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杂谈

  谁“侍候”谁?
——六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罗荣兴
事情分别发生在两所大学里。
北方某大学,校领导抓后勤工作,不久前召开后勤部门政治思想工作会议,要求全体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后勤工作正在得到改进。
南方某大学,有的同志把服务工作当成侍候人的事。在今年上半年一次专门讨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会议上,一位中层干部公开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光说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为知识分子服务,谁为我们服务?”那里的后勤工作一团糟。
两种观点,两个态度,两样结果。看来,在一些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尤其有必要搞清楚“谁侍候谁”一类的思想认识问题。
按理说,这已不该成为问题。“侍候人”,是旧社会的一种不平等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既没有“侍候”人的,也不应有让人“侍候”的。人人都要“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的一员,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他人服务,一方面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接受他人的服务,谁都不能例外。
不过,由于各人的岗位不同,相互提供服务的形式有所不同。比如一所大学里,炊事员做饭给教师吃,是直接为教师服务;教师培养人才,使国家富强,炊事员也受益,这种服务就是间接的。一个单位或团体存在于社会上,总有它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承担这主要职能和任务的岗位,就是第一线。其它各个岗位的同志为第一线的同志提供直接的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在革命战争年代,运输队车轮滚滚,医疗队救死扶伤,“前方打胜仗,后方支前忙”,后勤为前线服务,为战士服务,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如果提出相反的口号,要前线为后勤服务,岂不乱了套?然而,这一浅显的道理,在今天的某些科研、教学、医疗、出版单位,仍有讲一讲的必要。在这些单位的第一线工作的,一般是知识分子。十年动乱中,他们被当作“臭老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侍候教授(医生、编辑)老爷”之类的口号着实时兴过一阵子。现在,拨乱反正虽已好几年,诸如此类的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仍有待进一步清除。
后勤工作很辛苦。第一线的同志当然应该尊重后勤人员的劳动,体谅他们的困难。但后勤人员为谁辛苦为谁忙呢?还不是为了搞好第一线的工作!这个道理是容易为大家接受的。前面说到的两所大学的事例表明,解决为知识分子服务的问题,关键在领导。只要领导干部、特别是负责后勤工作的领导同志真正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善于做后勤部门同志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一些单位后勤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对此,我们应该重温周恩来同志1956年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一段话:“应该教育各有关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从思想上重视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特别是要打破那种只注意行政负责人的生活,而对于知识分子就觉得‘你有什么值得照顾,我为什么要侍候你’一类的错误观念。只要这样,问题就可以差不多解决一半。”


第3版()
专栏:

