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不结盟运动二十年
华田
9月1日是不结盟运动日。这个纪念日是今年2月在新德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为纪念不结盟运动的创立而决定的。1961年的今天,第一届不结盟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从那时到现在,不结盟运动已经有二十年历史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形成了美苏两大国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同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一些中小国家,特别是新独立的国家为摆脱大国的控制,执行了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六十年代初期,由南斯拉夫、埃及、印尼、印度、阿富汗等国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后来不定期地举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协调不结盟国家的行动。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主张执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政策,拒绝同任何大国结盟,加强成员国的团结和协商,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二十年来,不结盟运动不断成长和壮大。它的成员国已从开始的25个国家(地区)增加到95个国家(地区)。少数原来在军事集团内的国家,也在军事集团解体后参加到不结盟队伍中来。第三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在整个国际局势中,不结盟运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十年来,不结盟国家已举行过6次首脑会议,每次首脑会议前先开外长会议,发生重大国际问题时还召开特别会议。1973年,根据不结盟首脑会议的决定,设立了不结盟国家协调局,负责协调不结盟成员国在国际上的行动。不结盟国家召开的各种会议先后通过了近百个文件,对不结盟运动内部和国际局势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见解和主张。在联合国大会上,不结盟国家自己单独或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采取联合行动,发挥了中小国家团结斗争的力量,使超级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操纵联合国大会。许多年来,不结盟运动坚持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方向,支持亚洲、非洲各国人民的独立斗争,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支持拉美人民维护200海里领海权,保护自然资源的斗争;谴责超级大国在各海域的争夺,主张建立印度洋和平区。在国际经济领域内,不结盟运动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反对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剥削和转嫁经济危机。
不结盟运动在其兴起之初,曾经遭到超级大国的攻击和反对。但是,随着这个运动的壮大发展,形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之后,超级大国又力图对它进行分化和控制。近年来,特别是那个打着“天然盟友”旗号的苏联,在这方面表演得更为露骨。它曾企图以“观察员”身份挤进不结盟首脑会议。为了推行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近几年苏联利用它的两个代理人——越南和古巴在不结盟国家内部进行分裂活动,竭力为霸权主义入侵柬埔寨和阿富汗辩护。1979年第六次不结盟首脑会议期间,古巴滥用会议主席权利,操纵大会,剥夺民主柬埔寨与会权利,力图使会议偏离不结盟的基本原则。后来苏联入侵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阿富汗的行径,更引起许多不结盟国家的极大愤慨。事实证明,苏联是不结盟运动的反对者和破坏者。它根本不是什么不结盟国家的“天然盟友”。
苏联对不结盟运动的分裂破坏活动,使不结盟运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今年2月举行的不结盟外长会议上,许多代表发言批评有的成员国背离不结盟原则的倾向。新加坡代表指出,在哈瓦那首脑会议上有人企图“把不结盟的火车挂在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头上”。苏丹代表说,“某些成员国一直竭力迫使不结盟运动转向它们视为不结盟运动天然盟友的某个集团”。“我们厌恶这种危险的倾向,因为它背离了不结盟运动真正的正确方向”。许多代表重申不结盟运动的根本原则,他们指出,不结盟运动的根本原则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性;坚持反帝、反殖、反对种族主义和一切外来统治与霸权;反对使用武力;捍卫世界和平。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挫败了越南、古巴的破坏阴谋,通过宣言明确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和柬埔寨。
现在,二十年前倡导不结盟运动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已不在人世了。但是不结盟运动的规模和影响,比二十年前更加扩大。不结盟运动的精神和宗旨是有生命力的。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多少阻力和困难,只要不结盟国家保持团结,协商行动,不结盟运动一定会继续得到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中小国家的权益作出新的贡献。


第7版()
专栏:

