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不能发给下边一个责任制
最近,我接到几封从山西老家寄来的信,除反映农村的可喜变化,还说到当前实行责任制中的一些问题。
一封信中说:“今年春天,公社不知听了股什么风,就号召‘土地下户’,也没和社员商量,就把村边平展展的大块好地分包到户,有的还埋上新界石。我们这里有大型机械,还有水利条件,这样一来,机耕、浇水都发生了问题。”
另一封信中说:“现在庄稼还在地里长着,队里已经开始动手分明年包产的地了。也没经过社员们认真讨论究竟要不要包,怎么包法,就简单决定每人2亩,抓纸蛋。结果,有劳力的人家高兴,没劳力的人家发愁。”
这些地方过去硬用大寨一个模式套,动不动就是“方向路线”问题,把人们都弄怕了。这两年实行责任制,开始有的领导干部把住不放,怕犯“倒退”、“走回头路”的错误; 现在突然转过来,又要硬推包产到户,似乎担心不这样又要犯“方向路线”错误。过去搞“一刀切”惯了,现在是不是又要来一个新的“一刀切”呢?
我并不是反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责任制,我反对的是这种命令式的“由上边发给下边一种责任制”的做法。党的文件反复强调,实行责任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要走群众路线,由群众民主选择。对群众自己的事,自上而下搞“一刀切”,实在要不得。
段民言


第2版()
专栏:

我该怎样回答社员呢?
我们大队的第五生产队,前两年搞了包产到组责任制,连续获得丰收,成为全大队增产幅度最大的一个队,社员情绪非常高。今年,五队的干部和社员又联名盖章给大队党支部写报告,要求允许他们继续这样干,我们党支部同意,并帮助他们划分了口粮田,其余的耕地搞联产到劳责任制(所包的产量比前三年平均数又提高5%,农本比前三年平均数又下降10%)。五队的干部和社员说:“只要大队干部说话算数,我们万一包不了产,就拿全家口粮来赔。”我代表党支部支持社员实行这种责任制,我说:“这样做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报纸上也介绍过,你们只管加劲干吧。”
没想到,不久麻烦来了,8月14日县里召开三干会,县委书记实际上批评了我们的做法。有人找我谈话,有人不点名批评我。五队的联产责任制,尽管社员百分之百拥护,也很难搞下去了。我们这里的领导,实际上只准你搞一种形式:定额计酬,小段包工,最多让你搞联产到组。最近,五队的社员见到我都说:过去你支持我们搞联产责任制,说天塌下来由你顶着,现在你还敢不敢顶呢?
上级领导不让搞,群众又给我出难题,要我表态,象这样的问题,我不知怎样回答,望编辑同志给我出出主意。
江苏建湖县草埝公社埝西大队
唐于正


第2版()
专栏:

可别再搞“一刀切”了!
我在辽宁工作,老家是河北故城县。最近回家探亲,听到乡亲们谈,秋后农村的田地都要“分”了,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分包下去。我本来不大相信,可是说的人多了,我就有点担心。我们这里农村,过去在左的影响下,可把社员折磨苦了。近几年好多了,可不能再瞎折腾。
我们家乡虽然苦,但各村情况也不一样,有的集体家底厚些,有些啥也没有。今年春天,有些队的社员听说别的地方包产到户一年翻身,强烈要求也包产,可是领导上就是卡住不放;现在又不分青红皂白,要求都包。这不又是搞“一刀切”?我认为这件事应引起有关领导注意。
肖嘉


第2版()
专栏:

