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人类的共同责任
——巴黎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综述
温宪
会议经过两周讨论,达成一致协议,通过了援助最不发达国家的实质性行动纲领。这对动员各方面力量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有着积极意义,这是个良好开端,绝大多数国家已认识到,援助最不发达国家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已于14日结束。15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以及许多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经过两周的讨论,达成一致协议,通过了《支援最不发达国家的1980年代新的实质性行动纲领》。这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动员世界各方面的力量来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摆脱困境、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目前世界上共有31个国家(非洲21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9个,拉丁美洲1个)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长期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压迫、剥削和掠夺,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它们的工农业生产增长非常缓慢,有的甚至有所下降。这些国家都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近年来农业总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3%,只及人口增长率的一半。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造成了这些国家畸形的单一经济结构,使它们只能依靠某种单一的原料,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受到外国跨国公司的操纵和盘剥。例如,1973年,发展中国家用5吨茶叶可以换得一辆拖拉机,今天,买同样一辆拖拉机却要17吨茶叶。
由于经济技术落后,粮食不足,人口膨胀,外债累累,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恶化,它们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同情和关注。这次巴黎会议的任务,就是根据第三世界“77国集团”提出的一个草案,讨论八十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的方案,其中包括对最不发达国家实行结构改革、发展农业、开发资源、促进外贸等措施,以改变这些国家的经济面貌,使它们得以在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援助下,朝自力更生的方向发展经济。
在会上,一些最不发达国家领导人或代表陈述了它们在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强烈要求改革现存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孟加拉国财政部长说,孟加拉国9,000万人口几乎等于最不发达国家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约有80%的孟加拉国人每年平均收入不到120美元。他说,孟加拉国的主要出口物是黄麻,正当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使食品和能源等基本进口货物的价格猛涨时,黄麻的价格却下降了。许多最不发达国家代表要求“公平地重新分配世界经济发展的收益”;提高发达国家对穷国援助的质量和数量。秘鲁代表在会议上说,如果认为发展中国家日益恶化的问题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不会有不利影响的话,那是幼稚的想法。最不发达国家的购买力下降,将使工业化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更加严重。
参加巴黎会议的一些发达国家代表在不同程度上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处境表示同情,并同意增加对它们的援助。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会议开幕式上说:“支持第三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既是我们共同前途的关键,同时,对我们大家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帮助第三世界,也就是帮助自己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法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爱尔兰的代表表示支持“77国集团”提出的要求,保证到1985年以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15%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其中有些国家如挪威、瑞典、丹麦和荷兰目前已超过这个指标。但是美国代表却认为最不发达国家的要求“超过了许多提供援助的国家的能力”。实际上,1978年美国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的双边和多边官方发展援助只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03%。至于一贯自称为是第三世界“天然盟友”的苏联,则公然表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困境不承担责任。
