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战后留华日本孤儿谈起
  赵安博
在中国长大的日本青年,为寻找亲属,在日本逗留十多天后,已经返回中国。经中国政府关怀和日本政府精心安排,据说47名战后留华孤儿中已有24人同阔别三十多年的亲人重逢。消息传来,中国朋友们感到分外喜悦,特向这些年轻人表示祝贺。
回想三十五、六年前,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加上苏联和各国人民的支援,日本侵略者终于无条件投降。1946年4月,我随部队从延安到达东北,在齐齐哈尔繁华的市区工作。我感到奇怪的是,街上日本人特别多,大多数人无所事事,少数人做些小买卖。好些妇女、儿童贫病交加,处境十分困难,都是靠民主政府救济度日。在这个关键时刻,向她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是那些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生活并不宽裕的中国平民。他们经过二、三十年,把这些日本孩子哺养成人,有的还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使他们找到职业,成家立业。日本孩子的中国养父养母的恩情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后来,不少人要求去日本寻找亲人,中国政府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心愿。这件事也足以说明,新中国人民对于其他民族是友好相处,深有情谊的。
回顾解放战争初期,我们党和政府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即使如此,我党自进入东北之日起,根据东北地区的特点,一开始就关心和重视团结日本的技术人员、专家和知识分子的工作,安置好日本侨民的生活。解放区的工矿企业、文教、卫生、后勤部门也广泛吸收日本人参加工作,给予同中国人一样的生活待遇。这些日本人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不少人立功受奖,得到表扬。在这里也不应该忘记在抗日战争年代参加我八路军、新四军的一大批日本朋友所作出的贡献。
到了1946年9月,经过我党的努力,有可能遣送日本人回国了。在9、10两个月,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地就遣送了将近20万日本人回国。我记得齐齐哈尔市和其他城市欢送日本人回国是很隆重的。由省、市负责人致欢送词,并且派工人、学生照料他们上火车。由于时间紧迫,还有一部分处在边缘地区的日本人来不及向大城市集中,仍然留在解放区。1949年7月,我们又遣送二千多日本人经大连回国。
1948年秋冬,辽沈战役结束,沈阳解放了。东北的形势已定,人民的生活有了改善,日本侨民的生活也安定了。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许多城市成立了日本人的组织,如消费合作社、诊疗所。有的地方也举办了日本人小学。重要节日,日侨还举行文艺联欢会、游园会。政府支持下的“民主新闻社”还出版了日文报纸、杂志和书刊。中国的党、政府和人民对于日本朋友的友好感情是始终一贯的。
这里,我想引用已故高崎达之助先生的几段文章,作为本文的结束。
1946年4月,高崎先生在长春第一次同我们的战士和干部接触,时间顶多一个月光景,可是他对我党、我军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
他在1953年出版的《满洲的完结》一书中指出:
“中共军队进城,街道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街上的军队分不出是军官和士兵。他们很年轻,穿的是粗布军装,胶皮鞋……纪律严明。他们的住处很分散,每天早晨练习唱革命歌……
这期间有个士兵说要一支自来水笔,给了他,他就老老实实地付了款。我想这个军队同其他军队大不相同”。
“5月14日,我同王新三一起到吉林去看房子,准备成立东北工业调查所。本来从长春到吉林只需两小时,可是那天坐在黑洞洞的货车车厢里,足足花了10个小时,才到吉林车站。已经是深夜,周围是漆黑的。
走进一间破旧的房子,是王新三的住所。楼上住的是他的夫人,我就住在楼下的客厅里。
“可是快到睡觉的时候,电灯早已熄灭,铺在地板上的草席已经被挖去,看样子根本不会有被子,不由人生起气来。我对一个士兵说了几句怪话。于是不久士兵给我拿来一条毛毯。看来毫无办法,只有用这条毛毯,熬过寒冷的夜晚。
第二天早晨,招呼我上楼去吃早饭。到了楼上,那是一间餐厅。我同王家一起吃早饭,有稀饭、有肉,还有油炸的早点,很好吃。这时候,王新三对我说:‘昨晚受冻了吧!说老实话,家里只有一条毛毯’在谈话中我才知道这条毛毯是他夫人盖的,怕我冷才借给我使用。大家都在患难之中,他却把毛毯让给我这个老年人。我知道之后,十分感动,心想这个姓王的了不起,中共的干部真正了不起。”
大家知道,高崎先生后来在政治方面以及经济方面多次同我国进行友好合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来我国访问时,经常喜欢谈论四十年代同我方相处的这一段因缘。正当中日双方有心人对于在战后留华孤儿寻找日本亲人表示关注的时候,我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历历往事。我相信,让更多的中日朋友知道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向日本人民所表达的深厚情谊,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日友好,是有深远意义的。


