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教学·研究·推广
——访巴基斯坦的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
农业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研究和推广。研究有明确的目的,一是训练学生从事研究的能力,二是研究农业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把研究同改造农村联系起来,向农民推广和普及农业知识,为巴实现粮食自给贡献力量
在旁遮普平原的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是巴基斯坦主要高等学校之一。它的前身旁遮普农学院兼农研所,建于1909年,曾经是南亚地区一所著名的学院。1961年11月,以这个学院为基础,扩大成立了农业大学。1971年拉合尔畜牧学院也合并进来,改为该大学的兽医学院。农业大学从而成为巴基斯坦培养农业科技人材的一个重要中心。现有学生3,500人,其中有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约300人。记者不久前到这里采访,见到了大学副校长乔德里博士。根据有关法令,农业大学的校长、代校长分别由旁遮普省省督和省农业部长兼任,实际主持校务的领导人是副校长。巴基斯坦其它大学的领导体制也大体如此。挂在副校长办公室墙上的一张醒目的图表,展示了这所大学的教学系统和规模。全校共设有六个系和一个学院,即农业系、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学系、农业机械与技术系、畜牧系、兽医系、科学系,以及兽医学院,共有40个专业。各个院系和专业开设的课程有600种。全校共有教授23人,副教授56人,助理教授81人,讲师189人。
动物病理学教授艾尔范向我们介绍了该校的教学和科研情况。这所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三,即教学、研究和推广。研究工作的目的性很明确:一是训练学生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二是研究国内农业生产上急需解决的课题。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研究项目。近两年进行的研究项目有三百多项,大部分是学校自己提供研究经费,约三十项由校外其他机构提供研究资金。国际科学基金会也对个别项目提供资金。虽然各专业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但从整个大学的研究工作说来,侧重点放在培育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和牲畜疾病的防治等方面。
巴基斯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植物栽培和遗传学专业培育的LU—26小麦品种,是农业大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已获得省政府批准向农民推广种植。在合理种植和管理的条件下,这种小麦每英亩(合我国六市亩)产量可达一千三、四百公斤,还具有抗锈性强的优点。而目前巴基斯坦的小麦平均产量每英亩只有640公斤。对棉花、玉米、绿豆的新品种的研究,也颇有成绩。
巴基斯坦盛产水牛,黄牛的数量也不少。对牛病的防治工作是很受重视的。艾尔范教授对这个地区的一种牛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这种病最先发生在附近的德格纳拉河附近,因而定名为“德格纳拉病”。这种病发生在每年冬天水稻收割以后,得病的牛先是腿、耳后根、尾巴等部位红肿,不久即溃烂,最后站不起来,虽然一时不死,但成了废物。经过几年研究,发现这一带的稻草感染了一种病毒,牛得病是因为吃了这种稻草。这种牛病已流传了近50年,现在总算找到了原因。但防治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稻草又是牛的主要过冬饲料,现在只能建议农民把稻草晒干后再用以喂牛,以减轻其为害程度。
在几间旧房里栽培的蘑菇,已开始向个别旅馆试销,作为宾客的佳肴。据副校长乔德里博士在一篇文章中说,栽培和推广种植蘑菇,不仅帮助了农民增加收入,还打算推广到巴基斯坦北部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区。这所大学的研究工作同改造农村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所农业大学近年来开展了一项帮助一个农业地区发展的工作。这个地区离学校二十多英里,有37个村庄,12.5万多人,耕地二万四千多公顷。这项工作的开展,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接触农村的社会和生产实际,运用他们的科学知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农村中现实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以及有关问题,又进一步充实研究工作的内容。
大学为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通过广播、电视以及学校出版的两种刊物,向农民介绍知识和经验,介绍生产上的新问题。每年还举办一些训练班,为期一、两个星期至两个月甚至八、九个月,传授有关园艺、水果储藏、家禽饲养以及奶粉、黄油的制作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每年参加训练班的人数有二、三百人。
巴基斯坦人民正在努力争取粮食自给。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将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钟逢准


