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解维国
唐代爱国诗人杜甫有一首诗: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写的。后四句的大意是:自己经过一生奔波,现在已经年老体弱,穷困潦倒了,好象将要落山的太阳一样,但是他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并未减退。我们仿佛看见:白发苍苍的老诗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站在滚滚长江之上,缅怀着祖国和人民,而放声高歌。使人感到最有哲学意味而又有现实意义的,是最后两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老马识途”的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已经两千多年,人们常常引用这个故事说明老马经验的重要。但是,如何发挥老马作用,却很少有人提到。杜甫在这首诗里,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希望保存老马而又不必要老马跑长途。这个问题提得十分精辟,简直是经验之谈。很明显,老马虽然经验多,认识道路,很值得尊重,但年老力衰,总不能和壮马比。壮马能驮五百斤,老马可能连一百斤也驮不动。壮马能日行千里,老马可能连一百里也走不了。因此,我们要发挥老马的作用,就要发挥老马识途这一宝贵的长处,而要避免它难以负重驱远的短处来跑长途。只有这样,才能比较长时期地保存老马,让老马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时时为我们引路。
我们党在发挥老干部作用的问题上,也提出了与“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相似的观点。
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老同志要亲自动手,同党的组织部门和群众一起选拔培养年轻干部,高高兴兴、满腔热忱地把他们引上各种领导工作岗位的第一线,同时使自己转到比较超脱的地位,避免繁重的日常工作的压力,在重要和长远的问题上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把年轻干部引上第一线,使老同志转到比较超脱的地位,避免繁重的日常工作的压力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我们老一代革命者延年益寿,更好地发挥老马识途的作用,在关键时刻,在重要和长远的问题上发表意见。当然,我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宏伟事业的胜利出发,在发挥“老马”的作用上,自然高出杜甫一筹。这就是由老同志和党组织与群众来共同选择和培养千里驹接班,来把自己放到适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不能跑长途而能识途的作用。


第8版()
专栏:

夏日旅程
陶然
还未踏上“鼓浪屿”号,我就为着气温发愁。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变得这么脆弱,平时上街,也总是躲着烈日,直往冷气充足的公司里钻。一想到没有冷气的盛夏,我就好象掉了魂似的,而那种上衣粘住脊背的难受,便立刻反应到我想象的触觉中,让我浑身不自在。
但二十二个小时的航程却抚慰了我。宽阔的大海慷慨地送来沁人的凉意,当航船在破浪前进,漫天的海风欢笑着扑来,即使在酒吧的电视游戏机上消磨白天和夜晚,也不见热焰的追踪;只有称心如意的舒适,在感觉新鲜的气氛下伸展。
闽南6月初的气候,似乎并没有我设想中那样闷热,从厦门到泉州,虽然沿途跋涉,却总有海风在调剂,把热度从不可忍受的高峰扯下来。正当我们庆幸着到达汕头和潮州的时候,气象预报却声称台风将要登陆;可是几天过去了,它终于没有光临,天气却因此闷到极点,热气乘机尽情地在人们的身上肆虐。站在阴凉的屋顶下,小赵扇起漳州带来的草帽制造风,而汗水已然在我的手臂上一颗颗冒出来,晶莹如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得同行的阿红不屑地哼了一声:“畸形!”而她呢,竟然连一滴汗也不曾流出。
记得有一回,旅行车由郊区折回潮州市内。半途中,大雨铺天盖地而下,豆大的雨点洒在车窗上,公路两旁久旱的土地腾起一阵阵烟尘;而醉人的潮湿气味夹着青草的芬芳,也隐隐地扑鼻而来。然而,前方却仍是一片晴天。“东边日出西边雨!”我刚想到这么一句,耳畔灌来谁的一声欢叫:“彩虹!”车子飞驰中,我突然见到天边架起一道七彩的拱桥。车厢内的谈话声立即中断,十只来自异地的庄严目光一齐凝视那少见的美景,它仿佛撩起各人脉脉的心事,而我却为着在这片刻中享受的诗意而向大自然默默致敬。
在骄阳下,夏日的绿意,却又举目可见。马路边的树木,正展示着丰满的绿叶;田野上的稻浪,也招展着迎风的绿衣。只有红艳艳的荔枝挂在绿枝上,远远望去,真象火光点点在绿海中熊熊燃烧!
鲜美的荔枝小丘一般堆到面前,一天四顿狼吞虎咽的纪录,即使健壮的肠胃也无福消受;好在当地的人却有用一杯盐水镇住的良方,一喝之下,果然什么事也没有了。
当那一网袋的荔枝挂在“鼎湖”号的客房里过夜,那迫使客轮左右摇摆的风浪,却叫我失去了食欲。冷气整夜吹送,我不必担心热流会侵袭我的睡眠。回想起那曾经使我那样狼狈的汗水,我便庆幸着这夏日旅程的结束。但是,从心湖深处,一种惆怅又悄悄升上来:那难忘的一切,不正是可以亲切怀恋的人生一页么!
于是,那青春的欢笑和深情的足迹,又那样玲珑地滑进我大海的梦乡,在涛声中,似远似近……
1981年7月14日,于香港。


