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新闻综述

伊朗局势特点
马世琨
从伊朗前总统巴尼萨德尔于6月22日被罢免以后,伊朗国内形势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在这之前伊朗国内的政治斗争主要在执政者内部、在巴尼萨德尔和伊斯兰共和党之间展开,那么,在这之后斗争的双方则是政府与各种反政府势力。斗争的方式也不再是唇枪舌剑,而是逮捕、处决和暗杀、爆炸。西方报纸认为,伊朗正在掉进“无政府状态的深渊”,已处于“暴力和反暴力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这种形势,伊朗政府和反政府力量都有自己的分析和估计。政府认为:反政府就是对真主和他的先知作战,就是在人世间搞腐化;对这些腐败分子,要以革命的果断精神处理,予以逮捕和处决。国务部长纳巴维说,“反伊斯兰力量”对现政权发动了“全面战争”。另一些高级官员认为,反政府力量的暴力运动“是当前的真正危险,需要采取激烈的措施”。反政府力量认为:现政权是伊朗历史上“最残暴的统治”,“人民应当按照革命的伊斯兰的方式进行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正在法国政治避难的伊朗前总统巴尼萨德尔对外国记者说,“要是目前的抵抗继续下去,现政权要不了多久就会垮台……顶多几个月的时间,不会再长了。”
在反政府力量中,据报道,“人民圣战者组织”是最强大的一支。该组织在推翻巴列维王朝的斗争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在伊朗宗教势力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较量中,坚决站在巴尼萨德尔的一边。其成员估计有5万到10万人,其中武装人员约一万多人。今年8月29日,这个组织的领导人拉贾维与巴尼萨德尔同机到达法国政治避难。他在会见记者时说,目前他正受巴尼萨德尔之命,组织伊朗全国抵抗阵线,以便相机发动全国总起义,推翻现政权。除了“人民圣战者组织”,参加抵抗阵线的据说还有库尔德地区的民主党、伊朗人民敢死队的部分成员,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反政府组织。
全国抵抗阵线的主要斗争方式是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制造爆炸事件,暗杀政府高级官员和宗教领导人。两个多月来,反政府力量组织了一系列震动世界的暗杀活动。使包括伊斯兰共和党领袖、最高法院院长贝赫什提、总统拉贾伊、总理巴霍纳尔、警察总监达斯特盖尔迪、伊斯兰革命总检察长科杜西等500多人丧生。外国报纸认为,总统和总理同时遇害,“可能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规模最大的暗杀政治家的行动。”
此外,据报道,目前伊朗至少还有100个反政府武装组织活跃在全国10多个省。它们主要集中在伊朗西部的库尔德、阿塞拜疆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仅在上述两个地区,武装力量总人数就超过3万人。他们为争取自治、反对民族歧视和镇压而同政府军作战,当前他们与“人民圣战者”等组织在城市进行的反政府斗争遥相呼应,相互支援。
伊朗政府对各种反政府力量严加防范、坚决镇压。当局一再要求老百姓揭发检举反政府分子。9月8日,霍梅尼在德黑兰电台讲话时警告说,议会肯定是下一个爆炸目标,因此要求“负责议会安全的那些人应该是熟人,要百分之百的可靠”。同一天,新任伊斯兰革命总检察长塔布里齐下令在每个城镇建立法庭以加紧镇压反对派。革命卫队奉命对武装敌对分子格杀勿论,无需经过逮捕、审讯手续。据伊朗官方宣布,两个月来共逮捕4,000多人,处决700多人。据报道,被处决者中包括20多名“人民圣战者”组织的中央委员,也包括9岁女孩和102岁的老人。
极度紧张的局势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不安。一些宗教领导人呼吁政府暂停处决。霍梅尼也对随便杀人的作法感到不安。最近他一再指出,“政治暗杀的洪流摧毁不了伊朗的稳定”,“伊朗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国家之一”,要求法庭在判决时“要更加仔细和慎重。”
严酷的镇压引起相应的报复,广泛的暗杀招致更大规模的处决,这种处决与暗杀的恶性循环,正在使伊朗长期动乱的政治局势更趋恶化。伊朗的局势将如何发展,特别是它北方的苏联将如何利用这一局势,正在引起全世界的绝大关注。


第7版()
专栏:

