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日益活跃的对外文化交流
韦琮妍
我国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闻名于世。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便与国外有了文化交往,为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贡献。新中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的方针,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史写下了新的篇章。
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是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日益开展的。1951年,我国开始派遣政府文化代表团出访,与外国签订政府间的文化协定,揭开了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序幕。从此,每年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往来频繁,不绝于途,开辟出无数条新的“丝绸之路”。截至1966年,我国与三十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协定,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科学、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图书、广播、文物、考古、宗教、园林等各个方面。派出和接待了大批文化界人士,对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促进和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间、人民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起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春风吹遍大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外文化交流和其他文化事业一样,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大大超过“文化大革命”以前的17年。三年多来,我国与33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协定;派出和接待各种文化、艺术、展览团近600起,约7,000人。同我国进行文化交往的国家增加到一百多个。我国的作家、艺术家和其他文艺工作者的足迹,遍及五大洲。
对外文化交流形式也日趋多样。仅就艺术方面来说,除传统的京剧、杂技、民族音乐和歌舞外,还有粤剧、潮剧、木偶以及儿童歌舞等。去年,话剧又登上国际舞台。此外,还有表现中国悠久文化的绘画、版画、雕塑、陶瓷、出土文物、工艺美术、摄影、剪纸、刺绣,以及面塑、泥塑等展览。
电影也是当前国际交往中一种重要途径。三年多来,我国参加了数十次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电影节;和14个国家互办电影周,互派电影代表团。要求与我国合拍影片的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协议的有23起,已完成和正在拍摄的有18起。
我国还参加了不少文化方面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与外国互派专家、留学生和进行援助等。
我国各种文化、艺术团在国外演出和展出,广泛宣传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受到外国朋友的热烈欢迎。外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也受到了我国人民的赞赏。实践证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蓬勃发展,是在党和政府以及我们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关怀下,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生前对于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十分重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对外国来华的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的演出和展览以及体育比赛、专业考察等,也予以热情接待;广大文化工作者不辞辛苦,冒着严寒和酷暑,远涉重洋,坚持巡回演出、展览和参加比赛、专业考察等活动,表现了高度的为世界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发展,也是与世界各国政府、友好组织、友好人士、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合作、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许多国家政府首脑和内阁部长等,亲自接见我政府文化代表团和各种文化团、队,观看演出、展览、比赛等,并对食宿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
