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古籍历尽沧桑归故土
许昌菊
今年五一节前夕,北京图书馆缮本图书收藏室里又增加了一本珍贵的藏书,那是《大清会典》中55卷的《刑部》分册。说起这本书的来历,还真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哩。
这本书在国外已流落81年,是西德老人屠苡娜女士上月访华时归还的。1930年,33岁的屠苡娜受一家公司的委托来到了中国,在侨居中国的五年中,她广泛接触各界人士,悉心研究中国历史,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古老的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屠苡娜对中国的情谊是十分感人的。1935年,她回到德国后便定居在柏林。她到处叙述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使许多德国人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一次,屠苡娜到一家理发馆去理发。一位理发师对她说,他的叔父曾于1900年随八国联军来过中国,他离华时,从军队掠夺的物品中带走了一本书作为纪念品。叔父逝世之前,又把这件纪念物遗留给了自己的侄儿。理发师不懂得该书的内容和价值,便请屠苡娜作个鉴定。她根据自己对中国的知识,断定这是一本中国皇室图书馆的藏书。因为,书的封面用黄绫制成,上面还有龙形图案,全书都是以工整的满文手抄的。屠苡娜看后,果断地从理发师的手中买下了这本书。她认为,这本书不应该在欧洲流落,她应该亲手将这本书还给它的主人。从此,她象保护一笔珍贵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本书,等待着来中国的时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的飞机经常轰炸柏林城。每逢空袭警报鸣响,屠苡娜便带着这本书走进防空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屠苡娜仍然找不到来中国的机会。但是,无论她走到那里,这本书也都跟随着她,和她一起漂泊。随着岁月的流逝,她要归还这本书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今年4月,她终于有机会参加一个旅行团,来到了阔别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行前,她曾给西德驻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写信,要求他们协助她会见北京图书馆的负责人。她说:“鉴于我年事已高,决心早日亲手将书归还原主,以表达我对中国人民的情谊,我不能让书落于他人手中。”
老人虽然已是84岁的高龄,但精神爽朗,丝毫看不出长途跋涉给她带来的任何倦意。在使馆文化参赞的陪同下,屠苡娜将这用色彩鲜艳的丝巾包着的书郑重地交给了图书馆的负责人。这本书虽然在国外辗转了81年,但在屠苡娜的保护下,仍然非常完好。她诚恳地说:“我精心地将这本书随身保存了45年,一方面是盼望能有一天将这本书物归原主,同时也希望以这样一个小小的行动来弥补我国士兵在1900年时所造成的过失。”她这番感人肺腑的话体现了一个善良、正直的西德妇女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这种高尚的行为将永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令人难以忘怀。(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群山环抱的科学城
杨国庆
我们带着向往之情,在法国朋友的精心安排下访问了科学之城格勒诺布尔。这个位于法国东南部的城市,东接意大利,北临瑞士,南濒地中海,座落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峡谷里。这里是个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的盆地,四面层峦叠嶂,白雪皑皑,伊泽尔河蜿蜒其间,环境幽雅,风光秀丽。从喧嚣的巴黎乍一来到这里,顿觉耳目一新。
格勒诺布尔发展成为科学之城,有它漫长的经历。早在高卢时期,勤劳智慧的法兰西民族的祖先,就在阿尔卑斯山麓伊泽尔河畔的这片土地,建立了一幢幢房舍,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但在已往漫长的岁月中,这里洪水为患,灾害频仍。每逢夏季,山洪以排山倒海之势下泻,摧毁房舍,冲走桥梁,人畜难全。格勒诺布尔的居民世世代代与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科学是在和自然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格勒诺布尔人民在同洪水长期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为人类作出了宝贵贡献。1737年,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化机械学家维加松,就在这里成功地制造了第一部自动化抽水机。接着,他又发明了全自动化织布机和其他许多自动化机械。此外,他还向他的本堂神父献出了一个能够代替神父一页又一页地翻阅《圣经》的自动木人,以及两个会扇动翅膀的“小天使”——世界上第一代的机器人。