引人瞩目的西德和平主义运动
张允文
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正在一些西欧国家展开,在西德则更为广泛。他们游行示威、搞签名运动、召开群众大会,通过决议,反对在西欧部署现代化导弹,要求举行限制核武器谈判。6月份在汉堡举行了6万人的示威游行。最近,当美国国务卿黑格访问西德时,西柏林也有成万人示威,高呼反战口号。人们在国防部大门前示威,妇女涂了白脸,剃了头发,在大门口静坐。
据西方报刊报道,卷入这一运动的成员极为复杂,有
“左”翼知识分子、强烈反对黩武主义的新教领导人、环境保护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工会会员、失业工人、反对核电站者、强占住宅者、对社会不满的大学生、家庭主妇、商人、妇女青年组织的成员、议员,甚至还有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的青年成员等等。
这些和平鼓吹者的动机和背景各不相同。不过,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对在西德部署中程核武器,要求削减军费、无条件地同苏联谈判,甚至主张单方面裁军。
按照他们的看法,在西欧部署的武器“已经足以确保恐怖均势,并且认为引进更多的新武器只会增加战争的危险”。由于苏联早已不声不响地部署了瞄准西欧的SS—20导弹,因此,这种反对部署新导弹的运动,主要是针对北约决定的在1983年部署美国潘兴Ⅱ导弹和巡航导弹的。美国的一家报纸说,使美国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西德人对部署在他们国土上的美国导弹的担心超过了他们对苏联针对他们的武器的担心”。使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深感不安的是,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的中下层党员几乎成了这个运动的核心力量。
西德的和平主义运动的兴起,究其原因,十分复杂。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灾难的西德广泛人士,不愿意自己的国家再卷入另一次浩劫。据估计今后5年内西德境内的核弹头将增加到6,000个,一旦发生战争,西德首当其冲,这使
“人们对生存的恐惧心理日益扩大”。西方舆论认为,西德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是不难理解的。
另外,近年来西德经济发生困难,失业率上升,出现巨额赤字,政府被迫削减社会保险费用,人们不同意增加防务开支。在经济衰退声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下降,青年们的失望情绪在增长,对政府的不满也愈益强烈。反对部署导弹运动也正是人们反政府情绪的反映。
不容否认,莫斯科的宣传和它在美欧之间的挑拨离间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一面暗暗地以一星期部署一枚导弹的速度大量在欧洲部署SS—20导弹,并且调兵遣将在波罗的海举行空前规模的军事演习;同时又装出一副和平的姿态,提出要在欧洲建立各种无核区,甚至抛出了可以考虑在苏联某些部分撤销核武器的诱饵。此外,苏联又不断施行威胁,恫吓西欧说,如果它们部署美国的核导弹,将会使它们成为核靶子等等。所有这一切使西欧的一些和平主义者、中立主义分子幻想只要经过谈判,就能使苏联停止其咄咄逼人的扩军势头。苏联正是利用西欧人的这种怕战争的心理,发动了一个接一个的和平攻势。
西德总理施密特对这股思潮持否定的态度,他指责这个运动是苏联“得心应手的一个工具”,因为它显然是把矛头指向北约和波恩政府政策的。施密特和反对党基民盟领导人科尔都反对这个运动的“一边倒倾向”。施密特说,“有些自称的和平运动从未反对过苏联的欧洲导弹,而这些导弹却已部署了许多时候。相反它们抗议西方的欧洲导弹,这些导弹还有待于部署。在这种运动看来,苏联比美国更愿意和平,可是苏联却在阿富汗继续其军事行动”。
由于西德在北约中所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和平主义思潮在西德的发展势必对一系列西欧国家产生影响。和平主义运动在一些西欧国家也具有一定规模。因此,美国里根政府和北约组织对西德的和平运动十分担忧,他们担心“欧洲的反核热潮可能威胁到北约部署战区核武器的计划”。最近,美国国务卿黑格访问西德,一方面是为了在美苏将要举行限制核武器谈判前夕加强同西德磋商,支持施密特政府,同时也是“西方对苏联的反美宣传进行反击”。
西德社会民主党内的“左”翼反核武器者、青年社民党人希望明年4月份在慕尼黑举行的社民党代表大会上通过一项禁止部署导弹的决议,而施密特已明确地表示,要是他被击败,他将提出辞职。联合执政的自由民主党主席根舍指出:“谁使北约的决议成问题,也就是使联合政府成问题。”因此,西德和平主义运动不仅在国际上引人注目,而且对国内政局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附图片)
示威者在西柏林焚烧苏联和美国的国旗


第7版()
专栏:

