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县委书记的事业心
——记神池县县委书记王聚清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的事迹
自古神池多怪风。在山西神池县志上就有着这样的记载:“无边沙气入云黄,卷地风来压帽狂,岂但行人歌失路,寒鸭断雁不成行。”1974年底,王聚清同志被调到神池县当县委书记。他来的那天,车子一进入神池县境,就被风沙卷起的一条条“黄龙”拦住了去路,大白天只好开车灯,减车速,短短的30里路,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神池,由于经常遭受风沙、干旱、冰雹、霜冻灾害的侵袭,农作物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在一次县委常委会上,王聚清对大家说:“党把神池八万人民交给我们,让我们带领他们奔社会主义,二十多年了,群众生活还这样苦,我们能心安理得地当个讨吃头吗?”他的话,敲在了每个常委的心上。
1975年春节刚过,王聚清就带领县委常委和县级机关干部下乡普查去了。他们走遍了社社队队,察看了所有的风口、沙丘、荒坡和沟壑、河川,历时四个月。
神池大地,到处是荒山秃岭,狂风呼叫,沙丘遍野,水土流失之严重,在晋西北黄土高原来说也是少见的。但在五连山下的三山大队,他们却看到了另一幅景象。这个大队背靠山坡,面对风口,有三千多亩田被林网隔成一方又一方,那里的禾苗一片葱绿。王聚清紧锁的眉头舒展了。那些绿色的树就象在他心里点起了一盏明灯。在讨论神池建设方针的常委会上,他提出了“神池要想富,就得多栽树”的设想。
干事业不能怕担风险
大家都知道栽树好,但对植树造林,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种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更多的人是害怕“偏线离纲”受批判。
当时,有些“好心人”悄悄提醒王聚清:“你这么大年纪了,就不怕第二次被打倒?”不怕!王聚清坚信一条,群众是最公正的。
那是1970年,当了十几年县委书记的王聚清,刚从“牛棚”里出来,还没有正式“解放”,有一天中午,三位老汉提着一篮子苹果看他来了。是谁这么大的胆,敢给“走资派”“送礼”?原来是宁武县二马营大队果园的。这个果园是王聚清在这里当县委书记时亲自规划,亲手和社员们一起建立起来的。五年过去了,果树挂果了,在这个从来没见过梨、枣树的地方,人们破天荒地吃到了自己种的苹果。村里的群众都说:“吃果子不能忘了栽树人,给咱们的老书记送点去,让他也尝尝鲜。”王聚清捧着红艳艳的大苹果,手发抖了,眼睛湿润了。这哪里是苹果?是人民群众赤诚火热的心啊!从那以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为群众办了好事,群众是不会忘记你的。想到这些,他更加坚定了植树造林、改变神池河山的决心。他对常委一班人说,干事业,就要不怕担风险。怕这怕那,就是不怕群众吃苦,那算什么领导干部?在全县召开的四级干部会上,经过几天的讨论,大家的思想统一了,绘出了绿化神池的蓝图。
要懂科学 要当内行
为了领导好全县植树造林,王聚清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科学技术书籍,访问了全县许多造林模范。
八角大队有个老愚公造林队。王聚清经常到那里去跟造林模范高富等老汉攀谈,跟他们一起栽树、育苗,并把他们的经验编写成材料印发下去。过去,神池栽树从不育苗,都是栽老枝条,成活率很低,老树也被砍成了和尚头。老王把从外地弄来的几棵杨树苗,每棵砍成七、八节,找了一块合适的地方种上。第二年,出圃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他又把这个经验向全县推广,号召社社队队都建立苗圃。到1979年,全县的苗木已达到自给有余。
根据神池干旱缺雨的自然特点,王聚清把过去挖鱼鳞坑种树的老办法,改成修条田,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蓄土壤水分,栽树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王聚清发现,神池县栽的全是杨柳树,这种树经济价值不高,又不适于在高山顶上生长。他试着在高山顶上种油松和落叶松,结果获得成功。如今,落叶松、油松、侧柏、核桃、苹果等树,都在神池县的不毛之地安家落户了。
六年多来,王聚清亲手栽树八千多株。他下乡工作,总是随身带上锄头、铁锹和树苗,走到哪里,栽到哪里。全县15个公社的山沟坡梁,村旁路边,不少地方有他亲手栽的树。有一年,省林业厅的两个干部来神池检查林业生产,王聚清陪着他们到自己蹲点的生产大队,他们一下车就栽起树来。当时,春寒还未退尽,雪雨纷纷,社员们都不出勤了,可他们硬是栽了一上午,赶回公社时,人人都成了“泥猴儿”。下午,社员们听说县委书记冒雪栽树,谁也在家里坐不住了,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上山栽起树来。
神池人真“神”起来了
王聚清办事认真,讲效果。过去神池栽树是“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年年栽树不见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栽树不管树。他抓住这个要害,号召全县建立管树责任制,制订护林公约和奖赔制度。
王聚清很重视群众的力量。他说:要想尽快绿化神池河山,就得调动集体和个人两个积极性。县委正式发布文件,重申党的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和社员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归个人所有的林业政策。并且规定,土地较多和有条件的地方,每户还可以多分给五分至一亩造林地,发给林权证。社员听到县委书记亲口作保证,县委又正式发了文件,种树的积极性真的调动起来了。有的社员一户就栽树二百七十多棵。现在,全县社员家家户户栽了树。截至目前为止,全县社员房前屋后植树三十多万棵,荒山造林三千多亩。
王聚清和全县人民送走了六个春秋,经过辛勤的劳动,取得了显著成绩。据县林业局的统计:这六年,全县成片造林保留面积三十二万三千多亩,四旁植树八百多万株,另外,还育苗留床面积六千八百多亩。目前,150座荒山、三百多条大小沟壑、五百四十多里长的公路两旁,已开始披上了绿装。八万一千多亩耕地初步建成林网方格田。30条宽10米以上、总长四万一千多米的防风林带初具规模,分布在24个主要风口上。
俗话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现在,全县的自然面貌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0年粮食总产比1975年提高了8.9%,油料总产相当于1975年的12.3倍;社员口粮达到500斤,比1975年提高了一百五十多斤;工分值1元2角,比1975年净增7角1分。人均分配收入133元,是1975年的2.6倍,居全地区第一名。人们说:神池人可真是“神”起来了。
张锦才 宋新生 冯耀 丁伟跃 马在岐


