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天津市决定四十九个工厂转产五大类日用消费品
据新华社天津4月13日电 天津市最近决定,49个工厂要转产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毛纺、针织复制品五大类日用消费品。这是天津市在经济调整中改变轻重工业比例和增加日用消费品供应所采取的又一个重要措施。
这次决定49个工厂企业转产,尽管涉及到机械、冶金、化工等七个工业局和四个区,但是由于大家对中央工作会议文件学习比较好,树立了全局观点。调整工作采用了调查研究、提出规划、充分论证、行政干预的办法,所以一扫过去“部门所有制”思想的束缚,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确定了这49个厂的初步转产方案。这49个工厂企业有上亿元的固定资产,二十八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近两万名职工。他们的转产,为五大日用消费品行业迅速扩大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初步规划,天津自行车行业将由原来的两个总装厂增加到三个:一个生产高中档飞鸽牌男女车,供应城市和出口;一个面向农村,生产标定、加重飞鸽牌男车;一个生产城乡兼宜的红旗牌车。自行车品种将由现在的30个增加到50个。钟表、缝纫机、毛纺、针织复制四个行业的生产能力也将有较大的增长。


第1版()
专栏:

吉林化学公司党委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中清除“左”的影响
划清是非界限 保护革命积极性
本报讯 据《吉林日报》报道: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党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公司、工厂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有关文件,并由公司党委常委带头,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清理“左”的思想和错误,为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不能用“左”的眼光清“左”。这个公司党委认为要有效地清理“左”的思想,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他们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引导大家深刻领会
“左”对党的事业的危害和清“左”是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还引导大家回顾过去五十年代后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十年浩劫和粉碎“四人帮”以后头二年的冒进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使大家痛感“左”的错误的严重危害。在摆出许多“左”的表现之后,不少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头脑中有“左”的东西,就不能深刻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实际是自己带着“左”的眼镜,把事情看歪了。
二、清理错误思想,保护革命精神。这个公司党委在具体引导大家清理“左”的思想和错误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搞绝对化、简单化,强调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划清界限,把那些与“左”容易混同或似“左”非“左”的事物,严格加以区别。他们清理生产建设上那种只考虑需要,不考虑实际可能,制订高指标,追求高速度,盲目冒进,欲速不达,造成严重损失的错误,与按需要和可能制订的,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先进生产指标和要求加以区别;清理指导生产上好大喜功、大轰大嗡、不讲实效、劳民伤财的错误,与敢想敢说敢干的雄心壮志和办企业走群众路线的好作风、拚命干革命的精神加以区别;清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思想问题,往往无限上纲,残酷斗争,处理人过重,造成扩大化错误,与党员领导干部大胆负责,严格要求,敢说敢管的正确思想作风加以区别;清理一些不切实际,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的“假、大、空”口号,与既有实际根据,又有革命雄心,确实能鼓舞人心,激励人们上进的革命口号加以区别;清理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不因地制宜,生搬硬套,造成的错误,与结合本厂实际虚心学先进,努力赶先进,争取超先进,促进事业不断发展的正确的思想和态度加以区别,等等。使大家感到,是非分明,头清眼亮,既能使思想真正从“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又有利于保护和发挥干部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清理“左”的思想,同时要注意纠正其它错误倾向。学习会上,大家谈到对社会上一些人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对社会上少数坏人坏事、对一些人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以及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等等,批判、斗争不力。经过讨论认识到,不同时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并认真清理和解决,贯彻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然也会受到一些阻碍。于是,公司和各工厂参加学习的党员领导干部,都把纠正上述的错误倾向,作为一项任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第1版()
专栏:

