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来自生活的艺术
《北京市美术作品展览会》选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
赵一曼烈士(油画) 封楚方
饮马太行(中国画) 白雪石
捷报(油画) 宋克西
我爱大自然(水粉画) 王建权
张西安青(套色木刻) 陈玉铭
渔家仔(木雕) 杨蕴华


第8版()
专栏:

一幅有味道的油画
——谈韦启美同志新作《念段审江青》
华君武
最近在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的北京市美术展览会里,有一幅单色油画,幅面不大,画中也只六、七人挤在一个局促的,我们常见的那种小理发馆里,窗外还可看到积雪,大家正在听一个人念报,表情各异,坐在理发椅子上的老头,美滋滋地微笑着,好象在庆幸自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正在听这段消息的理发师,要磨刀的那只手也似乎停住了;那位仰面的顾客,大笑中包含着对“四人帮”的仇恨和蔑视。表现出了人民的情绪,其味无穷。这幅画的标题叫《念段审江青》。
我们的作品一定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情绪,只有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情操与理想,才能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即使是透过生活的一个小小侧面,也应着眼于此。抽象地离开我们的土地、人民去追求永恒的主题是不会创作出好作品的。当我回想到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刚刚传出以后,人民群众那种喜极而涕,狂欢似醉的场面,可惜美术作品还没有成功地表达出来。
美国有一位画家诺曼·洛克威尔经常用幽默的笔调描绘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美国老百姓十分喜爱他的作品。俄罗斯也有一些风俗画家,画《少校求婚》等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描写轻浮的少校和装腔作势的少女,确是反映了旧俄时代世俗人物诸态。我不是提倡画掏耳朵、修脚那一类的风俗画,但是反映我们社会生活有高尚情趣的题材却是十分必要的。有人说现在已经有了摄影术,不必求诸于画笔,我想画究竟是画,摄影代替不了《长江万里图》,何况我们现在摄影家也很少有人着意去纪录我们的社会生活。几千年后,也许还要麻烦我们的后人来对我们社会生活作考证呢,这是题外的话了。
所以,看了《念段审江青》以后,希望其他画家也有意于此,到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目前农村的情况已有很大变化,有人认为农民盖新房没有什么画头,我看未必,就看你如何去了解农民的情绪,如何去表现。五十年代女国画家姜燕画的《考考妈妈》,现在人们还记得这张好画。从平凡的人民生活中,可以看出人民的不平凡处。
我很喜欢这幅小油画,乐为介绍。如果说缺点呢,读报的人的神情还表现得不够充分,那张报纸也画得太不显眼了。我初看时,几乎被忽略过去,读报者右侧的顾客,似乎作者也未着力刻画,当然都画他们在笑就显得浅薄了,不知韦启美同志以为然否?
1981年8月末(附图片)
念段审江青(油画) 韦启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