队又鼓励社员大力发展家庭副业,劳动致富的门路就更广阔了。我家喂猪、养鸡,加上阿爸会挖中草药,哥哥会编织芦苇席、草包,这样全年共计收入现金3,000多元,不仅一次还清了欠国家的贷款和生产队的老债,家里还新修了4间瓦房,买了缝纫机、半导体收音机和许多家具、衣物。前些天收到阿爸的来信,他说:“我已六十四岁了,做梦也没指望还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有人说丰收是因为雨水好,我说是共产党的政策好。”眼下我们那个队里又组成副业组,新开了油坊,挖了鱼塘,我阿爸当上了副业组组长,他盘算着1982年的光景,一定比1981年更强。阿爸说:“我越想越快活,心里乐开了花。”我的家乡真是富路千条,前程万里。
傣族战士 杨少清


第2版()
专栏:

欢城镇上景象新
一到山东微山县欢城镇,便被镇上热闹景象吸引。一座惹人注目的农村影剧院座落在镇中心,原有的国营饭店外,又增设了一个小饭店,两个小酒馆,八个摊贩,一处旅社,两处看车场。农民、渔民在镇上来来往往,非常热闹。大家说,建成了影剧院,欢城“欢”起来了。
欢城是公社驻地,周围有40个生产大队,6个煤矿,3个焦化厂,20个县直和社直单位,约有4万人。可是,过去欢城却是冷冷清清,人们看戏看电影要到20多里外的县城去,农民、渔民感到很不方便。
这几年,欢城公社农民、渔民经济收入显著增加,对文化娱乐的要求更迫切了。公社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自筹资金43万元,建起一座有1,400个座位的影剧院,这一下给当地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使农民、渔民和职工有了娱乐场所。许多社员把亲戚朋友接来,住上几天,看上几场戏和电影。欢城附近的朱庄大队把十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请去看了电影,他们高兴地说:“没想到影剧院能盖在咱庄稼人的大门口。”
欢城影剧院节目内容很丰富,仅去年1至11月,就放映电影466场,演戏158场,观众达48万人次。
焦承信


第2版()
专栏:

买张称心如意的年画
辽宁海城县马风公社商店图书柜台前,顾客熙熙攘攘,笑逐颜开,争相选购年画。
年画象征着生活的美满和欢乐。为了让社员群众在春节前买到称心如意的年画,商店从新华书店订购了18,000多张,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开始销售,年画品种增加了30多种,不少为群众所乐见。仅7天时间,这个商店就售出8,000多张,500张《双鱼吉庆新年好》的年画,搬上柜台不到半天功夫就销售一空。武国忠


第2版()
专栏:

笑声满桔园。浙江省黄岩县王林公社下洋顾大队柑桔获得大丰收,社员们在高高兴兴地商量,要把好柑桔卖给国家。叶心源摄


第2版()
专栏:

向新的一年进军的脚步声
——访鲁西北和豫东棉区
赵紫阳总理在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的全面增产,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全国农村生机勃勃,广大社员喜气洋洋,农业发展方兴未艾……”,“特别可喜的是,原来条件较差、生产落后的一些地区,如鲁西、豫东、苏北、淮北等地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大幅度提高,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赵总理报告中特别提到的鲁西、豫东等这些由穷变富的地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他们现在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记者最近从鲁西北循着人们向1982年胜利进军的脚步,走访了黄河两岸的棉区。一路之上,真个是逢人常见开口笑,新征途上见精神,广大群众誓夺1982年粮棉双丰收的声势,象黄河洪流一样,滚滚向前。
在鲁西的聊城地区招待所里,记者见到了豫东的开封地委书记马任平同志,他是率队前来山东参观的。我请他谈谈参观后的想法和打算,他语意恳切地说:“原来我们自以为开封地区最近这三年步子迈得不算慢,可是来到这里一看一比,我又心情不安地给自己总结了九个字:认识迟,决心小,生产慢。”接着他谈到,长期贫困的鲁西北,学会运用“以棉促粮,以粮保棉,粮棉互相促进”的辩证法,大刀阔斧地调整了农业结构,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面貌。象德州地区1981年棉田面积由1978年的160万亩扩大到300万亩,总产比1978年增加三倍多;粮田面积虽然减少了100多万亩,可是由于精耕细作,肥力大增,提高了单产,总产倒比1978年的27.8亿斤增加了5亿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马任平同志谈了自己的参观见闻,又掰着指头向我分析对比起来,他说:“我们豫东和鲁西是一河(黄河)之隔,各方面的情况很相似。可是,拿我们和聊城地区相比,聊城1981年棉田扩大到300万亩,人均分配170元,而我们开封1981年棉花只种到60万亩,人均收入也只上到100元左右。这从领导来讲,就在于聊城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早,调整农业结构决心大,前进的步子就迈得快。”
在参观中,大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鲁西北这几年的步子的确不小,今后还有多少潜力可挖呢?聊城地区的干部群众不但没有“潜力挖尽”之感,反觉眼界更宽,信心更足了,他们说:“我们有四个优势,现在刚发挥了半个。”所说“四个优势”是指棉花、林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刚发挥了半个”优势,指的就是棉花优势刚刚发挥了一半。前些日子地区组织力量逐县进行调查摸底,然后集中起来订了1982年的增产规划。这个规划是来自群众的,也是群众的自觉行动。广大棉农从几年的实践中懂得了粮棉关系的辩证法,尝到了调整农业结构的甜头,现在是“家有余粮心不慌”,谁都算好了既扩大植棉又保证粮食稳定增产这笔帐,这个规划可以顺顺当当地贯彻下去。现在他们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发挥另外那三个优势了。
几天以后,我来到开封地区一看,形势更是喜人。人们到处在兴致勃勃地探讨着怎样安排好粮棉比例,夺取1982年粮棉双高产的措施。马任平同志在三级干部会上大声作自我批评说:“我们1981年在调整作物布局上本来可以迈出一大步,可是我们没有摆脱左倾错误影响,在看待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关系上,少了点辩证法,多了点形而上学。”他深感内疚地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我们错过了时机,推迟了农民富裕的时间,减低了农民的富裕程度,难道不应该接受教训,做自我批评吗?”会议一结束,鬓发如霜的马任平同志就带领工作组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去了。
本报记者 吕建中


