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农村调查

人养山 山养林 林养人
——永泰县梧村大队发展林业的调查
福建省永泰县梧村大队重视养山,严格管林,人人得利,15年无乱砍滥伐,21年无森林火灾,林茂粮丰,是发展山区经济的一个先进单位。
梧村大队山多田少,人均山地面积等于田地面积的33倍。他们大力保护和发展森林,有计划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现有森林面积二万四千多亩,覆盖率达93%,林木蓄积量约13万立方米,20年来,交售给国家的木材共达四万六千多立方米,林业收入逐年增加,去年达15.5万元,占集体经济总收入的70%多。满山遍野的森林,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粮食连年增产丰收。全大队人均六分山垄田,粮食却自给有余。林业的发展还给队办工副业提供了原料。
这个大队发展林业的经验是:一、明确山林权限,长期稳定。梧村的山林在合作化时期大部归集体所有,社员林木入社的折价款,大队已于1966年以前逐步还清。在“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变动过林权,出现过毁林现象。大队接受教训,1965年重新把成片用材林由大队统一经营,严格控制砍伐量,只是把近山经济林划归生产队所有;1976年又重新规定房前屋后的林果永远归社员个人所有,1978年每户划分一亩自留山。这样,成片用材林、近山经济林、房前屋后和自留山的林果主权分明,防止了因为林权不清和林权纠纷等问题产生乱砍滥伐。
二、造林、采伐、护林责任明确。从1970年开始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造林多把锄,采伐一把斧。造林和采伐都搞好小段包工,定山场、定数量、定时间、定工分、定迹地更新措施,采伐一片,适时造林一片。护林也实行专业承包,有奖有罚。由于各项生产责任明确,提高了养山效率和质量。他们每年选择没有再生长前途的松杂木疏林地一百多亩,小片皆伐后,更新成经济价值高的杉树。近十年来共营造杉树林一千多亩。
三、合理分配林业收益。大队、生产队所有的集体林都和群众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人得到实惠。属大队所有的森林,虽由大队统一经营,但林业收入一直纳入生产队当年分配,即把原木纯收入的90%分拨给各生产队(按各生产队参加林业生产的工分数计算应得的报酬),各生产队再按社员从事农林副各业总工分实行分配。去年每个生产队分到七八千元,每户平均得利三百多元,最多的一户两个劳力分到一千五百余元。这样就使务农务林的社员都能得到林业利益,而且收入大体平衡;其余10%,用于烈军干属、五保户、民办教员、农村医生等人员的生活补贴和工资,使他们也得到利益。另外,队办木材加工厂每年盈利除用于扩大再生产外,也纳入集体分配。群众高兴地说:山林人人有份,家家得利,我们造林护林也就人人有责、尽力养山了。
四、由大队统一管理林木生产。为了防止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队根据林木生长量和国家下达的木材收购量,每年按计划合理采伐;对社员自用材,按社员实际需要,办好手续,到指定山场采伐指定的林木;大队还监督队办木材加工厂按批量用材,搞好综合利用,并办理好木材加工和出口运输手续;同时,统一管理林副产品的生产。全大队年产松脂五百多担,根据松树生长情况和采伐时间,由大队统一指定山场,分给生产队,再由生产队组织社员科学采脂。利用木头培植茯苓、白木耳,也由大队统一组织。这样有计划有组织地吃山,避免了乱砍滥伐,基本做到采伐量不超过林木生长量,结果越采越多,青山常在。
五、制订“乡规民约”,搞好护林。早在1964年,大队就发动群众民主讨论,制定护林“乡规民约”,严格执行。严防山林火灾,对集体和个人必要的生产用火,都要事先做好防火和灭火准备,经护林员到现场检查,大队审批后,才准于用火。大队还主动与邻县社队订立了联防公约。“乡规民约”还规定,对乱砍滥伐森林、乱割松脂、私自毁树培植白木耳者,以及木材投机倒把者,给予没收工具和木材、罚款等处理。对来路不明、无正当手续的木材“采购员”,大队干部都予以谢绝,坚持不搞木材黑市交易,坚持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大队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乡规民约”,不论何人违反,他们都不徇私情,按章处罚。全大队偌大的山场,虽然只有三个专业护林员,林子却保护得很好。
丁树元 魏章官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眼里有群众 心中有集体
——记技术精、心肠热的李年海
今年3月,在河南省息县岗李公社的方老庄大队,一千多名社员选举县人大代表,得票最多的是一个三十岁刚出头的李年海。
李年海在六年多的部队生活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练就了一手修理机械的好技术。1975年复员还乡后,他把这手技术无私地贡献给了集体,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只要队里的机械出毛病,他就到场,修理不好不撒手。群众称赞他是热心肠的“修理工”,共青团中央命名他为新长征突击手。
去年3月,村里实行了联产责任制,全队14种21部农业机械也分别由三个组管理使用。李年海虽然也有责任田,但是心里还时刻挂着这些不会说话的“活家伙”。饭前饭后,劳动间隙,只要一有空,他总要到各组转一转,看看机械的状况咋样,问问使用是否顺手,发现毛病,便及时帮助修一修。
为了适应机械管理的新情况,他找队干部商量,从各组抽出两个人来,办起了机械修理培训班。每逢阴天下雨,他的家就成了课堂,他当义务教师。
去年7月,李年海看到科技报刊上介绍了棉花不整枝和适时喷洒矮壮素能够高产的经验,便先在自己的责任田作试验。他给省农林科学院写信,要来了有关棉花喷洒矮壮素代替整枝的技术资料,便一头扎到棉田里干了起来。一连个把星期,棉花疯长的现象果真被喷洒矮壮素控制了。李年海走家串户传授怎样喷洒矮壮素。经过努力,这项技术措施终于在李楼的棉田里推广开,秋后平均每亩净产皮棉165斤,比前年增产83斤,创造了全县最高纪录。仅这一项,全队每人平均增加收入56.7元。去年秋后,公社从外地引进了五种小麦优良品种。为了检验这些品种的适应性,李年海往返470里,专程到信阳农科所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回来之后,他又拿出自己的两亩半责任田作试验。社员们夸他是有险一人担,有福让大家享。
李年海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对人医、兽医、木工、泥瓦工也通墨懂路。再加上他的那副热心肠,无论是队里或是社员,有点啥事都喜欢找李年海帮忙。比如队里决定给社员的鸡子打鸡瘟预防针,他没等任何人指派,就跑到公社兽医站取回疫苗,挨家挨户地串了起来,从傍晚一直干到第二天黎明,1,600只鸡打完了,有的社员还不知是咋回事。去年,村里有28家修房盖屋,虽然没人下过“请帖”,可他家家都帮过忙。在村里,提起李年海,社员们都啧啧称赞,说他办的好事象上杠的山里红,一掂成串串,象架上的葡萄,一摘成嘟噜。 房秀文 胡金礼 韩全声