最不发达国家问题是多年来殖民主义的剥削、掠夺及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人们不能指望一次会议就能根本解决问题。虽然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有限,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表明国际社会已认识到穷国富国之间的差距和援助穷国的迫切性和严重性。通过这次大会,绝大多数国家已认识到援助最不发达国家是全人类的不容推诿的共同责任。


第7版()
专栏:

墨西哥的自主外交
郭伟成
近年来,墨西哥在国际事务中日趋活跃,并具有更为鲜明的独立性和多边性的特征。作为第三世界中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墨西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墨西哥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同它在经济上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近几年,墨西哥的经济成就是十分可观的。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墨西哥经济保持了高速度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了8%;农业年平均增长率达4.5%。截止9月初,国际储备已达103.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墨西哥已查明的石油储藏量达720亿桶,日产石油235万桶,已经成为拉美第一、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
经济实力增强了墨西哥的独立自主性,使它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连强大的北方邻国美国,也不得不对墨西哥刮目相看。墨西哥作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政治上,美国也越来越重视墨西哥的影响。副总统布什甚至说,发展同墨西哥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里根曾宣称要成立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协约”,在他当选美国总统而尚未上任之时,就到墨西哥边境去会见波蒂略总统。
墨西哥正是以其坚定的自主外交政策才得到美国的特别垂青的。对于世界瞩目的中美洲问题,墨西哥坚持由各国人民自决、反对外部干涉的原则。洛佩斯·波蒂略总统不久前指出,中美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在这个地区正在变成两个大国的战场的时刻。是世界突出的问题。”“我们不同意并且反对对于这个地区的任何形式的干涉,尤其是超级大国的干涉。”
墨西哥政府始终认为,“如果不消除中美洲所遭受的问题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就不会有稳定、民主,不会减少紧张”。这一观点被作为墨西哥“对外政策的支柱和基础”。从这一立场出发,墨西哥先是于去年同委内瑞拉达成协议,规定两国以优惠条件向中美洲和加勒比9国提供石油及低息贷款,用于发展经济。今年以来,又通过频繁的双边和多边协商,同加拿大、美国和委内瑞拉研究一项向中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计划,以便帮助、缓和这一地区各国的经济困难,从而对稳定政局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中美洲,正是由于经济和社会问题引起的政局动荡,才给外部势力以干涉、渗透以可乘之机。
近两年来,墨西哥总统和外长先后访问了许多重要国家,就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进行广泛的磋商。墨西哥特别关注第三世界,推动南北对话。在这一年里墨西哥采取的最重要外交行动,自然首推提出举行南北最高级会议的倡议。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政府首脑,将出席10月间在墨西哥举行的这次南北会议。洛佩斯·波蒂略总统在解释墨西哥的立场时说,“这一倡议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谈判摆脱停滞,不致于落空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推动力”,以便“重新安排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墨西哥政府的这种倡议和立场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和西欧国家的支持和赞赏。
南北会议的顺利召开,无疑是墨西哥外交的一大成就。
洛佩斯·波蒂略总统6月间访问美国时,成功地使里根总统接受了与会的邀请。但是,墨西哥政府却未能使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应邀。这倒不是墨西哥外交的挫折,而是表明那个自诩为发展中国家
“天然盟友”的超级大国是何等的虚伪,对同发展中国家命运攸关的问题是多么的冷漠。
对于墨西哥将要在世界政治中起的重大作用,英国《情报文摘》曾说,连墨西哥国内和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而现在,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了。这意味着,世界不再由超级大国来主宰了,第三世界国家可以而且应当在世界事务中起应有的作用。


第7版()
专栏:

发展中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教育事业