十九世纪以来,这个城市迅速地发展了它的水泥、造纸、煤炭、机械、化学、电子、冶金等工业。水力资源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利用,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显著特色。科学研究也蓬勃地向前发展。
现在的格勒诺布尔有别于巴黎、里昂、马赛等法国主要城市的一个显著特色,便是它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上。从这方面的发展来看,它在法国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里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见左图),下设六个单位:超低温研究中心、国家强磁场研究室、结晶学实验室、电子学实验室、路易·纳尔实验室、冰川学实验室。此外,还有一个由法、英、西德三个国家合建的“格勒诺布尔原子能研究中心”,拥有强流中子反应堆和加速器等先进设备。由于有良好的实验和协作条件,无怪乎主人爱说:“这里是世界上研究固体物理最理想的地方。”格勒诺布尔在超强磁场和超低温方面的研究水平,国际上公认是第一流的。
这个不过二十万居民的城市,大学教育不仅普及,水平也很高。1339年建立的格勒诺布尔大学,随着学科的发展,逐步分成今天的一大、二大和三大。“一大”又称科技医学大学;“二大”又称社会科学大学;“三大”又称语言文科大学。此外,这里还有一所高等理工学院,下属六个学院。
在上述学校里,设有许多科研机构,门类比较广泛。仅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设在这里的自然科学研究单位就有11个之多,而且研究人员配备充实。
格勒诺布尔因为是个名副其实的科学之城,加以大自然赐予它的幽美景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不少来客。国际性的滑雪、滑冰比赛,低温物理等许多国际学术会议,曾不断在这里举行。而所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这个城市的科学、教育、文化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这里有各类的职业学校和各种群众性的学术组织。在这里,学习研究气氛是十分浓厚的,但是许多学者教授,又往往是有名的滑雪、滑冰运动员。主人会向你幽默地介绍说:“他们是阿尔卑斯雪山的主人!”(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欢腾的维莎迦节
黎炳森
一年一度的维莎迦节,是斯里兰卡人民欢腾的节日。这天是五月的月圆日。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和涅槃均在维莎迦月的月圆日。所以,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们把它看作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
每当节日来临,处处飘扬象征六色佛光的彩旗,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巨大的洁白灯笼。人们剪下嫩柳叶,编成种种装饰品,束扎在街道两旁。
据说,在这天施舍可以迎福,因此,机关、团体和富裕的善男信女都在交通要道、十字路口和贸易市场附近,建起简易斋棚,用香蕉叶裹着一包包香喷喷的饭菜摆在案桌上,端出一杯杯汽水、果汁和奶茶,邀请过路的行人、穷人和乞丐们进餐。
夜幕降临,维莎迦节的庆祝活动进入高潮。成千上万的农民也从乡村赶到海滨城市、美丽的首都科伦坡,观看“多轮那”。“多轮那”是排楼的意思。这种排楼常用槟榔和棕榈树干架搭,高和宽都有十来米。排楼两面都糊上绘有本生经故事和佛陀说法的图片,还整齐地安上无数的彩灯,灯光一闪一灭地显示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迹。男女老少通宵不眠,尽情观赏矗立在市内和城郊的几十个巨大的“多轮那”。
维莎迦节的灯火更是令人神往。不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房顶上、屋檐下都布满了五彩缤纷的灯泡。贫民们也在自己的房前,点燃一排排的蜡烛和煤油灯,以指引佛陀的慧眼。夜至三更,天空的满月和地面的灯火交相辉映,把全城照耀得如同白昼。