为了抢救一个病危的科学工作者
本报记者 王友恭
今年8月1日晚9点30分,一架镶着“八一”军徽的银鹰在首都某机场缓缓降落。舷梯刚刚靠上舱门,早就等候在停机坪上的人们一拥而上,敏捷而平稳地将一个重危病人从机舱转换到救护车上。铃响车开,风驰电掣地驶向市区。
这个病人是一位中年科学工作者。他叫陈叔平,今年45岁,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稻类室副主任,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党支部副书记。
十几个小时前,他正奄奄一息地躺在青藏高原上的昌都医院里。因重型肺炎加上高山适应不全症,他高烧多日不退,医院于两天前发出了病危通知。
今年5月下旬,由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联合组织的赴藏考察队在成都集训期间,陈叔平因上呼吸道感染,不断咳嗽。这个早就抱有为祖国收集稻类资源夙愿的科学工作者,没等病好就和大家一道进藏,赶赴考察地点。他们为了寻找宝贵的作物品种资源,每天爬山涉水,活动在空气稀薄的高原山林之中。考察工作相当紧张劳累,陈叔平的病情也日渐加重。他经常发烧,连续不断地咳嗽使他不能入睡。开始,他采取一次吞下半管银翘解毒片的办法来对付,但是这种办法渐渐失灵了。同志们看他气喘不止,劝他回到内地治疗。但是他舍不得这宝贵的考察季节,舍不得离开紧张工作的战斗集体。直到7月20日,他到昌都汇报工作时病情加剧不得不住进医院。
昌都地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知道他是在考察第一线上病倒的,对他的治疗格外重视。医院院长兼主治大夫亲自为他多次组织会诊,地区卫生局长亲自为他抓药。全地区只有60支治疗肺炎的特效药氨基苄青霉素针剂,全部调来为他注射。但是,尽管医院从各个方面作了极大努力,仍然控制不住病情的发展。7月29日,病人不时昏厥。
怎么办?考察队的战友们把陈叔平的病情及时向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作了汇报。
在这万分急迫的时刻,中国农科院和昌都地区的领导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向人民解放军求援。行署副专员亲自赶到几十公里外的某高原军用机场提出请求,机场领导立即向上级作了报告。
7月31日下午4点多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接到成都部队的报告,总参领导同志当即指示:科学工作者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深入到很艰苦的地方去做工作,现在生命受到威胁,人民解放军要坚决抢救。抢救任务立即下达到空军司令部。
空军领导指出,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战斗任务,抢救科技工作者就是抢救“四化”建设中最需要、最宝贵的财富。要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抢救。当夜,具体飞行任务落实到了武汉空军某部。
这是一次难度大、距离长的高原之行。接到飞行命令的某机组立即投入飞行准备。亲自担任这次飞行机长的副团长王飞玉和飞行小组的全体人员连夜研究设计飞行方案,作好了应付各种飞行障碍的对策。
在这夜深人静的同一个时间里,为了抢救一个科学工作者,从北京到昌都,从部队到地方,多少人守在电话机旁进行着“热线”联系,有多少人为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争分夺秒地奔忙!……
天没亮,高原某机场就全体动员,投入迎接抢救飞机到来的各项准备。与此同时,昌都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了提前将病人安全地送到机场,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护送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成都部队医院也派出救护人员到飞机需要加油的机场等候配合抢救。
8月1日午后,等候在高原机场上的人们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天空晴朗无云。但是高原上的天气瞬息骤变,正当耳边传来飞机马达声的时候,乌云笼罩了天空,从飞机上看不到机场,找不到跑道。机组的同志们心急如火,飞机在重山叠嶂的高原上空来回盘旋。怎么办?按照常规,遇到这种天气只好返航。但是,今天是来救人的,时间就是生命。机长当机立断:不能返航。全体机组人员反复搜索降落的时机。盘旋往复的飞机忽然从云隙中看到地面,找到了机场。说时迟,那时快,机长猛推操纵杆,飞机急剧降落。
陈叔平被安全送抵首都后,经过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精心治疗,逐步恢复了健康。
在陈叔平治病期间,国家科委和中国农科院的领导亲自前往医院看望。陈叔平得救的消息传开后,许多群众给农科院和陈叔平来信来电,有的说这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深入人心的具体表现;有的说这是六十年代初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情景的再现,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曲赞歌。
最近已经出院的陈叔平投书报社,详细叙述了他被救的过程和感受。当他见到记者时说:“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我,我要把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作为新的起点,在十二大精神指引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3版()
专栏:专访

退休之后
——访天津市退休工程师协会
本报记者 肖荻
这真象个谜。几位七八十岁的天津退休工程师,原来步履蹒跚,目光涩滞,现在却变得精神抖擞,谈笑风生,有人索性把拐棍也抛开了。
两年多前,一些老年工程师次第退休下岗。回得家来,一时心里空落落的不是滋味儿。除了约三分之一的人确有疾患需居家静养以外,还有好多位虽已年过花甲,但身子骨还硬朗。他们想:难道就这样带着几十年积累的学识、经验,甘居寂寞以终天年吗?
社会没有忘记他们。1980年10月,在天津市科协帮助下,成立了天津市退休工程师协会。两个年头过去,这些不老的“宝刀”,在开展颇有成效的咨询服务活动中,常常被求教者信服地称道:姜,还是老的辣!
协会120多人中有30多位是高级工程师,包括了土建、机械、电工、化工、纺织等各路行家里手,可谓人才齐全的智囊团,其中不少人曾是大企业的总工程师、厂长、市劳动模范。他们在退休之后,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技术为人民谋福利,做好事。
天津妇产科医院新建大楼有4台快装锅炉烟尘污染严重,病房白床单落满煤灰。协会几位老专家应邀前往“会诊”,发现医院有一座原打算拆掉的30米大烟囱,虽然震断8米,余下的接高完全可用。他们提出把4台快装锅炉用一条水平烟道与之连接的方案,使高空排烟问题迎刃而解。
天津地毯一厂生产的立体感地毯是出口的拳头产品,工人使的是重1.2斤、噪音达85分贝的电剪子,劳动强度大,车间内震耳欲聋。协会了解了这种情况,派了机械、电气等各方面专业的工程师6人,用了3个月搞出一种重量下降0.4斤,噪音减去24分贝的新型电剪子,工人拍手称快,车间面貌也大为改观。
去年一年这个协会就接受咨询及现场排难解忧30多项,大至冶金机械行业盐浴炉氰化钠残渣去毒等多年难题,小至四郊五县社队工业的零星请教,来者不拒,助人为乐,而且大都是无偿服务,不取任何报酬。
“老人们这样干,不是累坏了吗?”记者问协会理事长宋汉民同志。“不,协会还有一大项任务,那就是想尽办法让老同志们颐养天年。”
协会把委托单位有时捐赠的一些活动经费,都花在集体福利上。他们为大家订书刊、组织参观、办旅游,还请了气功师、心血管专家指导保健,为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欢乐。不少老人把原来弃置在一旁的书籍又拣起来了,把散失的资料又整理起来了,因为他们深深感到,只有把晚年“余热”奉献给四化建设,生活才会充实,生命才能保持清新。


