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根据地力情况 选择适宜品种
德州地区今年小麦增产幅度大
本报讯 通讯员徐洪岭报道:按照地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是今年山东省德州地区小麦增产幅度大的一条重要经验。最近,在安排今年秋种工作的时候,这个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强调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
德州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有500多万亩,大多数土地比较瘠薄,还有30%不同程度的盐碱地。前些年,在选择优良品种问题上,有些同志总是认为高肥水小麦品种的面积种得越大越好,全区播种高肥水品种面积曾经达到小麦总面积的80%以上,结果严重脱离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1971年到1980年的十年中,只有两个年头亩产量超过200斤,增产幅度最大的1978年,平均亩产也只有221斤,比上年增加46斤。
近两三年来,这个地区总结了在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工作中脱离实际、搞“一刀切”的教训。1979年对各种小麦优良品种的生产情况作了典型调查,搞清了这样一个道理:大力士饿肚子不如小力士担的重。从去年秋种开始,地委和行署就要求各单位选择良种一定要因队因地制宜。全地区中低肥水品种面积,由原来不到20%扩大到40%左右。这一措施是今年全区小麦平均亩产增加102斤、总产增加3 .5亿斤的一个重要因素。平原县去年秋种把中低肥水品种面积扩大到50%以上,增产效果更明显,全县4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37斤。这个县的王村店公社张千大队第一和第二生产队,土地都很瘠薄。去年秋种,一队仍然使用高肥水品种,二队改换为中低肥水品种,在同样管理措施的情况下,一队今年每亩增产50斤,而二队每亩增产150斤。一队社员说:缺柴油的拖拉机没有马车跑得快,我们再也不能选用不切实际的种子了。


第2版()
专栏:

保障地力不衰,做到越种越肥
黑龙江垦区用经济办法提高地力
本报讯 通讯员刘贵忠报道:黑龙江垦区采用经济办法提高地力,调动职工养地的积极性,保障耕地地力不衰,越种越肥。
全国农垦系统有近7,000万亩耕地。过去许多生产单位往往重种轻养,甚至只种不养。有的农场过去耕地黑得发亮,肥得出油。由于只种不养,有机质越来越少,结果造成地硬、苗矮、草多、产量低。过去亩产大豆200多斤,现在下降到百来斤。
这个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各级领导已开始重视。农场总局从今年开始,试行提取培肥地力费的办法,即每亩耕地每年提一元养地费,然后再根据农场培肥地力的面积,拨付偿还;不培肥的则不返还。除了采取返还培肥地力费的办法外,不少农场还把落实责任制与提高地力结合起来。如八五○农场,由于种甜菜吃地力厉害,就规定甜菜地每年换地号,每亩地每年必须返还2吨农家肥。农场组织专人验收,没有如数完成的,扣发工资或奖金。海伦农场对生产队实行“三定一奖”,即定总产、定利润、定培肥地力指标。培肥地力指标中又包括三项具体指标,即厩肥任务、秸秆还田和压种绿肥面积。只有全面完成这几项指标,才能按合同提奖;完不成则扣发奖金。
由于采用这样一些经济办法,大大调动了职工养地的积极性。职工中过去一度存在的只想当年“捞一把”、现得利的临时观念逐步得到克服,大家的眼光放得远些了,种当年的地,不仅想到当年的收成,还要想想来年,想办法珍惜地力,培养地力。海伦农场从去年开始,每年做到有近三分之一的秸秆还田,积有机肥7.5万吨,还试种了新的肥效高的绿肥品种。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地力与高产
加正
过去十年,山东德州地区的小麦品种,据说高产的品种占播种面积的80%以上,可是,那些年并没有达到增产目的。去年秋天,改种中低肥水品种,今年夏收,小麦增产幅度却大大超过了往年。
高产高肥水品种不高产,中低肥水品种却丰收,这是何道理?原因就在于这种中低肥水品种本身的要求与客观条件正好相适应。
农作物是在一定的土壤、水肥、日照、气温等客观条件下生长的。条件因地而异,作物就要因地种植。“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小麦高产品种需要大肥大水,才能发挥高产品种的优势。德州地区大部分地方土地瘠薄,缺肥少水,满足不了高产品种需要。因此,品种虽好,条件却不具备,就不能不事与愿违。
也许有人问:现在,淮南之桔不是已在淮北移植成功了吗?是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南果北移、北果南移的新鲜事很多,但这种成功,都离不开与之适应的条件。淮南的桔子到淮北正常生长,是经过长年累月地选择品种,杂交嫁接,改良土壤……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最后培育成功的。小麦高产品种,也会有在德州地区安家落户的一天,关键在于要改造环境,创造相适应的生长条件。经过大家反复实践,积以时日,一旦把不适应变成适应,就一定会收到高产的效果。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在农民需要的岗位上
——刘忠和坚持大家畜配种工作十八年
甘肃宁县早胜牛场副场长刘忠和,搞大家畜配种已经十八个春秋了。1963年,他从西安畜牧学校毕业踏进这个牛场时,看到农村缺少大家畜,立志钻研大家畜配种技术,在这个农民需要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从惊蛰到白露是牲畜配种旺季,天天都有数十头甚至上百头牲畜到牛场来配种。刘忠和忙得起五更睡半夜,一顿饭分几次吃。他家在陕西省,在牲畜配种旺季,有时家里出了什么事,他从不请假。有一年,他家里房屋被雨水泡塌,爱人一连几封电报催他回去。他只给爱人回了一封信,一直到配种旺季过去才回了家。
为了提高配种怀胎率,他十八年来坚持作配种记录,建立档案。如今,牛场所在地早胜公社各生产队育龄母畜的口齿、颜色、发情期,他都能说出来。有的牲口到了配种时候没来,他就捎口信,写纸条通知,有时索性自己去。一次百里外的泾川县高平公社来了一头多年交配不孕的牛。刘忠和白天对这头牛作了详细检查,晚上又赶到几里外的客店找畜主了解情况,终于弄清这头母牛不孕的原因,采取新的治疗方案,终于使那头牛怀孕了。
刘忠和常常钻进生产队的牲口圈里,向有配种经验的饲养员请教;常常在灯下攻读有关家畜生理学、解剖学和配种学的书籍。育龄母畜不发情,过去一般注射雌性激素催情,但常常只引起母畜假发情,不排卵。刘忠和摸索出用当地野生荠荠菜和当归浸膏片饲喂和灌服,效果很显著。
刘忠和在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大家畜配种技术进行了理论总结,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用热情和技术,在农民需要的这个岗位上,勤恳服务了十八年,为农村增加大家畜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本报记者 何懋绩 胡国华


