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赞一位老将军的“四个不要”
  林毅
在老同志的闲谈中,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快去见马克思了。”话语中既含有夕阳晚霞的感喟,又流露着革命战士发自内心的荣耀感。
诚然,每个革命者最终都要“去见马克思”。但是,拿什么去见呢?是拿着自己战斗一生的功劳簿?还是拿着为妻子儿女谋取的特殊待遇清单?这当然都是不足取的。我们欣赏一位老将军的做法。这位将军最近病逝时留下遗言:他死后不要搞向遗体告别仪式,不要送花圈,不要开追悼会,并叮嘱爱人和孩子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除了这“四个不要”之外,他没任何要求。对此,有人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赞扬他:一丝不挂而来;两袖清风而去。这副对联写得好,它十分贴切地概括出一个共产主义老战士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终生不谋私利的崇高品质。
这位将军,当初贫穷如洗地来到了革命队伍,爬雪山,过草地,南征北战五十多年,可算是功勋卓著。然而他象千万个前仆后继的共产党员一样,有功不居功,更不把功劳当作向党和人民讨取特殊权利和待遇的砝码,当他“去见马克思”时,什么也不要,只是怀着一颗高洁的心悄然离去了。这样的共产党员,确实如革命前驱萧楚女所说的,“象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要去见马克思,就要象这位老将军和许多逝去的老一辈革命战士那样,切切实实地学习马克思。不仅要学习马克思的理论,还要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因为马克思一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一部活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马克思的生活一直是很窘困的,他在病重的情况下,还坚持每天写两个小时的《资本论》。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如果书已经写成了,“我是今天还是明天进棺材,在我自己是毫无所谓的。”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者,应该象马克思这样对待生活,把做好革命工作做为自己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生活要素,而鄙视那种向党和人民伸手要这要那,极力追求特殊享受的庸俗趣味,始终保持共产主义战士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这样的同志,一旦要“去见马克思”的时候,他老人家一定会以琼浆相迎的。


第8版()
专栏:影评

  美国电影艺术的精品展览
  ——谈美国电影周的五部电影
  中国世界电影学会 邵牧君
从本月上旬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和西安等地将陆续举办美国电影周。这是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一次盛举。
这次美国电影周一共放映五部影片。《白雪公主》摄成于1937年;《雨中曲》和《原野奇侠》都是五十年代初期的作品;《谁来赴晚宴》完成于1968年;《黑驹》则是七十年代最后一年的作品。
这五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电影的多样化面貌,勾画出美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由于导演、表演或摄影等方面的优异质量,这些影片分别获得过美国最有权威性的奖赏,包括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颁发的金象奖和美国全国影评家协会的年度奖。所以,称这届美国电影周为美国电影艺术的一次精品展览,似不为过的。
狄斯耐的《白雪公主》,是美国第一部长篇动画故事片,他为了取得逼真生动的效果,特别研制了可以自由推拉的多层次动画摄影机,并且每幅画面多由前、中、后三个景次合成,以致历时三年,始告完成。这部影片虽然摄制时代较早,但曾先后四次重新发行,屡映不衰。它不仅面向儿童,而且也完全适合成年人欣赏。它对于一切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人来说,都是有教益的。影片中,除了代表恶的皇后以外,每个人物(包括人物化了的动物)都显得伶俐可爱,而且真实可信。善一定能战胜恶,是这部影片的主题。
《雨中曲》和《原野奇侠》则是美国歌舞片和西部片中最独特的电影样式的代表作品。美国有影响的女影评家宝琳·凯尔曾说,《雨中曲》是“历来好莱坞歌舞片的最佳作品”。美国歌舞片最流行的时期是在三十年代,但那时的歌舞片除了歌舞节目能特别吸引人外,剧情往往庸俗或一般化。《雨中曲》使情节同精采的歌舞节目有机地互相配合,引人入胜。影片把美国电影在二十年代末从无声转入有声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巧妙地加以解决。影片中的人物,如制片人、导演与明星等,也全都是实有其人,并非虚构的。至于《原野奇侠》则是公认的足以代表西部片最高成就之一的优秀作品。西部片一直极受观众的欢迎,因为它最能反映出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富有正义感的西部牛仔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品德,能对观众起一种强烈的鼓舞作用。如在《原野奇侠》里,白马骑士显然是某种道德理想的象征。片中人物善恶分明,道德主题昭彰显豁,尽管厮杀凶狠,整个基调是很健康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影片一方面保持了西部片通常具有的粗犷风格,但同时又不乏细腻的笔触。片中白马骑士施恩和小男孩祖义的深厚友谊以及施恩对农家主妇的深藏不露的爱情都写得真切动人,曲尽幽微;影片结尾,祖义声声呼唤施恩归来,声动山谷,情真意切,使人低回良久。影片摄影也很优美,镜头设计极具匠心。导演史蒂文斯尽情地利用怀俄明州的瑰丽景色,把上世纪美国西部荒原上淳朴农民同贪婪的牧场主之间的斗争,表现得格外动人。
《谁来赴晚宴》的故事情节可说很简单,时间跨度只有几个小时,剧情的跌宕张弛,全在一对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儿决意嫁给一个黑人后思想感情上的矛盾斗争,它在结构上完全符合古典舞台的三一律要求,一点也没有利用电影在时空转换上的巨大潜力,可是观众却被复杂细腻的感情变化和幽默机智的对话紧紧抓住,毫无枯燥或局促之感,编、导、演三家的工力可见一斑。《谁来赴晚宴》中几位主要演员的朴实无华的演技是深深吸引人的。其中特别是斯本赛·屈塞和凯瑟琳·赫本这对有名的“银幕夫妻”,演来轻松自如,游刃有余,然而感情的复杂变化起伏,被捕捉无遗,真可谓形癯而富腴,寄至味于淡泊了。令人惋惜的是,屈塞在影片拍完后不数月就去世了。这次美国电影周期间上映这部影片,也是对这位杰出演员的一个纪念。
青年导演卡洛尔·巴拉德的《黑驹》又是另一种格式的影片。我想称之为美国影片中接受西欧艺术电影影响最明显的一部作品。美国电影和西欧电影历来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前者比较注重技术,强调集体的努力,而后者则比较注意意境,强调个人的才具表现。美国电影开始接受外来的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看《黑驹》时,不禁让人回想起法国拉摩里思的《白鬃野马》,那种把幻想的逻辑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双重手法,使这两个同属于寓言性质的诗意影片有着惊人的相象之处。然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同样显著。《黑驹》要更重实些,不如《白鬃野马》那样脱略形迹。它在摄影构图上的精妙和对音乐的刻意运用也都保存了美国电影重视技术的传统。这是吸收外国影片长处的成功例子。美国著名影评家盖利·阿诺德把《黑驹》称为“七十年代美国电影的压卷之作”,并非过誉。