第7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卡拉奇港是怎样消灭船舶滞期的
  新华社记者 沈毓强 本报记者 钟逢准
最近我们先后到卡拉奇港去访问。负责运输的经理高兴地告诉我们,卡拉奇港现在终于消灭了船舶滞期,货轮到达外港后,12小时之内即可驶入港口卸货。这不仅节省了需要用外汇支付的巨额滞期费,并且提高了港口码头的使用率。卡拉奇港发言人说,这项成就使巴基斯坦仅在1980年就节省了一亿美元的滞期费。
货船滞期长,是卡拉奇港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濒临阿拉伯海的卡拉奇港是巴基斯坦唯一的深水港,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有95%以上是通过这个港口进行的。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时,卡拉奇港的年吞吐量约200万吨,随着巴基斯坦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七十年代初年吞吐量已增加到1,000万吨左右,到1979—1980年激增到近1,500万吨。在此期间,港口的效率虽然有所提高,设施有所增添,但远远不能适应吞吐量的增长速度,进港船只滞期长达15天至40天。前几年巴基斯坦每年要向外国商船缴付高达一亿美元的滞期费。据统计,巴基斯坦独立以来缴付的船舶滞期费的总额,足够修建几十个轮船泊位。
经过不断的努力,卡拉奇港消灭船舶滞期的工作,近年来取得显著的成果。1979年底,滞期缩短到二三天,1980年消灭了船舶滞期。
这些成果是如何取得的呢?据卡拉奇港的有关人士介绍,造成船舶滞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取得各有关方面的协作。为此,卡拉奇港事先就与将要来港装卸货物的船只联系,登记抵港日期,预作安排,并且规定所有靠岸船只节假日也必须全力装卸货物,不得减员或休息。同时,要求海关简化手续,增加人手,加速处理。港务当局并且注意做好与铁路和公路的联运工作,使商船卸下的货物能直接装上火车和卡车运走,或将火车和卡车运来的货物直接装船出口。
卡拉奇港进口的大宗货物中,化肥、水泥和麦子都是由政府经营的,近年来,这些货物占卡拉奇港进口总量的20—30%。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家后勤组”,负责及时将这些货物运离港口,送往全国各地。这个组织现在一天能出动卡车700辆,同时也充分利用火车。
对码头工人则实行了定额加奖励的办法。一个工人在一个班中搬运某种货物多少,都有一个最低定额,超过定额可以得到额外的报酬。这项措施加快了装卸货物的速度。
以前港口是卡拉奇全市最便宜的堆栈。现在规定存放在港口的货物,如不在规定期限内运走,将要缴纳罚款。这项措施也有助于及时清除存放在港口的货物,避免拥塞。
在我们访问时,见到卡拉奇港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各种车辆络绎不绝,吊车在不停地为商船装卸货物。其中,也有挂五星红旗的中国远洋货轮正在装载棉花,它是推进中巴友好和贸易关系的使者。沿码头向北走去,就可以看到四个新建的泊位正在进行扫尾工程。这些泊位吞吐货物的能力达每年100万吨,它们交付使用后将使港口的泊位总数增加到28个,这将使卡拉奇港每月能更好地接纳一百多艘船只进出港口。另外,与卡拉奇港有关的一座长约1,400英尺,宽96英尺的一座新桥以及码头火车站的改造等工程也即将全部竣工。可以预见,一旦这些工程在近期内投产后,具有悠久历史的卡拉奇港的面貌,更将焕然一新。


第7版()
专栏:

  孟加拉国重视发展科技事业
  云飞 通昌
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为发展国民经济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对于一个人口众多而自然资源不很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据1979年的统计,孟加拉国大约有三万名有学位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低一级的科技人员则有十多万人,各个大学和研究委员会下属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机构有五十多个。
为了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1976年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局,由齐亚·拉赫曼总统担任主席。这个局的任务是协调科研活动和科研政策。政府用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面的经费近年来大为增加,1973年到1978年是14,200万塔卡,而1978年至1980年三年的支出就增加到25,000万塔卡。1980年至1985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投资993,000万塔卡,占总计划支出的3.9%,或平均每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1%。政府认为,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到3%。因此,不久前公布的全国科学政策特别强调,科学技术方面的经费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
孟加拉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以免科技人员外流。为了普及科技知识,从1978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科学周,在科学周期间,各种教育、科学机构纷纷举办各种群众性的活动。
在科学研究方面成效显著、并且对国计民生发生重大影响的是水稻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孟加拉国是个农业国,主要种植水稻,是世界第三大水稻生产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部耕地的80%,约1,000万公顷。但是平均每年生产的稻谷却只有1,260万吨,而孟加拉国的人口是8,700万,因而短缺200万吨。长期依靠进口粮食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多年来孟加拉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耕地面积已经没有扩大的余地,可行的办法是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位于达卡附近的孟加拉国水稻研究所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培育和推广了15个高产水稻良种。为了有效地应用和推广科研成果,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训练和指导机构。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使用良种的面积是182万公顷,占全部水稻种植面积的18%,而其产量却占全部水稻产量的31%。由于推广良种,近几年来水稻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2%提高到2.5%。为了实现1985年即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实现粮食自给的目标,每年的增长率必须稳定在4.1%,为此就需要还有18%多一点的水稻田使用良种。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正在为此而努力。科研成果之花必将结出生产发展之果。


第7版()
专栏:

  非洲国家积极同旱灾和沙漠化作斗争
  赵永和 黄舍骄
1980年,非洲萨赫勒地区在经受1973年的特大旱灾后,再一次遭到干旱的袭击。该地区多数国家牲畜大批死亡,粮食大幅度减产,今年,塞内加尔缺粮40万吨,马里12万吨,上沃尔特10万吨,毛里塔尼亚六万吨。去年尼日尔粮食作物虽未减产,但因近几年持续干旱,大片牧场干枯。乍得战争更加剧了旱灾对乍得农业和畜牧业造成的恶果。
目前,萨赫勒地区的国家正在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植树造林,防止风沙蔓延,而且在这一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塞内加尔政府每年植树10,000公顷,争取实现全国30%的土地为森林所覆盖,还决定在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区营造一条长73公里,宽200米的绿色林带,以保护全国主要菜区不受风沙袭击。马里和尼日尔两国政府每年均动员和组织青年开展植树运动。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还大兴水利事业。马里正在尼日尔河中上游修建赛林盖水坝,待工程完工后,水坝蓄水可浇灌土地60,000公顷。塞内加尔政府制定了一项兴修水利事业的长期计划,预计到2020年,将修建13座水坝,可灌溉50万公顷的土地。马里、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开发塞内加尔河水力资源,计划在该河河口圣路易修建迪亚马水坝,该坝将阻止海水倒灌,确保塞内加尔河三角洲地区人畜和灌溉双季农田42,000公顷,最多时可灌溉十多万公顷;三国还计划在马里境内塞内加尔河支流巴奉河上兴建马南塔利水坝,去年已开始施工考察,水坝蓄水可灌溉三国共40万公顷的农田。尼日尔政府决定在靠近马里边界的蒂拉贝里地区修建康达吉水坝,水坝建成可浇灌14,000公顷的土地。尼日尔政府计划到1983年打井四千多口,今年2月起已开始在全国打1,000口井,还计划为各游牧部族修建1,000个饮水点。
在与旱灾和沙漠化作斗争过程中,萨赫勒地区的国家采取联合行动,于1973年成立了“萨赫勒国家抗旱委员会”,以协调各成员国在修建水坝、灌渠、勘探地下水以及营造防护林带等方面的行动和计划。(附图片)
非洲国家积极同旱灾和沙漠化作斗争。图为塞内加尔工人正在打井。


第7版()
专栏:国际书讯

  《明日世界》
美国五月花图书公司于去年秋季出版了一本科普读物《明日世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丰富的知识预测未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对未来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此书通俗易读,并附有大量插图,很适合于十二岁以上的少年儿童阅读。(科)(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书讯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的王国》
不丹情况一般很少人知道,去年,《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的王国》一书已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出版。此书较详细地记述了不丹王国自十三世纪以来的历史、宗教、语言及当地的风土人情。书内第一次披露早在十七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就来到这里,并在当时的宫廷中供职。(仲辉)


第7版()
专栏:国际书讯

  罗莎·卢森堡的信件
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罗莎·卢森堡诞辰110周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近出版的《工人运动史料》第一期中首次发表了卢森堡在1907年到1918年写的八封信。其中六封是写给罗茜·沃尔夫斯坦因(1912—1913年中央党校学生);两封是写给弗里特利希·威斯特迈耶(符腾堡德国左派代表)。通过这些文献,可以使读者对卢森堡革命一生的了解更加丰富。(融)