第2版()
专栏:

武清县出现“养鸡热”
天津郊区武清县今年全县蛋鸡饲养量,由去年的77万只发展到145万只,增长近一倍。今年前八个月已向国家提供鲜蛋180万斤,社员进城自行销售的还有近百万斤。
武清县是天津市最大的一个郊区县,一直把提供更多的鲜蛋当作为城市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动员农民多养鸡,对社员养鸡数量不加任何限制,允许社员户中有专门从事养鸡的劳动力,允许一些社员户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成为养鸡专业户。北蔡村公社西小良大队孟宪文,采用一套全阶梯三层笼养机械设备,在室内养鸡,鸡只冬天照样产蛋,平均产蛋率为70%,仅52天时间,就为市场提供鲜蛋812斤。
为支持养鸡业的发展,县社两级供销部门自建了12个种鸡场,支持社队集体办起了7个种鸡场,扶植了52个种蛋基地村。社队还依靠自己力量建起了25个种鸡场,这就使全县种蛋来源有了保证。全县社社都建立了雏鸡孵化厂。
这个县还从多方面帮助社队和社员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县畜牧局编辑了一套养鸡技术资料,县食品公司帮助一些公社办了养鸡技术培训班,还派养鸡技术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今年县、社兽医站在全县范围内搞了两次疫苗注射,大大地减少了鸡只死亡。
武清县的养鸡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全县的集体养鸡场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36个,养母鸡50只以上的重点户,由去年的91户增加到2,000户。目前,全县的养鸡业正由零星散养向集中成批群养和半机械化、机械化笼养的方向发展。人们高兴地说:“武清出现了‘养鸡热’!” 本报通讯员 郑云生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周泽余热爱国家不贪高价
合肥市骆岗公社高王大队养鸭能手周泽余,最近拒绝小贩的高价收买,将自己养的二百五十只鸭按国家收购牌价售给当地食品收购站,按集市收购价少收入二百多元。他说:“国家想着农民,农民也要想着国家。我养鸭收入那么多,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不能两眼只盯着钱。”
新华社记者 徐光春摄


第2版()
专栏:

处处洋溢亲人情,兄弟爱
复县富裕队热情帮灾民落户
据新华社沈阳电 新华社记者陈宝玉报道:辽宁复县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洪灾后无家可归的700多户灾民,现在已经分别在本县9个公社的369个富裕队安家落户,从生产到生活都受到热情的关怀和照顾。
7月下旬,复县境内突降特大暴雨,有700多户3,500多人无家可归,复县县委和县政府研究确定动员全县无灾或轻灾公社的富裕生产队,发扬风格,接受受灾社员在本队落户。富裕社队积极响应县领导的号召,争相多要灾民户头,并派人派车到灾区把落户的受灾兄弟接到队。
接受灾民的生产队都是每人平均收入100元以上的富裕队。灾民还没到,这些生产队早已把灾民住的房,穿的衣,吃的粮,烧的柴,用的炊具和小农具,准备齐全。灾民一到,社员们这家送来油、盐、酱、醋,那家扛来土豆、茄子、黄瓜,处处洋溢着亲人情,兄弟爱。