有钱人家还在街道两旁搭起舞台,装上小白兔打鼓、公共汽车载客和大象游行等等木偶形象,伴上音乐,表演出一幕幕惟妙惟肖的木偶戏。
维莎迦节的庆祝活动常常持续一周之久。在这期间,佛教徒们奉守五戒,前往寺庙烧香拜佛,祈求消灾得福,并听僧侣讲经说法。邻居故里还用蒟酱叶包着烟丝、槟榔和石灰互相赠送,以增进友谊。政府官员发表讲话,向公民祝贺,并组织文艺团体巡回演出,与人民一起欢度节日。居住异地的亲朋好友还互相寄“维莎迦”明信片,表达节日的祝贺。


第7版()
专栏:

“世外桃源”列支敦士登
凡文
在上莱茵河东岸,夹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是风景如画的小国列支敦士登。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为种种经济难题困扰时,这个国家却得天独厚地不存在失业、罢工、通货膨胀和污染这些问题,可以算作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世外桃源”。
列支敦士登这个德文词的原意是“闪光的石头”,这是一个古老的奥地利贵族的名字。1700年,列支敦士登家族向一位破产的伯爵买下了瓦杜兹及其附近的土地以后,建立了列支敦士登公国。今天的佛朗西斯·约瑟夫二世是第十二代统治者。
列支敦士登面积只有160平方公里,不到北京的1%,其中60%是山地,人口只有2.6万人。这个国家缺乏资源,工业原料和70%的食物都靠进口。但是,它却是世界上工业最密集的国家,1979年平均每人收入三万瑞士法郎(约美金1.7万元),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收入最多的国家之一。
政治上安定、经济上稳定是这个小国致富的根本条件。它已经两百多年没有经受战争的蹂躏,从1868年以来就没有军队。全国只有37个警察和29个辅助警察。它的财政收入除来自出售邮票、旅游业外,还靠在列支敦士登注册的各国控股公司所缴纳的赋税。
列支敦士登本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以养牛、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只有一点纺织和陶瓷工业。现在列支敦士登已经成为某些精密技术产品的出口国,有些产品甚至处于垄断地位。如生产建造业用的构件联结设备的希尔蒂公司,制造假牙和牙科设备的依伏克勒—维凡顿联合公司,都在西欧、美、澳各国设有分厂。只有5,000人口的首都瓦杜兹还有其他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工厂。目前列支敦士登按人平均的出口额,为美国的20倍。各国控股公司每年缴纳的税款约占国家总收入的40%。
列支敦士登是著名的“邮票国”。列支敦士登的邮票印刷精美,品种繁多,每年邮票发行收入达1,200万美元,约占全国总收入10%。列支敦士登首都设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邮票博物馆”。
傍依阿尔卑斯山的列支敦士登还是个旅游胜地。这里没有飞机场、也没有摩天楼,但来欣赏列支敦士登秀丽的山光水色和古堡佳肴的游客络绎不绝。1979年来这里过夜的外国游客达7.3万人,从欧洲其他国家当天来回的短暂游客就更多了。从阿尔卑斯山脚到几千英尺高的山腰,修建了不少休养所和旅馆,供来登山和滑雪的国内外游客使用。自从1980年第13届冬季奥运会上列支敦士登的女选手汉尼·文策尔在山地滑雪比赛中获得两项冠军和一项亚军后,去冬今春这里的滑雪旅游业更是生意兴隆。
不久前,这个国家举行了一次全国公民投票,决定在首都兴建一所博物馆来陈列列支敦士登亲王家族收藏的部分艺术珍品。这些珍品向来收藏在亲王居住的那座14世纪的古堡里。放置这些艺术品的房屋,外面是12英尺厚的坚固石墙。这些艺术珍品包括达·芬奇、鲁本斯、伦勃朗等许多名家的画以及古代兵器等共几万件。据说这些名贵的珍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艺术收藏品之一,约值五亿美元。
在这个已经现代化的国家,妇女却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两个村庄是例外。近年来曾经提出过两次关于妇女选举权的动议,但都被议会否决了。男人们反对的理由很多。有的说这是传统。有的说是由于这个国家35%的人口是外国人,许多妇女嫁给了外国人,所以不能让她们过问政治。因而,尽管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里,占一半的人口还不能说是诸事都那么称心如意吧。(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精神失常者作品博物馆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历史的、民族的、艺术的、科技的……。但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精神失常者作品博物馆”,可能是只此一家,绝无仅有。