不要搞新的“一刀切”
本报评论员
这里发表的三封来信,反映了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有些地方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的苗头:有的不问当地情况和群众意愿,限时间、定比例推行某种责任制;有的听说包产到户好,不分析当地具体情况,只强调包产到户;还有些地方过去一直卡着,不让社员包产,今天又一转,要求一律“包”下去。这些情况,很值得注意。
这两年各地建立和推行生产责任制,一般都注意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照自愿原则,由群众选择适合当地生产力水平的责任制形式。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行政命令的作风,“一刀切”“一阵风”的作法,并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这封山西来信反映的“由上边发给下边一个责任制”,就是靠行政命令指挥群众这种旧作风的表现。有些同志还在用老思想、老经验对待新情况、新问题,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和群众的愿望对立起来。他们习惯于用行政命令和“一刀切”的办法领导工作,一旦行不通,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不仅是劳动组织与分配形式的改变,而且是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经营管理上的一项根本改革。因此,要求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有相应的改变。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不能再象过去那样,一声令下,一齐动作了;要从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不能再象过去学大寨那样,到处一个模式、“一刀切”了。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政策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责任制的推行和落实是关键。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责、权、利结合起来,由农民自己掌握,使各种不同条件的社队,能根据农民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责任制形式。因此农民热烈欢迎党的政策。
形势有了发展,还用过去那套不正确的做法搞工作已经不行了。农民强烈要求实行责任制,只能因势利导,硬纠硬堵,强行推行某种形式的责任制,只会受到群众的责难。落实责任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费一番力气作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引导群众选择符合当地实际、有利生产发展的形式。


第2版()
专栏:

土之不存,人将安附?
山东省一些山丘地区每年流失土壤2亿多立方米,使大量有机肥白白损失掉,并造成175座大中水库和河流严重淤积,搞好水土保持已刻不容缓。
山东省文登县界石公社地处山丘,1978年8月12日,这里降水325毫米,泥沙石头滚滚而下,冲坏缓水坝900多座,淤死塘坝等27座,泥沙压毁农田6,000亩。1965年,这里也下过同样的大暴雨,却没有造成什么危害。雨型相同,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就在于生态环境起了变化。1965年以前,这个公社的5万多亩山岚林茂草密,植被良好,后来则变得树少草稀,远山光秃。
在山东省,出现这种情况的不止一个界石公社。
山东省有关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山东省一些山丘地区土壤的厚度多数少于30厘米,而土壤的流失量每年每平方公里达3,000多立方米,折合土层3毫米左右,如果不采取水土缓流措施,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目前全省的山丘地区每年流失2亿多立方米土壤,含有的氮、磷、钾肥料相当于350万吨化肥,为全省1978年施用化肥总量的二分之一以上。这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在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生产化肥,另一方面却又眼看着土壤中的肥料在白白地流失掉。由于流失掉的肥料中有机质居多,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与化肥的比例失调,导致土壤肥力衰退,易旱、易涝和病虫害增多。
山东省有大、中型水库175座,由于土壤流失,平均每年淤积7,400多万立方米库容,近十年间,鲁西北的徒骇、马颊、德惠等3条骨干河道,已淤积6,300多万立方米,占原开挖土方量的15%。前几年开挖的红卫河现已淤积2,700多万立方米,占扩大开挖量的35.6%。这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年年集中力量挖河、修库、清淤;另一方面,“大自然”用泥沙去填库、垫河。
山东省的水利、农林部门提供的这些数字表明,水土长期严重流失的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将导致人们生存环境的破坏。土之不存,人将安附?许多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呼吁:黄土若冲尽,草木将难生。过去,在农业基本建设的某些方面违背了自然规律,大自然在教训我们了。今天,按照生态平衡的要求搞好水土保持,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但是,在提倡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一些糊涂认识却束缚着一些人的手脚。一是认为水土流失,自古已然,水土保持,无济于事;二是搞水土保持,花钱多、效益少,得不偿失。关于水土保持是否有效?许多地方的实践都有证明。山东省泰山林场原来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山沟壑区,由大小270多条沟组成了一个18万亩的小流域。解放前,由于长期扒山皮、刨草根、开荒种粮,水土流失严重。解放后搞了封山育林,开始控制了水土流失。1951年到1956年的6年间,泥沙淤积量下降为3万立方米。尔后,这里森林环境形成,日降雨40毫米,两小时后才见清水下山,从1957年到1979年23年间,仅淤泥沙500立方米。
关于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一些人觉得“得不偿失”。这是他们的计算方法不科学。许多单位计算投资效果时,只算增产效益,不算减少水土流失和防止地力减退的作用。在增产效益中,又只算增加了多少产量、产值的直接效益,而不算林草增加促进农业全面发展的间接效益,更不算促进地区生态平衡的综合效益。一些科学家认为,生产的木材价值只是整个社会效益的一部分,而森林对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定泥沙,净化大气,保护鸟兽等多方面的作用,则往往被人们忽视。
地处山区的黄县下丁家大队,拿出60%的地面植树种草,把垦殖指数控制在17.68%,全队每人平均只留七分九厘地。多年来,他们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取得了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效果。地处鲁西南平原的兖州县,1974年以来,大搞农田林网化,使林木覆盖率达到了14.7%,结果,降低了风速,提高了空气湿度,减少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持续稳定增产。下丁家大队和兖州县的事实说明,由于种树植草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耕地虽然有所减少和部分被胁了,但总产或总收入反而增加。一些水土保持专业工作者认为,当前搞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在领导思想上处理好长远和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他们说,有些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对下级单位要求的近期物质效果具体而紧迫,诸如粮食增产多少斤,分配增加多少元等,但对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生态建设则安排较少。有些做具体工作的同志也就忙于当年见效的生产,甚至为了发展近期的生产,不惜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一百年以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到目前为止的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如资本家为得到咖啡树的肥料——木炭而焚烧古巴的山林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罪过。恩格斯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 本报记者 宋熙文