第2版()
专栏:

飞机播种牧草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用飞机播种牧草成功。据播后3个月测定,成苗的面积达到67%,平均亩产鲜草1,580多斤,大大超过了天然草场。用飞机播种牧草,提高了草场的载畜量。


第2版()
专栏:

驯化野生牦牛
青海曲麻莱县藏族牧民最近把陆续捕获的12头野牦牛犊交给了国家。野牦牛体大肉多,成年公牛体重可达1,200公斤,比家养的牦牛重一两倍。曲麻莱县准备驯化这些小野牦牛,将来用杂交方式来试验培育良种新牦牛。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编后

编后
城市郊区的养鸡业,要提倡社队集体和社员家庭一齐动手,机械化、半机械化和人工饲养方式同时并举,并且向养鸡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倡养鸡也不能只有一般号召,只推广几个典型经验,还要有鼓励养鸡的具体政策措施,有一套解决种蛋、种鸡,饲料、防疫等问题的科学办法。这样,才能提高并且巩固农民的养鸡热情。武清县养鸡业迅速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2版()
专栏:

肴中佳品——竹荪
竹荪,又名“僧竺蕈”,是贵州省盘县老厂区的特产之一。菌体呈笔状,顶部有红色钟状菌盖,盖下呈白色网状,为肴中佳品。“竹荪银耳汤”是贵州名菜之一。
新华社记者 龙启云摄(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因地制宜搞好渔业生产责任制
——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于京实
今年6月份人民日报开展“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讨论以来,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前些日子,我们到广东省高要县沙浦公社作了调查,并访问了陈志雄,现在把了解到的情况,提出来供作参考。
陈志雄所在的沙浦公社沙一大队第六生产队于1979年采用投标承包办法,将8亩村边鱼塘包给陈志雄培育鱼种,包金1,700元。这年,陈志雄一家人全力以赴,孩子们放学后也拾粪割草,帮助养鱼,年终结算收入8,000元,扣去成本与包金,净得6,000元。第二年,他继续承包本队8亩鱼塘,并从外队包进97亩望塘,请来他堂妹做帮手,还雇用了几百天短工。这一年,鱼塘各项收入25,400元,扣除工资和其他开支,净收入11,200元。1981年上半年,陈志雄包养本队2亩鱼塘,向外队承包则扩大到355亩,承包总金额50,500元,预计收入12万元。雇工的规模也随之扩大,除了常年的5名固定工外,全年需要请2,300天短工。每个固定工的年工资与伙食补贴是1,200元,临时工每人每天3.5—4. 5元。1981年的净收入,预计接近4万元。
去年,陈志雄承包的水面平均每亩出产成鱼和鱼种(半斤到1斤大)190斤,芡实(鸡头米)10斤。今年预计每亩产鱼和鱼种174斤,芡实65斤。成鱼产量在当地为中等稍好水平。
发挥了“能人”的作用
陈志雄是沙浦公社大伙公认的“能人”。他有胆有识,敢于冲破多年来“左”的思想束缚,带头承包鱼塘。实践证明一包就灵,个人收入增加了,生产队集体的收入也增加了。承包头一年,陈志雄全家的平均收入是每人857元。在他带动下,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开,鱼塘面积不断恢复,全公社1979年养鱼6,470亩,1981年由社员承包鱼塘9,002亩,金额140万元。仅此一项,平均每个社员可从集体得到鱼塘收入76元。
陈志雄勤学好问,善于经营,掌握了从西江河捞取鱼花直至育成大规格鱼种的一套技术。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他都直接参与,独立自主。承包的前两年,经营内容以鱼种为主,1979年占收入的100%,1980年占56%。到1981年,不但继续扩大承包水面,还看准了中药材芡实获利高,迅速改变经营方向,扩大水面养芡的比重,预计今年可生产芡实两万多斤,按每斤最低价格2. 5元计算,收入已与养鱼产值接近。
陈志雄生产上有专长,会算帐,承包鱼塘三年获得显著进展。但是他的困难也不少,因为经常发生鱼病和芡实烂叶等灾害威胁,他很希望得到养鱼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辅导。他的塘鱼产量还不高,经营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价格的变动。承包期间鱼价上涨,包金相对显得较低(去年承包的望塘中,包金低的,每亩只付14.5元),因而他的净收入也随之增多。往年,生产队集体养鱼有国家派购任务,草鱼每斤价为0.46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社员按议价出售,草鱼每斤1. 5元,芡实每斤7元多。
雇工剥削问题