第8版()
专栏:剧评

  尊重传统 立意创新
  ——略谈京剧《汉宫惊魂》
  邹忆青
中国京剧院三团演出的《汉宫惊魂》,是根据传统戏《草桥关》头二本《草桥关》和《打金砖》整理改编而成的。
《草桥关》和《打金砖》描写的都是汉光武帝刘秀酒醉西宫,听信郭妃谗言,尽杀开国功臣之事。将两出人物相同、故事相近的传统戏合而为一,使之前后贯串、顺理成章,线索更为分明,色彩更为丰富,这是《汉宫惊魂》改编的一个特点。《草桥关》和《打金砖》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二十八宿归天”迷信说法的制约。在《打金砖》的结尾部分,姚期、马武等一批冤魂顶冠穿蟒,头蒙黑纱,两手下垂,齐赴太庙,最终由马武用金砖击毙刘秀。《汉宫惊魂》对此结局加以改写,通过邓禹巧定掉包计,将功臣保护下来,待到刘秀酒醉,猛见“人头”,悔恨交加,去至太庙向先王请罪,姚期、马武等也都赶至太庙向君王请罪。一场“双请罪”,君臣释前嫌,姚、马奔赴边关,保卫汉室江山。这就赋予全剧以新的主题,也是它的又一特点。
这样的改编,是在尊重传统、保留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的。解放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先生将头二本《草桥关》整理成全部《姚期》,其中“长亭”、“金殿”、“绑子”等唱段早已脍炙人口。《汉宫惊魂》保存了这些著名唱段。又如汉光武畅抒“布衣君臣”患难情深的二黄唱段,长达十数句,一气呵成,委婉动听,也予以留存。对《打金砖》里的高超技巧,则加以吸取,并有新的发展。如“闻报惊魂”一场,刘秀翻越龙案扑向木筒的“抢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太庙请罪”一场的许多难度极大的动作,穿插使用于二黄成套唱腔之中,一句一个技巧,令人惊叹不已。
对传统戏曲的整理改编,应当符合戏曲本身的特点,并立足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既要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更要发人深思,给人以教育和鼓舞。尊重传统,立意创新,传统才会具有经久的活力,京剧艺术也才能永葆青春。在这一点上,《汉宫惊魂》的编导、演员认识一致,心劲相同。剧中扮演刘秀的李光,唱腔圆润舒展,动作干净利索;扮演姚期的李欣,唱腔韵味醇厚浓郁;扮演马武的袁国林,工架刚健而优美,表演豪放而细腻;扮演邓禹的朱秉谦,唱念俱佳,颇见功底;其他演员也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当然,《汉宫惊魂》也有不足之处。如唱词、念白有待继续提高,剧情勾连还可更细密。相信经过不断修改、磨炼,这个剧目将会更臻精美。