第5版()
专栏:

适应消费者需要 挖掘生产潜力
辽宁采取各种办法增加啤酒产量
本报讯 记者张振镛报道:辽宁省千方百计扩大啤酒生产能力,满足消费者需要。1978年全省啤酒产量为5.8万吨,去年增加到10.9万吨,啤酒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预计今年将增加到50万吨。
过去,辽宁省啤酒生产能力很小,广大消费者对“喝啤酒难”很有意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有关部门狠抓现有啤酒厂的挖潜、革新、改造。近两年,在轻工业部的支持下,沈阳、铁岭、辽阳、阜新、锦州、鞍山、丹东等地,筹集了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老啤酒厂的挖潜改造,使全省老厂的啤酒生产能力增加了六万多吨,麦芽生产能力增加了6,000吨。有四十多年生产历史的沈阳啤酒厂,改进了糖化工艺,扩大了糖化能力和增加了前、后发酵能力,使产量由1978年的三万吨增到五万吨。
充分利用下马企业改造转产啤酒,是辽宁省扩大啤酒生产的又一个有效措施。长期靠外购啤酒供应市场的抚顺市,将下马的蜜糖厂改造成年产二万吨的啤酒厂,只用了一年零二个月时间和400万元投资,就改造成功,并于去年年底投入生产。如果新建同样规模的一个啤酒厂,至少要1,000万元投资和两、三年时间。本溪市利用下马的化肥厂转产改造的一座万吨啤酒厂,也即将投产。
辽宁省还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合的办法,扩大啤酒生产能力和解决发展生产中的问题。大连冷食品厂生产的黑啤酒醇厚、爽口,但所需的麦芽全靠向外地求援,企业常常停工待料。去年,这个厂同郊区的大东沟大队联合,办起了年产1,000万吨的联营麦芽厂,使生产有了可靠保证,去年,这个厂生产的黑啤酒由前年的1,000吨猛增到5,000吨,今年将达到8,000吨。