陈志雄承包了大量鱼塘,自己照管不过来,便请人帮工。承包面积越大,雇工越多,收入也越多。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承包面积(亩) 8 105 357
雇用固定工(人) 0 1 5
雇用临时工(工日) 0 400 2,300
雇工工资总额(万元) 0 0.24 1.59
净收入(万元) 0.6 1.12 3. 93
(注:1981年雇用临时工、工资总额与净收入为预计数。)
在沙浦公社,生产队公开招标承包鱼塘,陈志雄以较高金额投标,社员们是欢迎的。关于雇工,社队未曾加以限制。因此,在陈志雄看来,只要给雇工优厚报酬,便是合理合法的。问题在于,雇工就涉及剥削,他的知识与管理才能必须通过雇用者的劳动,方能产生社会财富,工资报酬不可能正好等于雇用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雇工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除去由陈志雄上交给生产队的包金外,仍有一部分为陈志雄所占有。可以这样算一笔帐:过去曾有过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折算方法,一个复杂劳动者相当于两个简单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值。我们不妨以三比一来计算,则1980年陈志雄雇用2.3个农工(临时工按300个工日折合),加上他自己顶3个劳力,妻子1个劳力,共6.3人,平均每人净产值2,160元,陈志雄夫妇这一年实际收入11,200元,比计算的应得数多了30%。这种计算方法,虽然不尽准确,陈志雄的收入中存在剥削,应该是肯定的,而且,雇工越多,占有他人创造的财富也越多。
农村不许雇工,过去在政策上有明文规定。但由于渔业经济受到破坏,为了较快地获得恢复和发展,采取若干特殊措施,包括允许一定数量的雇工在内,也是可以研究的。沙浦公社1958年时养鱼望塘多达13,000余亩,1978年减少到2,400亩,此后恢复投标承包办法,而且对承包面积与雇工未予限制,渔业经济的面貌就大为改观。对照国务院新近颁布的允许城镇中从事饮食、服务、运输、零售等个体户在必要时可以雇用一两个帮手和两三个学徒的规定,这个办法似乎也适用于专业承包户。如果短时期内我国农村经济活动的某些方面允许雇工,对雇工的人数似应有个适当限度,并且需要在近期内作出统一的政策规定。
大面积承包问题
陈志雄逐年扩大承包,主要是从外队包进标价较低的鱼塘。1981年本队鱼塘每亩包金400元,外队平均每亩为140元。包来的鱼塘,一部分由他自己签订合同,较多的是委托亲友出面承包,也与别人合伙经营。
陈志雄承包鱼塘,三年时间从8亩增加到500多亩,这样做可以增加他的收入。但是,承包面积越大,越是照顾不周。他与苏三大队第一生产队谭仲祺合伙经营的鱼塘,他十天左右才能去一趟,作些技术指导,产量水平在承包户中不很突出。
从陈志雄大面积承包鱼塘这一事实来看,能人的能力毕竟有一定限度,超过其能力的大面积承包,必然要依靠雇工。承包鱼塘面积越大,请的帮工也就越多。显然,这种作法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的正常途径。
几点意见
一、渔业生产的经营管理要因地制宜,着眼于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高要县这样劳力少、水面多的地方,可以允许搞鱼塘大面积承包;可是在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佛山地区,却未必合适。即使是高要县,搞大面积承包的也只有陈志雄等少数人,多数是一户包一个小塘或几户合伙包一个大塘。这样做,使更多的社员能从承包鱼塘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
近年来,高要县在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中,还发展了一批国社(队)合营的养殖场,由国家(地方机关)提供资金、饲料与技术,社队负责场地、水面、青饲料与劳动力。1980年8月开始,国社合办53个养殖场,养鱼3,500亩,猪4万多头,短短5个月时间就盈利85万元,利润按比例分成,社队分得70万元,深受社员群众欢迎。经营方式应允许多种多样,不要搞一刀切,让各种责任制在生产实践中经受考验,因势利导,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
二、鱼塘承包办法,除上交现金外,还应该规定上交一部分水产品。这样,承包户向生产队交纳一定数量的实物,有利于生产队进行农副产品的供需平衡。
三、在推广承包责任制的同时,要注意发挥集体力量,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就高要县而言,低产的望塘和望田,应该由生产队集体投工,集中劳力挖塘垫田,才能大幅度减少稻田费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水平。鱼塘挖深后,渔业生产才能精养高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