第2版()
专栏:短评

让山山献宝树树生财
永泰县梧村大队,重视养山育林,实现林茂粮丰,堪称发展山区经济的一个先进单位。他们一贯重视养山,正确处理养山与吃山的关系,做到了先养山,后吃山;养山抓管护,吃山有计划。这样,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农田高产稳产,又为队办工副业就地提供原料,为发展畜牧业打下基础,剩余劳力也有了出路。总之,集体和社员增产增收,好处实在不少。
这个大队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清除“左”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健全一套养山吃山的制度,做到营林单位和个人有权、有责、有利,把发展林业同每个人的切身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人人都能得到实惠,因而全大队人人“心中有树”,精心养山护林,把山林看作集体和社员个人致富的“靠山”。他们不去干那种“杀鸡取卵”的蠢事,总是想方设法“多养鸡,多生蛋”。因此,能够做到青山常在,细水长流,永续利用。
希望山区的领导机关和干部、群众,都象梧村大队那样,真正重视养山,落实发展林业的政策,按自然规律开发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让山山献宝、树树生财,为发展山区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四川采取多种抢修措施
被毁水利灌溉设施基本恢复
本报讯 记者毛朝敬报道:四川被洪水冲毁的水利灌溉设施正在加紧修复中。到目前为止,经过采取多种措施抢修,受洪灾影响的排灌设施已基本恢复输水,现全省的水库塘堰共蓄水78.1亿立方,比去年同期多14.6亿立方。
7月中旬,四川省暴雨后出现的山洪暴发和特大洪水,冲毁水利工程三万八千多处,还有大批水利工程淤塞和出现险情,不能蓄水、通水,大片稻田灌溉受影响。在特大洪灾面前,省委、省政府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立即作出部署,并拨出资金、物资紧急救援。各地水利管理部门领导同志和技术人员等纷纷赶赴现场,一面组织抗洪抢险,力保工程安全;一面对出险和被毁工程逐处检查,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抢修、加固的技术措施。为了加快抢修速度,各地还由水利受益社队分段包干负责,层层建立管水、抢修责任制,促使抢修、蓄水工作顺利进行。我国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灌区排灌系统损毁严重,仅干渠工程就冲毁达2,081处,经过抢修,现已大部恢复输水。