许多友好人士,长年奋战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战线上,满腔热情地宣传介绍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成就。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我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目前,我国有关对外文化交流的各部门和文化工作者,正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文化交流,增进同各国政府间和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标志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将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第7版()
专栏:

现代辛伯达扬帆一万九千里
本报记者 马世琨 席林生
6月29日下午四时许,亚热带的滂沱豪雨击打着珠江口外的迷蒙海面,强劲的六七级东南风掀起巨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这时,一只式样古朴的双桅三帆船正艰难地驶向广州黄埔港。历时216天、行程9,600公里的阿曼苏丹国“苏哈尔”号仿古木帆船在接受风浪的最后洗礼。然而,船长塞弗林兴奋地对前来欢迎他们的中国朋友说:“与航程中所遇到的狂风恶浪相比,这里是风平浪静的。”这句豪迈的话,更激起了人们对“苏哈尔”号海上历险的浓厚兴趣。
“苏哈尔”号于去年11月23日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扬帆启航。它沿着古代阿拉伯航海家开辟的航线:穿印度洋,经印度、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出马六甲海峡经南中国海驶向广州。一千多年前,这条古航道极其繁忙,一艘艘船头高耸的绛红色阿拉伯木船,鼓起巨大的三角帆,满载着乳香、珠宝、药材,乘风破浪,驶向广州。中国的远洋帆船队也劈波斩浪,把丝绸和瓷器运往阿曼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这条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航道,为促进中国同阿拉伯人民的友好交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苏哈尔”号船长告诉记者,他们进行这次航行是为了实地体验一下古代阿拉伯航海家航行的艰辛,探索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书中辛伯达航海历险传奇故事的真实程度,增进阿曼和中国的友谊,同时还进行海洋科学考察。“苏哈尔”号没有安装现代航海仪器,完全凭风力鼓帆前进,靠观察日月星辰测定航向。他们把这次历史性的航行称之为“辛伯达航行”。
横渡印度洋,对现代轮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于仿古帆船“苏哈尔”号却是极其艰难的历程。印度洋北部是世界上季风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随着季节和海域的变换,洋面上有时微风细浪,有时风急浪高,“苏哈尔”号面对的艰难险阻常常是意想不到的。
从科伦坡到苏门答腊,原计划行驶一个月,但由于风平浪静,航行缓慢,结果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航期延长,粮食和淡水不能按期补充,船员们面临着断炊断水的威胁。3月15日,一群数以百计的鲨鱼对“苏哈尔”号进行围攻碰撞,恨不得把它撞碎顶翻,而饥饿中的海员们则乘机猎取食物。于是,开始了一场搏斗。全体船员一齐动手,有的甩钓钩,有的把钓上船的鲨鱼打死。仅仅15分钟,每条重达十七八公斤的15条鲨鱼就躺满了船板。船员们饱餐一顿之后,把剩下的晒成鱼干,作为他们以后航程中的主要食品。
困难象巨浪般一个接着一个袭来。当“苏哈尔”号驶近苏门答腊时,平静的海面上忽然狂风大作,主桅上大帆的横杆被暴风折断。帆船象漩涡中的树叶,剧烈地摇摆打转。这时,船员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桅杆,放下大帆,奋力撑起中帆。他们同风浪搏击了一昼夜,才脱离了险境。
在南中国海上,速度达每小时75海里的巨风,曾在两小时内撕破了大中小四个布帆,“苏哈尔”号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失去控制,死神之手又一次向它伸来。船员们临危不惧,迅速缝好船帆,再次化险为夷。船长助理哈密斯深情地对记者说:“这次航行的胜利,靠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决心和坚定的信念,这就是一定要沿着我们祖先的足迹航行到中国,以确凿的事实证明辛伯达历险的真实性”。
现代辛伯达们的航行,既有艰难的搏斗,也有收获的喜悦。“苏哈尔”号20名船员中,除了阿曼海员,还有来自好几个国家的科学家、潜水员和摄影师。在航程中,科学家们认真考察了印度洋北部、西太平洋的动植物情况以及沿途几个国家的风土文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船长告诉记者,这次考察证明《一千零一夜》中提到的“钻石谷”在斯里兰卡南部,猫头鹰鱼现在被人称为飞鱼。这一切表明辛伯达航行的事实并非虚构,当然在情节上进行了艺术加工。
