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前进

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李顺达
在庆祝党诞生60周年的时候,亿万农民心里特别高兴。党把我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指引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党又把人们从“左”的思想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给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开辟了广阔前景。抚今思昔,我们打心眼里对党充满热爱、感激和无限信任。
我们西沟是太行山上的一个小山庄。解放前,是一片光山秃岭的乱山沟,18个从外地逃荒来的佃户,靠租种地主的荒山坡地维持生活,终年吃糠咽菜,碰到灾年,逃荒要饭、卖儿卖女是唯一出路。我家祖孙三代当佃户,爷爷累死在地主的地里,爹爹被恶霸活活打死,妹妹被卖掉抵了租。佃户们都是这样受苦受难,血泪斑斑。1937年,正当我们挣扎在死亡线上、走投无路的时候,共产党搭救我们出了火坑。以后,党领导的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大生产、支援前线、办互助组、合作化,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为了我们农民得解放。在党的指引和教育下,1938年,我们村六个贫农首先光荣地参加了党,从佃户、长工成了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西沟有了党的组织,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这就保证了我们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道路不断前进。
自从有了党的领导,四十多年来,西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所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西沟,建设成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新农村。昔日的荒山秃岭上,如今拥有1.5万亩松柏林,沟壑、山梁上栽了一百多万株用材林,还有十万多株苹果、核桃、花椒树,每年向国家交售鲜果达三十多万斤。由于林业的发展,过去那些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逐步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沟里闸起五百多座谷坊,修了六千多米护地大坝,乱石滚滚的干河滩,变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田,粮食总产量增加到一百五十多万斤,比解放初期增长三倍。牧副业相应发展。总收入比解放初期提高十倍多,分配加上积累,户平均达到万元以上了。社员们自豪地说:“咱们这些解放前空空两只手的佃户,如今都有了万贯家产了”。最使人高兴的,还是人的变化。旧社会的被压迫者成了国家的主人;一代一代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正在成长;越来越多的社员参加到党和共青团的行列,站在为群众谋利益的第一线;懂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干部正在不断被培养出来。我作为西沟的一个农民代表,从边区劳动英雄,到全国劳动模范,还被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了讨论国家大事。这一切,都是党关怀培养的结果。
西沟的变化确实很大。但西沟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我们走过的曲折道路,可以深刻地说明,只有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才有保证。党的路线和政策正确,农民的积极性就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快,农民的生活就步步高。
建国以后,党提出了建设山区的正确方针,指出“山区要想富,发展农林牧”。西沟是典型的山区,我们坚定地走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道路。办合作社时,我们的社名就叫“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首先从林业抓起,年年植树造林。林业发展了,草也长起来,又为发展牧业创造了条件。那个时期大牲畜和羊只增加很快,集体的个人的一齐发展。副业门路也很广,除养鸡、养猪、养蜂、编织等家庭副业外,集体还办起粉坊、油坊、砖瓦窑、农具修造厂等,粮食也年年增产,社员的积极性可高啦!
进入七十年代后,西沟生产的发展走了一段弯路。总结经验教训,就在于脱离了西沟的实际,受单一经营思想的影响,农林牧结合的方针一度坚持得不好。有一段,山西有的领导同志,让我们重点抓粮食。当时我们虽然想不通,但还是得照办,甚至抽出二十多个劳力组成突击队,到距离西沟一百多里外的屯留县去开荒种粮。搞了一年,粮食增加了些,但林牧副业受到了影响,总收入减少了。结果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幸亏党及时提醒我们,很快作了纠正。
在西沟,林坡、果园、耕地都比较分散。合作化以后,我们一直实行着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很高,春种、夏管、秋收、冬建设,样样都赶在节令上。可是,后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一些本来符合党的政策的责任制,竟被当作“资本主义”批判了,要强行推广什么“政治记工”法,搞“大概工”,吃“大锅饭”,我们稍有不同意见,就给戴上“反大寨”的帽子。尽管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也有所抵制,但受到的影响还是不小。那几年西沟的林牧副业基本上停顿了,有的还遭到一些破坏。回想起来,真叫人痛心啊!
党的三中全会后,党对农村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得到落实,农村经济又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共产党的政策,又象土改时一样,听了心里觉得暖烘烘的。”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和政策,完全符合我们农村的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
我们按照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各项指示精神,结合西沟粮田、果园和牧副业点多面广的具体特点,实行生产责任制,没有强求一致,适合联产计酬的就联产计酬,适合包产到户的就包产到户,还有的实行了责任到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一来,社员们的情绪又高起来了。
我与郭玉恩、武侯梨等山西的一些老劳模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从三中全会以来,党对过去“左”的错误坚决进行清理,把阻碍我们前进的石头搬掉了。党员、群众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农村经济的前景,看到了幸福生活的美景,广大农民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高涨。面对这种大好形势,我们都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现在,党中央已给我们指明方向,清除了障碍,我们要更好地带领群众前进,把群众日益高涨的热情,充分发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我们西沟,最近又发动大伙订计划,人订人的,户订户的,组订组的。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和政策深得人心,只要我们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一定能够更好地得到贯彻,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