第7版()
专栏:阿尔及利亚通讯

纳米比亚一定要独立
4月16日至19日,在阿尔及尔举行了不结盟国家协调局关于纳米比亚问题的外长特别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会议于19日凌晨通过了最后公报和行动纲领。去年6月,联合国纳米比亚理事会曾在阿尔及尔举行特别会议,事隔将近一年,纳米比亚的独立仍然迟迟未能实现。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不结盟国家协调局举行外长特别会议,强烈谴责南非当局的侵略和压迫政策,号召不结盟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政治、道义、外交、经济和军事上给纳米比亚人民以进一步的援助,要求国际组织和各国对南非进行强制性制裁和全面禁运,以便加强纳米比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8年7月27日通过的决议,纳米比亚原定于1978年底实行独立。但是南非种族主义政权为扼杀纳米比亚独立进行了许多破坏活动。今年1月举行的日内瓦会议,就由于南非当局的破坏而遭到失败。与此同时,南非当局一方面继续对纳米比亚人民进行镇压,一方面扶植傀儡政权,打击民族主义力量。不仅如此,南非当局还对前线国家不断进行袭击,妄图阻止它们对纳米比亚人民的支持。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努乔马在会上严正指出,南非目前又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策划所谓议会选举,煽动纳米比亚人民自相残杀,阴谋把一场殖民战争转化为国内战争,借以达到继续控制纳米比亚的目的。
代表们在发言中,对西方五国在纳米比亚问题上的暧昧态度,也提出了批评。巴基斯坦代表指出,南非当局之所以猖狂,是由于得到在这一地区有经济利益者的支持。不少国家在发言中,要求西方国家向南非当局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遵守联合国的有关决议。
广大的不结盟国家把纳米比亚人民的斗争看作是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部分,因而给以充分的肯定和坚决的支持。阿尔及利亚外长叶海亚在开幕词中说,面对着南非的压迫和侵略政策,应该把我们的运动对南部非洲人民的声援的义务体现在具体措施和行动上。他强调指出,这次会议应当响应不结盟运动和非洲统一组织提出的对南非实行全面性强制制裁的要求。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代表也都提出,必须采取具体措施支持纳米比亚人民,并帮助处于斗争第一线的前线国家。
在阿尔及利亚外长叶海亚举行的招待会上,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坦博对记者说,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会议,进一步动员和发展了反对种族主义的力量。会议期间正值津巴布韦独立一周年,许多代表满怀信心地指出,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津巴布韦能够做到的,纳米比亚也一定能够做到。如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努乔马对记者所表示的,“我们象津巴布韦那样取得胜利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本报记者 柯月霖 张启常


第7版()
专栏:

伪善的诺言和露骨的行动
郭伟成
俄罗斯作家谢德林曾经写过一则关于鬣狗的著名寓言。据说,在动物学教科书上,被称作鬣狗的这种小动物的形象,“非但说不上残酷,而且没有一点狡猾、阴险的样子,反而有些和蔼可亲似的”;“它的眼睛困倦、湿润、目光和善,显然可以信任的样子。”而实际上,这种貌似善良的小动物却是很凶恶的。
在现实世界上,伪善而又心怀叵测的人较之这类动物还要可恶、狡黠得多。
例如,在七十年代,卡斯特罗曾经一再声称要同拉美各国友好相处,不再“输出革命”,保证不干涉别国内政,看起来确有些温良恭俭让的样子,于是有些人认为可以信任它的“和善了”。人们意欲同它重结秦晋之好。许多拉美国家在冻结或中断与古巴外交关系十多年之后,又纷纷同古巴复交了。当时,哥伦比亚积极参与促成美洲国家组织取消对古巴的集体制裁,恢复并发展了包括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全面外交关系。复交之初,哥伦比亚外长曾经充满信心地说,这是拉美冷战的“缓和”,“我们正在消除冷战”。
想不到,当人们越同古巴亲近的时候,卡斯特罗的动听的诺言消失了,而它磨刀霍霍的真相,终于又原形毕露。请看:他受命于莫斯科,向广袤的非洲大陆“输出革命”,派出上万雇佣军杀向非洲,招摇撞骗于赤道南北、红海沿岸。
在非洲的得手,大大鼓励了卡斯特罗政权,它以怨报德,来了一个“回马枪”,杀回拉丁美洲。口号自然还是“支援民族革命”,实际上是借此干涉别国内政,为莫斯科火中取栗。而正是那些早年想同古巴“亲近”“友好”的国家首当其冲。例如哥伦比亚就吃了苦头。古巴收容了曾在哥伦比亚绑架外交使节的一些人,对他们进行训练后,装备了武器,让他们潜回哥伦比亚活动。最近哥伦比亚政府捕获了这些古巴的“准别动队”,其成员供认他们在古巴受到军训;并说,古巴利用别国向拉美国家“叛乱者”提供武器与人员中转。尽管古巴否认,哥伦比亚还是宣布同古巴中断外交关系。
在委内瑞拉,人们发现古巴干着同样的勾当。很快,事情引起了连锁反应,古巴所干的见不得人的事一件件被揭露出来,在最近几周内,同古巴中断外交关系和减少合作的国家除上面几个国家外,还有哥斯达黎加、秘鲁和牙买加。玻利维亚《现状报》说:“已揭露的卡斯特罗对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干涉,变成了引起本地区不安的原因,这些后果可能在每个受害国家表现出来”。有句拉丁美洲的谚语说:种风者收获的是风暴。卡斯特罗政府遭到孤立也完全是自食恶果罢了!


