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1-06-29

1981-06-29新闻联播 文字版

斯诺眼中的中国革命

第7版()<br/>专栏:<br/><br/> 斯诺眼中的中国革命<br/>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的前夕,中国人民又得到了老朋友、故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遗赠的一份珍贵礼物——《埃德加·斯诺眼中的中国》图册。这本由洛伊斯·惠勒·斯诺编撰的历史图册,最近由美国兰多姆豪斯出版社出版。<br/> 图册收集了从二十年代直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期间的中国珍贵历史照片450张,其中有许多是斯诺拍摄的,一部分是他从不同方面收集来的。图册的内容按年代顺序排列,文字说明全部由斯诺夫人从斯诺生前写的书、信、日记、报刊文章中汇集,她只是在文字的连贯性及时态方面作了一些必要的改动。<br/> 22岁的斯诺在1928年中国大革命的低潮时刻来到中国,当时他是个常为报刊写稿的青年海员。最初他只打算在中国停留六星期,没想到中国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与美国一别13年。1930年以后,为了采集新闻,斯诺去过中国许多城市,目睹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经历了1932年的淞沪战争和1933年的热河战争。从那以后,他在北平燕京大学讲授新闻学两年,同时学习中国语文。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美国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还和鲁迅、宋庆龄同志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有所接触。<br/> 1936年6月,经宋庆龄同志介绍,斯诺由北平出发,冒着生命危险辗转进入陕甘宁边区。他先后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与国民党军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宁夏南部的预旺县。<br/> 在这四个月旅行中,斯诺接触了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和普通的战士、农民、工人、共青团员,深受这些勇敢顽强的战士的革命激情和坚强信念所感动。他从他们身上看到真正中国希望之所在。回到北平后,斯诺把所见所闻真实地向全世界作了报道。这些报道汇编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即《西行漫记》)。这本书当时轰动了全世界,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br/> 从那以后,斯诺自称他成了中国人民的“一部分”。他在解放前后多次来过中国。他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都用于继续探索和报道中国的革命,先后写了《人民在我们这边》、《红色中国偶记》、《旅途开始》、《大河彼岸》、《漫长的革命》等书。1972年2月15日,斯诺临终前还说:“我热爱中国。”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学(前燕京大学校园)未名湖畔。那里是他1936年去西北探险旅行的出发点以及他写作《西行漫记》的地方。<br/> 本版图片均选自《埃德加·斯诺眼中的中国》一书,其中大部分是国内第一次发表的。右图为该书封面。<br/> 这些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兵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的艰苦斗争。在斯诺的书中,中国共产党的这段斗争史实被热情地称为“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br/> ·编者·(附图片)

人类历史丰富而灿烂的精华(图片)

第7版()<br/>专栏:<br/><br/> 人类历史丰富而灿烂的精华<br/>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br/> 朱德同志给八路军作报告。<br/> 周恩来同志在重庆。<br/> 1932年5月江西苏区红军军校毕业典礼。<br/> 红二十五军团和东北军骑兵联合抗日。<br/> 刘少奇同志在中共七大上作报告。<br/> 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这是长征途中仅存的少数照片之一)<br/> 在延安鲁艺大会场召开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左起第四人为胡耀邦同志)。<br/> 把守边区大门的八路军哨兵。<br/> 陕甘宁边区的三个红小鬼。<br/> 红军战士缴获的机关枪。<br/> 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学生夺取国民党宪兵调来镇压示威者的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