第3版()
专栏:

广西壮族自治区轻工业研究所工程师雷爱祖(左)用甘蔗废糖蜜研制出赖氨酸、三磷酸腺苷,并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七万多字的科普读物《漫游发酵世界》。
新华社记者 王文泉摄


第3版()
专栏:学校生活

大学生要象张华那样生活战斗
北京中医学院药79班学生 赵林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而宝贵的生命只有同伟大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放出璀璨的光华。张华同学之所以能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共产主义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我活着就要为人民群众解除痛苦,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张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平时,张华就注重马列主义的学习,注重自我思想教育,努力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他关心同学、关心集体,把自己火一样的热情倾注到学习和工作上。他在日记里写道:“一个人为着一个伟大理想而活着、战斗着,他就会变成崇高的人,就会从庸人的鼠目寸光中,从苟且偷安和贪生怕死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渺小的人变成一个伟大的人,变成为工人阶级、为劳动人民、为全人类及子孙后代而活着的人。”我们学习张华,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胸怀远大理想,培养高尚道德,刻苦钻研文化,严守组织纪律的精神。
近几年,青年学生的思想很活跃。许多同学提出: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青年应具有的理想?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认为,张华同志的思想和行为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在我们大学生中,确实有少数人抱有“共产主义是渺茫的”、“雷锋精神过时了”的错误思想,个别人甚至提出“人生支柱是名和利”的观点。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学习张华之必要,告诉我们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张华事迹公布后,在广大青年和大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张华身上,我们看到了六十年代雷锋精神的延续,看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支柱在新一代大学生中的发展。其实,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中,有许许多多象张华这样以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优秀分子。仅以我们中医学院来讲,就曾出现过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危险时挺身而出与坏人搏斗的勇士;有数年如一日为集体做好事的无名英雄;出现过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场面。这一切都说明,共产主义决不是渺茫的幻想,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相信,通过张华事迹的学习,通过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必将有新的改观。


第3版()
专栏:学校生活

追随革命前辈的脚步
——记南开大学第六宿舍学生的课余生活
一个周末的夜晚,南开大学数学系七九级学生张正良和张文中,看完电影返回第六宿舍时,瞥见楼道墙壁上贴着通告、启事,还夹杂着一两篇读书心得,显得很不协调。张正良提议利用这面墙办个壁报,作为同学们交流思想、学习心得的阵地。张文中又何尝没有这种愿望呢!当晚,他俩征求王殿杰等同学的意见,得到了热烈的支持。这样,在第六宿舍部分学生中一个自发的自我教育活动开展起来了。
数学系七九级的杜光会看到有的同学考入大学后,学习不如过去刻苦;有的关心集体不够,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还有个别的同学不满两年,就因偷盗被开除学籍……他提笔为壁报写了一篇《“黄金时代”随想》。文中说:三十岁左右,往往是影响一生的“黄金时代”。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哪一点最重要呢?我认为要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解决活着为什么的问题了……怎样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有价值呢?无数革命前辈给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在自我教育中,同学们开始从前辈的业绩中寻求答案。张正良结合学习近代史调查了校史。他发现无论是南开的创办人张伯苓先生,还是在南大建立第一个党支部的学生于方舟,以至为发展南开做出贡献的教育家、科学家,无一不是为了复兴祖国,历尽艰辛,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读了这些,他不由得感到有些内疚。他对自己原来的“只有在业务上出人头地才能摆脱困境”的学习动力感到羞愧。他醒悟到,只有象革命前辈那样具有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才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六宿舍部分学生围绕壁报开展的自我教育活动,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同学,不少学生积极地为壁报撰写稿件。哲学系学生刘苑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及人的本质的论述,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
“人的价值的高低,只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即看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自觉程度的高低,为人类贡献的大小。”数学系学生蔡云梦通过阅读科学史,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启迪同学们在研究自然科学时,不要忘记在定理和概念中,蕴含着研究者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高尚情操。
南开大学有关领导和校团委的干部,积极地为他们提供有关资料,为他们创造条件。这样,第六宿舍的壁报从今年五月底创刊以来,已出版了四期,他们还把其中一些较好的文章汇集油印成册,送发到外系同学手中。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自觉地加强思想修养,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虞锡珪