第8版()
专栏:

胼胝的手掌
——赠郎平同志 臧克家我和你仅仅见过两面,谈起来却象老朋友一样。你的威名远扬天下,一个二十一岁的姑娘。家住北京,却不在家,你以队为家,世界作战场。十五岁开始苦练球艺,身经百战,成为一员猛将。你的志愿就是拚杀争取胜利,火红的青春充满了战斗的力量!一个队,就是一个活的整体,球到你手,就休想逃脱死的下场。你神态安详,体魄健壮,谦逊温暖,亲切家常。“觉得辛苦吗?”我这样向你发问,你笑着向我伸出胼胝的手掌。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防“骄”词之滥用
白东桥
振奋革命精神,奋发有为干四化,是树立一代新风的重要标志。有的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反映,不敢带头树新风。谁想积极主动,多所作为,谁就可能遭非议:什么“骄傲自满”、“出风头”,甚至“投机钻营”、“别有用心”等恶言秽语都来了。有个科技人员,工作很积极主动,成绩也很显著很突出,几次研究他入党时,只因为有人提出他有“骄傲情绪”而没能通过。后来这个科技人员做了个“反证”试验:不积极,不主动,不多说,不多干,结果,却以“认识深刻,改正彻底”取得了谅解,很容易通过了。发生这类事情,原因不外有三:一是概念不清,把积极主动误解为“骄傲”、“出风头”。二是看不惯。不积极、不主动的人,往往把积极、主动者视为异端,脱离“群众”,甚至把好说、直爽等性格特点也当成骄傲情绪的表现。三是妒贤嫉能,象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心胸狭窄,有意用“骄傲情绪”这个似是而非的用语去压制别人。不管属于哪一种,对树立新风、振奋精神、造就人才、促进建设都是十分有害的。特别是在鼓舞士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成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对“骄傲”二字,一定要注意慎用,防止滥用。


第8版()
专栏:

无题有感
对于一些人来讲,出国考察和参观,似乎是荣誉大于责任。否则,腐乳的制作有何必要出国考察?这等“荣誉”其实是虚荣,虚国家之荣而实私人之利。(阙维杭)
看到南来北往的候鸟,我便想起了某些花公费旅游的人。
(冯振广)
桌子指责油漆:“谁要你来关心,弄得我面目全非!”
蛀虫奉承桌子:“好,顶得真好,等会我们都来开娱乐晚会!”
谁不愿腐败,就应该欢迎批评,拒绝奉承。
(杨开保)
古歌谣有“见骆驼,马肿背”,是嘲弄某些人囿于偏见,少见多怪。
农村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这本是解放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好事,有些人却横挑鼻子竖挑眼儿,乃至怀疑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崩溃”了。这实在是同“见骆驼,马肿背”一样的无知。(吴光沅)


