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党和人民要求他做的他都做到了
  ——记以身殉职的优秀党员、模范医生武健同志
2月20日凌晨5时20分,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武健同志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这位42岁的讲师、主治医师,是为救治病人奋不顾身,疲劳过度而死的。
战斗的二十天
武健1961年参加工作,在不见硝烟、不闻炮声的医疗战线上,舍生忘死地奋斗了20年。他把周总理说的“活着干,死了算”,作为座右铭。他临终前的20个日日夜夜,是他20年战斗生活的缩影。
从1月底到2月19日这20天,正值春节前后,他一直坚持在手术台上。直到除夕之夜,还守护在病人床头。2月5日,春节。一清早,他便来到病房,帮助白天值班的医生工作,忙到下午。有一名被利斧砍伤头部的病人,需要立即抢救。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他不肯惊动更多的同志,便找了一位年轻的护士帮助,自己推车送病人进手术室。手术从下午7点做到次日凌晨3点。他不吃不喝,一个人一口气紧张地干了八个小时。刚回到病房,急诊室又送来一位脑外伤病人。他给这个病人诊断、清创缝合之后,已经是正月初二的黎明了。
初三夜晚,劳累了一天的武健,回到家里,感到浑身酸痛,胃部隐隐发胀。前几天,他抢救病人,抬担架扭伤了脚脖子,一直顾不上理疗,仍在作痛。他对爱人说:“李萱,帮我推拿几下吧,今晚我想好好睡一觉。”李萱的手刚触及他的皮肤,他的肌肉就出现了本能的颤动。李萱说:“你需要休息,再不能硬撑了。”
他却乐呵呵地说:“不要紧,睡一觉就会好的。我是共产党员,比起几位老主任,又最年轻,应该多干点。”武健刚睡下十几分钟,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知道有急诊,一惊而起,迅速穿衣出门。这一夜,值班表上并没有他的名字,而他又在无影灯下紧张地度过了一个通宵。
春节期间,不论该不该他值班,他总是在病房出出进进。从年初四以后,他又做了多例急诊手术,还给一位脑瘤手术患者做了第二次手术。
生命的最后闪光
2月19日,正是元宵佳节,欢乐的气氛弥漫乌鲁木齐。
就在这天清早,武妈妈对武健说:“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还没顾上吃顿团圆饭。今天妈妈包饺子,你早些回家过一个团圆的元宵节吧!”武健看着妈妈慈祥的笑容,顺从地点了点头。
这天早晨,武健曾外出联系购买医疗器械。上班后,他查完病房,又仔细地给一位脑瘤手术后的病人、两位急性脑外伤手术后的病人作了详细检查。中午,他为了接待一位病人家属,忘了吃午饭。下午,他参加了神经病学教研组的会议,又和其他同志一道从总务科领回几张桌子。直到六点多,饥肠辘辘,这才使他猛然想起妈妈的嘱咐。正准备下班,接到煤矿医院紧急会诊的请求,武健环顾了一下科里在场的医生,随手接过会诊单,披上棉衣说:“我去吧!”
6点40分,武健来到煤矿医院,脸色显得苍白,可他一钻出汽车,就大步流星地赶到病人身边。这是一位放炮时被飞石砸伤了头部的煤矿工人,生命垂危,必须立即作开颅手术。武健一连两顿饭没吃,医院张罗备饭,武健摆手说:“不能吃饭,通知做手术吧!”
武健知道煤矿工人脑外伤多,便让煤矿医院外科主治大夫王平主刀,他自己当助手。
无影灯下,一场抢救病人的战斗开始了。对脑外伤病人生命的最大威胁是颅内血肿。手术的第一步,要确诊病人颅内血肿部位,然后打开颅骨。定位准不准,对神经外科医生的诊断水平是一个考验。武健帮助王平在病人头上划线定位后,骨钻在划定的点上,轻轻地钻了下去,积血立即从钻孔四周溢出。王平由衷地佩服:“位定得真准。”
打开颅骨以后,发现病人硬膜外和硬膜下均有血肿,脑挫裂伤,与武健的诊断完全一致。武健用手术镊子指着那些细密的搏动着的血管,讲述它们的名称和走向。打开的颅骨创面上,被切断的微血管不断往外渗血,武健迅速地一点一点地把血止住。
手术进行了四个多小时。武健下了手术台,脸色更苍白了。夜餐,他只吃了一个馍,就又去看病人,查了血压、呼吸、脉搏、瞳孔和肢体反射,计算了补液的剂量,然后,在病历卡上工整地书写了详细的医嘱,又向护士交代了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直到凌晨3点20分,他才离开煤矿医院。
二十分钟后,武健回到家里。李萱瞧着他那疲惫不堪的样子,恳求他:“武健,明天休息一天,行吗?”
武健摇摇头:“不行呵,我明天还约了两个病人,他们一大早就会来找我的。”
这就是这个共产党员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
他躺下才一个多小时,李萱猛然被他的一阵痉挛惊醒。她一摸,武健的心脏已停止跳动。医院最高明的大夫一一赶来,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都未能使武健复苏。
42岁,是一个医生最有作为的年月,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武健已经预支了过多的精力。而在2月19日这天,他聚集起全部的光和热,发出生命中最强烈的也是最后的一闪。于是,生命之火熄灭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一个煤矿工人的生命。
救死扶伤的普通一兵
武健1960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为自己活着是最大的耻辱。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毕生的精力……具体地说就是把自己锻炼成又红又专的医务工作者。”
1961年夏天,武健以优异成绩在新疆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在五官科任住院医师。但武健考虑到神经科危急病人多,手术又复杂,风险也较大,于是他向党组织多次请求,希望能调到神经科工作。党组织考虑到工作的需要,同意了武健的请求。
