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追求·奋斗·理想
雷克
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沈雁冰同志,在他病危之际,为了表达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表达他对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坚贞的崇高信念,写信给中共中央,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读了沈雁冰同志临终前致中共中央的信,令人感动,又令人深思。这封仅仅几百字的信,向党袒露了一个革命者赤诚的心怀,印下了一个追求真理的共产主义者的光辉足迹。沈雁冰同志积多年的经验,亲自看到并领悟到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最富有生命力,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所以,他选择共产主义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作自己生命的最后归宿。这是何等远见卓识的抉择啊!我们每一个同志不是可以从沈雁冰同志的身上学习到坚持真理与进步,追求共产主义,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的许多高贵品质吗?
林彪、“四人帮”的十年浩劫,破坏了党的光荣传统,损害了党的光辉形象。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正在着手恢复党的传统和形象。但是,现在仍然有少数人奢谈什么“信仰危机”,流行着一种“看透”的说法。持这种看法的人,自以为什么都“看透”了,伟大的抑或渺小的,高尚的抑或卑微的,无限宝贵的抑或一钱不值的,好象统统被他们“看透”了,颇有点“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其实这种人的所谓看透,充其量是戴上了一副政治“盲公镜”,不辨美丑真伪。说穿了就是他们心中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理想,革命意志薄弱。这种“看透”同沈老那种不舍追求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是相去十万八千里的。如果真有什么“看透”的话,沈雁冰同志以他一生经历所见,看准了既定的目标,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看透”。即使我们的党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党出过王明、张国焘、林彪、“四人帮”这样的败类,但在沈老看来,我们国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中流砥柱,祖国的繁荣兴旺要靠它的领导,参加这个党、做其中一名忠诚战士是无限光荣的;终身按照党的要求,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非常愉快的。从这种认识出发,沈雁冰同志义无反顾、追随党的事业奋斗终生。这同李大钊预言“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鲁迅预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一样,才是透辟地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看到了人生的真正要义。
倘若要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能没有革命的精神,不能没有远大的理想。有些年轻同志在人生的旅程中还没有走多少步,就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并且由此把党的事业、共产主义的理想抛在脑后,在自己的心目中丢掉了信仰这根精神支柱,讲个人的“实惠”、“既得利益”,“向钱看”,营筑个人利益的“安乐窝”,这同许许多多革命的先烈相比,同沈雁冰同志等革命前辈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精神境界相比,显得何等狭隘低下,这种人难道不自惭形秽吗?
就说是个人的利益吧,沈雁冰同志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个人的名誉、地位是都具备了的。所谓个人的“实惠”,他不缺少。可是他却把这一切都看得很淡薄,而把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强的信念看做高于一切。如果要说思想解放,这才是真正的思想上的解放,从个人的狭小利益中解放出来,使自己具有一个共产党人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如果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者都能够象沈老一样,胸中点燃起永不熄灭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熊熊火焰,可以肯定,各种污浊将为之一扫,我们的党风将为之大转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也会日益兴旺发达。
一个人到底追求什么,一个人一生为什么而奋斗,愿我们的同志都能从沈雁冰同志身上得到应有的启发。


