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世界名城

  斯德哥尔摩剪影
斯德哥尔摩的景色象梦一般奇丽。这座世界著名的瑞典都城,既古老,又年轻;既典雅,又繁华;既喧嚣,又宁静。登上东郊高耸云天的电视塔,纵目四顾,苍翠的林木与粼粼波光相交织,金碧辉煌的宫殿与高插蓝天的城堡尖塔相衬映,发人思古幽情的中世纪狭窄街道,与明朗壮观的现代化摩天大楼遥相呼应……
水上城
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水上城市。它位于波罗的海海湾之滨,由十几个岛屿和半岛组成。岛与岛之间由数十座桥梁相连接。它东濒岛屿星罗棋布的海湾,西接百里汪洋的梅拉伦湖。人们驱车穿过斯德哥尔摩市区,不时总会看到泱泱绿水。在明亮的北欧夏天夜晚,站在西大桥上眺望,一道蓝光闪烁的漫长湖水向西深入瑞典中部腹地。湖水向东分成几支,流经市区,注入碧海。
人们说,这座景色美丽的水城堪与名扬世界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媲美。这里的人们自豪地称他们的城市是“北方威尼斯”。
和平城
在斯德哥尔摩一座教堂前的广场上,人们坐在长椅上悠闲地向鸽群撒面包渣。鸽子互相追逐着,纷纷飞起降落。这是斯德哥尔摩很有象征意义的一个小景。
人们常说,只有饱尝战争苦难的人们,才懂得和平生活的可贵。这种议论是不够公正的。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未卷入,瑞典人民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和平生活。然而,瑞典人民酷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强烈情绪是世人共知的。
不论是过去的美国侵越战争还是今天的越南侵略柬埔寨,不论过去苏联侵捷还是今天入侵阿富汗,人们都从这座“和平之城”看到抗议的怒潮,听到愤怒的吼声。
在横贯市区南北的通衢大道——斯维亚路北端,人们看到的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这便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在地。该所建于1966年,它是为纪念瑞典和平生活150周年而建立的。它专门从事世界军备与裁军研究,每年出版的年鉴以大量事实对超级大国疯狂扩军备战予以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对动员世界反霸舆论起了积极的影响。
地下城
瑞典人民是居安思危的。战后,他们大兴地下防御工程。这个防御体系异常庞大,内有防空洞、档案库、军火库、兵工厂、发电站、仓库和医院等。南城医院的地下战备医院,据说是欧洲最大的地下医院。城市人防工程多建在深层岩洞里,结构坚固,具有防御核攻击的能力。大部分地下防御工程既有汽车路和人行道,又有电梯和楼梯与地面相通。防空洞平时作为地下停车场。市区里地下多层停车场很多,每个可容纳小汽车数百辆乃至上千辆。
出于战备需要,瑞典法律规定,每座新建楼房必须建有地下室。地下室平时作储藏室、停车场和商店,战时作临时防空洞。市区高楼群下设有许多地下商店。市中心赛格尔广场的地下商店更是联成一气,形成一个庞大的商场。那里昼夜灯火辉煌,光怪陆离,热闹异常。
地下铁道是斯德哥尔摩的大型地下工程之一。市区里的深层地铁从海底穿过,有的地铁站从地下得乘好几道很高的自动扶梯,才能回到地面上。地铁到了郊外便越出地面,变成通往各卫星城的郊区列车。
玉之瑕
就象碧玉有瑕,美丽的斯德哥尔摩也有它令人惋惜的侧面。它是国际上走私、贩毒、流氓、盗窃集团和恐怖组织活跃的中心之一。蒙面强盗抢劫银行和邮局案件也时有发生。至于凶杀、强奸、扒窃等犯罪活动就不消说了。青少年吸毒流行,据报道,全市有上万名吸毒者。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夜总会、性俱乐部和明妓暗娼。书店和报亭摆着诲淫诲盗的书刊和不堪入目的色情画片……
这一切,与这座城市美丽的风貌、和平的人民多么不协调!
