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要控制住非医务人员涌入卫生部门
江西省余干县卫生局
编者按:余干县卫生局的调查,用事实和具体数字分析了非卫生专业人员大量进入卫生部门的严重情况和造成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具体建议。他们的意见,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为了提高卫生工作队伍的质量,各级卫生机构录用人员时,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需要增加的人员以及自然减员的补充,应以高、中等医药院校毕业生为主要来源,不要任意安排非专业人员。那种未经训练,走后门进医院当护士等不正之风,必须刹住。
余干县是一个有63万人口,七十一万六千多亩耕地的中等县。1977年底,全县共有卫生工作人员772人,占当时全县人口总数的1.34‰。近三年多来,卫生工作人员猛增,到今年头四个月,已增加到1,276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02‰。短短三年零四个月的时间,累计增加了50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只有142人,仅占新增加职工的28.2%;通过安排招工、退休顶替、退伍军人等非卫生专业人员多达362人,占新增职工的71.8%。
这么多非专业人员涌入卫生部门的主要原因是:县里工业厂矿以及其他就业门路少,人们把卫生部门当做安排一般待业人员的场所,很少考虑卫生工作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这种状况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首先是三大比例失调。(1)人员增加与经费增加比例失调。三年多来人员增加65.3%,而卫生事业费只增加37%,增加的事业费,还不够开支因增人而增加的工资;(2)业务人员与行政总务人员比例失调。行政、总务、勤杂人员已超过了职工总数的30%;(3)人员增加与基本建设的比例严重失调。职工宿舍紧张,不少单位把病房改为职工宿舍,有的单位连工作场所都无法解决。
其次是医疗质量下降。非卫生专业人员增加,老医务人员退休,使技术力量青黄不接更加突出,有的公社卫生院出现了医生不会看化验单,护士不会打头皮针,药剂人员不懂药理等现象,医疗事故明显增多。
第三是开支增加,入不敷出,资金无法周转。1981年全县卫生事业费是107万元,血防、防疫、皮防、保健四项业务费和全县卫生工作人员工资就把整个卫生事业费用完,根本没有经费去发展事业。
第四是人浮于事,经济效益差。公社卫生院职工最多的超过80人,最少的也有16人,工作量普遍不足,业务收入很少。坂上公社卫生院,1980年每天平均只有22个门诊病人,全年业务总收入仅有8,950元,而17个职工的全年工资就需八千六百多元。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我们建议:
一、必须执行卫生部、农林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和国家计委的有关规定,做到“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向公社卫生院安插人员”。
二、适当改革卫生部门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医疗卫生单位的人事、财务、业务工作的管理,以利于控制非业务人员的增加。
三、对已涌入卫生部门的非专业人员,应加紧择优培训。同时,应广开门路,组织人员开办一些为病人服务、为提高医疗质量服务、为职工生活服务的单独核算的服务业,如医疗器械修理所、运输服务小组、中草药加工小组、印刷加工组以及其它方面的事业。千方百计为过剩人力寻找出路,减轻国家负担,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四、逐步增加卫生事业费。除省、地下达的经费指标,县的地方财政也应适当给予补贴。公费医疗超支不能挤占卫生事业费。


第5版()
专栏:

适应四化建设需要 培训科技领导干部
第二期科技管理学习研究班结业
本报讯 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联合举办的第二期科技管理学习研究班,最近在北京结业。
参加这次为期三个月的科技管理学习研究班的,有各省、市、自治区的科委副主任、科协副主席或秘书长、科技干部局(处)长、国务院有关部委、国防科委、国防工办等有关部门的司局长、处长、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讲师等共一百六十多人。
研究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科技发展概况、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预测与决策、科技干部管理和有关政策等,并联系实际工作进行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
参加学习的同志,不仅初步掌握了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的许多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还了解了国家经济各个领域的情况与政策,开阔了眼界,对科技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有了新的认识。许多同志增强了搞好科技管理的信心,决心进一步钻研科技管理这门科学,争取成为科技管理的专家。
目前,全国有省、市、自治区科委正副主任、科协正副主席和秘书长、科技干部局(处)长五百五十多人。他们中绝大多数同志参加工作时间较长,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过去很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知识,有些同志至今仍是“科盲”。
去年以来,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决定联合对科技管理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一年来,国家科委已培训近五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科委主任;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已将省、市、自治区科技干部局(处)长基本轮训一遍;中国科协已培训省、市、自治区科协主席和秘书长近六分之一。他们计划在三、五年内,把省、市、自治区的主要科技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


第5版()
专栏:

对造成渤海湾污染的原因科学
工作者提出新看法
中国科学院和天津市的科学工作者,对渤海湾污染问题提出了新看法。他们认为,当前渤海湾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氮、磷等有机物的污染。由于这些营养物的大量排入,使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水中氧气减少,致使鱼类生活条件恶化。
这个新看法,是在最近举行的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过去的看法是,渤海湾污染、水产资源减少,主要是石油和以汞为主的重金属排入海中造成的。因此,几年来,国家花了大量资金用于这些污染物的治理上,对保护渤海湾的环境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当时对氮、磷等有机物的污染,没有引起普遍重视。1977年8月,渤海湾曾出现过一次“赤潮”现象:大约方圆560平方公里范围的海面变成了赤褐色,有不少死鱼漂浮。20天后,海水才逐渐恢复正常。据调查,这是由于海水中氮、磷等有机物大量增加,加上气温、风向等适宜条件,海水中微型原甲藻大量繁殖造成的。此后,人们开始注意到氮、磷等有机物的污染。
为了给渤海湾和整个天津市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的领导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协助下,天津市科委、市环境保护局组织了天津有关单位和中国科学院18个研究所协作,三年来,对主要污染物进入渤海湾的种类、数量、方式、特点,对污染物在海水、底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迁移转化特征,以及对海洋生物、水产资源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综合评价,并对渤海湾的自净能力作了探讨,取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资料。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渤海湾氮、磷等有机物的污染是比较突出的;局部海区存在着石油污染的潜在危险,并有加剧的趋势;重金属污染不是主要的。科学工作者建议,把充分利用渤海湾本身的自净能力,作为综合防治海湾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报记者 李元溥


第5版()
专栏:

武汉研制成功两种昆虫病毒杀虫剂
两种杀虫效果好、无污染、生产工艺简便的病毒杀虫剂: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和菜粉蝶病毒杀虫剂,已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研制成功。
棉铃虫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菜粉蝶的幼虫也叫菜青虫,是蔬菜和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人们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加,药剂量越用越大,带来农药污染。
两种病毒杀虫剂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农作物提供了以生物病毒为防治害虫的新手段,它不伤害天敌,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这两种病毒杀虫剂已经过国家科委、农业部、农垦部鉴定。
本报记者 屠正峰


第5版()
专栏:

华东石油学院研究生部在北京成立
经国务院批准,华东石油学院(原北京石油学院)研究生部最近在北京成立。这个研究生部设置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油田开发、石油机械、石油储运、石油化学、石油化工、石油生产自动化、石油管理工程等九个研究室。今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出国预备研究生共64名,由北京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办理报考手续。
柯文


第5版()
专栏:

山西省太原市第九中学教师范上燕,勤奋工作三十年,最近,中共山西省委授予她“献身四化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新华社记者 董荣贵摄


第5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剖腹产是分娩的捷径吗?
郎景和
剖腹产是通过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余年,剖腹产手术率扶摇直上。据统计,五十年代,剖腹产占分娩总数的2%;六十年代为4%~6%;七十年代以后上升到10%~15%,甚至20%以上。这几乎带有世界性的趋势。
剖腹产术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剖腹产确实已成为简便易行的产科手术,一般产科医生都可胜任。麻醉、输血技术的提高,抗菌素的应用,又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这使得孕妇不是“谈开刀而色变”,而是欣然接受。其次,产科质量和效果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而提供胎儿状况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有可能早期或及时发现胎儿异常,因而采取引产或者直接剖宫取胎;特别是电子监护系统的建立,许多稍有不祥之兆的胎儿,会因剖腹产而得救。再者,由于儿科、内科、外科技术的发展,也使剖腹产儿可获得及时的营救和医疗照顾,提高了他们的存活率。也有的妇女则完全是出于对产痛的恐惧或耐不住产程中的“折磨”,而愿“挨一刀”了事。
因此,当今的医生和产妇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什么是最佳的分娩方式?应该认为,剖腹产的重要价值是无可非议的。特别是现在每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保证孩子平安出生,避免产科创伤,剖腹产有其独到之功。在骨盆狭窄、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窘迫、滞产等,剖腹产可以达到迅速结束分娩,抢救胎儿,维护母亲安全的目的。但是,剖腹产毕竟不是自然的生产途径,出血和感染的机会增多,产后的恢复期要延长。如果是早产剖腹产,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症,要比正常阴道分娩者发生率高。阴道分娩为胎儿问世提供了一个适应过程和缓冲时间,在十余小时的宫缩作用下,胎儿的头部、心脏、肺部得到“锻炼”,吸入的羊水得以排出,出生时压力的变化渐缓,如此等等,都是剖腹产儿所享受不到的。所以,医生和产妇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能从阴道分娩的还是从阴道分娩为好。产科处理以科学为原则,过于“自由”是不够合适的;产科又富于变化,医生将根据产程情况决定自己的策略和手段。总之,因人而异,相机行事。产妇和家属对医生的信赖和配合,非常重要。
未来的剖腹产会是怎样呢?剖腹产在分娩总数中的比例还会增加。什么是合适的比例呢?据专家们估计,剖腹产率将为15%左右,也可能达到20%~25%。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因素都将起作用。一位产科学家说:剖腹产给母亲和胎儿都带来了好的结果,也都留下一定的影响。我们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结论还要在更漫长的未来才能做出。