调整中的美国军事战略
张德真
里根政府上台半年多来,在集中抓国内经济问题的同时,在国防上也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为了扭转近年来美苏军事力量对比不利于美国的趋势,实现重新武装美国的意图,里根一方面接过了卡特政府执政后期某些军事政策,如大力发展“快速部署部队”、加紧经营中东波斯湾的军事基地体系、继续推行名为“抵消战略”的核战略,并使之进一步具体化;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更为大胆的步骤,其中包括大幅度、持续地增加军费开支,明确提出重建美国的“海军优势”,决定生产和在美国领土储存卡特曾停止生产的中子弹武器。这些措施显然不是孤立的,而是里根逐步完成他的军事战略而采取的重要步骤。最近,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宣称:
“里根政府正在制定新的军事战略”。美国国内也在围绕军事战略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尽管目前美国的新战略还未最后确定下来,但从里根上台以来透露的一些战略设想和采取的建军措施中,人们可以看到它的某些轮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苏联在全球的军事挑战,明确宣布美国准备“在任何有关美国切身利益的地位,打任何规模、任何样式的战争”。这不仅从根本上告别了尼克松主义,而且较之卡特主义也前进了一步。越南战争后,尼克松政府实行收缩政策,决定为了确保重点欧洲,在亚洲等地区遭到挑战时,美国将不再直接介入,改而采取美国进行海空支援,使用“当地力量”来打的方针。卡特政府上台之后,尽管国内在对苏关系问题上曾发生激烈争论,但很长时间内,卡特还是没有改变类似的态度。直到苏联入侵阿富汗,其势力南下严重威胁中东石油产区之后,他当即宣布波斯湾为美国的切身利益地区,提出了不惜用武力保卫波斯湾的“卡特主义”,这是一个重大变化。里根上台后,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决定准备迎击苏联在美国利益攸关地区的任何扩张。正如美国报纸指出的:里根政府要传递给苏联一个信息,即“不管什么地方,只要美国利益可能遇到挑战,里根政府就准备强有力地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有人把这称作美国对苏联的“新的遏制政策”。
二、在战略指导思想上,是立足于“威慑”为主,还是立足于实战为主,对于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里根政府正在作出抉择。自六十年代以来,指导美国整个战略方针的基础是“互相有把握摧毁”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一场核大战的结局是双方同归于尽,因而美国和苏联都不敢发动核战争,美国只要拥有足够的核威慑力量,就足以制止对手发动袭击。这种单纯依赖核威慑,忽视实战的思想,使美国在同苏联的军备竞赛中丧失了巨大的优势。特别在常规武器方面远远落后。相反,苏联根本不相信“威慑”这一套,大力发展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当它凭借这种优势在全世界向美国步步进逼时,美国既不能以核武器进行“威慑”,又无力用常规武器进行反击的进退两难局面,而眼睁睁丧失了地盘。早在几年前,美国的有识之士已指出了“互相有把握摧毁”的理论给美国防务带来的消极的影响。里根上台后,一些战略专家、军界领导人纷纷提出应该修改这一过时的理论。如由著名专家组成的美国总统情报顾问小组B组的一项报告指出:“苏联人过去没有、而且从来没有接受肯定同归于尽的概念”,那种所谓“双方都同意核战争无法打赢”和苏联并不谋求核优势的说法不过是美国的一厢情愿。报告分析了美国的“威慑”之所以日益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已不再拥有军事优势,因而不可能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那样迫使苏联“放弃对抗”。这些防务专家认为,美国要扭转颓势,必须“立足于加强实战能力”,把“威慑”建立在切实加强打各种战争准备的基础之上。据美国报纸报道,B组和其他战略小组所得出的类似结论,已为里根政府所采纳,并成为政府“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