瑞典人对治理首都自然环境污染十分重视,而对这种社会污染似乎还无能为力!


第7版()
专栏:

  叩响知识宝库的门环
  ——漫谈世界各国的百科全书事业
  贺江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人类的知识也在不断地增长。百科全书,就是涉及人类知识各个领域并且加以系统阐述的一种工具书。因此,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使世界各国的百科全书事业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百科全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百科全书发展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出版的百科全书(包括被看作是百科全书前身的古代编撰物),至少已有两千多种。全世界没有一家图书馆能将所有的百科全书收集齐全。如果收集在一起,也许需要二英里长的书架才能存放。可见,这些卷帙浩繁的百科巨著,为人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时代知识和历史遗产。
在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分类大纲以后,法国的“百科全书派”领袖狄德罗(上图)以此为依据,于1751年开始在巴黎主编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是在同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进行斗争中诞生的,在世界百科全书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把狄德罗尊为近代百科全书的鼻祖。
1768年开始出版的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狄德罗《百科全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进,以后各版又不断充实和发展,成为近代世界各国百科全书中连续印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它从1910年第11版起由英美两国合编。第15版(30卷)是目前的最新版本。仅这一版就经过十年酝酿、五年撰写,才告完成,除130个国家的知名学者参加执笔外,还有400名编辑人员。全部过程耗费3,200万美元。此外,每年还发行一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年鉴》,以补全书之不足。
美国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美利坚百科全书》于1829年问世。据称,这部百科全书最初出的几版,也是克服重重困难才获成功的。《美利坚百科全书》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参考工具书。这部百科全书自出版以来逐年修订,并从1923年开始,逐年出版《美国年鉴》。
法国的《拉鲁斯大百科全书》享有世界声誉,自1865年至今已发行了十多版。它的装帧美观,形式活泼,在世界各国百科全书中独树一帜。法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挫折。他们的编辑工作,曾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直到战后才得以恢复。
欧美各国一般都很重视编辑本国的百科全书,许多国家都至少有一部优秀的百科全书,例如西班牙的《插图本欧美大百科全书》、意大利的《意大利科学、文学与艺术百科全书》、德国的《梅耶百科辞典》、加拿大的《加拿大百科全书》、波兰的《波兰大百科全书》、罗马尼亚的《罗马尼亚百科辞典》,以及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等。
诚然,在中国和日本等东方著名的文明古国,自古就有编纂“类书”的传统,但“类书”毕竟还不是真正的“百科全书”。东邻日本开始编辑出版近代百科全书,还是进入明治时期以后的事情。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各种百科全书相继出现。不过,日本百科全书事业的真正繁荣,还是在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出现新的发展以后才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日本出版的综合性百科全书至少已达十八种之多,其中平凡社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讲谈社的《讲谈社大百科事典》等,都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日本的百科全书事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目前,全世界出版综合性百科全书的国家已达五十多个。一个国家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百科全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面貌。现在,我国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工作已经起步。它将对世界各国的百科全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第7版()