第3版()
专栏:学校生活

湘潭大学掀起学习张华的热潮
张华烈士的事迹在报上登出后,极大地鼓舞了湘潭大学的同学们。连日来,各系、年级和班纷纷刊出“学习张华烈士”的墙报、黑板报和专栏;学校《校刊》以四个整版的篇幅登载了张华事迹通讯、日记摘抄、故事和入党思想汇报;校广播站开辟了“学习张华烈士,做一个优秀大学生”的专题节目;校团委发出了《关于开展向张华烈士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校团员、青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张华烈士为镜子,紧密联系思想实际,找差距,定措施,学英雄,见行动,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同学们在学习讨论中激动地说:张华烈士以他年轻的生命,写了一首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壮丽诗篇,谱了一曲新一代的理想之歌,为祖国精神文明的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束绚丽的鲜花,我们一定要以张华为榜样,做一个为党和人民所欢迎的优秀大学生。许多同学学了张华事迹后,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追求,又涌现了一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中文系(80)一班在党的十二大期间就有14个同学写了入党申请书,最近,在张华精神鼓舞下,又有7位同学写了入党申请书。现在,这个班36个同学已有21位同学申请入党。
湘潭大学 何先义


第3版()
专栏:学校生活

学习张华从平凡的一点一滴做起
北航一分院系统工程8411班学生 支芬和
张华既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又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把远大理想和平凡的工作、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践着共产主义的思想。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我们有些同学,也认为自己有共产主义理想。但他们仅满足于口头上的夸夸其谈或是怨天尤人,并不愿意从自己、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但它又是现实的。共产主义事业是壮丽的,但它又是由无数平凡、细琐的具体工作组成的。共产主义决不是一句响入云霄的空话,它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对一个大学生来说,不可能马上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一定都有机会去救人、牺牲。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干平凡的小事。但大家都自觉地去做,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我们的理想也就可以更快实现。


第3版()
专栏:学校生活

离乡不离农门
10月7日,人民日报《学校生活》专栏刊登了湖北汉川县光三大队全体干部与群众的感谢信,赞扬长沙交通学院刘选章同学假期回乡传播科学技术,帮助社员种好责任田的事迹。
新学期开学后,刘选章同学继续和乡亲们通信联系,关心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利用住在城市的有利条件,到长沙各新华书店又选购了五本农技书,如《怎样养猪》、《家庭副业种种》、《常见鸡病的防治》,还订了三份农技报刊,并将《湖南日报》上《农业技术》专栏的文章剪下来,陆续寄回家乡。国庆期间,他还专程到雷锋家乡——湖南望城县农村,采购了几斤早稻良种,向那儿的农技员和老农询问了如何提高早稻产量的技术,准备寒假带回家乡,并向社员们传授新的农业知识。
长沙交通学院 刘立平


第3版()
专栏:

你丢掉的仅仅是钱吗?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生 毛广云
一天饭后,我在涮碗时看见一位同学的家长,象是个农村干部,他望着泔水桶里丢着的十几个馒头和大量雪白的米饭,边摇头边喃喃自语:“可惜啊,到底没经过风吹日晒,不然怎么丢得下手啊!”旁边几位同学不以为然,甚至面带讥笑的神情。见此情景,不由得生出无限感慨。
学生食堂浪费粮食的事屡见不鲜。有的同学手里的馒头、油条不慎落地,一脚踢开,转身再去买;有的米饭剩下半碗,便倒在泔水桶里;更有甚者,把雪白的馒头当作开玩笑的“炮弹”,互相抛掷取乐,还说:“反正是我自己的钱买的。”对这种痛心的事,我不禁要问:“同志,你丢掉的仅仅是钱吗?”
当我们跨进大学校门时,党和国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发给我们助学金。这些钱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近万元。家长给我们的零用钱,也是他们克勤克俭节省下来,尽力满足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这些钱,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是比金子还要贵重的,我们身在福中要知福。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大学生在建设精神文明中要起好作用,理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历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本色和美德,是无产阶级的优良作风。古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看还是对的呀!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抚今思昔,我们应该从节省粮食这件小事做起,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你准备糟蹋粮食的时候,请你想一想那位同学家长的话,扪心自问一声:“我丢掉的仅仅是钱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