凤根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独立6年来,在人材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独立前,巴布亚新几内亚教育事业比较落后。全国仅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和一所理工科大学,系科也不多,每年招生只有2,000来人。中、小学校大部分为教会所办。注册入学的中、小学生只占全国适龄儿童的40%。许多地区或部族仍处于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落后状态。刚独立时,本国技术人材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政府不得不聘请外国人担任一些国营公司的总经理、顾问、工程师以及政府一些部的秘书长或法院的法官等职。
几年来,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积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增加教育经费,开发本国人材资源,取得了一些成绩。1981年,教育经费约占政府财政预算的15 .1%,达10,680万基那(1基那约等于1.45美元),比独立的第一年度增加近一倍。目前,全国有中、小学校近2,000所,技术学校和学院9所,师范学院9所。此外,还扩大了两所大学的系科和招生人数。中、小学生人数达31万左右,约占全国适龄儿童的66%。根据政府的远景计划,以后教育经费每年将以5%的实际增长率递增,到1985年,中、小学生将占全国适龄儿童的92%;1996年,全国普及小学教育。这个宏伟的计划,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一个独立不久,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部族繁多、方言复杂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解决国家急需人材而资金又严重不足的矛盾,政府十分重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政府负担大专院校和国立中学的大部分经费,各省公立中、小学校经费则由中央和省政府共同负担。政府还支持教会和慈善机构办学,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为部分大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向中、小学校解囊助捐,添置教学用具和修建校舍。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学制是:小学6年,中学4—6年,专业学校或学院2年,大学5年。中学2年后,学生可自选其它专业课。念完中学4年级后,学生要接受一次统考,成绩优秀者则进国立中学(即高中)继续学习,两年后考大学。考进大学的学生一般可享受政府或企业公司的奖学金。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强调公立和国立学校必须把教学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树立对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的自豪感,成为有益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社会的好公民。因此,国立和公立学校都有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两种课程。所谓社会生活课程,就是学校每周要为学生安排一些文化知识课以外的活动。比如,为学生讲授各部族的传统习惯,安排学生收听时事广播,参观工厂、农场和商店,参加勤工俭学劳动,组织学生做游戏、狩猎、捕鱼等活动,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此外,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还积极支持教育部门开办各种业余学校,如夜校、函授学校和假期培训中心。假期培训中心最受欢迎。
尽管巴布亚新几内亚几年来还存在资金不足,师资缺乏,教育质量不理想,校舍匮乏等困难,但还是培训了一大批人材。
现在,全国89%的师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公民。许多公司的总经理和技术人员已由本国人材代替,政府各部秘书长也由本国人担任。(附图片)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学生们在听课


第7版()
专栏:

十五岁的法国女斗牛士
在一般人看来,斗牛是男人的“专业”,妇女似乎不敢问津。然而今年九月第一个周末在法国弗雷儒斯竞技场举行的一次斗牛中,主角却是一位名叫埃维利内·法贝加斯的女孩。她成了法国第一个女斗牛士。
年仅十五岁的埃维利内只有中等身材,体重四十八公斤。在这场斗牛中她要对付的是一条只有三岁但凶猛异常、体重达三百公斤的公牛。虽然去年斗牛时,埃维利内的大腿曾被牛顶伤,但她的斗牛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在这场同顽敌的搏斗中,她表现出了无比的胆量和高超的技艺。最后当她遵照古老传统,把她在搏斗中杀死的第一条牛的耳朵砍下时,全场欢声雷动。
埃维利内从小就对斗牛着了迷,这是同她的家庭影响分不开的。她的父亲担任过法国南部城市尼姆斗牛士学校的校长,母亲在节日里也爱到当地的斗牛场去,因此埃维利内离开学校以后实现了她当斗牛士的夙愿。
事实上,女斗牛士并不是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稀少。十九世纪西班牙曾出现过一些出名的女斗牛士。如西班牙名画家戈雅就画过被人们称作“引火线”的女斗牛士尼柯罗萨·埃斯卡米拉斗牛组画。本世纪初,最著名的女斗牛士是墨西哥的胡安尼塔·克鲁斯,她是获得
“斗牛大师”光荣称号的唯一女性。
(元济)(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世界性的难民问题
惠文
近年来,难民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约有1,000多万难民。在南亚,巴基斯坦收容了230万阿富汗难民。在东南亚,已有100多万越南难民逃往世界各个地区;泰国就接纳了30万柬埔寨难民和20余万老挝难民。在中东,350万巴勒斯坦难民多年来一直无家可归。在非洲,约有450万难民分布在10多个非洲国家。在拉丁美洲,数十万古巴难民和尼加拉瓜等国难民流亡在邻近各国。