海洋生物学家们对能在苏门答腊海域采集到大量棘皮动物标本感到特别高兴,因为据说在他们之前还没有人在这个地区进行过这项工作。摄影师们在航行中拍摄了二万四千多张照片和许多纪录片。这些真实的纪录将把“苏哈尔”号航行的情况详尽地告诉全世界。
然而,最使船员们激动的还是他们经过七个多月远航之后看到目的地的时刻。当水手赛义德在桅杆顶梢把望到中国大陆的消息告诉同伴时,全体船员拥上甲板,歌唱欢舞,庆贺胜利,并把一面中国国旗在船桅上高高升起。“苏哈尔”号在兴奋热烈的气氛中,驶完了最后的航程。
“苏哈尔”号一到黄埔新港,等候在那里的欢迎群众就争先恐后地迎上前去。人们惊讶地发现,这只行程万里、击风搏浪的木帆船,依然完好无缺。那用椰树皮绳子缚合、橄榄糖泥缝的船体坚牢如故,那船舷上用白红绿三色涂饰的阿曼国旗图案,色彩鲜艳明丽。人们感到,这一切,不仅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曼人民的高度智慧,而且象征着中国人民同阿曼及阿拉伯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
(附图片)
“苏哈尔”号帆船在海上


第7版()
专栏:

马拉维的农业发展成就
徐德文
马拉维是1964年7月6日获得独立的一个非洲国家。十七年来,由于政局比较稳定,政府注意从实际出发建设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1965年到1978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3.5%,1979年为3.6%。目前,马拉维粮食自给有余,物价平稳,人民生活安定,在非洲是一个形势比较好的国家。
马拉维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它的东部是著名的马拉维湖,周围同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赞比亚为邻,面积119,000平方公里,人口580万。马拉维是一个幅员较小、矿产资源贫乏的内陆国家,十九世纪末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称尼亚萨兰。殖民者曾霸占了这里70%的土地,片面发展供出口用的经济作物,以攫取暴利。由于殖民者只顾掠夺和剥削,致使独立前的马拉维的传统农业一直停留在原始落后的状态,广大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独立后,马拉维政府从矿产资源贫乏的国情出发,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特别注意粮食生产。兼任农业和自然资源部长的马拉维总统班达强调说:“只有发展农业,首先解决吃饭问题,马拉维才能生存。”他经常派部长们巡视农村,把搞好农业作为解决人民生活和发展工业的基础来予以重视。
为发展农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推行“土地发展规划”,政府拨给大量资金,并欢迎私人投资,以帮助小农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还鼓励地方富户和政府官吏发展大的经济作物农场。从1968年以来,在首都利隆圭附近的115万英亩肥沃土地上,政府共投资1,500万英镑,来推行“土地发展规划”。政府向农民发放购买种子、化肥、农具的贷款,并通过国营“农业发展和市场管理公司”,以适当的收购价格,保证农户能够获利15%;即使一些困难的农户也保证起码获得10%的利润。这样就把大批农民吸引到这一规划中来。另外,政府还帮助私人兴办现代化农场,发展烟、茶、棉花等经济作物,以换取外汇。
为了加快农业生产发展,马拉维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可耕地,兴修水利,发展灌溉事业;为了改变落后的耕种方法,建立了农业科研机构,积极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推行合理种植、增加复种指数、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科学种田方法。
马拉维政府在依靠自己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吸收外资,争取外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由于政策得当,马拉维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粮食年产量达到145万吨。作为全国人民主食的玉米产量,1978年较独立时增加了三倍多,除自给外还可出口。目前,马拉维已成为中南部非洲重要的玉米输出国。水稻产量也成倍增长,1970年产量不足一万吨,1976年为2.6万吨;茶叶由1965年的1.3万吨增加到1976年的2.8万吨;烟草1968年产量为1.5万吨,1976年为3.67万吨,已成为仅次于津巴布韦和南非的烟草生产国。其它如糖、花生等经济作物也有较大幅度的增产。马拉维政府注意引进优良树种造林,利用木材发展造纸工业。马拉维水域广阔,水产资源丰富,渔业生产比较发达。所产的鱼,除自给外还加工出口,近年来还出口活鱼,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
农业发展的结果,不仅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工业生产,现在马拉维的工业每年以10—16%的增长率逐步发展。1978年,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12.3%。西方报刊认为,在资源贫乏的土地上能出现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令人赞赏的。