第5版()
专栏:

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
于宗河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是百分之一,虽然较西方国家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低一些,但我国人口众多,糖尿病人的总数却相当可观。因此,糖尿病的治疗,也就成为比较广泛关注的问题。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重点介绍一下饮食疗法。
糖尿病治疗的实践证实,糖尿病人不论病情轻重,也不论是否用药,只要认真节制饮食,就有起色;反之,即便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也不好。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主要是要合理控制饮食,就是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吃多少和怎样吃,都要明确。
糖和甜食,应列为不吃之列。而水果要视病情而定,病情不稳定时和严重时不吃,控制得较好时,可少量吃,而且要观察对尿糖血糖的影响,明显增高者,最好不吃。
饮食总量,详细计算固然可取,但多数不易做到。一般说,主食每日以六—八两为宜,肥胖者还可再少些,而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可以放宽到九—十两。不过开始时应严格些,一般不应超过七两。待血糖下降和尿糖减少后,再摸索增加一点儿。主食不足部分,可代之以蔬菜,有条件的加少量豆制品,瘦肉干或鸡蛋等,黄豆也可。但这类附加食品也不宜过多。进餐时间应固定,不要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这对注射胰岛素的人尤为重要。重症病人,还可一日吃五餐—六餐。少吃多餐,可减轻每次餐后胰岛负担,更有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要摸索自己进餐与血糖、尤其尿糖变化之间的规律,饮食还要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与药物治疗相配合。血糖尿搪增多,饮食要适当减少;增加活动量,主食可增加半两;休息卧床,适当减量;胰岛用量较大,两餐间或晚睡前应加餐,以防止低血糖发生。总的说,就是以适当的饮食变动,来求得病情的稳定。
现在,在实践中,饮食疗法常常受到冷遇。有人是由于根本不了解,有人虽然懂得,但不在乎,也有人专于寻觅“特效疗法”,而不注意节制饮食。其实,要说“特效”,节制饮食,倒真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呢!因为它能帮助恢复产生胰岛素的功能。葡萄糖在体内新陈代谢离不开胰岛素的调节。在餐后,食物中的大量葡萄糖涌入血中,需要胰岛付出高于平时五倍到十倍的努力来分泌胰岛素,以控制血糖的升高。当一个人患了糖尿病的时候,胰岛的功能受到损害,若吃喝依然如故,胰岛的负担会继续加重,直至功能完全耗尽。反之,若及时减少饮食,进而减轻胰岛负担,给胰岛以休养生息之机,它就有可能逐渐恢复生机。实际上,相当部分成年人的糖尿病,只要严格控制饮食,勿须吃药打针,就可控制病情。
当然,饮食治疗也并不万能,若病情确实较重,经过一段控制饮食也不行,那就再加口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服了药,打了针,就获得开怀吃喝的保票了。这种情况下,也还是要节制饮食。