第8版()
专栏:剧评

看话剧《灵与肉》
卉茵
舞台上所呈现的,是大洋彼岸四十年代后期的社会现实。在那里,资本主宰着一切。青年拳王却利的遭际和命运,无可辩驳地启示我们,在那连人的肉体和灵魂都成了资本大亨手上的“交换价值”的社会里,一切并不象我们有些年轻人所想象的那么美妙。中央实验话剧院根据同名美国进步影片改编的话剧《灵与肉》(改编:刘树纲,导演:孙企英、文兴宇),其主题的严肃性正是寄寓于此的。它以活生生的舞台艺术形象,撕去了那笼罩在西方文明上的金灿灿的面纱,揭示了资本与人的本性之间不可调和的根本对立。今天西方世界基本的社会关系,依然是资本君临一切,它对人性的侵蚀,甚至有增无已。这出戏在我国舞台上演出,在当前,不仅具有认识价值,而且还给人以潜移默化的艺术美的陶冶。
其实,《灵与肉》所揭示的,只不过是拳坛丑闻这一有限的小小角落。然而,它却透视出具有自己独特社会内涵的普遍意义。剧中主人公却利,出于生活的煎迫,他得出了自己的生活信条:“我得有工作,我要挣钱”,“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成功”。他有着火一样旺盛的精力、热情、信心,铁一样的拳头,小老虎一般的竞技状态,但却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拳坛老板罗勃斯设下的圈套,无力挣脱罗勃斯以金钱对他的诱惑、腐蚀和奴役。却利从一个穷得买不起一副拳击手套的无名小卒,一跃而为蜚声拳坛的明星,其后又骤然陨落,走过的是一段铺满鲜花和荣誉,同时又是备受精神奴役的创伤的人生歧路。发生在拳王却利灵魂深处的庄严与丑恶的搏斗,人的尊严感与金钱的诱惑力之间的较量,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物质的富裕、享乐,同精神的贫困、苍白,就这样奇特而畸形地交织于却利一身。这正是那畸形的资本与人的对立的社会环境中的必然产物。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却利作为人的尊严感,正是在屈辱与幻灭中复苏的。却利的沉沦和觉醒,形象地证明了:“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灵与肉》中的女主人公碧姬的形象是具有独特的光彩和艺术魅力的。她家境贫寒,很早就离开了家,独自来到纽约以卖画谋生。她对却利真挚不渝的爱,还有她那凛然不可侵犯的人的尊严感,很自然地成为从歧途上召唤却利归来的一股无形的、也是无敌的精神力量。在却利飞黄腾达、忘乎所以之际,她曾痛彻心肺、绝情地回答却利说:“不,你不是拳王,罗勃斯才是拳王,他操纵一切。我不能嫁给你!我嫁给你等于嫁给——他!”这里,爱转化为恨,恨里又渗透着最赤热的爱。在最后那场由罗勃斯的金元魔杖所操纵的拳赛中,却利必须依从吩咐,假戏真做,故意输给另一名拳坛新星马洛。却利终于在最后一瞬间站立了起来,他打赢了,并自豪地回答罗勃斯说:“我向你的金钱挑战了,我自由了!”却利这破釜沉舟的最后一击,显示了一个真理:“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的灵魂!”对却利来说,更为有力得多的神奇之力,就是碧姬的爱,以及却利母亲的爱。
扮演碧姬的冯宪珍同志的艺术创造,是有独特艺术光彩的。饰演却利的年轻演员沙景昌同志,也是努力而尽职的,只是还缺少一些深度。
这出戏在舞台演出形式上,借鉴了电影的“多时空”结构,还尝试运用声、画对位的技巧,应当说,这是比较新颖的舞台艺术的突破。但与此同时,由于分切场景过多,该饱满的戏达不到艺术的饱和点,高潮戏也未能达到戏剧所必须的强烈性。
还想提到一笔:将某些外国优秀影片移植于舞台,作为开拓我们话剧艺术的视野,略备一格,固属顺理成章之事,但也不宜过多,倘若风靡起来,不也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状况吗?——或许这只是一种“杞忧”,那就姑妄言之吧!


第8版()
专栏:

迅速反映农村的新变化
——喜看话剧《赵钱孙李》
舒新
看了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赵钱孙李》,心里禁不住一阵喜悦。
一喜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威力无比。它使贫穷退避,富庶临门,广大农村或则面貌翻新,或则前景有盼,总之是红火的日子就在前头。
二喜农村建设四化的能人辈出。老一辈摆脱了左倾路线的种种束缚,焕发出聪明才智;新一代敢作敢为,有理想,讲科学,是一支强大生力军。群情振奋,龙腾虎跃,显示了中华民族中兴的勃勃生机。
三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关注农村,关注农民,摸准了时代的脉搏,吸收了新生活的营养,及时反映了农村现实生活的新变化,为当前的话剧创作提供了可喜的新收获。
不是有人在现状面前唉声叹气感到没有多大希望吗?请看看这个话剧。不是有人说农村题材,特别是农村现实题材不好写、没有吸引力吗?也请看看这个话剧。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着一场由穷变富的巨大变化。话剧《赵钱孙李》以活泼欢快的情节,生动地反映了这个变化。象剧中所描写的那个生产队,尽管是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富庶地区,但在左倾路线的摧残下,大多数社员仍过着粮不够吃,钱不够花的艰难生活。那个浑身是本领的钱光荣,甚至住着一间四面来风的破草房,除了床上一条被,几乎是家徒四壁……但曾几何时,当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与经济政策之后,这一切都变成了历史的遗迹!当然,这要通过一场斗争。象大队长李万乐,以及那个没有出场的公社杨书记这些人,或是出于私心权欲,或是由于思想僵化,会自觉不自觉地出来反对。但是,富裕驱逐穷困,幸福取代悲伤,毕竟是顺应民意,合乎时代潮流的事,到头来,象李万乐这样的人也会被感化的。《赵钱孙李》的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反映这场斗争时,十分恰当地赋予了它喜剧的形式,他们不追求尖锐激烈的冲突,没有布置曲折的情节和太多的戏剧悬念,而是从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中,渲染出这场斗争伴随着的活泼欢快气氛,让人们在呵呵的笑声中,去对比善恶,领悟正确与错误,与昨天告别。这是一部真实地反映了农村近年来发生的新变化的好喜剧,是一曲喜庆广大农民寻找到一条富裕之路的欢歌!
据四川来的同志讲,这出戏在农村得到农民的好评。省里许多专区剧团把它移植过去,有的改用方言演出,更是受到欢迎。它的成功,说明话剧反映农村现实题材大有可为。这几年来话剧创作比较繁荣,但遗憾的是,写农民、为农民而写的戏实在太少。有的同志说,农村题材的戏现在是“作者不肯写,演员不肯演,观众不肯看”。这对我们这个农民占十分之八的国家来说,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事。不改变这种状态,文艺工作者是应该感到内心有愧的。当然,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十年浩劫切断了许多文艺工作者与农村的联系,而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又极大,使他们对农村现实生活感到不易捉摸,此其一;担心政策多变,作品不能永恒,此其二。但认为农村题材的作品观众不多,不易叫得响,因而不太热心,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赵钱孙李》剧组的同志们不是这样,他们心想着农民,努力深入到农村中去,写农民的悲欢,为农民而写。他们的成功说明,只要真正是从生活出发去描写人物的命运,而不是去图解政策,艺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质量,观众是会欢迎的。
(附图片)
《赵钱孙李》剧照:在欢乐的气氛中,钱光荣和李二娘结为夫妇。
本报记者 沈进 摄


第8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茅盾的小说《锻炼》和《茅盾文艺评论集》将出版
△ 《锻炼》是伟大的革命作家茅盾同志生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本书通过上海一民族资本工业——国华机器厂往内地迁移和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事抗日救亡工作等情节,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八·一三事变”以后,上海的工人、民族资本家、知识分子、青年和国民党特务在抗战中的不同态度。作者原拟以五部连贯的长篇小说创作,对“从抗战开始至‘惨胜’前后的八年中的”重大社会现实,“作个全面的描写”,但后来党安排他回到北京,建国后他又长期担任文化领导工作,因此中途辍笔,这部抗战史诗性的宏篇巨制只完成了第一部,即《锻炼》。出版前作者为它作了序。这本书最近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 茅盾同志的文艺评论集近期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辑了作者生前写的八十七篇论文,计有原《鼓吹集》、《鼓吹续集》中的三十七篇,散见于报章杂志过去未收入集子的三十篇,粉碎“四人帮”以后写的十六篇,以及长篇论文《夜读偶记》等。其中《夜读偶记的后记》、《关于人物描写的问题》等四篇是未发表过的。
《夜读偶记的后记》一文再次阐述了作者五十年代提出的并曾引起一场争论的一个重要文艺理论问题——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作者生前为本书写了序。 (杨爱伦)


第8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回忆湘南暴动》出版
回忆朱德、陈毅等同志领导的湘南暴动历史的《回忆湘南暴动》一书,最近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有当年参加湘南暴动的肖克、黄克诚、曾志、欧阳钦等老同志的回忆录,以及张际春同志的重要遗作;还有比较全面介绍湘南暴动始末的史话、大事记、路线图,以及当年流传下来的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它反映了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八一”起义留下的部分部队辗转战斗,来到湘南,与湘南地方党和地方武装配合,发动和领导了湘南农民革命武装暴动的面貌,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史和进行文艺创作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好教材。
(仰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