第7版()
专栏:

古巴在拉美地区日益孤立
龚平
最近以来,古巴在拉丁美洲越来越孤立。拉美舆论指出,古巴和许多拉美国家之间虚弱的关系,“正在很快土崩瓦解”。据报道,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秘鲁和牙买加,分别同古巴政府“割断联系”,或“降低了合作的程度”。
哥伦比亚上个月决定中断同古巴的关系。据认为,这可能是拉美国家“孤立菲德尔·卡斯特罗政府的新时期的序曲”。委内瑞拉总统路易斯·埃雷拉·坎平斯在访问墨西哥时说,“现在,我们同古巴的关系非常冷”,双方已各自撤回了大使。哥斯达黎加外长贡萨洛·法西奥指责古巴在萨尔瓦多内战中援助游击队和邻国的政治暴力活动。由于古巴的干涉,巴拿马要求召开一次地区会议,考虑“全面修正”同哈瓦那的关系。厄瓜多尔《商报》指出,卡斯特罗政权正在被它的“不安的拉美邻国抛在加勒比海茫然漂泊”。
国际舆论指出,古巴在拉美的孤立是由它的干涉政策造成的。古巴支持萨尔瓦多游击队,又“通过游击队干涉其他国家”,甚至把干涉“转向本大陆以外”的地区。玻利维亚《现状报》最近说,“卡斯特罗对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干涉,变成了引起本地区不安的原因”。因此,如厄瓜多尔报纸所说,“拉丁美洲对古巴和它在整个半球的企图早有戒心”,而最近对古巴向萨尔瓦多游击队运送武器弹药,“增加了这种戒心”,使拉美国家“深感不安”。
引人注目的是,苏联支持古巴的干涉活动。拉美舆论指出,“古巴不是擅自行动的,也不是靠自己就有办法干这种事情的”,它是作为“典型的挑衅代理人”,“凭借外力”进行对别国的种种干涉勾当的;“如果没有苏联作为靠山,现在,卡斯特罗不可能训练游击队和向他们提供武器”。有的说,南美洲许多国家甚至干脆把卡斯特罗政府看成是苏联“在拉丁美洲渗透的一个工具”。
面对上述情况,拉美一些国家与古巴关系“变得冷淡”,而古巴却日益孤立,这就不难理解了。


第7版()
专栏:

突尼斯国内局势的新发展
丹林文裴
一年前,突尼斯发生了两件震动全国的大事。一是外部策划的袭击加夫萨事件,一是任职十年多的努伊拉总理因重病离职。在国家稳定有可能出现动荡的时刻,执政的社会主义宪政党主席、布尔吉巴总统,果断地决定恢复因持不同政见而被开除出宪政党的十名著名政界人士的党籍,任命教育部长穆罕默德·穆扎利为总理,并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调整过程,以消除“一·二六”事件(1978年1月26日,全国总罢工、罢课,遭到武装镇压)给国家造成的创伤。一年来,突尼斯政府通过政治开放、民主和宽容,促进了民族团结、安定与发展。
去年4月,穆扎利总理组织政府时,重新启用了因对处理“一·二六”事件有不同意见而辞职的前政府官员,吸收了社会民主运动等具有不同倾向的政界人士入阁,扩大了政府基础,为实现政治开放、促进国内和解创造了条件。
新政府执政后,大刀阔斧地进行行政改革,对政府和各级行政机关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组和调整,任命了一批新的官员;一些贪污、受贿、或因参与镇压“一·二六”事件引起民愤的官员被解除职务;议会也重新选举了正副议长和常设机构成员。与此同时,布尔吉巴总统分五批释放了全部政治犯和其他罪犯;政府还派出代表与工会、学联进行谈判协商,决定分别建立起各方均可接受的筹备召开工人总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学生代表大会的委员会,以便通过大会在民主选举基础上产生新的工会和学联的领导机构。政府还安排了因“一·二六”事件被解雇的工人的工作,允许被开除的学生复学。
在放宽新闻和言论自由方面,政府允许出版不受外国思潮影响、具有独立精神和民族特点的报刊。
由于布尔吉巴总统和政府采取了上述缓和矛盾的措施,加上各方的共同努力,目前突尼斯已形成了民族团结与和解的良好气氛。
在经济建设方面,近十年来,突尼斯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新政府继续采取比较切合实际的发展方针:强调发展农业,鼓励私人投资,注意发展中小型工业。同时,政府重视解决因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社会问题,作出关于工业非集中化的决定,鼓励发展内地工业,限制首都和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加强包括加夫萨在内的发展较差的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增设杰里德省,以开放沙漠绿洲、牧场和旅游。
政府还提高小麦、牛奶、橄榄油的收购价格,鼓励农业生产。去年5月,政府宣布职工(包括农业工人)工资普遍提高10%;规定农业工人在病残或退休后享受养老金的待遇。今年3月,政府又宣布冻结基本食品价格、公共交通费用;给各部门职工增加10—20第纳尔的工资并减免部分所得税,以保护人民的购买力。
为了扩大就业,减缓日益增长的失业和待业队伍的压力,政府一面努力吸收外资,创办新企业;一面设立专款扶持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和小行业的发展,鼓励在农业和手工业部门建立服务合作社,吸收青年就业。政府还决定凡25岁以下具有专业技术的青年,在就业后的头一年由国家支付一半的工资,以鼓励私人企业雇用毕业的学生。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率高,就业问题仍是政府面临的一大困难。
此外,石油产量下降,石油资源在消失,意味着突尼斯不久将由石油出口国变成进口能源的国家,政府不得不为此早作筹划,发展出口工业,增产粮食,减少进口,以弥补出口收入的下降。(附图片)
突尼斯的软木年产量约一万吨,居世界第七位,每年出口七千吨,可换取大量外汇。中国每年从突尼斯进口软木五十吨左右。图为中国客人在突尼斯一家软木厂参观。
新华社记者 刘作文摄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海上救生的充气滑梯
英国发明了一种新的疏散装置,不久将要安装在航行于大西洋之间的大型客轮上。这种海洋安全装置包括一个64英尺长的可充气的滑梯,在它的底部有一直径为24英尺的平台。如遇紧急情况,船上的乘客即可从甲板上通过两条斜道滑下到漂浮在海面的平台上(见左图)。疏散装置平时存放在一个200立方英尺的集装箱里,里面还装有八个分别可乘坐42人的救生筏。拉动集装箱的“紧急”操纵杆,安全装置六分钟内就可充满气,这样在30分钟内就能够疏散336人。 (屠)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用宇宙摄影编制地图
苏联科学家最近用宇宙摄影照片绘制了一幅标有地壳变化全貌和构造特征的新苏联地图。这幅地图还标明在苏联国土上的几十座环状构造,其形状如月球上的环形山。地球上的这种环状构造的边缘大多破坏了,所以只有从高空才能见到它们的形状。
图上还标有从各个方向穿过大陆的地壳深断层。其分布不仅对研究地球形成发展史的地球物理学家来说是重要的。而且还可以根据断层较准确地确定地震活动区,从而预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灭火毛毯
很久以来,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就已利用桉树皮和茶树皮的混合物来治疗烧伤了。现在,人们开始用这两种树皮的不同配料制成毛毯以救护火灾中罹难的居民。
这种毛毯的制法是将这两种树皮捣碎搅拌,然后制成凝胶体,将毛毯浸在这种凝胶体中用温火煮。当毛毯吸收的凝胶体的重量为毛毯自重的13倍时即可用来做灭火毯子了。
使用时,消防队员只要用“灭火毛毯”包住烧伤者就行了。因为凝胶体可以将火焰窒息,并且使遭难者的衣服浸满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使皮肤保持湿润状态。
为了避免伤口感染,这种灭火毛毯平时被装在一个无菌的套子里。 (贵兰)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变垃圾为能源
美国的垃圾居世界之首,每年垃圾达1.8亿吨,平均每人每年一吨。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每年垃圾达三千万吨,平均每三人每年近一吨。如何处理这么大量的垃圾,是个大问题。
在日本,各大城市都建了垃圾焚化炉,55%用于焚化,以焚化热气发电,不仅供应居民冬天使用热水,还供应温水游泳池,温室及养老院等设施所需能源。其它百分之三十几用于填海或作堆肥和饲料。
美国处理垃圾的方法是集中焚烧,并且已开始从焚烧中回收热量,即从垃圾中提取燃油或燃气。设在密尔沃基市的美国最大最新的垃圾处理工厂,一天能处理1,200吨垃圾,垃圾从放置到传送带到分离再生,只需一分钟二十秒。回收废品的成绩是,再生的报纸占2%,铁占6.2%,铝占1.5%,玻璃占6%,固体再生燃料占65%,其余的20%用于造地。
(立平)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从牧草中提炼蛋白
日本名古屋大学农学部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从紫苜蓿等牧草中成功地提炼出可供人食用的植物蛋白。
这个小组使用的方法叫作“热沉淀法”,先把牧草切碎,用榨汁机榨出汁来,然后加热,再用酒精洗净,除掉叶绿素和苦味,就可以提炼出白色粉末状蛋白。他们研制成的一套设备,加工一吨鲜牧草能生产三公斤蛋白,剩下的渣滓和叶绿素仍可用作饲料。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