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高尔基与孙中山和宋庆龄
戈宝权
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与世长辞了,我怀着十分沉痛和崇敬的心情回想起不少往事。记得1951年宋庆龄同志荣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时,我正在我国驻苏大使馆工作。到了第二年的12月25日,宋庆龄同志应邀访问苏联,我当即到机场迎接。从最初见面时起,宋庆龄同志的充沛的革命精力、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我常去拜望她,听她讲起二十年代末她在苏联时和加里宁夫人的友情,她在莫斯科的参观访问活动等等。她说她很想读一读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和苏联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作品,我当即把手边珍藏的英文译本给她送去。12月31日的下午,我陪她前往红场的列宁墓,向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敬献了花圈。
在我回国以后,我也常到她北京的住所去拜望她,每次去时都受到她亲切的接见。记得有一次她约我去,说周总理要她写一篇文章。我们知道,宋庆龄同志的文章都是她亲自动笔的,而且是用英文写的。她当时戴着老花眼镜,坐在打字机前面打字,据她说,她为了写这篇文章,手都打得发烧了。由于她写的文章具有她特有的风格,因此我们就按照她的风格翻译成中文,再送请她审阅。当她有时在上海淮海西路的寓所居住时,我也去看望过她。我曾把自己写的一些文章送请她教正,而且同她谈起了高尔基曾和孙中山先生通信并答复过她的呼吁电的事,这引起了她很大的兴趣。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高尔基,是非常尊敬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同志的。远在1911年我国辛亥革命成功之后,1912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职。这时高尔基已从刊物上读到孙中山先生写的《中国革命与社会问题》等文章,就于当年10月12日(公历25日)从他在意大利养病的喀普里岛写了一封信给孙中山先生,对他表示了祝贺与敬佩。信中说:
“尊敬的孙逸仙:
我是一个俄国人,也正为着你所奋斗的那些同一思想的胜利而斗争;不管这些思想在什么地方取得胜利,——我和你都为它们的胜利而感到幸福。我祝贺你的工作的完满成功,世界上一切正直的人士,都怀着关切、高兴和对你这位中国海格立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力大无比的英雄——本文笔者注)的敬佩的心情,注意着这个工作”。高尔基接着又写道:
“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我们,社会主义者,是真诚相信全世界可以、而且一定能够过着友爱与和平生活的人们,……我们要竭尽一切努力,去粉碎我们的敌人……到了三十年代初,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了我国东北;接着1932年又发动了进攻上海的“一二八”战争,高尔基对日本军国主义者这种“空前卑劣的暴行”表示了无限的愤慨。当宋庆龄同志代表反帝大同盟向全世界的进步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发出呼吁时,她发了一份电报给高尔基,请求他给予声援。高尔基立即在1932年3月2日的《消息报》上,发表了《响应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呼吁》的文字,其中有力地指出:
“我怀疑,是否能用语言来
援助中国的无产阶级。
“……资本家们并不反对发
动新的大屠杀。无产阶级能够阻
止住他们,——他们知道应该怎
么做。援助中国——世界无产阶
级团结的表现——这是一件伟大
的事业。只有无产阶级能够有力
地说出:‘不准干涉中国!’——能够更加有
力地证实,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高尔基交给孙中山先生的信已将近70年,他答复宋庆龄同志的呼吁也将近50年,但当今天重读这两个历史文献时,我们就可以看出高尔基对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同志是如何地尊敬,同时也可以看出高尔基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是如何地同情和关切!


第8版()
专栏:

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儿童电影
司徒慧敏
儿童是未来时代的主人。教育儿童,使儿童在祖国大地上健康成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职责。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少年创作一些好的文学作品、电影、戏剧、歌曲……。为响应这一号召,文化部决定于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举办儿童电影周,放映一批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影片,以培养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提高少年儿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儿童开展健康优美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儿童电影周,也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各方面重视开展儿童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在这个儿童电影周中,将上映《小海》、《四个小伙伴》、《宝贝》和《苗苗》四部故事影片。这几部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他们天真活泼,勤奋好学,一个个都是好苗苗。但由于不同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他们中也有淘气调皮的,骄傲自满的,任性爱玩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经过老师、家长耐心的启发诱导、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了缺点,健康地成长起来。如《四个小伙伴》,就描写了丁小东等四个小学生,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当红花少年”的活动中,纠正了以为只要做一件大好事就可以成功的错误思想,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才能实现理想。影片拍得生动活泼,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这是新建立的儿童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新作。其他几部影片也能够比较深入浅出地表现儿童们关心的问题和容易理解的事物,教育儿童认识到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怎样做才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好孩子。
这些影片对老师、家长也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如在《小海》这部影片里,岳小海为了制作航模参加比赛,一度影响了学业。他的父亲一面支持他搞航模,一面又帮助他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小海的学习成绩赶上去了。但小海的妈妈生怕他因搞航模考不上重点学校,就片面地阻挠他,由此引起了一场波折。《宝贝》中的母亲,过分疼爱儿子,踢球怕他踢坏了腿;学游泳,又怕他发生危险,只让孩子在浴缸中去练习。后来自己险遭淹死,亏得儿童们齐心协力救了她,才认识到要让孩子们增长才干,就要放手让他们走出家庭,到大自然中去,到风浪中去锻炼。这些生动的场面,不但教育了儿童,而且对于家长也是很好的启示。影片《苗苗》是1980年获奖的优秀影片之一,它表现了我们青年一代教师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教育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美术片、科教片和纪录片,也都是儿童们喜爱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早已蜚声海内外。最近出的《雪孩子》,歌颂舍己救人的崇高品德。《三个和尚》是根据“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谚语编制的。它说明心不齐什么事也做不好、心齐了事情就能做好,这对孩子们也是很好的教育。科教片中,《书的故事》、《一本小画书》、《奇妙的书》等,对激发儿童爱读书爱科学的兴趣,从而为四化建设努力学习,都是很有作用的。
应当看到,儿童影片的创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全国三亿多少年儿童的需要。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虽然已经制作了一批受到儿童欢迎的影片,象《祖国的花朵》、《红孩子》、《三毛流浪记》、《鸡毛信》、《小铃铛》、《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以及美术片《大闹天宫》等等,但为数还是很少。由于长期不够重视儿童文艺的发展,没有认真注意儿童文化娱乐方面的工作,所以,制作的儿童影片,不仅数量少,质量也不够理想。这次儿童电影周的四部故事影片,从题材来看,也都是反映城市儿童和学校生活的,接触的儿童生活面不够广泛。从目前儿童教育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来看,需要拍摄更多的教育儿童爱祖国、爱科学及培养儿童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影片。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儿童教育工作者,业余文艺爱好者,以及各地的文化部门和发行、放映单位,都来为繁荣和推广儿童影片作出努力。


第8版()
专栏:

美丽的金达莱在北京开放
——观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演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 胡德风
在百花盛开的美好季节,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带着朝鲜人民和人民军的深情厚谊,来到我国首都为我们演出了精采的音乐、舞蹈节目。中朝人民的友谊之花象美丽的金达莱在北京开放。
晚会一开始,观众就被雄伟的男声合唱《金日成将军之歌》和《志愿军战歌》的豪迈歌声所感染。它不禁使我想起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总政歌舞团和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深厚的战斗情谊。
一九五二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我们总政文工团第一次跨过鸭绿江,赴朝进行慰问演出。从那时起,曾多次与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并肩作战,同台演出。从少至一两个战士的坑道,到多至拥有成千上万指战员的阵地,我们一起谱写了两国人民友谊的乐章。当着整个朝鲜锦绣江山到处布满弹坑,大同江边、平壤的牡丹峰上敌机疯狂呼啸着的时刻,我们和朝鲜的艺术家们,特别是和人民军协奏团的战友们,在地下剧场,为中朝两国人民进行着的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正义战争而歌唱舞蹈。战争结束后,人民军协奏团和总政歌舞团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曾多次互访。两国文艺工作者结下了难忘的友情。
整个歌舞晚会,欢快热情,而又气势豪迈。他们表演的舞蹈,技巧熟练、动作优美、丰富多采。如舞蹈《密营的春天》,以优美的声乐旋律、柔韧灵巧的舞姿,用抒情的手法,表现了女游击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我们好象置身于其中,同她们一起感受着胜利的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舞蹈《向日葵》以灿烂绚丽的艺术造型和初升的太阳为背景抒发了朝鲜人民对党与领袖的热爱和敬意。特别是人民演员洪贞花的《长鼓舞》,以精湛而娴熟的舞蹈语言,表达了朝鲜人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人民军协奏团的男声合唱、女声重唱、伽倻琴弹唱,谐和的声音技巧和丰富多变的表现能力,深刻地抒发了朝鲜人民对在劳动党和伟大领袖金日成的领导下,建设幸福生活的情景。
男声合唱在著名指挥李诗贤带动下,乐队和歌队浑然一体,演唱气势磅礴,节奏铿锵有力,圆润流畅、婉转动听,表现了深厚的民族风格,强烈的部队特点。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歌唱家们用中文演唱的中国歌曲,吐字清楚、表达准确,既有中国人民革命历史歌曲《南泥湾》等,又有表现四化建设的《青春呵青春》等歌曲。观众被艺术家们对中国人民的深厚诚挚的感情所感染,不断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晚会从头到尾贯串了中朝人民的友谊,在洋溢着兄弟般的情谊掌声中结束。
我们衷心祝贺朝鲜人民军协奏团访华演出获得成功。