第5版()
专栏:

衡阳地区建设银行认真发挥管理监督作用
协助下马单位妥善处理器材物资
本报讯 通讯员李国儒、易凯林报道:去冬今春以来,湖南省衡阳地区建设银行对21个停建、缓建项目,改变单纯停止拨款的办法,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清理、处理设备器材,收回建设资金。
水口山矿务局硫铁矿工程下马后,有一百八十多台件机器设备需要处理,另有94台设备没有到货。这家银行会同水口山矿务局,以及施工、设计等单位协商,把积存的机器设备折价转让给别的生产单位使用。对已订购而未到货的设备,由于生产厂尚未投料,建设单位又未付款,便主动出面协商,撤销了订货合同。到目前为止,该行已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了积存设备器材四百多台件,价值一百三十九万多元。
该行还加强了下马项目的财务管理监督,严防资金转移、挪用。衡阳地区氮肥厂扩建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停建时尚有一半未用。该厂打算利用这笔资金搞其它基建项目,建设银行发现后,立即全部收回。他们还发现该厂已向外省一家工厂预付20万元订购设备,便与外省工厂开户银行联系,退掉订货,收回了预付货款。
衡东县兽医针头厂原定产品被淘汰,中途停建,已建部分车间、职工宿舍和机器设备亟待处理。衡阳地区建设银行与该厂主管部门联系,帮助他们把未用设备转售出去,并将车间和宿舍转让给畜牧场使用,及时办理了固定资产转移交付手续。


第5版()
专栏:

哈尔滨锅炉厂在计划任务不足的情况下
组织职工广开生产门路 搞好培训学习
哈尔滨锅炉厂是一个生产电站锅炉和大型石油化工容器为主的企业。由于调整,今年没有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经过讨论,厂领导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广开生产门路,千方百计揽活干;二是进行职工培训,搞好智力开发、技术储备;三是整顿厂容,搞好厂区、家属区的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
厂领导在深入车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把全厂职工分成三部分:抽调数千人从事设备维修保养和继续参加生产,现已揽到一部分活;组织数百名近两年入厂的青年工人脱产学习,进行初中文化和初级技术知识的培训,还有文化技术基础较高的人,专门学习外语和专业技术知识;其余的都搞厂区绿化、道路维修等,有空也进行各种文化技术学习。
由于工厂领导妥善安排,全厂职工人人心情舒畅,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劲。这个厂在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做到了队伍不散,工作不松,思想不乱。
陈坚发


第5版()
专栏:

大型自动化玩具“宇宙飞船”相继开放使用
为给少年儿童增长科学知识,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七机部环境特性研究所和四机部红卫机械厂联合研制成功大型自动化玩具“宇宙飞船”。第一批四台,已于5月份分别验收出厂,运往重庆沙坪坝公园、哈尔滨儿童公园、上海长风公园、四川万县市西山公园安装,并于6月1日前后相继开放使用。第二批10台,将于7月份陆续交付山西、河南、青岛等地安装使用。
“宇宙飞船”的顶部仿照我国“东方红”人造卫星外型,装有太阳帆板电源模拟体,夜间运行时,可以开动红、蓝、黄、白四色灯光,抛物面天线能够单独旋转,头部模仿先进的火箭外形,尾部装有模拟三级助推器。“宇宙飞船”与地面呈20°倾角,火箭与地球球面呈相反方向,以每分钟八圈的速度运行,每次可乘座72人,游客坐在“飞船”里,犹如在空中旅行。
“宇宙飞船”的传动系统,采用优质材料和元器件制成,设计合理,制造精良,喷漆考究,外形新颖,造价只及国外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三。儿童、成人皆宜乘坐,是比较好的大型现代化游艺设备。
戚继辉