专栏:

  非腊特——希望之河
  姚匡乙
世界著名的河流幼发拉底河源出土耳其。它在土耳其境内的部分称非腊特河。非腊特河有东、北两源。北源出自土耳其东部重镇埃尔佐鲁姆以北的洼地,称卡腊苏河。东源在凡湖和阿勒山之间的崇山峻岭,称木腊特河。两河在克班附近汇合后,穿山越岭,滚滚南下。
非腊特河两岸景色奇特,变幻不一。它的北端和东端有着广阔的盆地和深邃的湖泊。南端由于与东罗托斯山脉纵横交错,河水深切入地,形成许多峡谷。土耳其西部的爱琴地区,北部的黑海沿岸,南部的安塔里区,景色也很秀美,但是人们在赞叹之余,总嫌它们平淡了些,有些做作,缺少雄奇和突兀。非腊特河却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你看,它时而象一把利剑,劈开重峦迭嶂,奔腾在高峻的峡谷之中;时而又徜徉在平原洼地之间,悠闲自得,低声吟唱。它既显得豪放粗犷,又不乏纤巧和娴静。
木腊特河的东部源头阿勒山,别是一番景色。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为火山锥,是土耳其最高峰。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山腰间挂满冰川,犹如条条银龙,腾空而下。按《圣经》的说法,远古时代,诺亚乘坐方舟,躲避洪水,经过长时间的航行,最后在这里放出鸽子。鸽子口衔鲜橄榄枝飞回,诺亚知道地上洪水退尽,于是停舟登陆。大阿勒山就是诺亚方舟停泊的地方。由于这个传说,使不少后人纷至沓来,企图寻找方舟的残骸,结果当然是空手而归。
非腊特河流域,水草丰美,是土耳其主要的畜产区。居民多数放养马、牛和绵羊。这里的牧民被称为“山地土耳其人”,其中不少人至今依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放牧时他们身穿厚毡做的长袍。袍长过膝、无袖,双肩向上高耸,远远望去,犹如身穿战袍的古代武士(见右图)。这种长袍对抵御山区的寒冷气候十分适用。
“山地土耳其人”尚武善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白天举行赛马或摔跤;夜晚,男男女女集在一起,身穿色彩绚丽的民族服装,手托点燃蜡烛的木盘,和着“萨兹”琴和唢呐的欢快节拍,跳《蜡烛舞》。《蜡烛舞》生活气息浓郁,表达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在土耳其闻名遐迩,也是土耳其国家民间歌舞团演出的传统节目之一。
在非腊特河北源附近埃尔佐鲁姆东北十公里的托普山上,耸立着一座阿齐齐耶烈士纪念碑。这是为纪念1877年10月27日反抗沙俄侵略者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修建的。它由三根巨大的方形石柱组成,石柱下粗上细,宛如三柄长剑直刺青天。底座上镶嵌着一块铜牌,上面写着:“年轻的姑娘,年老的男人和妇女,为了维护自己的贞操和土耳其民族的荣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永远活在土耳其人民的心中。”底座还刻有一组浮雕:一群土耳其士兵用刺刀直捅俄国士兵的头颅,姑娘们用铡刀愤怒地向俄国士兵砍去。它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土耳其人民抗击沙俄侵略军的英勇场面。纪念碑后,长眠着土耳其抗俄女英雄哈顿。1877年土俄战争中,哈顿曾只身同几名沙俄侵略军搏斗,表现了土耳其妇女的英雄气概,她被誉为土耳其之母。
人们赞美非腊特河,不仅在于它的景色,还因为它是一条希望之河,(非腊特河的东源木腊特河,意即希望之河)。非腊特河水利资源丰富,特别是南段,水流湍急,年平均流量为635秒立方米。多年来,土耳其人民盼望能用非腊特河水发电,为祖国的千家万户造福。今天,这一夙愿已经实现。1974年9月,非腊特河上建成了第一座水库——克班水库。这座水库面积为687平方公里,蓄水300亿立方米,年发电量为55亿度。此外,距克班水库16公里处,正在修建卡腊卡亚水库。第三座大水库——阿塔图尔克水库也将动工。
根据土耳其政府制定的“非腊特河下游开发规划”,还将修筑另外几座水库,并对非腊特河进行灌溉、渔业、航运、旅游、林业以及气候调节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这一规划一旦实现,不难想象,不仅非腊特河流域的面貌将大为改观,而且将大大推动整个土耳其经济的发展。那时,人们不仅可以用上非腊特河廉价的电力,吃上那里鲜美的鱼虾,还可以乘船到幼发拉底河直下波斯湾。
日夜流淌着的非腊特河真正是土耳其人民的希望。(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瑞典的仲夏节