植树造林抗御撒哈拉沙漠扩大
凌代森
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地处撒哈拉沙漠及其边缘的一些非洲国家,为防止沙漠的扩大和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以植树造林为内容的“绿色革命”,取得了明显成绩。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典型的沙漠,它东起尼罗河,西至大西洋,跨越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乍得、尼日尔、马里、毛里塔尼亚等国,面积9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干旱、乱伐森林和土地的不适当开垦,撒哈拉沙漠面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例如在冈比亚、尼日尔、马里、塞内加尔、佛得角、上沃尔特、乍得和毛里塔尼亚等萨赫勒地区,撒哈拉沙漠每年竟以15公里的速度向南推移,使这些国家的耕地逐年减少,加之连年干旱,它们的农业产量普遍下降,缺粮情况益发严重。
撒哈拉沙漠的扩大不仅对这些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对这些国家的生存也构成了威胁。
为了同日益严重的“沙漠化”作斗争,地处撒哈拉沙漠及其边缘的一些非洲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纷纷制订了植树造林、改造沙漠的计划,并且发动了颇具声势的植树造林运动。埃及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开展“绿色革命”,“向沙漠要粮”,计划从1979年起5年内植树1,600万棵,争取到2000年改造沙漠100万费丹(一费丹约合6.32亩)。为促进植树运动的开展,埃及政府还规定每年1月29日为“绿色革命节”,并且制订谁种谁有等具体林业政策,大力鼓励私人和合作社放手植树造林。1980年,埃及还专门组织了“萨达特植树营”,开始有计划地在公路和灌溉渠道两旁种植树木。阿尔及利亚自七十年代以来,开始实行名为“南方坝”的巨大造林计划。根据这个计划,阿尔及利亚要营造一条宽15公里、长1,500公里的“绿色地带”。这一林带造成后,撒哈拉沙漠在阿尔及利亚的扩展将被遏止。
萨赫勒地区的塞内加尔、尼日尔等国,近几年来植树造林运动发展也较快。塞内加尔政府为战胜旱灾和防止沙漠化,提出了在全国30%的土地上实现绿化的目标和每年植树1万公顷的计划,并且号召:“一人一棵树”,“一个村子一公顷林”。塞内加尔目前正在执行一项营造大片森林的计划,并且决定在位于大西洋沿岸的主要蔬菜产地营造一条宽200米、长73公里的防护林带。由于采取了一些鼓励绿化的政策,人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很高,今年塞内加尔全国的植树造林面积已达8,000公顷,是近年来植树最多的一年。尼日尔政府在全国开展“绿化萨赫勒”活动,并且把8月3日独立日规定为全国植树节。1975年到1978年,尼日尔共植树64万棵。
除萨赫勒国家外,西非的加纳和喀麦隆近几年来都在本国的北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植树活动。加纳1980年植树面积约数千公顷,喀麦隆近几年来植树100多万棵。人们希望,随着“植树造林”运动的开展,撒哈拉沙漠的扩展将最终被制服。