第5版()
专栏:

商店的货物标签应改革
近些年来,北京市的商店出售的商品,大部分是使用约有五厘米见方的小标签,顾客站在柜台外面根本无法看清。建议商业部门能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使用各式各样的大标签,在上面注明品名、规格、产地、主要特点、价格等,让它既是标签又是广告。这样不仅宣传了商品,而且可以大大节省顾客和售货员的时间。刘景山


第5版()
专栏:旅游天地

新发现的神话世界
——江西彭泽县龙宫洞参观记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当过县令的彭泽县,最近两年新发现的神话世界——宏大而奇丽的乌龙山龙宫洞,定于6月1日正式向中外游客开放。这是长江中游的巨大岩溶洞穴,距举世闻名的庐山风景区不远,与鄱阳湖中的大孤山、长江中的小孤山、石钟山等一起,构成了以庐山为主体的风景群,山、水、岛、洞相映成趣。
目前,世界上开放的旅游洞穴有八百多个,每年吸引1,500万游客。著名的南斯拉夫波斯托依那岩洞每年接待80万游客。但波斯托依那岩洞比我国广西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要小得多。记者参观游览过七星岩和芦笛岩,为七星岩的巨大而惊叹,为芦笛岩的神奇美丽所陶醉。彭泽县龙宫洞兼有七星岩、芦笛岩的特色,而更加雄伟、神奇。此外,洞内寄居生物,如洞穴蜘蛛、蝙蝠、灶马、鱼虾很多,除旅游观赏外,还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龙宫洞形成的历史悠久。地质学家根据洞内鹅卵石物质成分和分布高度、层次的分析,认为远在还没有人类以前,龙宫洞所在的庐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着厚厚的石灰岩。后来,海底上升为陆地。在隆起的山地下面,含有碳酸钙的石灰岩和间隙,被含有碳酸气的地下水溶蚀,孔隙越来越大。以后又几经沧桑,天长日久,石灰岩的肚皮内被流水雕塑成现在这种仪态万千的河型溶洞。
龙宫洞前200米处由石山穿孔而成的龙门,气势磅礴,泉水哗哗作响从龙门泻出。龙门外,两条金色巨鲤,跃跃欲试,正准备跳过两三丈高的龙门。过龙门,拾级而上,“龙宫洞”三字赫然在目。进入龙宫洞内,恍若置身《西游记》描述的东海龙王的海底宫殿:
海寿星春风拂面,莲花池莲花绽开。三百多米的宫庭回廊,串串钟乳石宫灯照耀。一条巨大的游龙,从我们头顶呼啸进宫。游龙前面,海鸟在歌唱。
过长廊,登上东宫仙游楼。这个占地500平方米的楼台,潺潺流水绕楼而过。几只海螺露出水面,向大家呆望;楼前宫灯倒映水中,妙趣横生;楼的对面有一舞台,比起颐和园中慈禧太后的观戏台更加别致。举目远望,一支巡海船队正启锚远航。河对岸,一只巨大的海龟,相传是被当年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深浅的神珍铁镇住的,只露出个头部。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这根“天河镇底神珍铁”,又叫“如意金箍棒”。在这前面,有个洞中之洞,称为“海藏宝库”。库内百宝俱全,有珍珠玛瑙,有珊瑚树,有金盔金甲、剑戟刀枪。
海藏库前面,是一座圆形楼阁,人称西宫。西宫娘娘头戴凤冠,身着华服,在鼓乐厅的钟乳石钟、石鼓的伴奏下,与众宫女翩翩起舞,迎接游人。
更令人惊叹的是那座巍峨挺拔的“金钟宝塔”。塔高三十余米,塔身花纹细密,几十人不能合围,无数钟乳石如冰柱倒悬。据科学测算,要形成这样雄伟的钟乳石塔,需要经过几亿年的沧桑变化。
最后,大家来到一个容积二万一千多立方米的圆形宫殿。导游员说这就是龙王的水晶宫殿。地面铺着天然的水波式花纹毯,宫顶倒悬无数钟乳石宫灯。大殿正中,是龙王宝座,右边是擎天玉柱,雕龙画凤,宝剑高悬;左边为龙鼎,红烛高照,香烟缭绕。一面龙鼓摆列玉柱旁边,供早朝击鼓之用。这个大自然雕刻的艺术宫殿,可与首都故宫的金銮殿媲美,雄伟壮丽,气派非凡。
游人至此已游完1,200米游程,还有1,500米洞穴正在开发。如果有兴趣,可借助手电光,观赏龙潭、蛤蟆石、倒吊和尚等景。距龙宫洞数百米处,同一海拔高层有更早发现的玉壶洞,那里的层层梯田、蝙蝠厅、船码头,别具风味。龙、玉二洞,都是洞中有河,驾舟游览,可以领略《桃花源记》中的情趣。出龙宫洞不远,还有仙真岩、太平天国军事遗垒。站在遗垒旁,环视乌龙山,青峰欲滴,异花飘香,莺鸣翠竹,松风叩耳。
十里扶筇秉烛游,
信知仙洞异凡流。
我来不忍回头去,
恐坠西山红日头。
游完洞,读一读无名氏留在洞壁的诗,真有“转头望断意不断”之感。
本报记者 高新庆