第2版()
专栏: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出通知
动员千家万户搞好“小秋收”
编者按: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小秋收”活动,是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方面,是一项不占耕地、不需耕作的副业生产。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给今年的“小秋收”带来了千家万户搞采收的新特点。各级领导机关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社员个人的积极性,组织群众不失时机地搞好“小秋收”。
本报讯 最近,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向各省、市、自治区供销社发出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小秋收”工作。《通知》指出,近几年来,各地开展“小秋收”工作有很大成绩。每年“小秋收”产品收购总值达十几亿元,为轻工生产、外贸出口和市场供应,提供了大量原料和商品。
大力开展“小秋收”,把国家和市场需要的、可调运出来的各种适销对路的“小秋收”产品,积极收购利用起来,是供销社的一项重要任务。供销社要根据千家万户搞采收生产这一特点,认真进行市场预测,加强对生产的指导,按照市场需要的品种、规格、数量组织采收。要加强收购力量,增设收购网点,方便群众交售。要向群众广泛宣传采收的品种、规格、质量和用途。国家和市场确实不需要的品种,要事先向群众说明,做好工作,避免盲目采收,挫伤群众积极性。各地供销社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工业生产部门,开展野生原料的就地、就近加工利用。
要加强资源保护,把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要在不破坏资源的条件下,合理地采集利用,并注意防止森林火灾。
“小秋收”时间性很强,目前正是“小秋收”的黄金季节,各级供销社要配合农林、工业交通、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把今年的“小秋收”更好地开展起来。


第2版()
专栏:

热情帮助农民解决农科技术上的难题
三十埠公社农业技术问事处办得好
据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省肥东县三十埠公社农业技术问事处自今春成立以来,采取各种形式,热情帮助农民解决科学技术上的难题,促进农业增产。
农业技术问事处由公社革委会主任、生产干事、农技站站长和技术员等7人组成。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站内接待问事,站外开展“三诊”。入春以来,问事处共接待登门求教的群众达800多人次。问事处只要来者有请就去,谁分管的户、分管的业务谁“出诊”;根据农事季节,领导干部和技术员分片“巡诊”;遇有重大技术疑难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田头“会诊”。二、到8月中旬,已出刊《农事园地》三期,介绍作物的优良品种、栽培知识等。印发病虫情报7期,计2,000多份。三、自制标本挂图,逢会就讲授技术。半年多来,已在干部会上讲授农业技术12次。


第2版()
专栏:

长安县用多种办法推广科学技术
本报讯 陕西省长安县采用多种办法把农业科学技术传到千家万户,真正送到农民手里。他们已经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培训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农技员28,000多人次。按农时季节举办广播讲座,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就讲了45节技术课。他们还编印农业科技资料,今年已编发10多期,29,000多份。


第2版()
专栏:

适应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变化
启东县发放售棉卡和售棉证
据新华社南京电 江苏省启东县农村6,000多个作业组和3万多户社员领到了售棉卡、售棉证,他们可以凭证直接向国家交售新棉。
前几年,启东县一直以生产队为单位交售新棉。今年全县有60%的生产队实行联产到组的责任制,11%的生产队实行联产到劳或到户的责任制,如果仍然以生产队为单位交售新棉,势必给农民带来不便。这个县的供销部门决定,凡是联产到组的生产队一律实行以组交售新棉,联产到劳或到户的队,实行以户交售新棉,并分别发给售棉卡、售棉证。
为了方便群众就近交售,县供销部门还增设了收购新棉的网点,由原来的52个增加到80个。