第7版()
专栏:国际书讯

  印度名著《舞台》出版
印度名著长篇小说《舞台》,最近由我国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舞台》是印度名作家普列姆·昌德的成名作。他有“东方高尔基”之称(去年11月,是他诞生一百周年)。《舞台》描写一个为正义与祖国尊严而献身的盲丐苏尔达斯。书中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印度社会的各种矛盾、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残酷统治、印度土邦王公贵族的狡诈和虚伪,以及印度人民波澜壮阔的反抗运动。这本书语言精炼,富有民族色彩。全书共五十四万多字。
(轩)


第7版()
专栏:国际书讯

最古老的世界地图册
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档案库里,人们发现了一本于一六五九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出版的、最古老的著名世界地图册。这本名为《顿开尔海洋地图册》,是唯一保存到现代的地图册珍本。
全书共有十九幅地图,记述了关于地球的知识,并介绍了三百多年前人类生活的状况。


第7版()
专栏:国际书讯

《万物之最》
英国著名幽默作家威廉·戴维斯主编的《万物之最》最近由伦敦韦登费尔德与尼科尔森出版社联合出版。
该书以生动的笔触列举了许多新奇而现实的问题。它涉及到文艺、政治、经济、法律、医学、工商企业、风土人情、娱乐、体育、动物、时装、旅游等广阔领域。知识性颇强、趣味性甚浓。(娣)


第7版()
专栏:英国通讯

  轰动伦敦的大众马拉松赛
  薛永兴
初春的伦敦,微风轻拂,细雨霏霏。一个佩戴着6805号标记的老人在长跑,他满头白发,精神抖擞。但见他一会儿速奔,一会儿慢跑,一会儿疾走,一会儿徐行。他的十七个孙儿和七个曾孙夹杂在排列大道两旁的成千上万观众中,为他喝采:“加油,爷爷!”“再努一把力,太爷!”
这就是3月29日在伦敦举行的一次群众性马拉松赛跑中的一个动人场面。
这天清晨,来自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千五百多名长跑爱好者,云集在伦敦东部著名的格林威治公园门口,参加在伦敦首次举行的大众马拉松赛跑。
参加这次体育盛会的有英国和世界著名的马拉松健将,也有初出茅庐的长跑新秀。在他们中间,有三百八十多名女运动员,有六十多名年逾花甲的老将。最年长的选手是今年78岁的鲍勃·怀斯曼,最年轻的运动员是15岁的克莱尔·西格。
上午九时正,一声炮响,比赛参加者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沿途上百万伦敦居民排列在跑道两侧,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长跑大军沿着风景如画的泰晤士河,象一条不见尽头的长龙,跨过雄伟的伦敦塔桥,越过享有盛名的议会广场。一直遥遥领先跑在队伍前面的是24岁的美国选手迪·比尔兹利和21岁的挪威选手因·西蒙森。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并肩前进。在到达终点不远时,两人更携起手来,共同冲过终线。这时,聚集在附近的10万名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和喝采声。他们的成绩都是2小时11分48秒,创造了英国1970年以来男子马拉松长跑的最佳成绩。
今年43岁的已有两个孩子的英国家庭妇女乔伊斯·史密斯荣获女子冠军,她用2小时29分56秒的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英国和英联邦纪录。
运动员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来自美国洛杉矶市的“世界上最快的侍者”罗杰·布巴恩。他一身侍者打扮,穿着背心,打着蝴蝶结,手持一只托盘,上边放一瓶开了口的矿泉水。他跑得又快又稳,滴水不洒,仅用3小时零6分就跑完了43.195公里的全程。
在这次比赛中,运动员们你追我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来自英国米德尔塞克斯的50岁盲人丹尼斯·穆尔和他的好朋友、54岁的沃利·斯科特两人手拉一根近一米长的绳子,几乎是肩并肩,步同步地跑出3小时55分钟的好成绩。穆尔在到达终点后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太高兴了!我成功了!”
家庭主妇和天真活泼的孩子冒雨伫立沿途给运动员们送水解渴。
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是老人怀斯曼。他深有感触地说,正是观众的鼓励使他增加了勇气和信心。
前奥运会冠军、本届伦敦马拉松赛的组织者克里斯·布拉谢尔说得好:这次马拉松赛是“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每一个跑完全程的人都是优胜者。(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