第2版()
专栏:

党的农村政策好 辛勤劳动致富快
南疆的贫穷面貌显著改变
本报讯 记者黄文福报道:新疆南部5个地、州,积极贯彻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各族农牧民辛勤劳动夺丰收,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显著改变。1981年,除严重遭受自然灾害的阿克苏地区粮、油总产与前年基本持平外,其它4个地、州的农牧业都比前年增产。据自治区农业厅收到的分配预测数字,南疆5个地、州1981年农村人均收入都可比1980年增加。
新疆南部42个县、市,耕地面积占全疆近一半,一年两熟,光热资源丰富。前两年,南疆5个地、州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排除干扰,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因地制宜调整农作物布局,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中,许多穷县、穷社、穷队就打了翻身仗。
新疆8个穷县之一的疏附,绝大多数生产队实行责任田和口粮结合的生产责任制后,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工作组认真调查研究,针对群众中的思想状况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20条具体意见,进一步完善责任制,一年中大见成效。1981年,这个县粮、棉总产和农业总收入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均收入增加了31元多。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农家喜添电视机
江苏省江阴县华士公社华士大队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生产蒸蒸日上,社员生活不断提高。全大队600多户、3,100人,免费普及了初中教育,建造了宽敞漂亮的楼房600多间,每户社员添置了一台十六英寸台扇。最近,他们又从上海买来了690台十二英寸金星牌黑白电视机,家家户户能看到电视节目了。
图为社员们把电视机搬回家的喜人景象。
俞新宝摄影报道


第2版()
专栏:

南海农家(木刻)
甘迎祥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为了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我们从1981年1月起,开辟了“农业知识小品”专栏,受到读者的好评。一年来已发表了60多篇短文。应一些读者要求,我们计划将其中的50多篇汇集成书。在此,我们向积极支持办好这个专栏的读者和作者表示感谢。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心进一步办好这个栏目,热烈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继续给以支持。——编 者
动物共生的情趣
丹 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自然现象,同时也高度概括出动物界中弱肉强食的一般规律。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性一样,在动物世界,也存在着强者不食弱者的情况,非但不食,还能跟它和睦相处,相敬若宾。
鳄鱼是众所周知的凶残大动物,长吻所及之处,许多动物都难逃走。就是体大力强的水牛,如果碰到它,也往往要送掉性命。可是,鳄鱼对一种名叫鸻的小鸟却特别尊重。它躺在草地上,只要听到鸻的叫声,便把大嘴张开。但这决不是为了吃鸻,而是让鸻给它剔去塞在牙缝中的食物。有时,鸻干脆钻到它的口腔里,慢慢地给它剔牙。它如果觉得累,便把嘴闭上。鸻剔完牙后,拍几下翅膀,它再把嘴张开让鸻飞走。鸻也没有白干,从鳄鱼牙缝中剔下来的残渣,正是它的美餐。
在海洋里,大鱼吃小鱼也是有选择的。有一种叫花鳍的小鱼,就可以在水中自由来去,根本不用提防大鱼的突然袭击。它们一般都住在艳丽的海葵或海绵附近的岩缝里,常常接待成群结队前来拜访的包括鲨鱼和翻车鱼在内的大鱼。那些大鱼虽然凶猛,几乎见鱼就吃,但对花鳍特别客气,因为它们需要花鳍治病。花鳍也很热情,总是细心地吃掉大鱼身上的死鱼皮和寄生物。有时,大鱼还张开一片鳃盖,让它们到体内诊查、清理,完事以后再张开另一片鳃盖让它们出去。
在整个动物世界,不同种动物共生的现象,并不罕见。就是在家畜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我国南部有一种羽毛洁白的牛背鹭,性情温顺,常站在水牛和别的家畜背上,啄取它们身体上的寄生虫,或捕捉它们啃草时惊飞的虫子,既饱了自己的肚皮,又减轻了家畜的痛苦,对双方都有利。啄牛鸟跟水牛的关系更为密切,几乎全靠捕食侵害水牛毛皮的壁虱维持生命。
我们了解动物的这种传奇式的共生现象,有利于搞好动物的保护工作。对于人来说,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价值。我们所要保护的动物,当然是那些价值高的。但是,有些动物对人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用途,却有利于对人有价值的动物生存,也应当加以保护。前面讲到的小鸟鸻、牛背鹭、啄牛和小鱼花鳍,本身的经济价值不能算高,可它们的存在能使鳄鱼、水牛和海洋里的大鱼身体健康,而后者的经济价值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在保护后者的同时,也要保护前者,切莫将它们驱散或灭绝。