第7版()
专栏:泰国通讯

和毒品作斗争
本报记者 丁好德
吸毒,特别是青少年吸毒,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全世界只有几个地区生产海洛英,其中一个就是
“金三角”。
“金三角”位于泰国、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地区,以泰缅界河唐柿河与缅老、泰老界河的湄公河汇流处为中心,面积约为19.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崎岖山地,但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罂粟。
据泰国禁毒官员估计,“金三角”今年收获的罂粟,可制成500—600吨鸦片,约为过去两年的3倍,其中大概十分之一产于泰国地区。这些鸦片中约有一半由当地农民保留,供自己吸食或作药用,另外300吨由设在这个难于管理地区的制毒所提炼,制成约30吨海洛英,通过各种渠道运出“金三角”。毒品如果闯关运出泰国,价格立即飞涨。以海洛英的纽约市价为例,每盎司竟高达1.4万美元。无怪乎一些人冒死刑和长期徒刑的危险,也要干这罪恶的贩毒勾当。
泰国政府严禁吸毒、贩毒。曼谷报纸经常报道在廊曼机场查获毒品的消息。据透露,泰国轻罪监狱目前囚禁的犯人中,大多数是涉及毒品案件判刑的。
泰国肃毒委员会除了抓紧毒品的查缉工作外,还鼓励和引导“金三角”泰国地区的农民不种罂粟而改种其它作物,比如咖啡,并以高价收购。但是这项计划推行起来有一定困难,主要是毒贩与当地黑势力相互勾结,进行种种阻挠和破坏。现在泰国肃毒委员会,正在推行关于取缔罂粟,以及发展主要农作物市场的第二期计划。这计划得到联合国的资助。
泰国政府还修改了反对毒品的法律,规定凡持有100克以上的海洛英者,可以判处死刑。泰国政府在1979年还发出了拘捕国际大毒犯坤莎的命令,这项命令的有效期长达20年之久。泰国政府于今年7月下令悬赏50万铢,缉拿坤莎归案。
泰国政府在禁毒的同时,对戒毒成功的人予以鼓励。东北部那空拍侬府的青年提拉差在曼谷上大学时交友不慎,吸毒上瘾,退学住在东北部坤敬府一个朋友家中,因吸毒被判徒刑,但在狱中戒毒成功。1980年8月提拉差决定出狱后长跑回到那空拍侬府老家,以表示自己悔过自新的决心。8月19日他开始实现自己的诺言,从监狱的门口起跑,由一个犯同样案件、住同一监狱,并于同天出狱的青年、28岁的蓬塞骑摩托车护送。提拉差和蓬塞两人沿途受到各界人民的欢迎和关怀。提拉差在克服了体力上的许多困难之后,终于在8月24日跑步回到自己的老家,拥抱了年迈的父母。
泰国政府经常提醒社会,不要歧视那些戒毒成功、悔过自新的人,呼吁为他们安排生活出路。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最早的邮票
现在一般人都公认,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面值为一便士和两便士的黑色和蓝色邮票,它们使用的时间是1840年5月1日。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收藏家雅·斯科里旺收藏着一枚美国邮票,它的面值是3美分,邮戳的日期为1839年5月8日。这枚邮票虽有些发黄了,但仍然完好无损。据此,这位收藏家不同意一般人的看法,认为这枚美国邮票才是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锦)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节油冠军车
今年6月初,在美国密执安州马歇尔市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汽车节油比赛。参加比赛的汽车必须以24公里以上的时速在2.6公里的赛车道上行驶6圈,然后根据其耗油率计算出每加仑汽油可行驶的距离。比赛结果,加拿大的萨斯卡契安大学的一辆汽车荣获冠军。该车状如枣子,以一个两马力发动机为动力装置,采用三个自行车轮子。为了减少空气阻力,车身极其低矮,司机只能躺着驾驶(下图)。(肖影)(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旅行票有27英尺长
加拿大一家旅行社最近为一位准备环游世界的游客办理了一张旅行票,这张旅行票长达27英尺,共有车船飞机票108张(左下图),总数价值2万多美元。据报道,这张旅行票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旅行票。(郁)(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大量砍伐亚马孙河森林带来恶果
亚马孙,是指亚马孙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近年来,这个地区的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森林面积迅速减少,那里的气候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科学家们认为,如不迅速采取措施,制止毁坏森林,那末亚马孙生态失去平衡带来的灾难,不仅会危及整个南美地区的农牧业,还有可能危及北美、欧洲等地大面积的产粮区。
亚马孙河全长约六千四百八十公里,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它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等国,流域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公里。亚马孙河流域雨水充沛,森林密布。著名的亚马孙林海,方圆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但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垦荒行动”,已经使亚马孙地区大片的森林变成牧场或光秃秃的荒地。据报道,仅在巴西的亚马孙河地带,每年至少有四百平方英里(一千○三十六平方公里)的森林被毁掉。至今这种滥伐森林的情况不仅没有制止,而且仍在发展。
亚马孙地区森林的急速减少,已对世界气候和亚马孙河的水流带来直接影响。根据拉美两位科学家最近对亚马孙河水流和水灾情况的调查,在地区性的降水量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亚马孙河上游的流水量却在不断上涨。主要原因在于森林植被受到破坏后,土壤保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和河床淤积,一遇雨季引起河水暴涨,泛滥成灾。
科学家们担心,如果破坏森林的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会造成亚马孙地区的旱、涝增多,威胁河峪两岸的大片农田,而且有可能使地球失去很大一部分氧气和淡水供应。因为,人们把亚马孙森林看成“世界的肺脏”。据认为,这个地区产生的氧气相当于地球上氧气含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亚马孙河流域生态失去平衡可能带来的危害,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顾玉清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世界上记日记最多的人
美国退休记者爱德华·罗比,被认为是世界上记日记最多的人。他记日记已五十四年,估计写了一亿多页日记。在他纽约的住所堆满了记载着他几十年来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情的日记本。(丽嫦)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烹调博士”会做万种菜
一般的家庭妇女也就会做二、三十种菜。可是,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市的居民特·莫塔弗扎奇记住了整整一万种菜的菜谱。这并不令人奇怪,因为这位现年四十八岁的南斯拉夫人在世界上三十六个国家的大餐厅中工作过。人们送给他一个“烹调博士”的美名。(传)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鸵鸟业风行南非
在盛产鸵鸟的南非,驯养并出售鸵鸟目前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吸引了不少人去参加。据介绍,鸵鸟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经济鸟:它的毛和皮可供服装业作装饰品用,鸵鸟肉味鲜美,堪称佳肴。在旅游业中,鸵鸟又是最吸引人的鸟类之一。它是目前世界上还存在的最大的飞鸟,身高2.6米,体重90公斤,每只鸵鸟蛋就有1 .5公斤重。(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