世界上的大批难民外流主要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和新兴霸权主义势力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造成的。阿富汗难民和柬埔寨难民都是苏越大小霸权主义对阿富汗和柬埔寨进行侵略扩张的结果。再如中东的巴勒斯坦难民和南部非洲的黑人难民,则是以色列反动当局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和南非种族主义政权顽固坚持种族歧视政策造成的。越南难民则是由于河内当局实行对外扩张、对内实行高压政策的结果。许多越南群众为了逃避河内当局的虐政,冒着生命危险搭乘小船从海上外逃,已有成千人葬身鱼腹。在这1,000多万难民中,只有极小部分得到妥善安置。绝大部分只能长期居住在条件简陋的难民营里甚或露宿野外,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更谈不上医疗、教育和就业。例如被以色列当局赶出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许多青少年的生活是从难民营的帐篷里开始的。
难民问题给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许多难民临时收容国为救济难民付出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难民到别国定居,增加了许多国家就业和居住困难。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量难民的存在,更加剧了一些地区的紧张局势。为此,联合国大会曾多次进行讨论,寻求解决途径。近三年中,曾先后开了3次以人道救济为主要宗旨的难民问题国际会议。1979年7月,召开了印支难民问题国际会议,共捐募了2亿多美元的款项和物资,用于救济印支各国难民。1980年5月,在东盟倡议下,召开了向柬埔寨人民提供人道救济的国际会议,与会国家为受越南侵略之害的柬埔寨人民和逃往国外的柬埔寨难民捐募了1.5亿美元的现金和物资。1981年4月,在联合国秘书长的主持下,又召开了援助非洲难民国际会议,为非洲大陆上的难民捐募了近5亿美元。
联合国具体处理难民问题的机构是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简称难民署)。现任高级专员是丹麦前首相哈特林先生,他最近曾来我国了解收容难民情况。中国自1979年以来已接待和安置了26万多被越南当局驱赶出来的难民。
联合国为解决世界性的难民问题做了许多工作。但是,难民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每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密切关联的,只要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残余势力还没有完全消灭,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不被制止,难民问题也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瑞典发现十六世纪的铜管乐器
瑞典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某地进行发掘工作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外形十分奇特的铜管吹奏乐器(下图)。据考古学家考证,这是十六世纪瑞典人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乐器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郁葱)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伊拉克发掘出亚述时期器物
据报道,伊拉克考古学家最近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沙莱亚遗址考察时,发现亚述人使用过的赤陶器皿、各种形状大小的花瓶、箭头、刀、铁矛、木雕像、宝石、贝壳和金银耳饰等。
在发掘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许多显示战争场面、战车和勇士头像等图案的雕刻品,以及7个用宝石和水晶制作的圆柱形图章。图章上刻着英雄同猛兽和飞人搏斗的生动情景。
沙莱亚遗址距赫迪萨盆地27公里。遗址中有一座12米高的塔和两堵墙,外墙长200米,内墙长130多米。整个遗址面积为3,400多平方米。(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公元二至三世纪古罗马遗迹
据9月6日的西班牙《国家报》报道,最近在西班牙北部的桑坦德省的卡梅萨,发现了一个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的古罗马村落。
考古学家们说,这里的楼房废墟比以前在西班牙北部发现的第一个罗马古城——胡利奥布里卡的还要高。他们认为这是一所富人的住宅,但从水池看来也可能是古罗马的一个公共浴室。专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坎塔布连山脉的罗马古城——奥克塔比奥尔卡。(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化石森林
在法国中部里摩桑地区的沙谷里最近发现了一千万年前曾经郁郁葱葱的一片化石森林。据报道,至今在那里已经发掘出上百棵化石树干,其中有的直径达1米,重数百公斤。尽管在数百万年的过程中,树干遭受矽酸侵蚀而变成化石,但现在这些树干仍保持着原来树皮的形状、圆形的树枝节孔和断面的生长年轮。
(德)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古罗马港口
英国考古学家在今天的伦敦寻找古代罗马人的遗迹时,发掘出一个罗马人建造的古代港口设施。现在,在“伦敦桥”附近已挖出公元八○年停靠商船的码头地基。据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港口很可能是在当时罗马总督统治下,为了安抚英国而建造的。(融)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中世纪的货船
西德一条中世纪的货船(右图)经过整修,将再次漂浮起来。该船是十八年前疏浚不来梅附近的威悉河时发现的。当时在考古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据考证,这条长二十三点五米、宽七点六米、深约四点二米的船于十三世纪时曾行驶在北欧对外贸易的航线上,约六百年前沉没。(元)(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