第5版()
专栏:来信

要落实好山界林权
最近我到林区社队工作,发现一些大队和生产队在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地划分、落实好山界林权,责任不清,致使乱砍滥伐的事件不断发生,使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例如我县朝东公社的油木大队,原有大片属大队管辖的森林。1980年调整了生产队规模后,便将森林下放给生产队管理。当时没有认真地划分、落实好山界林权,笼统地宣布“土改时属谁的归谁管”,结果,从去年3月份起,这个大队某姓的社员便开始上山号树,凡是被他们认为属于某姓人的,都用油漆写字号定,6月份便去砍树。其他各姓人看到有人动手了,也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上山号树、砍伐。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这个大队12个生产队就乱砍滥伐了杉、松树等各种林木共一千立方米。原来茂密苍翠的山林,几乎成了光山秃岭。 广西富川县 沈建强


第5版()
专栏:来信

不能靠毁林增种粮食作物
今年,贵州省天柱县有些山区社队为了多收一些粮食,竟毁掉集体的山林植被,种上粟米、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一户少的二三亩,多的达五六亩。
“山上开荒,山下遭殃”,破坏了生态平衡。山区多种经营资源丰富,属木本科粮食的就不少,其中核桃、栗子、枣、梨、梅等都是些既可自家食用,又可卖现钱的产品。如果只把眼睛盯在“增种”得到的那几颗粮食上,那就亏了。再说,山区一般都是地广人稀,劳力不足,原有耕地稍微放松,就不能及时耕种,及时管理。“山上种的半边坡,不如田里一丈多”。搞粮食的潜力在田里,而不在山上。靠毁林增种粮食作物,得不偿失,遗害无穷。 天柱县邦洞区 杨麾


第5版()
专栏:来信

山坡开荒种菜不利保护山林
去年,我们永和堂大队第二、五两个生产队让社员开荒种菜,开荒地点让社员自己选择。这样一来,有的社员只要看中哪块山坡,就一把火把坡上的幼树和柴草烧个净光,使绿葱葱的沟坡山岭成了大小不均的“梅花秃”。希望其他地方注意,再不能让这种毁林现象发生了。 河北兴隆县 王贵凤


第5版()
专栏:

河北省吴桥县实行联产到劳等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提高了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和责任心,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除依靠原有水利工程抗旱外,社员们又自筹资金,打手压真空井四千多眼,对完成棉花春播和保证小麦生长起了很大作用。
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