第2版()
专栏:

为普及提高农业科学竭尽全力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陈永康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的喜庆日子来到了。最近,我常常想,自从中国诞生了共产党,祖国发生了多大变化!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多大变化!我个人又发生了多大变化。
就以我个人的成长史来说吧。我在旧社会种了半辈子田,和所有农民一样,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受尽剥削压迫和欺凌,是让人看不起的“乡巴佬”。由于家境贫困,只读两年书,12岁就开始种田。在劳动中我认真学习老一辈农民的经验,细心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天长日久逐渐在水稻育种和栽培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是在旧社会,农民的种田经验有谁来过问呢?我只能为自己的生活,不声不响地种田。
解放后,我的种田经验受到了党的重视。从此,我培育水稻良种,钻研高产栽培技术的劲头更大了。我育成了晚粳“老来青”品种,1951年获得了亩产1,433斤的高产纪录。“老来青”品种迅速在太湖地区扩大种植达几百万亩。我总结的关于培育壮秧、小株密植的经验,也很快在上海和太湖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党和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授予我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54年7月1日,我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还被选为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我这个泥腿子被聘请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同时把我调到条件优越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现改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搞研究工作。党还组织了多学科的专业科技工作者和我一道,共同总结我的水稻高产栽培经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单季晚粳培育壮秧、科学管理等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总结出来了,使我长期积累的经验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1964年这一套技术措施在全国十大样板之一的太湖地区高产示范样板得到大面积推广,并逐步推广到全省和南方的有关省(市)。1964年北京举行国际科学讨论会,我这个农民代表研究协作组宣读研究论文,得到来自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普遍重视。
党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我,还多次派我出国参观访问。解放前我最远不出松江城,解放以来,我到过埃及、苏联、柬埔寨等几个国家。
从我个人的成长过程,充分说明新旧社会两重天,旧社会把我们农民当根草,新社会把我们农民当个宝。所有这一切巨大变化是靠我个人奋斗实现的吗?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农民的翻身和幸福。这是我国历史的结论,也是我们广大农民的心声。尽管我们党在解放后曾经走了一些弯路,犯过错误,但那犹如太阳上也有黑子一样,我们仍然不能离开它。历史证明,我们的党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一定能够纠正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党必将更加坚强,前进的步伐将更快。我们的党是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农民搞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也很迫切。我今年74岁了,目前身体还比较好,我决心竭尽余年,加倍努力,和科技工作者一道,探索水稻增产新路子,把我国的传统栽培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为农业现代化尽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第2版()
专栏:

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贷款扶持饮料生产
本报讯 最近,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决定给北京食品总厂中短期贷款,支持他们进口汽水生产设备,扩大生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汽水。
北京食品总厂经营的“北冰洋”汽水,在北京市场、旅游点和宴席上颇受欢迎。它的产量已由1970年的41.7万打增加到1980年的184.5万打,但仍供不应求。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市的各种饮料供应都很紧张,以汽水为例,每年就缺三四百万打。北京食品总厂很早就想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多产“北冰洋”汽水和其他优质饮料。可是工厂领导人东奔西走,请求有关领导部门支持,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按照这个工厂的扩建计划,从国外订购一套包括洗瓶机、灌装机、输瓶机等在内的汽水制造设备,需要一部分资金和外汇。今年初,他们向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申请贷款,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了解到市场需求情况,决定予以中短期贷款,解决引进汽水生产设备所需要的外汇资金。
新的汽水车间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正式投产后,每年生产汽水300万打,不仅可以缓和首都市场汽水供应的紧张状况,而且每年可向国家上缴利润和税金150万元。