第2版()
专栏:

在战胜长江特大洪水中作出贡献
水利部表彰一批水文单位和职工
本报讯 水利部最近颁发嘉奖令,表彰在战胜长江特大洪水中作出贡献的水文单位和职工。受到嘉奖的有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所属13个单位和9个先进个人、四川省水利厅所属17个单位和12个先进个人。除颁发嘉奖令外,还发给了奖金。
今年7月上、中旬,长江上游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暴雨洪水。沿江广大水文职工顶酷暑、战恶浪,夜以继日地抢测洪水、分析水情,准确、及时地作出洪水预报,出色地完成了水文测报任务,起到了防汛的耳目和参谋作用。长办重庆水文总站首先作出了这次长江上游特大洪峰的预报,被山城人民誉为抗洪战线的“尖兵”;四川三皇庙、射洪水文站,长办武胜水文站,在站房被淹甚至倒塌的危险情况下,职工们不顾个人安危,测到了整个洪峰过程的宝贵资料;在大水围困、电讯中断的情况下,四川上寺水文站、长办小河坝水文站分别派人翻山越岭步行数十公里传送水情,四川亭子口水文站派人划船日夜兼程400多公里把水样送到分站;长办寸滩站在满河漂浮物、水深流急的恶浪中,测到了该站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流量;宜昌水文站为保证葛洲坝工程和荆江大堤防汛需要,在48小时内连续测流14次,沙市水位站连续82小时进行逐时观测,等等。他们都为夺取长江上游抗洪斗争的胜利,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荆江大堤的安全渡汛做出了贡献。
代振


第2版()
专栏:

张春荣捕鼠喂貂
本报讯 河北赞皇县西龙门大队医生张春荣,从去冬到今年7月,捕鼠四千三百多只,既保证了六只貂的饲料,节约养貂饲料费一百五十元,又卖鼠皮收入一百余元。
张春荣在去年冬天开始养了六只貂。每只貂每天要吃二两多肉,一年光饲料费得三十多元。他从一本小册子上看到欧洲野生貂喜食田鼠,就试着投鼠肉喂貂,貂抢着吃。从此,他做了60个鼠夹和20个鼠笼,每当黄昏和黎明时分,他就在老鼠寻食觅水必经之路设伏。冬季每天平均捕鼠10只以上,夏季每天也在五只左右。他还给二百多户人家捕鼠,受到欢迎。


第2版()
专栏:

掖县采用杂交办法培育瘦肉型猪
杂交优势明显的“长内烟”,瘦肉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三点八。
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省掖县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用从外地引进的三个优良猪种与当地“烟黑”猪进行经济杂交对比试验,分别对其产生的六个杂交组合品种进行测培,培育出了杂交优势明显的“长内烟”组合。经地、县有关部门的科学技术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测定,这种猪的瘦肉率达到53.8%;平均日增重625克;屠宰率为75%。同当地产的良种猪比较,瘦肉率提高10%;平均日增重提高197克;屠宰率提高3.1%。为今后推广饲养瘦肉型猪提供了经验。
为了及时满足城乡人民生活和对外出口的需要,最近,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掖县为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现在,这个县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三元”杂交生猪,明年将有一批瘦肉率较高的生猪投入市场。


第2版()
专栏:

卫生部和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
要求各地注意防治农药中毒
近来农药中毒事故多的原因,是农村放松了对药物的管理,撤销了农药专业队伍,社员缺乏卫生防护知识,加上技术指导没有跟上,多数是违章作业所造成。各地领导要高度重视防治农药中毒问题。
本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各地向中央有关部门报告,今年农药用量大,接触人数多,农药中毒时有发生,有的相当严重。据此,卫生部和农业部最近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领导要高度重视防治农药中毒问题。
紧急通知指出:近来农药中毒事故多的原因,是农村放松了对药物的管理,撤销了农药专业队伍,社员缺乏卫生防护知识,加上技术指导没有跟上,多数是违章作业所造成。
为了切实做好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抢救工作,紧急通知提出四项要求:
一、各级人民政府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必须抓好广大社员的安全和健康工作,分管生产的领导必须同时抓好使用农药的防护工作。
二、在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农药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安全使用农药的有关规定。因地制宜,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防治队伍。严禁将剧毒农药分给社员个人储存和使用。
三、各级农业部门应对安全使用农药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宣传安全使用农药的科学常识,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使用农药的管理制度。
四、各级卫生部门,特别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必须组织强有力的医疗组,随时做好抢救工作。卫生防疫部门必须加强农药的使用和监督检查工作,协助农业部门开展安全使用农药的宣传活动。医药部门要保证急救药品的供应。


第2版()
专栏:通讯

中条山麓访蚕乡
阳城县岩山大队的社员说:养蚕是件好事情,男女老少都能行,时间只要个把月,就顶一季好收成。
岩山——是一个素有蚕乡之称的普通山庄。这是山西省阳城县董封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连续四年来蚕茧产量在全省生产大队中占居魁首。
一个雨后的清晨,我们到这里访问,看见无数男女青年挑着沉甸甸的桑叶从梯田里、沟岔间,沿着山间小道飞快地向村里走去。尽管山陡路窄,汗流浃背,但是他们仍然欢声阵阵,笑语朗朗。党支部书记上官玉魁告诉我们说:“这种繁忙劲,是落实生产责任制以后出现的新气象”。
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威力,在蚕乡表现得很明显。我们到社员上官玉翠家访问时,热情的主人把我们请进蚕室,只见三间大的屋里,三四张苇席大的蚕架,上下两层,布满了银蚕。撒上桑叶,万头钻动,蚕食桑叶声沙沙作响。主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连连对我们说:“看,这蚕长得多好!”
现在养蚕讲科学,蚕农在养蚕前的一个星期,都把蚕室打扫一遍,洒药消毒,糊上新窗纸,挂起门帘,蚕室里还挂起了温度表,不仅蚕室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且要掌握住一定的湿度。许多蚕农还把行李卷搬来,晚上就在蚕架下面的地板上宿身,以保证对蚕按时进行喂养。这个大队实行“大概工”那几年,全队蚕茧产量只有三千五百来斤。三中全会以后,养蚕实行包产到户,去年上升到三万多斤。
养蚕在岩山大队已成为社员致富的一条可靠门路。每年春、夏、秋各养一次蚕,每次只用一个月时间。因此人们总结说:“养蚕是件好事情,男女老少都能行,时间只要个把月,就顶一季好收成”。去年这个大队仅养蚕一项收入就达到五万六千多元。户均212元,人均62.5元。女社员李小雪,全家八口人,上有八十岁老人,下有一对四岁双胞孩子,常年不能下地劳动,欠大队200元钱。去年她春、夏、秋三季养蚕共收入700多元,加上她丈夫和女儿的劳动所得,还清了欠帐,还余二百多元。我们来到女社员张引娥家的蚕室,看见银蚕已经变成了白茧,象颗颗明星缀满了簇架。今年,这里遇到了多年来少有的大旱,桑叶小,水分少,给养蚕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里是个高山缺水区,人畜吃水都成问题。队里实行定量供水,每人三天只能得到一桶水。张引娥一家三口人,自己舍不得洗,舍不得喝,干旱严重那几天,她们一家人宁愿自己啃干粮,每天都要省下多半桶水,洒在桑叶上喂了蚕。人们赞美“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我们赞美春蚕精神,更敬佩育蚕人。
本报通讯员 刘德祥 李锁江 本报记者 李果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禽蛋之乡——高邮
江苏高邮县,河网交错,水草茂盛,鱼虾丰富,盛产体重、肉嫩、味美的大麻鸭和双黄鸭蛋。近两年养鸭业发展很快,1980年全县养蛋鸭19.5万只,今年可达30万只。 刘荣桦 摄(附图片)
积极加工。县蛋库职工正在加工松花蛋。
蛋中珍品。鸭蛋中,双黄鸭蛋约占1%,最重的双黄蛋可达147克。
鸭蛋丰收。该县川青公社社员向国家喜售鸭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