三、里根政府看来已抛弃了美国同苏联之间的冲突很可能是一场“短时期的”战争的看法。按照这种看法,它的结局不是双方为避免毁灭而通过谈判求得解决,就是扩大成为一场核战争。对于这个问题,里根周围的一些防务专家指出,虽然并不排除美苏之间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但根据苏联这些年来军事扩张的事实,特别是它在第三世界不断制造事端,美苏之间“有可能打一场用常规武器在世界某些地方同时进行的长期冲突”。从这一战略考虑出发,里根政府特别注重加强海军力量,研制新的常规武器,改进海空军运输能力,提高军队素质,同时增强战场核武器,以抵消苏联的坦克优势等等。温伯格最近在给各军种发布的一个政策指南文件中,明确提出:“政府将在扩充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同时,强调为打一场长期的常规战争作准备”。
四、在军事力量的准备上,用“两个战争”取代“一个半战争”。从尼克松时代起,美国推行的是“一个半战争”战略,即在欧洲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同时,在亚洲或其他地方应付一场局部的军事冲突。这反映了美国在越南受挫后决心从亚洲收缩以确保欧洲重点的战略思想。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卡特政府明确指出“半个战争”可能在波斯湾地区打。
里根上台后又发展了这一战略思想。前不久温伯格透露,美国准备至少同时打两个大规模的战争,一个在欧洲,一个在其他地方,很可能在中东。里根政府之所以把欧洲以外的“半个战争”扩大为“一个战争”,是基于苏联军事力量的增长特别是它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严重威胁到美国和西方国家获取石油和其它战略资源的切身利益,因而美苏两家有可能在这些地区直接交锋。
温伯格虽然提出美国准备打“两个战争”,但是他又强调人们不要埋头于应该为打几个战争而作准备这种“学究式的辩论之中”,而要考虑应付苏联在世界各地的军事挑战。
里根政府透露的上述战略构想,按美国官方的说法,还是“一种非常粗糙的方案”。里根政府这一新的军事战略设想,是苏美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美国国内两种意见长期辩论的结果。两个超级大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较量,美国发现企图依靠所谓“缓和”、“谈判”、“裁军”,是无法束缚住苏联的,相反,只能使自己丧失优势地位。苏联在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切身利害有关地区的无情的扩张,促成了美国对苏强硬派的意见占了上风。但是,这并不意味里根政府的战略思想不再遭到反对。何况,目前美国的经济还没有很大起色,大量增加军费是件难事。美国调整军事战略必不可免将会加剧美苏两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冲突,对此,美国国内也有不同意见。里根要实现他的战略,还需要北约盟国出力和中东国家给予协助。在这方面,北约国家有它难处,意见不尽一致。而一些中东国家也害怕跟着美国加强那个地区的军事存在,会带来苏美冲突的危险,因而也犹豫不前。所有国内外的这些因素,不能不对里根实现其战略思想有所牵制。因此,里根政府的新军事战略究竟如何发展,决非一帆风顺。