“精神失常者作品博物馆”,设在巴西国家精神病学中心里。这个中心设有“职业疗法实验室”。博物馆收藏的,就是在这个实验室进行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作品。24年来,它已收藏了数达九万件作品。其中有素描,有油画,有用石膏、陶瓷或其他材料制作的模型和雕塑。现在,它仍在持续不断地收到各种各样的展品。
让精神病患者进行艺术创作,是这个实验室把精神病治疗和艺术活动结合起来的一项大胆试验。这里为患者准备了优越的创作环境。在宽敞明亮的素描和油画室里,有钢琴和风琴。有人常在这里弹琴或唱歌,使病人能联想到艺术形象,进行创作。塑像则在另一处进行。
由治疗人员和博物馆科学研究部门的艺术家指导病人进行创作。博物馆的工作方法和环境布置,力求适合精神病患者的特点。例如,病人可以带着猫和狗到陈列室里。别的博物馆绝对禁止动物入内。但是研究人员认为,猫、狗能保持病人心情镇静,因此病人的猫、狗可以自由进出各个展览室。
从1974年以来,这个博物馆举办过30次展览会。在平时也经常有国内外的观众来参观。有的作品居然得到极高的评价。精神病患者拉法埃尔,在住院前是一位“学院派”画家,得病以后已有12年没有作画。住院后,有一天他又开始作画。他的作品,引起了轰动,有位评论家认为,正是由于他得了病,忘记了过去那个学派的绘画规则,因此,“他的想象力自由驰骋,表达了真实的自我。”他的作品,被说成可以同毕加索等现代画家“最富有感染力的作品相媲美”。
让精神病患者从事艺术活动,作为治疗,或许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但是,象某些评论家那样把精神病患者的作品看作是人类文明的稀世珍宝这一类评价,就未免太言过其实了。
文者(附图片)
图为该博物馆的中央陈列室


第7版()
专栏:

用卫星收集太阳能
面临着地下能源渐趋枯竭的危险,各国科学家纷纷研究各种代替能源,尤其对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资源给予特别重视。
太阳是取之不尽的自然能源,而且供应安全,不会污染。据科学家计算,如果将太阳一天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变成能源,按地球上人类目前的能源消耗率来计算,就够使用三年。但是,阳光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时已大大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光有三分之一被反射回空间。在大气层以上的空间接收太阳能,则比地球上接收的太阳能要大四倍多。一些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太阳能动力卫星。能翱翔在大气层以上的空间,距离地面大约三万五千公里。它上面的巨大太阳能收集器能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再把电转换成微波束发回地面。地面接收站通过巨型天线,则把动力卫星上送回地球的微波重新转换成电。
这并不是幻想。按照人们今天已经掌握的空间技术,建造收集从2,500至10,000兆瓦电力的各种规模的动力卫星是有可能的。当然目前太阳能电池所用的原料硅,把太阳能转换成电的转换率只是12%,还需要继续提高太阳能收集器的功能。此外,巨大的动力卫星需要分成部件送到太空进行组装。卫星安装好后,还需要定期保养和检修。这就要求有一种能够往返于地球和太空的运输工具。它用火箭发射到空间,又能象飞机一样返回地面。现在航天飞机的试验成功,科学家们预见,本世纪末有可能通过航天飞机将第一个动力卫星送入轨道,为人类带来取用不竭的太阳能源。
郝敬东


第7版()
专栏:

珍贵的“袋狼”
澳大利亚的袋鼠世人皆知。但是澳大利亚还有一种“袋狼”,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叫“袋狼”,是因为雌狼腹下生有一个育袋,长着三、四对乳头,可哺育四至六只幼仔。它的头部长得象狼,其实它与狼没有多大共同之处,身长约六十厘米,细长的尾巴就有二十厘米多。毛细长有光泽,呈赤褐色,全身有白色横纹,尾部有白色环纹,腹侧和四肢内侧呈浅黄色,从背部和四肢看,又很象猫,所以又有“袋猫”、“袋虎”之称。
早就在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生活的“袋狼”,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才被人们在一个岛上发现。
“袋狼”十分珍贵和稀有,长期以来,人们大肆捕捉,残存的“袋狼”已十分稀少了。
不久前两名澳大利亚巡警在德比市附近又看到了“袋狼”,这个佳音又给人们带来一线新的希望。
王荣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