第8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介绍《电影艺术译丛》
  郝大铮
《电影艺术译丛》是专门介绍外国电影的刊物,建国初期创刊,十年动乱中停刊,1980年复刊。
它原来是一本专业性的理论刊物。复刊后,保持了这一特色,译介近代和现代电影理论著作,同时把介绍对象扩大到各个电影事业先进的国家。每期都有电影剧本,还新辟了国际电影动态栏目,内容更加生动活泼。读者对象也扩充到广大电影爱好者。
复刊后各期的内容涉及新浪潮、记录派、意识流等各种较新的电影派别和方法,还有当代重要的西方电影理论家的文章。该刊有的文章研究当代电影理论上的重大问题,有的对于传统的电影理论从新的角度展开探讨。还有对著名导演和电影作品的剖析,研究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此外也刊载外国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经验谈。
该刊对外国电影剧本选择较严,大都是能够代表一个流派、一种思潮的重要作品,并及时译载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电影新作。该刊将改名为《世界电影》。(附图片)
  《原野奇侠》中,施恩(左)发誓帮助这家农民。


第8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赞藏族舞剧《卓瓦桑姆》
  胡果刚
《卓瓦桑姆》是成都市歌舞剧团根据同名藏戏改编演出的藏族神话舞剧。它通过对花仙卓瓦桑姆与藏王呷拉旺布和妖妃哈江堆姆之间的爱情纠葛,反映了藏族社会进入私有制后剧烈的权力之争。卓瓦桑姆对爱情的坚贞和对邪恶的斗争,使她成了藏族人民心目中美丽、善良的化身。这出戏是著名的八大藏戏之一,广泛流传于藏族地区和国内外一些地方,在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第一次以舞剧形式出现在舞台上,也是很有意义的。
舞剧的编导者从要三天才能演唱完的藏戏中,凝炼出表现人物主要矛盾冲突和动作的线索。他们从舞剧艺术的特点和限制出发,大胆地删去了一些为观众想象得到的、在舞剧中又难于表现的叙事性情节,增添进一些新的情节和内容。如在序幕“狩猎”中,妖妃越君违礼抢先射鹿,花仙卓瓦桑姆救护伤鹿,藏王为花仙善良所动,心生爱慕,妖妃见此妒火中烧。这一场舞剧的动作把三个人物的性格和相互间的内心纠葛较好地表现出来了。在“诬陷”一场中,当妖妃看到卓瓦桑姆为即将出生的王子缝制好的衣帽后,爱情的嫉妒和对权力的贪欲都一起涌上心来。她施展魔法诬仙为鬼的阴谋,藏王从迷惑不解到忠奸不辨、贬仙为奴的错判,花仙卓瓦桑姆清白无辜、蒙冤受屈的遭遇,把三个人物的心灵和整个舞剧的矛盾冲突都充分地展示出来。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惊心动魄的斗争,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戏剧悬念,为卓瓦桑姆的命运而提心吊胆。剧情一环紧套一环,叩人心弦。舞剧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
编导、作曲、演员和舞美设计家们,深入藏族地区体验生活,掌握了藏族极为丰富的舞蹈、音乐和绘画的形象材料。他们根据舞剧塑造人物和表达感情的需要,运用这些材料进行了创造。如以柔美的藏族舞蹈“弦子”为基调,加上菩萨的手势和西藏壁画里仙女的造型,塑造了卓瓦桑姆美丽、纯洁、善良的舞蹈形象。以健壮的藏族舞蹈“锅庄”为基调和西藏舞蹈中鹰的造型,体现出了藏王英武、豪放、健美的姿态。通过《花仙舞》、《铃鼓舞》等舞蹈,以多样的形式,不同的格调,丰富的色彩,表现了藏族人民的风俗人情,使整个舞剧具有比较浓郁的藏族艺术的特色,给人以极为具体和真实的艺术感染。
舞剧《卓瓦桑姆》也是藏、汉人民共同培育出来的新花。它到首都演出,将更加增进藏汉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