第2版()
专栏:

齐齐哈尔市一对退休退职职工组织待业青年
自筹资金兴办三废净化厂
编者按:退休退职人员宋崇汉、欧阳惠英夫妇,自筹资金,组织待业青年兴办三废净化厂,很值得提倡。这样做既发挥了退休和闲散技术人员的作用,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安置了待业青年,真是一举数得。对于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有关方面应该给以支持,扶助其发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三废净化厂,是由退休职工宋崇汉和他因病退职的爱人欧阳惠英,组织待业青年,自筹资金兴办的,主要回收废油、废液、废渣,通过净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为国家和社会需要服务。从去年建厂以来,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
宋崇汉夫妇原是浙江大学化学系的毕业生和肄业生。他们退职退休后,看到不少单位每天白白扔掉大量废油、废液、废渣,非常可惜,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另外,他们也看到不少待业青年闲散在社会上,一时得不到安置。于是他俩决心兴办一个回收三废的净化厂,一方面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一方面把待业青年组织起来学习技术,增加收入。去年6、7月份开始,他们自筹资金三千多元,购置了一些设备和材料,把自己和亲友家的五个待业青年组织起来,借用朋友家的两间小屋,经区有关部门批准,于9月份正式生产。
这个厂利用废品主要生产四种产品。一是用市制药厂的废醋酸水提取高浓度的冰醋酸。冰醋酸是一种化工原料。从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仅一个月时间,就从市制药厂拉回的废醋酸水中提取出近三吨高浓度的冰醋酸,并且已经和浙江省余杭县地方工业供销公司签订了30吨的合同。二是用照像废定影液提炼白银。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们从照像馆、印刷厂、医院等三十多个单位回收了废定影液,经过化学提银处理,已提炼出半成品一百多斤,通过冶炼可从中提取白银20斤。三是重新提纯各厂的废机油、废车轴油等,使废油获得再生。提纯油后剩下的渣底,再提炼其它产品。四是回收废电池,制成其它产品。
这个小厂遵纪守法,不做投机生意,不欺骗用户,买卖公平合理,按规定如数交纳税金。目前全厂七名人员,每人每月暂借支45元作为工资,以后按个人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劳动态度评定正式工资。对结余利润的使用是:40%作为工厂投资扩大生产,30%作为奖励资金,30%按每人的贡献协商分配。这个厂把经营的好坏和每个从业人员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管理得井然有序,各项支出收入记载分明,每个人以厂为家,不怕劳累,积极性很高。他们还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外厂闲置的厂房搞联营,提高生产能力,扩大治废利废的范围,并争取安置更多的待业青年。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研究室