  谈金铠
仲夏节是瑞典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它本来是一种宗教性的节日,为了纪念《圣经》里的人物施洗者约翰的生日。演变到今天,它已经成为瑞典规模最大和最有群众性的民间节日之一,它的活动内容已几乎与宗教没有多少联系了。
在每年六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之间的星期五和星期六,开始了仲夏节的活动。人们在下午集聚在村里的空地上,空地当中树立一根十字形的柱子,上面缠满了花和叶,还挂着两个大花环。彩柱附近,是几位身着民族服装的音乐家,用手风琴和小提琴演奏民间舞曲。他们身穿带有条纹的背心,马裤的膝盖处饰有缨穗。有的人还佩带上小铃铛。
全村男女老少绕着彩柱,拉成一层层的圆圈,随着欢快乐曲跳起了民间舞蹈。有一种民间舞蹈名叫《小青蛙》,跳舞的人要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和呱呱的叫声,非常活泼逗人。还举行拔河比赛和整个身子套在大麻袋里赛跑等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直到傍晚,还有许多人在各处继续跳优美的民间舞蹈,乐曲声在村村镇镇的上空回荡不止。
过去和现在的仲夏节都为年青人找寻伴侣提供了好机会。按照传统,未婚少女要在仲夏节前夕到田野或森林里采摘七种不同的花,睡觉时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据说,这样她就会梦见自己理想的丈夫。
由于瑞典的地理位置靠近北极,仲夏节前后是一年里阳光最充足的时候,白天也最长。瑞典的最北部二十四小时都有太阳,中部和南部地区也要到晚上十点钟才算是黄昏。瑞典人民热爱给生活带来生命、活力和温暖的阳光,也爱充满诗意的仲夏节。(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柬埔寨游击战士胜利归来〔木刻〕 江敉


第7版()
专栏:域外杂谈

  美国的小杂院
  象光
所谓“小杂院”,顾名思义,就是指由各色人等杂居一处的小院落,与通常所说的“大杂院”似乎并无不同。不过,美国的小杂院与一般的大杂院不一样。它不仅坐落在景色宜人的郊区,而且房舍式样新颖别致,还带有幽静的小花园。其实,这种小杂院本来都是独门独户的高级别墅,由于种种原因,独门独户的别墅变成了小杂院。从这个演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窥见美国社会的一个侧面。
在美国,随着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城市里的公害日益严重,人们希望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一般说来,美国的年轻人在结婚之初只能在城市里租一套公寓住房。但他们向往的,是将来有钱时能在郊区购买一幢花园洋房。这在过去还是可能实现的。可是,这些年来由于通货膨胀,房价、地价急剧上升,再加上美国当局为了保持环境的平衡,对在郊区建房又作了种种限制,购买郊区住宅就变得困难起来。而那些在郊区已经拥有住宅的家庭,因子女长大离家独立生活,或因其它原因人口减少,原来的住宅就显得过于宽敞。在能源危机的冲击下,有些家庭感到难于负担整幢住宅以及草坪花园的维持费用,因而宁愿出卖或出租多余的房屋。于是由一些素昧平生的人合住一幢住宅的小杂院便应运而生。
不过,这种小杂院并非简单地由一些人合住一幢住宅,他们还过着共同的生活。大家共用一个餐厅、厨房和起居室,所需食品也一起购买,室内的家具、电视机以及各种家用电器设备等也都共同享用,看上去很象一个普通的家庭。因此美国报刊把它称作“公社”。当然,这个“家庭”的一切开支,包括水、电、煤气、电话等费用得由大家分摊。
小杂院的形成,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还同美国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那个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至上的社会里,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把婚姻、家庭视为个性发展的障碍,离婚率不断上升和家庭的成批解体已成为美国一大社会问题。1972年独身户在全美家庭总户数中占18.2%,1980年又上升到22.2%。独身户的增加,也为小杂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独身户中,既有抱独身主义不愿成家的,也有被丈夫抛弃的妇女,还有被父母遗弃的子女以及无依无靠的老人。这种因婚姻破裂、家庭解体而独身生活的人为了摆脱孤独的苦闷,寻求一点生活乐趣,便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共同生活的“家庭”。
现在,小杂院愈来愈多,美国报刊预测,这种小杂院将有更大的发展。有的社会学家甚至认为,小杂院可能成为美国八十年代的一种生活方式。果真如此的话,这是否可以称为“新的美国生活方式”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