一到神经科,武健就以顽强的精神,全力汲取神经外科所需的一切知识,苦练过硬的本领。为了熟悉颅脑的解剖部位,他经常在熄灯以后,抱着骷髅头一点一点摸着,默记每一块颅骨的形状和部位,接缝特征,反复锻炼手对于颅骨的特殊敏感。脑外手术时间长,需要医生具备特殊的耐受力。他长期进行这种耐力训练,可以做到较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也不会因低血糖晕倒在手术台上。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的一项优秀成果——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手术,就是在他的积极组织和参加下取得的。
武健医术高明,找他看病的人很多。无论是谁,只要找上他,他都热情接待,精心诊治。
一个初冬的傍晚,武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慌忙赶来的哈萨克族同志,神色焦急地说:“武大夫,我妻子吐汗突然病了,半个身子动不了,嘴也歪了。”
武健说:“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病人。”
“可我,又没有车子接您。您看……”
武健爽朗地笑了,拉着他挤上公共汽车。
武健抢救病人的事数不清。有一年快过春节了,乌鲁木齐通往吐鲁番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一些人受伤。武健前往抢救,登程时已是傍晚时分。这天,风狂雪暴,沟坡难辨。司机为难地说:“武大夫,我从来没走过这样的路,太危险了,还是返回去等雪停了再走吧!”武健说:“是危险哪!可咱们是去救人,去迟了就可能要死人。我给你看路,咱们冲过去。”武健的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司机,他们终于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对伤员作了及时的抢救。
情操高尚的共产党员
在现实生活中,住房和工资级别,是两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武健曾多次地让房子,让提升工资级别。
原先武健一家住在一间十来平方米的旧面包房里。后来,妈妈退休回家了,妻子睡的那张床让给了妈妈。他和妻子带着小女儿,夜间就睡在一间潮湿阴冷的卫生间里。
近年来,新疆医学院盖了一幢又一幢楼房,许多教职员工陆续搬进新居。医院给武健分了新房,却被他一再谢绝。他说:“等科里同志的房子问题都解决了,再解决我的吧。”经过同志们的动员,武健一家三代才搬进两间旧房,总面积不到二十平方米。
去年评工资,武健是科里评资工作负责人。大家一致认为该给他提级,可是,武健上报名单时,却没有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调资第一榜和第二榜公布了,竟然都没有武健,科里有些同志对此想不通。武健反复解释说:“做好工作是党员的本分,我做的工作离党的要求还远呢!”
前几年,他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科里评先进工作者,支部评选优秀党员,他都曾以全票当选,但他从不上报。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向人民要荣誉的权利。
武健生活俭朴,可别的同志有困难,他就慷慨解囊,热情相助。有的病人家庭经济困难,武健用自己的钱买药送到病人家里。
在革命的征途上,党所要求于一个党员的,人民所要求于一个医生和教师的,武健都努力做到了。他把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
姚 慈 陈达玲
(原载《新疆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授予武健同志优秀党员、模范医生光荣称号
  《新疆日报》发表社论《向武健同志学习》
本报讯 据《新疆日报》报道: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4月1日作出决定,授予新疆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党支部副书记武健同志以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医生的称号。《新疆日报》为此于4月15日发表《向武健同志学习》的社论。
《新疆日报》的社论指出,武健同志是因抢救病人,连续工作,疲劳过度,而猝然去世的。他的行动足以为人楷模。
社论说,武健同志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人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党的纲领、路线,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并以此维护了党的伟大形象,提高了党的崇高威信。这对于那些忘记了共产党员的身分,以为共产主义不过是抽象的概念,党不过就是那么回事的人,不啻是黄钟轰响,振聋发聩。
社论号召大家学习武健同志为人民的利益、为革命的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指出:革命的献身行动,来源于革命的人生观。武健同志认为,一个人为自己活着是最大的耻辱。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应该多干点。”他在工作上是高标准,而在生活上却是低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应该以他为一面镜子,认真对照检查自己,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振作精神,在工作中做出显著的成绩来。