第2版()
专栏:答农村读者

根据群众的要求,从今天起我们开辟《答农村读者》专栏,主要解答群众来信提出的有关政策问题和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为广大农村读者服务。农村读者有什么需要我们解答的问题,请随时寄来。——编 者
买农业科技书可向农业书店函购余富安、杨玉昌、王兰等同志:
我们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材,除极少数在本系统内部发行以外,其余均由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由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有些地区的新华书店,由于进书不全或较少,致使一部分读者买不到需要的书。你们几位同志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在当地买不到养鸡、养兔、办沼气、科学施用化肥等科技书,就是由于上述缘故。
为了方便外地读者,我社创建了农业书店,于1982年元旦开业。书店设有邮购科,各地读者可直接来信函购需要的书籍。书店的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1号。农业出版社


第2版()
专栏:答农村读者

喷药治蚊蝇为什么会毒死耕牛?李昌喜同志:
“敌敌畏”是市场上常见的药物,不但用于农业生产,用于驱除蚊蝇,也用于畜牧业生产。近年来有的单位试用敌百虫和微量“敌敌畏”水剂驱虫,其效果高于敌百虫、蝇毒磷、四咪唑;有的单位试用“敌敌畏”喷雾治疗羊鼻蝇,效果也较好。
“敌敌畏”等多种有机磷药物都可以经过口腔、皮肤、粘膜进入人畜体内,使体内胆碱酶活性受到抑制、增加乙酰胆碱的蓄积,从而引起中毒。你们公社河渊八队喂牛户朱昌文,用“敌敌畏”喷牛身驱蚊造成五头耕牛死亡,就是由于有机磷通过皮肤渗入体内而引起中毒的。
社员们在管理牲畜的时候,不要随便往畜体上擦、喷、洒农药,也不要用被农药污染过的草料喂牲畜。如需要用农药治畜病,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农业部畜牧局 朱炳桂


第2版()
专栏:答农村读者

社员可以培育苗木出售周启明同志:
你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的山东高唐县有的社员自育苗木出售的情况,别的地区也有。社员利用自留地边角或房前屋后培育苗木,不论自用或出售都是政策允许的。培育自用苗木,可以减少社员造林买苗的开支;培育出售的苗木,扩大了苗木的来源,有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的活动。
社员个人生产的商品苗木,应选择适应当地需要的优良树种,做到产销对路,减少盲目性。一些地区的社员培育商品苗木有两种情况:一是培育珍贵树种苗木,这投资大、技术性强,社员个人不易育好,多不愿育;二是选择杨、柳等树种育苗,培育容易,但培育的人多了,可能供过于求。后一点很值得注意。 林业部种苗局


第2版()
专栏:答农村读者

我们厂生产锯齿轧花机编辑同志:
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你报二版《棉农给农机部门捎个信》的读者来信中了解到,河北省南宫、巨鹿等县的棉农需要锯齿轧花机。
请你们转告他们:天门县第一机械制造厂是农机部定点专门生产棉花加工机械的企业,已有二十八年历史。我厂一九八二年可为南宫等县和别的地区批量供应四十型、二十五型、十五型等多种锯齿轧花机,需要者可同我厂直接联系。
湖北天门县第一机械制造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