第5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生命的最后闪光
——记优秀共产党员、厦门一中教师林志强
最近,中共厦门市委作出决定,授予厦门第一中学教师林志强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们都这样称赞他,说他得知自己病重,即将离开人世,便开足“马力”为党的事业作最后“冲刺”。如果把教师比作一支照亮道路的蜡烛,那么他这支即将点完的蜡烛,光辉却长久地照亮人们的心。
1980年2月,身患肝硬化、心肌炎和关节风湿病的林志强,在梅雨季节,常常在讲台上疼得满头大汗,还在坚持讲课。校党支部多次催他,他才到福州医院去检查。3月2日,医院确诊林志强患的是晚期肺癌。他想到年迈的母亲、幼小的孩子、深情的爱人和朝夕相处的师生,但他很快镇静了下来。他毅然地走到医生面前,向他申述自己是个刚入党不久、为党工作很少的党员,恳求不要把真实的病症写在病历上,给他提供一个最后为党多做一些工作的机会。医生理解这颗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党员之心,破例地给他填写了两份不同病症的病历,并一再叮嘱他,真实病情暂时可以不告诉家属,但一定要告诉组织。
3月7日,林志强返回厦门。他首先告诉在厦门一中教英语的爱人周宝琴说:“医生说我肝硬化处在恢复期,不要紧,你放心吧。”他见妻子露出宽慰的笑容,便又一口气跑到学校党支部办公室,把那份填写一般病情的病历交给领导,殷切地恳求:“医生说我没什么大毛病,可以照常工作,给我任务吧!”支书和校长看他憔悴的面容,让他一边治病,一边兼顾一下初一年段的工作,实际上是让他半工半休。但林志强紧紧地抓住这个年段工作,除了经常召集六个班主任开会研究教学工作外,许多不属他干的工作,他也干了。去年夏季,当他得知厦门一中1980年度初中一年级的新生要在市重点小学招生时,他自告奋勇参加了招生工作。5、6两月,他每天带着肺癌扩散的剧痛,骑着自行车,有时顶着烈日,有时冒着风雨,走街串巷,早出晚归,奔跑了十几所小学。一到那里就请校长、班主任和老师推荐优秀学生,并查看了每个被推荐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六月底的一天,也就是新生录取将要结束的一天,病倒在鼓浪屿家中的林志强,得知有一位准备录取的新生,被“手脚不干净”的含糊评语卡住了,他立即翻身起床,冒着强台风的袭击,赶到这位考生家和学校。经过了解,原来这位学生有一次从妈妈衣袋里掏钱买东西没告诉,平时表现好,成绩优良,不应该影响录取。林志强虽因奔忙而疲惫不堪,却为学校招收了一名优秀学生而高兴。
7月,林志强的病情加重了。他愈是知道生命属于他的时间不长,就愈争分夺秒地工作。他先把家在外地、正在做招生收尾工作的班主任郑老师的工作承担下来,让他提早回家过暑假,然后把全年段的307名新生,一张张地填发录取通知单,一个个地编排班组和制订下学期工作计划。他为了使初一年段六个班班主任便于做好家访工作、熟悉学生,自己花钱买了一块钢板,利用晚间把编排的新生名单和工作计划,一一刻印下来。
新生入学成立班委会,这是班主任的事。但林志强考虑到初一年段六位班主任有的家在外地,有的家务繁重,便默默地替他们奔忙了。他走访了近百位学生家庭,物色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做班上的学习骨干。
9月,一进繁忙的新学期,病魔更是死死地缠住林志强。校领导一再劝他在家疗养,他却竭尽全力于教学工作。他每天一早就赶到学校辅导学生早读,领做广播体操;中午或编写学雷锋简报,或约班主任、班干部交流教学情况;晚上一头埋在灯光下刻蜡纸、印制各种教学计划或表格,一直忙到深夜。
林志强一心一意要把初一年段的教学质量搞上去。新学期一开始,他就认真地听老师们的课。他听了生物课,觉得生物概况讲得简单、抽象,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就约这位老师谈心,并帮他丰富讲课内容。他听了数学课,便同这位教师一起探讨知识的衔接问题,采取先复习小学“四则运算”,然后再教初中课程。这样做,基础牢、见效快。
过了国庆,温暖的厦门,在细雨霏霏中转冷了,校领导催促日益病重的林志强住院。他说:“现在不行,年段一位语文教师病倒了,四个班级的语文要采取电视教学,没个老师在课堂里维持秩序,上不好课。”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每天总是静悄悄地从这个教室走到那个教室,有时肺疼得冷汗满头,脸色苍白,依然在来回巡视。语文教师病愈回校了,他又替一位做人工流产的老师代理了半个月的班主任工作。
劳累加重了病情。爱人催他去住院,他说:“学生要开始半期考试了,我想通过这次考试全面地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厦门一中是全省重点中学,一定要办好,为四化多培养人才。”他一个劲地投入考试调查。他从初一年段六个班307名学生中,发现有59名学生在小学时没有接触过英语,便立即订出计划,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利用课外时间补课。他发现有80名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缺漏得比较多,就组成两个补习班,准备用课外时间来补习提高。他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成绩很好,升到初中后明显退步了,就配合班主任,一个一个地做家访工作,原来是他们玩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复习时间,有的一周之内竟然看了五个晚上电视。林志强了解这些情况后,心里非常着急。他在大操场上召集全年段学生开会,给他们作《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不辜负党的期望》的动员报告;还逐个找他们谈心,给他们讲勤学成才的故事。
11月23日,林志强被送进医院。医生从X光片中清晰地看到:晚期肺癌的肿块,把心脏挤歪了,把气管压弯了。他呼吸困难,咳声连连,病情急转直下。11月底的一天,林志强用请求宽恕的目光,望着校领导和十三年恩爱的妻子,断续地说:“我对不起你们,向你们隐瞒了病情。撒谎是不对的,但请谅解我,我才工作十五年,为党做得太少了,我多么想争取时间,多做点工作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啊!”
林志强这颗跳动了三十九个春秋、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心,在12月4日停止了跳动。
本报记者 蔡珪村(附图片)
傅旭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