第3版()
专栏:体育之角

  他们的名字刻在哪里?
4月30日傍晚,一架银白色的大型客机徐徐降落在首都机场,中国乒乓球队的健儿满载荣誉归来。摄影记者、电台记者的镜头、录音话筒抢先对准这些世界冠军和七只银光闪闪的奖杯。在这欢乐的时刻,我们的冠军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留在国内的无名英雄们来了没有。
他们来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挤在欢迎的人群中,向着战友们频频挥手致意,望着奖杯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奖杯中也盛着他们的一份心血和汗水。他们的名字对于读者来说,是那样生疏,但是,在中国乒乓球队里谁能忘记他们的贡献呢?
温加力,一个纯朴热情的小伙子,来自黑龙江省乒乓球队。他已经连续两届在世界比赛前的集训中,陪同女队员训练了。他手执横拍,两面拉弧圈,打法有点象瑞典著名女将赫尔曼。他在队里不仅仅是陪练员,还几乎把乒乓球队大大小小的杂事都包了下来:领服装,出墙报,做记录,买车票;出国队员的家属从外地来队,他负责安顿好住宿。小温说得好:“怎么能让主力队员为这些小事分心,影响训练呢?我个人忙一些没啥,祖国的荣誉事关重大。”
今年30岁的广西乒乓球队老将伍清伟,本来准备挂拍引退了,当听到国家女队需要自己担任陪练时,他二话没说,就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投入了集训。他模仿苏联运动员波波娃及南朝鲜队李寿子等的打法,为年轻的中国女选手们扮演“假想敌”。
集训期间,类似伍清伟这样的“假想敌”还可以举出不少。比如,扮演前世界冠军朴英顺的辽宁男队主力韩华,扮演削球名将李松淑的山西运动员李根生。还有象黄统生、成应华这样一些国内拉弧圈球名将,经常两人陪一名男队主力练习,以加大训练难度,增强对付弧圈球的能力。从六十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队就有一批无名英雄,甘当通向世界高峰的铺路石,这已经成为一个好传统了。
运动员谁个不想在有限的运动生命中打出成绩,登上领奖台呢?开始,有些人心里不免有些想法:会不会影响自己技术的提高?会不会被人瞧不起?什么叫光荣?不能当世界冠军就脸上无光吗?在集训期间,他们听了老一代运动员中许多无名英雄的事迹,读到全国各地群众寄给中国乒乓球队的信,深受教育和感动,认识到,当一名陪练队员,为祖国的荣誉而贡献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是光荣的。有人曾问温加力:你们这样卖力气帮主力队员练球,他们当了世界冠军,还不分给你们一些奖金?温加力回答说:“第一,我们的主力队员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去争世界冠军,不是为了奖金。第二,他们拿了世界冠军,一元钱奖金也没有。第三,我们陪他们练也不是为了奖金。”事实就是这样,温加力两次来国家队陪练,没有拿过一元钱的奖金,也没有出过一次国。用金钱的观点是无法理解乒乓健儿的精神境界的。这一点在许多西方国家是很难做到的,他们的运动员很少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甘当“人梯”。
还有人说,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做几个机器人陪练不好吗?不错,我国的体育科研人员正在研制各种各样的先进训练设备,其中包括乒乓球发射机。但是,乒乓球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也是意志品质和战斗作风的检验,而机器人在这方面是无能为力的。有一次,扮演朴英顺的韩华和女队小将刘扬打训练比赛,韩华回过去的球又刁又转,小刘怎么也接不好,气得乱摔球。韩华和在场的温加力走了过去,亲切地说:“小刘,你不该这样乱打啊,你想一想,如果在世界锦标赛上碰到朴英顺也打这种球,怎么办?”他们帮助小刘具体地分析了打不上的原因。小刘十分感动,虚心接受了他们的批评。
当这些陪练队员看到战友们手捧着银光闪闪的奖杯凯旋而归,他们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他们的名字虽然没有象世界冠军那样镌刻在奖杯上,却深深地刻在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史册上,刻在人们的心上。新闻研究生 刘小明(附图片)
  乒坛名将郭跃华正手拉弧圈球的雄姿。
孙文志摄