(附图片)
马拉维的渔民在晾鱼干


第7版()
专栏:

接受群众批评 通过一项新法令
南斯拉夫限制机关用车
本报讯 据南斯拉夫报刊报道,在今年初召开的联邦议会的会议上,有的代表对政府机关使用车辆问题提出了批评。他们指出,由于汽油涨价,去年私人汽车耗油量下降了20—30%,而机关用车耗油量却增加了10—14%,并反映群众对机关门口总有许多“奔驰”轿车有意见。联邦政府接受批评,在去年通过的关于机关使用车辆的法令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制订了一项专门法令,进一步限制机关公用车辆的使用。
根据新的法令,在联邦机关中,只有联邦主席团主席和主席团委员(集体国家元首,共九人)、联邦议长、联邦总理、宪法法院院长有专用小汽车,联邦副议长、联邦副总理、联邦部长、副部长都没有专车,但上下班接送,因公务可随时要车。
新法令规定,联邦机关今后在购买和使用进口车辆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如要买进口车,事先要经联邦执委会专门机构的同意。联邦机关支配的现有进口车辆只准用于:接待外宾、有特殊需要的安全机关和国防部门、驻外使团。
新法令还对干部乘小汽车到外地出差实行严格控制。规定只有确有需要、确实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或工作特殊条件的情况下,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后,才可向联邦机关车队要车。对乘小汽车出国访问,则限制更严。
为了节省汽油,新法令对机关用车的型号作了相应的调整。规定一般不准使用高级大型轿车,只有副总理以上可使用高档车。
各共和国领导机关也对车辆的使用作了限制。如塞尔维亚共和国,只有主席团主席、议长、总理有专车,副议长、副总理、部长不但没有专车,而且上下班不接送,只有体弱有病的可照顾,但本人要付半价。
在目前南斯拉夫实行经济稳定政策情况下,政府机关的这一具体措施,对于节约能源和联邦开支,对于反对干部特殊化,都有积极的意义。
(洋戈)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脊椎侧凸患儿的福音
1980年以来,奥地利、西德、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英、法等国陆续试验推广一种治疗儿童脊柱侧凸病的新方法——电刺激疗法,取得可喜成果。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目前,仅法国就有25万青少年患者,它是由于儿童坐姿不正确,身体畸形发育引起的。这种病极难治愈,往往给儿童造成终生的缺陷和苦恼。过去治疗脊柱侧凸,一般施行强制性矫正术,用皮革、石膏或塑料背心长期固定儿童正在发育的身躯,影响正常活动,给幼小的心灵和肉体带来不可弥补的创伤。新方法是由医生把一个微型电波信号接收器植入病儿背部皮下,用导线与体内脊柱凸出一侧的肌肉相联。夜晚,儿童进入梦乡后,一架信号发生器发出电波,通过接收器和导线刺激肌肉,使它每九秒钟收缩一次,从而逐渐将弯曲的脊柱自然矫正。刺激疗法并不影响睡眠,而且手术十分简单,术后三天儿童即可出院,打球、摔跤都没有妨害。据统计,施行此种疗法的儿童75%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30%疗效显著。(崇山)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装有花样选择器的工业用缝纫机
日本三菱电机制造厂研制成功一种命名为“DV—189—V型”的配备花样选择器度盘、自动截线、单针双线连锁式缝纫机。这种缝纫机通过控制箱内使用的高质量的C—MOS集成电路,在几个重要的缝制过程中,实现了自动化。除了顺利的无档变速调整,轻踏式踏板操作以外,还有以下特点:
(1)内装的电子计算机可以任意选择你所喜欢的花样,以及预先确定所需针数。
(2)停针定位装置,采用内装无接触式针位检测器,并使用一个霍尔集成电路。定位装置可以防止针定位故障,并能保证准确地停止在预先设定的位置。
(3)倒缝机构,只要按下按钮,就能进行倒缝。(新明)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营救双体船
由英国造船技师设计的一条世界上最大的双体船(见右图)已交付英国石油有限公司和英国国家石油公司使用。
这只双体船有四个主要工作甲板,每个长为250英尺、宽为168英尺。抽水系统容量大,能从590英尺以外把以每小时10,200立方米水量的水喷射到着火的海上石油钻井台上。船上有一直升飞机降落平台,全套潜水设备以及医院和供220名船员吃饭和睡觉的设施。由于装有船用柴油双发动机和计算机控制的螺旋桨和顶推装置,它一般航速为每小时12海里。 ·大·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太阳能收音机
法国最近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商品展销会,其中最为吸引顾客的是一种安装在帽子上的太阳能收音机(见上图)。这种收音机无需任何电池,只要在太阳光束的照射下,即可收听。 ·龙·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激光数字电唱机
最近,荷兰的菲利浦公司和日本的索尼公司联合研制出一种由小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数字电唱机,这种唱机没有唱针,用激光“拾音”,其体积只有一只小型手提式录音机那么大,但音质极佳,与此相配套,索尼公司还专门研制出一种小型新式唱片,每一面播放时间长达一小时。 ·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