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永远铭记周伯伯的教诲
任远远
我为周恩来伯伯拍摄的这张照片,距今已经二十三年了。它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坎里。
给周伯伯拍照,对于我这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是蓄怀已久的夙愿了。1958年8月,我在北戴河把想法告诉了邓妈妈,她欣然同意了。8月8日中午,我到伯伯的住处时,伯伯和邓妈妈正在吃饭。我向两老问了安,两位老人让我在桌前坐下,并问候了我妈妈和姐姐。接着邓妈妈对伯伯说我照像照得不错,还是个开汽车的爱好者呢。伯伯听了笑着说:“你爸爸也会开汽车,在延安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到中央医院看望关向应同志,还乘过他驾驶的汽车呢。”他一再叮咛我,开车要胆大心细,注意安全。我们说着话,周伯伯和邓妈妈就吃完饭了,我想他们饭后一定要休息一下,也就没有忙着拍照。可是周伯伯和我谈了几句话,就催我快照,说他马上要开始工作了。周伯伯在小藤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我立即拍下了他的光辉形象。照片洗好,伯伯很满意,为我签名留念。直到今年,我才听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同志说,拍照的这一天,正好是周伯伯和邓妈妈结婚三十三周年。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巧合啊!
每当我仰望着周伯伯的这张照片,回忆这次伯伯对我的教导,昔日的一些生活片断也就浮现眼前。
妈妈曾多次对我们说:“自从五十多年前认识周伯伯,我们就亲眼看到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无私地把一生献给了人民,真是我们子孙后代永远学习的榜样啊!”爸爸、妈妈和周伯伯、邓妈妈是老战友了,早在二十年代他们就认识。从在上海搞地下工作到中央苏区,从延安到北京,他们之间留下了很多革命友谊的动人故事。1929年爸爸第二次在上海被捕,周伯伯得知后积极组织营救。爸爸出狱时,身体被摧残得很厉害,周伯伯亲自去住处看望、安慰。不久,周伯伯通知爸爸,中央决定让他担任长江局委员,兼湖北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当时武汉也是一片白色恐怖,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周伯伯关心地问爸爸到武汉有什么困难?爸爸笑了笑,毅然地说:“没有!放心吧。”1931年爸爸到中央苏区不久,妈妈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周伯伯闻讯后,立即组织了营救。出狱后,妈妈就到了中央苏区,她和爸爸与周伯伯、邓妈妈在长汀住在一个小楼房里。
1947年,在转战陕北的岁月里,当时,中央机关分成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毛主席、周伯伯和爸爸负责前委。工作是相当繁重的。一天,部队住在小河村,爸爸和伯伯住在一个里外间的房子里。清早,爸爸去营房和马号检查,为了让伯伯多休息一会,爸爸不走门,从窗口跳了出去。周伯伯醒来后,以为爸爸还在休息,就轻轻开门出来。突然,伯伯要咳嗽,他怕惊醒爸爸,捂着嘴忍住,走到十几米远的地方才低低地咳起来。就在这时,爸爸也从外面回来,两人相见,会心地笑了起来。
刚撤出延安时,大家都是步行,大些的孩子也跟着行军。后来,运输大队长蒋介石把美式装备的武器、弹药和车辆不断送到我军的手中,我们也能坐上汽车了。快到晋绥的那天,周伯伯把我叫到他的车上,抱在怀里,一路上指着田里的庄稼告诉我,这里种的是什么,那里种的是什么。还教导我,长大学会做工,学会种田,也要学会打仗。他问我,你长大想干什么?由于那时敌机经常来轰炸我们,我对敌机恨得要命,所以我不加思索地说,开飞机,打坏人!周伯伯高兴得连声说:“好!好!有志气。等我们打败了蒋介石,解放了全中国,建成一个新国家,那时你们一定要保卫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呀!”汽车中途发生故障,司机同志下车修理。这时从路上走过一个农民,好奇地看修理汽车。周伯伯主动地和他交谈起来,问他家几口人,土改前后的情况和村里的情况。周伯伯热爱人民、平易近人的崇高品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迁到西柏坡,周伯伯日夜操劳,协助毛主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难得看上一次电影。有一次,周伯伯在电影放映前赶来,刚坐下,机要科送来一份文件,他简单地看了一下,在我爸爸耳边说了几句话,两人一起走了。当我看完电影回家,周伯伯和爸爸还在办公室里研究问题……
1950年的10月25日,爸爸因积劳成疾,突然患了脑溢血,不能说话了。周伯伯得知后立即想方设法组织抢救。27日爸爸猝然去世,毛主席、周总理、少奇同志、朱老总等来到我们家,泣不成声。毛主席安慰妈妈说:“你要注意身体呵,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弼时同志没有完成的任务!”周伯伯强忍悲痛地对妈妈说:“把孩子好好抚养大,让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继承他父亲的遗志。”毛主席、周伯伯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当时的话语,至今还响在我的耳边。这一年,我得了腮腺炎,过年那天,周伯伯在百忙中来我家看望我们。他走到我的床前,询问病情,叫我好好休息。爸爸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周伯伯又来慰问我们一家。
今天,当我凝视着周伯伯这张珍贵的照片,心头有千言万语。回忆他曾经对我、也是对我们后代人的无数次教诲,我总是暗暗提醒自己:要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第8版()
专栏:

喝道、清园与车让人先
隋喜文
喝道一事,源远流长。唐朝韩愈有诗句:“不觉中丞喝道来”。清末有首《京都竹枝词》云:“一双蔗棍桥前催,曲巷回过喊若雷。更有双鞭前叱咤,威风扬起满城灰。”把封建官僚们的颟顸形象描写得历历如绘。
关于喝道,《明史》上讲“谨出入之防,严尊卑之分”;《唐书》上讲“有卫有严”。可见喝道不仅是为了安全,更是为了维护上尊与下卑。今天,喝道已经销声匿迹,但喝道的幽灵仍在徘徊。譬如有的同志到公园参观,居然有人为他清园;在稠人处走路,有人把群众排开或拦住……这虽然不能和喝道相提并论,却也可以名之曰“余烈”吧!
虽说是“余烈”,群众却很敏感。这是由于,时代变了,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多高,都是人民的公仆,在政治上人格上与群众是完全平等的。因此谁再用降低群众人格去维护少数人的尊严,难免遭到非议。三大平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发端于井冈山、长征和延安时期,翻阅革命回忆录随处可见。譬如,毛泽东同志与群众一起纺线,周恩来、任弼时同志被评为“纺线英雄”,朱德同志与战士一起担粮、拾粪、下伙房炒菜,贺龙同志背着生病的小战士行军,等等。领导人生活在群众之中,根本就不存在“清园”、“清道”的问题。
解放以后,我们党成了执政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继续身体力行,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堪为师表。一九五六年的一天,彭德怀同志想逛北海公园,到公园门口一看,一块木牌子上写着“休息”二字。彭总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他来清园的,生气地说:“你们就是叫我们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决不能有!”彭总取消了这次逛园,而且发誓说:“我以后再也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的娘。”彭总的行为是高尚的,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与民同乐”,与群众处处平等的公仆精神。
今天强调发扬这种平等精神,是由于林彪、江青一伙败坏了党风,有使“喝道”死灰复燃之虞,多年来封建特权的思想意识渗入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被察觉,因此抵御起来要花力气。近读报载的《“小事”见精神》一文,说在杭州人大会堂看电影,散场时还下着小雨,大小车均在步行者走得差不多时才鱼贯而出,车让人先,避免了往步行者身上溅泥水。这使人感到一种平等亲切的精神。别看是“小事”,小事不小,小事中能见精神。这是公仆和平等精神的真正体现。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古典文学的艺术珍品
刘兰芳
《英雄格斯尔可汗》是一部气魄宏伟、幻想丰富的著名长篇英雄史诗。它和《江嘎尔》、《蒙古秘史》被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三颗灿烂的明珠,是我国人民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宝贵文化遗产。
史诗《英雄格斯尔可汗》是从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它广泛流传在蒙藏人民之间,无论在口头传唱或书面流传过程中,后世人们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作品体裁方面都不断加以充实和丰富。经过世世代代的千锤百炼,形成现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书面文学。它既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又有刚健质朴的风格,充分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己力量无穷的讴歌,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艺术才华,是古代人民形象的结晶。
这部史诗以部落首领格斯尔作为中心人物,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古代历史、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征服大自然的英雄气概,铲除邪恶势力的艰苦斗争,抵御侵略的激烈悲壮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歌颂了纯真的爱情,牧人的辛勤劳动,爱国将士宁死不屈的精神,鞭挞和谴责了一切黑暗势力的虚伪、凶恶的本质等。内容极为丰富、生动,故事曲折、感人。
这部史诗具有蒙古族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浓郁的草原气息。战争场面写得绘声绘色,英雄形象鲜明生动,情节曲折惊险,全书充满英雄主义气概。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山川,无边的森林,奔腾的江河,无不得到反映。精练的语言,热烈的诗句,生动的比喻,民间的谚语,古代的风俗,更是运用精当。
这部史诗全文十三卷,约四万余行。本书选择的是其中两卷,并附有十几幅精美的插图。其余各卷将陆续整理翻译出版。