第8版()
专栏:风物小志

翠云廊
何才海
蜀道有名,大概与李白的名篇《蜀道难》有关。许多人对那首诗不一定能背诵下来,但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却是忘不了的。结果,因为蜀道难,就掩盖了它的美,那奇丽的景色,那令人流连忘返的风光,常常不易为世人所知。“翠云廊”的古柏大道便是一例。
古柏大道是以蜀道上的剑阁县为中心,南至阆中,西至梓潼,蜿蜒三百余里。现在两旁的古柏,小的需两人合围,大的则需四、五人才能合围,郁郁苍苍,浓荫蔽日。要是夏天在这条路上旅行,更会感到心爽神怡,暑气全消。这些古柏,群众传说是三国蜀汉名将张飞驻守阆中时,为了行军不被暴晒,令士卒栽植的,故俗称“张飞柏”。既然与张飞有关,便又引出了个刘禅。传说晋朝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在被俘去洛阳路上,曾在离剑门关不远的一株大柏树下避过雨,于是那株柏树便被叫做“太子柏”。实际上,据《剑州志》记载,这些古柏是在明代正德年间才栽植起来的。当时的知州李璧,为了行旅方便,发动群众砌石铺路,两旁植柏十几万株,因而形成了这条古柏大道。到了清代雍正年间,知州乔钵又给这条大道取了个名字,叫“翠云廊”,并且还写了一首诗,称颂翠云廊是“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并奉劝别人说:“休称蜀道难,错莫剑门路”。
李璧作为一个封建官僚,有没有什么劣迹,志书上没有记载,群众中也没有传说,不便妄加推论;但至少,他发动群众铺路植树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也正因为他做了这件好事,事后群众为了纪念他,便在县城里立了座庙,塑了他的铜像。直到现在,已经事隔四百多年,这里的人们一提起他,仍然带着崇敬的心情。我觉得,我国人民群众是十分公允、厚道的,对做过好事的人,不会轻易忘记;至于对做坏事的人,他们也当然心明眼亮,不会健忘。
李璧不仅发动群众植树,而且还立下一条规矩:“官民相禁砍伐”。从他开始,各任州官交接时,大道两旁柏树的保护情况,也是交接的一项内容。到了国民党统治时候,卸任的县长也要给接任的县长在口头上交代一下古柏的数目。谁要是砍伐、毁损古柏,不仅要遭到群众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已是相沿成风,没有例外。群众还传说,为了保护这些古柏,皇帝曾专门下过圣旨,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皇柏”。现在,当地林业部门为了保护这些古柏,在每一株树上都新挂了一个号牌,禁止砍伐。
古柏并不稀罕,各地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象这大道两旁的古柏,延伸得这么远,保护得这样好,在国内却是绝无仅有的。所以,称它为翠云廊,并不夸张。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从中悟出点值得借鉴的经验来,把绿化祖国以及保护名胜古迹的工作搞得更好。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吴晓邦的艺术传记
从事舞蹈艺术半个世纪的吴晓邦同志,最近出版了他写的《我的艺术生活》。这是一本艺术家的自传。
全书共分七章。第四章“奔走在解放区的土地上”,介绍了他在延安鲁艺、华北联大舞蹈班,以及在东北解放区佳木斯等地不平凡的革命生活和艺术经历。第五章以后则写全国解放后,他在舞蹈艺术方面的活动。
书中附有作者旧友韦布等的两篇文章,并有照片多幅。本书由香港草原出版社出版,时代图书有限公司发行。
(归义)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朱蕴山纪事诗词选》
本书作者朱蕴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在今年四月三十日不幸逝世。这部《朱蕴山纪事诗词选》,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朱老从十九岁参加革命活动起,直到他九十四岁逝世时止,经历了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漫长历程。这部选集收入的二百二十六首诗词,就是从作者从事革命斗争七十五年间所写近千首诗词中选出来的。这些诗词生动地体现了作者不计个人得失,为民族解放而始终坚持战斗的革命精神。如在一九四四年,他为了抗战胜利,奔波于国共两党之间,从事统战工作,就曾写下过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南北东西一野鸥,虚名虚利不虚求,愿将一片丹心火,化作人间老马牛。
这是一部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史料价值的诗词选集,它除了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欣赏之外,对了解和研究我国近百年革命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柯静)


第8版()
专栏:

闽江水碧〔水印套色木刻〕 黄丕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