第7版()
专栏: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历次会议
次数 时间 地点第一次会议 1961.9 贝尔格莱德第二次会议 1964.10 开 罗第三次会议 1970.9 卢 萨 卡第四次会议 1973.9 阿尔及尔第五次会议 1976.8 科 伦 坡第六次会议 1979.9 哈 瓦 那


第7版()
专栏:

石油和利比亚
唐振琪
利比亚是北非盛产石油的国家。石油在利比亚国民经济中占着主导地位,是经济的命脉和支柱。1980年,利比亚原油产量为8,560万吨,占世界第10位,石油收入达230亿美元,石油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原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9.5%。巨额的石油收入为规模庞大的经济建设计划提供了资金,使利比亚的经济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变化。
利比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1969年9月1日推翻封建王朝后,利比亚政府实行了石油国有化,将外国石油公司的全部或51%的股份收归国有,并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负责照管利方的利益,使利比亚国营石油经济得到加强。目前,利比亚石油生产的70%已由国家控制。
近年来,利比亚石油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一,控制产量,保护石油资源。利比亚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为32亿吨,按年产1亿吨的开采速度,还可开采30年左右。利比亚石油产量从1976至1979年基本保持在年产1亿吨左右。1980年4月1日起削减产量的16.8%,从原日产210万桶减到175万桶。今年第一季度又减至160万桶。二,坚持高价。利比亚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一直积极主张提高油价。它认为提高油价可以补偿由于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三,利用外资,依靠西方技术,加紧新的勘探。据不完全统计,从1970年到1978年,美国在利比亚的私人直接投资(主要在石油部门)达55亿美元。美国是利比亚石油的主要顾客,占利比亚原油出口的40%。另一个大买主西德,仅1980年就在利比亚投资3.643亿马克。利比亚政府坚持把勘探作为提供租借地和签订销售合同的条件。据此,近二年来,利比亚政府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西德“迪米内克斯”国家石油公司和法国埃尔夫·阿奎坦国营石油公司签订了新的勘探和产量分成合同。新的勘探主要在锡尔特盆地、近海和西部地区。四,优先发展石化工业。1979年初,利比亚成立重工业秘书处(即重工业部)负责发展石化工业。利比亚的目标是少出口原油,多出口石油产品。五,主张把石油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武器。
石油改变了利比亚的面貌。在石油被发现以前,利比亚曾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51年独立时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仅有47美元。在旧王朝统治时期,石油收入为王朝统治者侵吞,人民生活困苦,经济落后。推翻封建王朝后,利比亚政府注意利用石油收入进行经济建设,先后实施了一个三年发展计划(1973—1975)和一个五年发展计划(1976—1980)。发展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国民经济多样化,以便在石油枯竭之前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三年计划的总投资为26.7亿第纳尔(合90.78亿美元)。五年计划的实际投资为76亿第纳尔(合256.67亿美元),占计划投资的83%。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为7%,其中非石油部门增长10.4%。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由1975年的1,369第纳尔(合4,730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3,000第纳尔(合10,174美元),每年增长17%。
年初,利比亚宣布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1981—1985),计划总投资185亿第纳尔(合 625亿美元)。新的五年计划注重发展重工业。现正开始建设米苏腊塔钢铁厂和拉斯拉努夫石油化工总厂等大型企业。
但是,利比亚在石油勘探和生产方面仍严重依赖西方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石油收入也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利比亚总人民代表大会总秘书处秘书长穆罕默德·扎鲁克·拉加卜说,“现在,我们主要是靠石油收入,但石油资源在一年年地减少,我们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努力寻求其他经济收入来源,以摆脱全部依靠石油收入的局面”。


第7版()
专栏:世界考古

日本发现元朝海军遗物
最近,日本长崎县的居民在东西长约十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的鹰岛,发现了不少元朝遗物,其中有刀剑及盛物用的器皿。据考古学家考证,这些遗物是七百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出兵侵略日本时留下来的。当时,因受到飓风袭击,元军14万人所乘坐的4,400艘战船,大半沉没在鹰岛海底。
遗物发现后,日本考古部门非常重视,立即组成了一个水中考古学调查团,由东海大学教授茂在寅男率领,在鹰岛海底下进行搜索。结果又发现一个元军的印章(见下左图)。根据研究所得,这个印章是用青铜铸造而成,雕工精细,重约726克。另外又找到一大批器皿(见下右图)。这个发现立刻震动了日本全国,人们纷纷要求进一步搜索,并且将所有发现都列为“国宝”保存起来。目前,调查团仍继续搜索,相信还会发现更多的元军遗物。(郁葱)(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世界考古

南斯拉夫发掘出古罗马帝国文物
南斯拉夫考古工作者在南斯拉夫南部城市斯特鲁米察附近发现了一座古罗马帝国时代的野战军营和15处罗马人和拜占庭人的大、小居民点。同时,在这个地区还勘查和确定了130多个考古遗址。最近发掘出来的最重要发现之一是一座公元三世纪的罗马浴池。
目前,南斯拉夫考古工作者也在瓦尔达河两岸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据报道,在斯笃皮地方从公元六世纪古罗马帝国的一个省行政中心的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四世纪和五世纪的壁画和保存完好的镶嵌画,这是至今所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文物。(融)


