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弗里敦巡礼
赵永和 周善明
在塞拉利昂西部沿海,牛角形的塞拉利昂半岛伸向烟波浩瀚的大西洋,犹如一头雄狮踞守着塞拉利昂的门户。首都弗里敦就坐落在这个半岛北部的台地上。它在罗克尔河河口的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之一。
弗里敦意为“自由城”。1792年,英国为安置奴隶和建立殖民地,从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把一千多名获释的黑奴,即所谓“自由”黑人运至此地,并建立起居民点,定名为弗里敦。至今在该城华莱士大街西端还保存着一座称作“奴隶门”的铁栅栏门,当时重获“自由”的黑奴就是通过此门踏上弗里敦这块土地的,它是殖民历史的见证。随着奴隶贸易的废止,成千上万的“自由”民陆续来此定居,弗里敦不断扩大。1914年修建铁路后弗里敦迅猛发展起来,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
独立初期,弗里敦人口只有12万左右,现已拥有50万人口。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环绕城市的群山终年郁郁葱葱,市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派热带滨海山城风光。
市中心矗立一棵已有500年历史的“木棉树”,树干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木棉树的北侧,有一座“木棉树大楼”,它几经沧桑,现已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着塞拉利昂历史上许多珍贵的文物和文献,同时展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雕刻艺术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泰姆奈族首领巴伊·布雷的雕像。他是塞拉利昂历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白色古城堡式的总统府坐落在“木棉树”的东侧,它原名为桑顿堡,曾是英国的总督府。登上总统府对面的塔山之巅,壮丽的议会大厦就展现在眼前。在这儿极目远眺,大半个城市尽收眼底。从塔山来到位于城南部和西部的行政区,这里街道整齐洁净,现代欧洲式的政府大厦和市政办公厅,以及维多利亚式的法院大楼和圣·查尔斯教堂等建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向西,有一座由我国援建的、可容纳三万观众的圆形综合露天体育场,名叫西亚卡·史蒂文斯体育场,它是中塞友谊的象征。
从市中心向西南行驶一刻钟,就来到长达两公里的银白色的拉姆莱海滩。它背靠着绿色山峦,岸边耸立着一排排的椰子树,海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象在鼓掌欢迎游客的光临。这里海水宁静,阳光充足,是海水浴和阳光浴的理想场所,已成为塞拉利昂的休养和旅游胜地。弗里敦有“西非雅典”的美称。
为了迎接第17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在弗里敦召开,1979年塞拉利昂政府在弗里敦市西部建设了由60栋小别墅组成的非统村,和一座拥有600个座位的非统中心大厦。塞拉利昂全国唯一的最高学府——福拉湾学院坐落在城东南奥里沃尔山上,环境清幽恬静,已有154年的历史。
商业区主要位于市中心北部苏苏湾和福尔肯布里奇角一带,这里的建筑以欧洲风格为主,银行、保险公司、现代化的百货商店、钻石和珠宝店铺鳞次栉比。弗里敦工业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城东北港口区。目前已拥有炼油、面粉、棕榈油、鱼类加工、化工等十余座规模较大的工厂。另外,市中心还设有钻石加工厂,各种粗糙的矿石在这里被加工成五光十色的宝石。
弗里敦港水深港阔,港口设备良好,有两个码头,七个泊位,可停泊30万吨巨型油轮,每年接纳1,300至1,600艘轮船。吞吐量约为125万吨,是塞拉利昂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附图片)
图为中国援建的坎比亚大桥


第7版()
专栏:

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求平衡的新情况
新华社记者综述
最近几个月来,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了暂时的供求平衡、油价平稳甚至下跌的现象。去年9月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战争以后,西方石油专家一再发出的1981年初将发生第三次“石油冲击”的警报并没有应验。
西方石油现货市场油价持续下跌,跌得比石油输出国组织官价还低
目前,鹿特丹、伦敦、纽约等石油现货市场的油价持续下跌,原油价格有的比去年12月中旬石油输出国组织巴厘会议规定的官价还低。据英国《石油经济学家》今年3月号报道,现货市场上阿拉伯原油从今年1月份的每桶38.5美元下降到2月份的36.5美元。非洲和北海轻质原油和低硫原油从1月底的39.4美元下降到2月份的38.4美元。有些原油商在现货市场上找不到买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一些成员国为争取买主,纷纷修改同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的合同,降低油价,削减或取消附加费。盛产优质原油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一向收取较高的附加费,现已同意减少或取消这种费。科威特石油部长2月间宣布,取消该国在官方油价基础上额外征收的5.5美元附加费。伊朗已同意按官价向英国、美国、日本的石油公司出售原油,每桶附加费只收60美分。3月9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透露,各大石油垄断公司现在兴高采烈,感到在石油市场上更有把握同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讨价还价了。
油价下跌的原因在于西方进口量下降、储油量激增和产油国的产量提高
国际市场出现暂时的供求平衡,其主要原因有四:西方世界的经济衰退导致石油进口量的普遍下降;西方世界拥有创纪录的石油储备;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产油国提高了原油产量;仍处于战争状态的伊拉克和伊朗,为了对付庞大的战费和国内经济的需要,急于恢复和增加石油出口。
去年,西方世界经济衰退,普遍减少了石油进口。国际能源机构21个成员国进口的原油比1979年减少7.5%。石油消耗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平均每天进口原油量从1979年680万桶下降到1980年的540万桶,到去年第四季度下降到480万桶。
西方世界采取节约用油措施,增加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也是石油进口减少的因素。去年冬天,西欧、北美比往年寒冷,原估计取暖用油会比往年多。但实际情况相反。由于采取了限制室内温度等措施,去年第四季度同前年同期比较,美国取暖用油减少了11%,西欧、日本也普遍下降。英国下降最多,达30.8%。美国石油消耗量去年全年下降6.6%,煤炭消费量增加了4%。
西方石油垄断公司和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1980年全年累计的石油库存量达60亿桶,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在西方国家石油消费量减少的同时,一些石油生产国的原油产量却增加了。海湾战争爆发后不久,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产量,从日产950万桶提高到1,030万桶,增加了80万桶。沙特阿拉伯尽管在中东,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上同美国有分歧,但由于它在美国和西欧有大量石油美元投资,加上国内需要增加外汇收入,至今仍保持着原油高产。去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墨西哥、英国和挪威的原油产量显著上升;苏联、美国的原油产量也有提高。此外,持续达半年之久的海湾战争,给两国带来了严重经济困难,双方都迫切需要出口原油、赚取外汇。据透露,伊拉克今年2月份每天经过陆地输油管出口原油56 万桶,伊朗通过波斯湾的哈格岛石油终点站每天出口原油100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面临新的情况,正在协调行动,准备采取对策
石油市场上出现暂时缓和现象,加剧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之间围绕油价和产量两个问题存在的矛盾和斗争。西方人士把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划分为两大派。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温和派,多年来一直主张根据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货币汇率的波动和经济增长率这三个因素按季度调整油价。以利比亚为首的鹰派主张按石油市场供求关系调整油价,供过于求,就减少石油产量,以保证油价上涨。目前,鹰派正要求温和派,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大幅度削减油产量。
据西方通讯社和报刊透露,为了解决分歧,协调行动,石油输出国组织六个成员国,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和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部长(大臣)今年2月中旬曾在日内瓦举行秘密会议;接着,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又于3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紧急会议。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统一行动,联合减产,或沙特阿拉伯独家大幅度减产,都会改变当前石油供求平衡的局面。
西方国家正以不安的心情密切注视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动向,关心着定于5月25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该组织第六十次部长级会议上将要作出的决策。


第7版()
专栏:

“文化大西洋主义”与法兰西民族文化
吴葆璋
在党派繁多,政见纷纭的法国,有一件事是朝野上下几乎异口同声地赞成的,那就是维护法兰西的民族文化。大选在即,各派政治力量,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毫无例外地要把这件事写进自己的竞选纲领。不久前,法国国民议会各党团一致通过了捍卫法兰西语言提案。在议会全体议员的敦促下,由政府总理亲自主持的法兰西语言最高委员会于年初制定了捍卫和发展法兰西语言的14项措施。与此同时,从去年开始的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的五年计划,也在波澜壮阔地推行。法国还把1980年宣布为“文化遗产年”,以加强维护各项民族文化事业,使之成为全体法国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法国人所以如此重视发展和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因为“文化大西洋主义”的泛滥,严重危害着法国的民族文化。
所谓“文化大西洋主义”,似乎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过,那意思用通俗的中国话说,就是有些人以为“外国的月亮比本国的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美国的文化,也凭借着强有力的经济优势大量涌入法国,无情地冲击着法兰西民族文化,以致于30年后的今天,一些知名的学者不得不惊呼:“文化大西洋主义已经影响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直至最高层”。
以语言为例,若干年来,外国语言特别是英语“入侵”法语的现象比比皆是。报刊杂志的文章里常常混入英语的词汇和句式,有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以能讲几句英语为荣。法国企业界在招聘启事中甚至提出这样的条件:“通晓英语,以美国口音为佳。”
为维护法语的纯洁,法兰西语言最高委员会受全体议员的委托所制定的14项措施强调:要改善本国语言的教学,把学生掌握本国语言文字的技能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第一条标准;要检查法国国内使用法语的情况,成立专门机构,帮助报刊、电台、电视台正确使用本国的语言文字;组织专门家用新的语汇丰富法兰西语言,以期反映日新月异的生活现实。
去年,法国围绕中小学的历史课开设问题还发生过一场争论。原来,自1969年以后,作为中小学必修的法国历史课,悄悄地从教学计划中消失了。在小学校里,历史课同地理、写作等课程一起并入了“启蒙教育活动”之中。所谓“启蒙教育”,是指只要学生听课,不留作业、也不考试的课程。去年3月,法国全国历史教员协会在一次座谈会上就此问题公开发难,一些有声望的议员也纷纷拍案而起,致使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后来法国教育部重新规定:从今年开学起,中小学恢复每周两节的历史课教学,并且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要求。
法国在文化事业方面奉行一种相当灵活的政策,使各种流派、风格、艺术形式都有一席立足之地。但是,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在“文化大西洋主义”的影响下,法国的一个制片商为了追求利润,曾摄制了著名的色情影片《爱曼妞》。这部影片曾在西方其他国家广泛发行,但在法国却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看来,曾经创造过灿烂文化的法兰西民族,积极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的种种努力,是不会由于政治变迁半途而废的。


第7版()
专栏:

非洲难民问题日益严重
近年来,非洲国家的难民问题日益严重。据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的统计,1979年非洲的难民约有350万,1980年底增加到500万,占世界难民的将近一半。这些难民大多数分布在非洲之角、南部非洲和东非各国,以及苏丹、扎伊尔、喀麦隆和阿尔及利亚等国。仅在索马里,来自欧加登和其它地区的难民就约占索马里人口的四分之一。
非洲难民多、分布广,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有的是殖民主义、种族歧视残酷迫害造成的;有的是外来势力对非洲干涉、扩张和渗透造成的动乱引起的;有的是因某些国家的专制独裁统治,也驱使许多不堪蹂躏的老百姓逃亡国外。
为解决非洲国家的难民问题,非洲统一组织和一些非洲国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救济措施。许多国际组织、团体和国家对非洲难民也给予了各种救济和援助。不久前我国政府已宣布向非洲难民提供100万美元的援助。但是,提供各种形式的救济,只是解决非洲难民问题的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尽早结束非洲大陆残存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制止一切形式的外来干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洲难民问题。(杰)(附图片)
流落在索马里一个难民营中的埃塞俄比亚小难民。(新华社发)
医生在给索马里难民治病。
喀麦隆北部一个难民营里的乍得难民正在等待取水。(新华社发)
乌干达一个难民营中的难民,正陷于饥饿中,等待救济。
(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