第8版()
专栏:

上海设立“儿童文学园丁奖”
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向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老作家陈伯吹倡议,由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少年报社五单位设立“儿童文学园丁奖”,奖励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表彰在儿童文学事业上作出卓著成绩的中青年儿童文学工作者。这一倡议,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支持。“儿童文学园丁奖”委员会已于最近在上海成立,决定第一届评奖范围为1980年至1981年两年中,各地区中青年作者在上海地区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的儿童文学小说、童话、剧本、诗歌四门类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将于1982年六一节前公布,并举行授奖会。“儿童文学园丁奖”今后将每年评一次,作为经常性的儿童文学评奖活动。


第8版()
专栏:

新颖·美妙·含蓄
——听巴西钢琴家音乐会
张弦
没有热衷于炫耀其出色的技巧,而是着力于揭示作品深刻的内涵,把美妙的乐思传入人们的心扉。——巴西青年钢琴家内尔松·弗莱雷以其完美的演奏,吸引了首都的听众。
内尔松·弗莱雷的演奏曲目相当丰富。其中,远至十八世纪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作品,近至巴西现代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前后跨越了两个世纪,它们的风格又相距甚远,但是钢琴家却能够驾驭自如。如他演奏的巴赫的《C小调托卡塔》,几个声部的旋律不断演进和展开,节奏清晰,充满了健康、愉快和生气勃勃的情趣。他演奏的维拉—罗勃斯的《玩具娃娃第一组曲》、《三个玛丽亚》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新颖而巧妙的和声织体。曲中展示的颇有个性的娃娃们以及扑朔迷离的童话故事,启发了人们神奇的遐想。他演奏的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的作品《那瓦拉》,旋律迷人、节奏粗犷,出色地表现了西班牙民间土风舞的节奏与音调的特征。
内尔松·弗莱雷还演奏了肖邦的《B小调奏鸣曲》和《E大调谐谑曲》等作品。对祖国和人民的眷恋、对民族悲剧的愤懑、对光明和幸福的憧憬,铸成了肖邦钢琴曲的特殊魅力。弗莱雷比较注重乐曲的完整性,幅度不太大,爆发力也不够强。尤其是加演的两首肖邦的《夜曲》,他利用踏板,给乐曲赋予了新颖的轻盈秀美的效果。这或许是对肖邦风格的另一种解释?
内尔松·弗莱雷具有完备的钢琴演奏技巧。他的手臂手腕极为松弛,手指在键盘上的移动均匀干净。因此,即使象舒曼的《狂欢节》、肖邦的《B小调奏鸣曲》、德彪西的《版画集》等难度较大的作品,他的演奏技巧也相当精采。另外,他也善于控制音色和力度,使人感到不急不躁,舒适宜人。
内尔松·弗莱雷不仅是个有才华的钢琴家,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巴西人民的友好情谊。我们祝愿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8版()
专栏:

朝鲜人民军协奏团访华演出舞蹈《士官和战士》
赵士英速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