第7版()
专栏:世界考古

古埃及国王庙宇遗迹
埃及考古学者在埃尔吉萨的古埃及国王基俄普斯大金字塔之北大约8公里处发现了国王基俄普斯的儿子和王位继承者雷德德夫国王的一座庙宇的墙。雷德德夫国王曾在公元前2624—2616年执政。遗址就在被破坏严重的雷德德夫国王的金字塔之下约二公里处。
此外,埃及考古学家还在约300平方米的庙宇场地内,发掘出古罗马时代的古埃及基督徒后裔的寺院遗迹。在废墟里发现了炉灶、用尼罗河泥沙制造的砖砌成的小粮仓、保存完好的陶罐,许多彩绘碎陶片、铜钱和由陶制管道组成的排水系统等。(德)


第7版()
专栏:世界考古

石器时代的琥珀饰物
最近芬兰考古学家们在芬兰西南沿岸的萨尔维克发掘出一件三千到四千年前石器时代的琥珀饰物。除了这件珍宝外,还发现了一些陶罐、炉灶的残迹和史前时期的工具。从挖掘出来的14,000个居所、坟墓、地基和城堡,可以了解古代北欧日耳曼人的生活情况。(吴)


第7版()
专栏:世界考古

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大理石塑像
土耳其考古工作者在土耳其东南部的卡拉曼马拉斯发现了一尊大理石塑像。塑像模样为人头、狮爪、卷尾。面积为五十厘米乘五十厘米。据称,这尊石像出自公元前一千三百年的赫梯特王国时代。考古学者认为塑像是一个大纪念碑的组成部分。(芸)


第7版()
专栏:

日元为什么下跌
孟庆赋
今年年初以来,日元对美元汇价是一路下泻。尤其是近日来,跌势更猛,由年初最高点的一百九十九日元兑一美元,下降到八月四日的二百四十七点三日元兑一美元,贬值百分之二十四点二。
日元汇价一泻难收的原因何在呢?从日本情况看,没有不利于日元汇价的因素。日本经济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迈开了恢复的脚步,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一点一(年率),工业生产指数,
一、二、四月三个月都比上一个月上升;库存指数有所下降;四、五两个月失业人数连续减少;经常收支明显好转,三、四两个月分别出现了七点四亿和四点七亿美元的顺差;物价比较稳定。而且,决定货币汇价的几个基本因素也都有利。这说明日元下跌的原因不在国内。
日元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一,美国高利率的影响。美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高利率的政策。优惠利率最高曾提到百分之二十一点五,其后虽有下降,六月初又升到了百分之二十点五。高利率使美元汇价坚挺,影响日元比价下跌。二,美国的经济情况在改善。随着石油价格的稳定,美国石油消费量在下降,石油进口大大减少,显示了美国克服能源危机的能力;通货膨胀趋缓,国际收支首季出现了三十一亿美元的顺差。这些使美元看好的因素,吸引人们投资美元。三,投机风潮的冲击。当市场上看好美元而进行买卖时,投机家则乘机推波助澜,冲击弱货币,抛售日元,加剧了日元跌落。四,国际局势动荡有利于美元。欧洲经济情况不景气,加上波兰局势紧张,时刻存在着苏联出兵的危险,一旦苏联干涉,势必影响欧洲局势,危及西德马克。欧洲这些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因素加重了西欧货币的疲软。提高了美元的地位。
日元的跌势会持续吗?从日本本身来说,不存在不利于日元的因素。今后如果美国利率下降,日元必会反弹。日本货币界对日元前景也持乐观态度,认为“日本的基础性条件是工业发达国家中最好的,不存在日元贬值的国内因素”,“日元下跌已经到顶了,再继续也就是一个月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