苏联开发西伯利亚的战略意图
史宗星
西伯利亚天寒地冻,是个荒凉冷漠、人迹罕至的地方。不过,它的自然资源蕴藏量相当丰富,近年来已变成苏联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由于资源的开发和横贯西伯利亚第二条铁路的建设,今天,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来看,西伯利亚已经成为苏联的战略要地。
过去,主要是六十年代中期以前,苏联西部地区既是能源消费中心,也是主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但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西部的石油生产越过了高峰,开始逐年下降,甚至连本地区的需要也无法保证。于是,新开发的西伯利亚油田(亦称秋明油田)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了。1970年,西伯利亚生产石油3,100万吨,1974年则突破一亿吨大关,达到11,600多万吨,不仅一跃而成为全苏最大的油田,而且使苏联石油产量从此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到1980年,西伯利亚石油产量,占全苏石油产量的50%以上,天然气和煤的产量也分别超过和接近全苏产量的三分之一。在1976—1980年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石油和天然气的全部增长额以及煤增长额的90%,是西伯利亚提供的。正如苏联《真理报》所说,“今日的苏联经济要是没有秋明,那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现在秋明油田的生产已达顶峰,它的产量将会徘徊不前,然后逐步下降。因此,苏联现在计划大力开发西伯利亚天然气,以弥补石油的欠缺。眼下,苏联正在同西欧一些国家谈判铺设亚马尔半岛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西伯利亚虽然地下埋藏着不少资源,但是,由于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极为恶劣,苏联在开发中遇有许多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这样,苏联便抓住西方极其缺乏能源的弱点,以西伯利亚资源为诱饵,竭力拉它们搞“经济合作”和“共同开发”。苏联无非是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捞取开发西伯利亚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二是造成西欧、日本对苏联能源的某种依赖,离间它们同美国的关系,在政治上谋取好处,这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由亚马尔半岛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全长达五千公里,预计由西欧国家出资100—150亿美元。待管道建成后,苏联将每年向西欧提供40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天然气。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届时,苏联天然气在整个西欧天然气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9%提高到25%,在西德、法国和意大利将达到30%,在奥地利则高达70%。对此西方许多人感到优虑。有的人说,这条管道是“套在西欧脖子上的一条绳索”,将使西欧“更容易屈服于苏联的压力”。
日本也是应苏联要求“共同开发”西伯利亚的主要参加者。因为双方地理上相距很近,而且各有其利益所图。自1965年成立日苏经济委员会以来,两国已签订了开发西伯利亚煤田、石油、天然气和森林资源等一系列合作协定,由日本提供资金和技术,苏联则用上述资源加以偿还。
国际舆论界对苏联极力拉西欧、日本参加西伯利亚开发的做法和意图发表了不少看法。有的说,苏联是把西伯利亚的资源作为王牌在开展“资源外交”,或者干脆叫“天然气外交”。这种外交已经使苏联捞到巨大的经济实惠,至于它软化西方的抗苏立场,破坏西方反霸联合的政治企图,看来也许并不是一无所得的。
苏联加紧开发西伯利亚,除了经济上的需要而外,还因为西伯利亚在苏联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活动中,起着强大基地的作用。
现在,随着西伯利亚油田的开采和炼油厂的兴建,远东的陆、海、空军能够就近得到充足的油料供应。加上西伯利亚的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军备生产能力,减轻了远东军事力量对西部地区的依赖。据统计,目前苏联东部的坦克生产能力已占全苏的32%,飞机约占40%,舰艇约占四分之一,导弹武器也占一定数量。
此外,近几年,苏联还修建和扩建了太平洋沿岸的一些港口和海军基地,修建了铁路、公路、机场、仓库和其它军用设施。特别是贝阿铁路建成后,将使苏联取得通向太平洋的第二条通道。
由此可见,苏联大力开发西伯利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它在亚洲的军事战略地位,以便于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扩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