第3版()
专栏:体育之角

  人小志气大
——记36届世乒赛女单冠军童玲
一颗新星升起了,我国18岁的女选手童玲,获得了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
童玲,高高的个子,圆圆的面孔,性格恬静而文雅,说话慢条斯理,稚气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乍看上去不大象运动员。然而了解她的人都知道,童玲是个很有志气的孩子,有着一股顽强的拚劲。她从9岁在四川自贡市业余体校开始学打球,10岁便获得省少年比赛单打冠军,12岁又获省运动会单打冠军,13岁时参加了第三届全运会,夺得少年女子单打第一名。1975年,童玲被选入北京部队乒乓球队。
1977年,童玲在上海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成年人比赛。就在这次比赛中,她先后战胜了许多国家队队员,她那一手弧线低、角度大、旋转变化多的削球技术和临场沉着、头脑冷静的作风,引起了行家们的极大注意。这一年年底,14岁的童玲被选入中国乒乓球队赴欧访问。她在斯堪的纳维亚锦标赛和法国国际公开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外国记者和教练誉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乒坛新秀。
访欧比赛的胜利,没有使童玲满足,她对攀登世界高峰更加有信心了。1979年,童玲参加了在平壤举行的第35届世界锦标赛,起先她被选入团体赛成员,临出国时又被换成别人。她为此掉了眼泪,恨自己不争气。单打比赛中,她遇上了世界冠军朴英顺,前两局她以0∶2落后,但是童玲毫不气馁,沉着应战,终于磨垮了对方,连扳三局,取得胜利。
当别人夸奖童玲时,她却说:“我的愿望是参加团体赛,为夺取团体冠军作一份贡献。”两年来,童玲的削球技术更加纯熟了,进攻能力也大大增强。参加36届世界锦标赛前,当听到自己被选为团体赛成员时,她高兴极了,愿望终于实现了。她憋足了劲,使苏联、匈牙利等队中的许多欧洲名将纷纷败在她的大刀之下,为中国女队蝉联团体冠军做出了贡献。在单打比赛中,童玲又与朴英顺相逢,她在先失一局,第二局又以12∶20落后的紧要关头,一口气连赢10分,并取得胜利,进入了前四名;接着她又战胜了张德英、曹燕华,成为继丘钟惠、林慧卿、胡玉兰和葛新爱之后,我国第五位女子单打世界冠军。
李赫男 马光泓(附图片)
童玲削出的球,变化多样。这是她在削球。孙文志摄


第3版()
专栏:体育之角

  为祖国荣誉战斗不息
——记36届世乒赛男单冠军郭跃华
郭跃华出生在福建,今年25岁。1973年,他被调到国家乒乓球队受训。他原是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但正手攻球毛病较大,在全国比赛中,屡遭败绩。在教练的启发帮助下,他当机立断,改打弧圈球。由于他站位离台近,步法灵活,跑动范围大,弧圈球速度快,线路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
从直拍快攻改打直拍弧圈,并获得成功,决非易事。为了练出一手拉弧圈球的过硬本领,在训练中,郭跃华不知流过多少汗,付出过多大的代价。在多球训练中,一般每次只能连续拉200个球,但郭跃华却要拉超过这个数字几倍的球,有时练得喘不过气来,他也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队友们称他是“练不垮的硬汉子”。这样大运动量的训练,苦不苦呢?当然苦,但郭跃华从不叫苦,因为他懂得,只有苦练,才能攀登世界乒坛的高峰。
1977年,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的伯明翰举行,郭跃华连克数关,进入男子单打前两名,就在冠军在望时,却输给了日本的河野满。在35届世乒赛上,他在同小野争夺冠军之前的头一天,接连打了三个单项七场二十六局比赛,体力消耗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挥拍上阵,力战小野,左右跑动,尽力猛拉弧圈球,打得十分勇猛。当激战到第三局时,他的大腿三次拉伤。但他坚持比赛,终于扳回一局,表现了惊人的顽强意志。不幸,在第四局他又一次腿部拉伤,由于伤势较重,他不得不接受领导的决定,弃了权。郭跃华这种为祖国荣誉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也感动了小野,赛后他含泪向郭跃华表示慰问。
困难和挫折没有使郭跃华向世界乒坛高峰前进的脚步放慢。他在教练和队友们的帮助下,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要想攀登世界乒坛高峰,在比赛中就要力争积极主动,加快速度,加大力量,加强抢攻意识。基于这种认识,郭跃华更加刻苦训练。结果不负众望,在36届世乒赛上取得连战皆捷的好成绩,荣获男子单打冠军,成为我国第四个荣获“圣·勃莱德杯”的运动员。李希固(附图片)
创造优异成绩,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为国争光。(组字画)姜宣贵


第3版()
专栏:体育之角

  20年来各国乒乓球队获得世界冠军的统计
从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算起,到1981年,在中国乒乓球队参加的9次世界锦标赛中,共有63个世界冠军,各国获得冠军的数目如下:
中国 34个(另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运动员合作,获得一次女子双打世界冠军)
日本 12个(另有2个与罗马尼亚共同获得)
匈牙利 4个
瑞典 3个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个(另有1个与中国共同获得)
罗马尼亚 1个(另有2个与日本共同获得)
南斯拉夫 1个
法国 1个
苏联 1个
南朝鲜1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