第2版()
专栏:

广西饲养母猪增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全区母猪总头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达到76万多头。母猪的迅速增加促进了生猪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绵羊毛增收
到8月底,内蒙古绵羊毛收购量已超过年计划19.2%,比去年全年收购量还多5.9%。全区各地供销社的职工克服收购工作量加重的困难,加快了收购进度。(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驱害兽保庄稼的“神狗”
蔡远福
山高林密。一群野猪窜到苞谷地里,又踩又咬,不一会儿就放倒苞谷一片。忽然,一只黄色小动物溜到一头大野猪的身旁,纵身一跃,倒骑在它的背上。野猪受惊,拚命逃跑。黄色动物便抓着它的肛门跳到地上,将它的肠子一古脑儿拉出。野猪惨叫一声,倒地死去。没有受伤的野猪疯了似地逃进山林。苞谷得救了。
这巧杀野猪的黄色小动物,名叫斑狗,栖息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当地人称它为
“扒狗”。
形似家犬的斑狗背如弓,腰如竹,毛色褐黄,油光闪亮,嗅觉灵敏,行走矫健,常常十几只、几十只结伴而行,前有侦察“尖兵”,尾有断后“将领”。乍一看,它们身躯矮小,但其智慧和勇气都相当可观。它们不但善于捕捉山獾、野兔、田鼠一类有害庄稼的动物,而且能跟野猪、狗熊等大野兽搏斗。它们所到之处,各种野兽便渐渐销声匿迹,一两个月内不敢出来为害。有人计算,一只斑狗一年至少要捕捉上百只大大小小的害兽,可夺回粮食数千斤。斑狗偷食家禽家畜的次数却极少。
说到斑狗,老猎人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在很古的时候,它本是天庭上的黄龙大仙,因镇守天门时偷放一仙女下凡而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为天犬。有一次,含冤受罚的天犬发现凡间不善之兽盗食庄稼,实在可恨,遂心生一念,决定步仙女后尘,到人间来防兽除害,于是自愿降为“凡犬”。正因为斑狗除害兽有功,农民群众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湖北房县的群众更把斑狗看成保护庄稼的“神”,一旦遇见它们就主动避开,为它们让道,生怕将它们惊跑。
斑狗不但可以保护庄稼,而且能够给人驱除危险。它们若发现人在山地露宿,便悄悄地在他的周围撒几滴尿,凶禽猛兽闻到这股尿味便逃之夭夭。它们夜里如果碰到行人,便悄悄地跟在后面,直到行人进屋,才转身回到密林。
(李锡武插图)


第2版()
专栏:

哈密瓜之乡举行赛瓜会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0日电 新疆哈密瓜之乡最近举行赛瓜会,有15个甜瓜品种和7个西瓜品种参加了比赛。
哈密地区五堡农场四队的“红心脆”,哈密县南湖公社二大队第二生产队的“加格达”,同获甜瓜一等奖。这些瓜外形美观,种腔小,肉厚质细,含糖量高达14%。获得西瓜一等奖的,是哈密地区黄田农场先锋大队园艺组栽培的“红优二号”。这种瓜瓜形长,又叫枕头瓜,籽少汁多味甜,是西瓜中的佳品。
据调查,哈密瓜有160多个品种,著名的有黄旦子、青麻皮、香梨黄、红心脆、黑眉毛、蜜极甘、网纹香、炮台红等。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啤酒花农场场长吴庭山同志,近两年来积极带头推行定额管理责任制,使啤酒花产量、质量提高,去年在华北地区评为优质产品。图为吴庭山在劳动。 本报记者 田永有 摄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农民坐飞机俯瞰沈阳城
九月三日下午,一百九十二位农民自费分四批乘坐民航飞机在沈阳市上空游览。他们是沈阳市郊区东陵公社八家子大队社员。第五生产队老社员陶保喜高兴地说:“我家有两个劳动力,如今每年收入一千多元,拿几元钱坐一坐飞机,也开开眼界。”柴万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