第2版()
专栏: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社员惜地如金
魏县开垦利用两万亩荒地
本报讯 河北省魏县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扩大耕地面积两万多亩。长久废弃的茅草荒地和闲散地长出了喜人的庄稼。
荒地和闲散地的充分利用,增加了集体和社员的收入。去年,全县这一部分地共收入粮食一百多万斤,棉花31,000斤,花生13,000斤,豆类、芝麻172,000斤。还植树170万株。这个县的康町公社有茅草荒地850亩,1979年分给了社员,当年每亩就收谷子150斤,去年又达到300斤,共多收粮食三十八万二千多斤。院堡公社院西大队,去年把村北二百多亩沙荒地分给社员,平均每亩产花生350斤。仅这一项全队平均每人增加收入33元。社员谢中义全家五口人,过去是个老困难户。去年他在开垦的荒地里种了二亩半花生,每亩产量520斤,收入780元,加上其它收入,一下子就由困难户变成了富裕户。
长时间以来,魏县农村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许多河滩地荒废了,不少村周围的耕地也闲置不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社员生产情绪高涨,惜地如金,不仅好地里的
“飞机场”、“拖拉机站”不见了(这是社员的话,是缺苗断垄严重的意思),而且还把许多荒地和闲散地开垦、利用起来。这些地生产队一般按人口分给社员,实行大包干,社员自耕自种自收,生产队只要一定数量的实物或现金。也有些生产队头三年什么也不向社员要。还有的生产队在这些地里种上树,分给社员管理,树成材后收入按比例分配,幼树生长期间,社员可以在林地里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收入归社员。由于政策明确,广大社员开垦和利用荒地、闲散地的积极性很高,耕种管理精心。许多社员全家下地刨茅草,深挖一尺多。为了防止村边的闲散地被鸡挠狗刨,有的打起了围墙,有的围起了篱笆。
本报通讯员 延宝玉
本报记者 李荣琨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翩翩来去的灭虫蜂
戴思鸿
夜黑人静的时候,许多蛾类的幼虫便鬼鬼祟祟地从隐蔽所里爬出来,狼吞虎咽地咬嚼庄稼和蔬菜的嫩叶。由于它们有着天然保护色,小日子混得颇是得意。不过,它们一旦撞上夜间的巡逻兵——姬蜂,那就非倒大霉不可。
别看姬蜂文弱瘦小,细腰细腿,可斗起害虫来却异常敏捷。它们向害虫发起进攻的时候,一点不露声色,只是迈着细长的足,摇晃着向前伸出的触角,如同散步似地向害虫走去。靠近以后,并不马上动手,而是用触角或长足撩逗孩儿似地碰一下害虫。害虫受惊,猛然向姬蜂反扑,吐出吓人的泡沫。姬蜂眼疾腿快,巧妙地闪到一旁,待到虫子安静下来,再次加以撩逗,直到累得它筋疲力竭时,才突然弯起肚子,从尾部弹出产卵器,迅速刺入害虫体内,产下自己的卵。虫子反抗的时候,它已把卵产完。这卵在害虫体内孵化成长,吃食害虫。姬蜂的幼虫长大了,害虫也死了。
姬蜂是一种寄生蜂,它跟许多别的把卵产在害虫体内的蜂一道,翩翩来去于灭虫战场上。在我国,很早很早以前,就流传着关于这类蜂的迷人传说。人们讲,有一种叫蜾蠃的细腰蜂,不能生孩子,它们的那些儿女,全是抱养的。还说,它们把螟蛉(小青虫)抱回家中后,置在摇篮里日日夜夜地摇呀晃呀,口中念念有词地祈祷道:“象我象我”,然后螟蛉就变成了小细腰蜂。后来,这事让文化人写上书,在《诗经》里就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再后来,人们引经据典,螟蛉也就成了“义子”的代名词。
事实上,这类蜂是很会生孩子的。便是蜾蠃,逮住青虫以后,先给它注射一针麻醉剂,使其不死不活,然后拖回巢中,产卵其上,孵化出新蜂的幼虫。开头讲述的姬蜂,向害虫神速的一刺,也是产卵的情形。世界上大约有一万种姬蜂,几乎都把卵生在害虫的身体内。有一种姬蜂的产卵器相当锋利,能把厚厚的树皮刺穿,再把卵产在吃食树干的害虫身上。害虫的幼虫被寄生以后,再也不能化蛹变成蛾、蝶,下一代害虫便大大减少,这对保护树木、庄稼和蔬菜,起了不小的作用。(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编后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饮料工业虽有一些发展,但远不能满足需要,市场供应一直比较紧张。长期以来,有些同志看不到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性,甚至不把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商办工业列入议事日程,以为吃吃喝喝的东西少生产一点“无关紧要”。
正是在这种“无关紧要”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本来并不难解决的消费品生产和供应问题却长期解决不了。人民群众对此是有意见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同志们做了一件好事,他们急人民群众所急,把钱花在刀刃上。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能喝上清凉的“北冰洋”汽水,是会感谢他们的。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大大小小同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心,去解决。希望有关同志端正认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年轻优秀的共产党员
北京无线电元件三厂28岁的青年工人、共产党员燕军,最近通过了基础与专业知识考试和论文答辩,被正式授予工程师职称,成为北京市最年轻的工程师。
新华社记者 宋连峰摄
山东省泰安县第二运输公司司机、24岁的共产党员杨保森,三年来安全行车二十二万多公里,节油13,214公升,实现了安全、优质、节约、高产。自1978年起先后荣获交通部安全优质奖章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节能标兵称号。
新华社记者
王新著摄
江苏省江南航运公司无锡站“湖光”轮青年服务员、共产党员金小龙,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使游客吃得舒适,旅途愉快。他还主动介绍沿途名胜古迹,当好导游。金小龙连续四年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 新华社记者 方爱玲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