第8版()
专栏:

芳草集
刘辉考
无花果不用艳丽的花朵,来炫耀自己的妩媚;你用甜蜜的果实,去获得赞美。
茉莉花无百合的妩媚,无牡丹的娇艳,一朵雪白的、朴素的小花,却香得浓郁,香得久远。即使枯萎衰落,也毫不吝啬的——把芳香留给人间。
北斗星那些对你无限信仰,而又极端蔑视罗盘的人,终于在阴云密布的夜晚——迷失了方向。
歌请不要误解——仿佛我总是陪伴着欢乐;在悲哀的泪水里——也有我颤微的波。
过路者·桥过路者对桥说:“你载我跨过了汹涌的波涛,过河后,怎样报答你才好?”桥答道:“只要你不把我拆毁,就是最好的酬报。”


第8版()
专栏:连载

南昌起义散记
王志之
革命洪流汇南昌
到九江,船就停泊下来。在这里,看到武汉的《中央日报》刊出了我们的《讨蒋宣言》,还刊出了蒋经国在苏联给他的卖国父亲的公开信,声明断绝父子关系。
我们的军事行动使国民党右派十分恐慌。7月20日,那个自称左派领袖实系右派头目的汪精卫急急忙忙地拉着张发奎窜到庐山,策划召开军事会议,要叶挺、贺龙同志赴会,并强令叶、贺部队向九江以南的德安集结,阴谋解除这两支部队的武装。在这个关键时刻,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从第四军军长张发奎那里得知这一消息,立即从庐山秘密来到九江附近的星子县叶挺同志驻地,和贺龙、叶挺同志一起就近到鄱阳湖中的一条小划子上商量对策,决定叶、贺不去庐山开会,部队不向德安集中而直下南昌。
这时,听说武汉政府内的一批国民党要人——谭延闿、孙科、唐生智等与蒋介石合流了。接着,我们留守在武汉的队长陈守礼同志乘木船逃了出来,我们才知道“革命首都”在我们离开以后,就急转直下,完全变成鬼蜮世界了!
“汪精卫实在是人妖!”陈守礼同志满口湖南腔,两眼胀得透红,把白色恐怖下的武汉近况向我们报告,“几天前还听他喊:‘革命的到左边来,不革命的滚到右边去!’他妈的,一掉头来就翻脸不认人!”
“孙科也不是好东西!”本来坐在一旁沉着脸一言不发的大队附申朝宗突然一掌打在桌上,把话接过去:“不久以前,他在讲演中还说什么,党员是党的工具,党是革命的工具,他是为了革命来入党的,并不是为了党来革命的!真是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现在看来,那些变色龙当时连颜色都没有定准呢!”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功败垂成,武汉政府的突变,这是谁也感到痛心疾首的!但是,我们除了忿恨,谁也没有因此而丧气。武汉政府虽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战斗历程,但却使帝国主义手忙脚乱,军阀官僚豪绅地主胆战心惊。只就这一点,也足够使我们兴奋和自豪了。我们在这个大变动中看清了一些人的嘴脸,澄清了革命洪流中的渣滓,获得了宝贵的教训,从实践中检验了我们的队伍!暂时的挫折,只能延缓革命的进程,绝不可能阻挡住时代的激流。在逆流急转下,我们能够稳定脚跟,毫不犹豫地继续斗争,就靠这样的认识。这是代英同志老早就给我们打下基础了。③


第8版()
专栏:书市点滴

“画眉深浅入时无”
姚飞岩
有位朋友托我买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我见过书店有,就欣然答应。谁知刚买了几本,便觉得为难起来:一套是多少本?她们的芳名叫什么?啥时候出全?这样零散着买能否配得齐?一连串的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答。于是,只好作罢了。
古时候新媳妇在拜见公婆之前,要问问丈夫自己的眉毛画得是否入时。书籍很象个新媳妇,在她同广大读者见面之前,我们的编辑同志似乎也应该为它精心地装扮一番。记得吴晗同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它的封底就印有全套书的目录。读者不仅可以据此选购需要的书,而且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买一套。这种“画眉”的方法是很值得效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