刘志坚在昆明部队政工会上讲话强调
认清“左”的思想是全局性问题
清理“左”的思想影响的同时,也要纠正其他错误思想,要从实际出发,不要用一个框子套
本报讯 昆明部队第一政委刘志坚最近在部队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肃清左倾思想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习中央文件同进行社会调查结合起来;把自觉地进行自我批评同主动到群众中听取意见结合起来;还要把思想觉悟同工作表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更好地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克服盲目性,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刘志坚同志说,我们必须看到,“左”的思想和错误是个全局性问题,“左”的思想表现在各个方面,成了部分同志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框框和习惯势力,成了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思想障碍。其实,这种“左”的影响的顽固性带有很大盲目性。比如有的同志仍对左倾冒进的革命词句和口号有兴趣,一听到实事求是地进行经济调整反而“感到泄气”;有的仍习惯于那种“舆论一律”,听一个声音,用一个时候、一些地方忽视政治工作,出现一些错误言论和不健康的文艺作品等现象来否认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及对领袖人物和思想缺乏科学的认识,对部队政治工作中的“精神万能”,形式主义,假大空还不能完全抛弃等。这些正如一个人从小用左手拿筷子拿惯了,现在来纠正,反而不习惯。
刘志坚同志指出,形成这种“左”的习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是脱离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路线。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指导思想其实质是对“左”的指导思想的纠正,是对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根本问题学习中央文件,肃清“左”的影响。
刘志坚同志着重强调清理“左”的思想要在重新学习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文件,切实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第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自己清理起,弄清楚“左”的东西在自己身上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总结出经验教训来。第三,还要进行社会调查,向社会请教。
刘志坚同志最后指出,在着重清理“左”的思想影响的同时,也要注意纠正其他错误思想。现在有些人确实怀疑四项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搞自由化、无政府主义,以至于丧失民族气节。对这些问题也不能放任自流。每个单位,每个人,应当从实际出发,不要用一个框子套。
本报记者 杨登渠 王志耘


第1版()
专栏:

老挝抗越组织要求联合国象关注柬埔寨一样关注老挝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据法新社4月13日从曼谷报道,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最近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联合国象关注柬埔寨一样关注老挝,因为这两个国家面临越南霸权主义。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是由老挝的一些抗越组织于去年9月15日在老挝南部的占巴塞省成立的。据报道,这个组织一直在进行抗击越南占领军的游击战活动。
备忘录指出,越南军队占领了老挝和柬埔寨,“把傀儡政权强加给这两个国家,恣意侵犯人权,根本无视这两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备忘录说,万象当局不过是越南当局的“驯服工具”。“越南正打算使(老挝)整个国家成为越南的一个省份”。
这项文件指出,越南的政策是东南亚紧张局势的根源。
备忘录还说,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开展抵抗运动正在扩大。


第1版()
专栏:

法国总统竞选正式开始
本报讯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宪法委员会4月9日晚公布了参加法国总统竞选的十名候选人名单。法国总统竞选活动自此正式开始。
这十名候选人中有任期届满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社会党领导人弗朗索瓦·密特朗,共产党总书记乔治·马歇,保卫共和联盟主席、巴黎市长雅克·希拉克。还有曾担任过法国总理的米歇尔·德勃雷,生态运动候选人布里斯·拉隆德、激进党左翼运动候选人米歇尔·克雷波。此外,还有三名女性候选人,她们是玛丽—弗朗斯·加罗、阿尔莱特·拉吉耶和于盖特·布夏多。
根据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500名以上民选代表的签名支持。因此,虽然在此之前,宣布参加竞选总统的有六十多人,但符合这项条件的仅以上十名。
这十名候选人将在4月26日第一轮投票中进行较量。


第1版()
专栏:社论

增产建筑材料适应建房需要
搞经济建设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我们做计划工作、做经济工作,要不断地研究如何满足人民衣、食、住、用、行以及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要。长期以来,不少生产部门对生产的目的不明确,好象是为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而生产。建筑材料工业是解决人民第三大需要——“住”的问题的重要部门,担负着逐步改善城乡人民居住条件的繁重任务。最近国务院着重抓了轻纺工业、消费品生产,为解决人民吃、穿、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进一步解决“住”的问题,就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有些农民说:“吃饱了肚子,就要盖屋子。”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在城市中,住房建设今后也要大量增加。从发展来看,建筑材料的需要量将会越来越大。我们过去对建材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是吃了亏的。
建筑材料多年来一直是短线。尽管1980年同1949年比,全国水泥产量增加了120倍,平板玻璃增加了24倍,卫生陶瓷增加了454倍,但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泥非常短缺,平板玻璃、卫生陶瓷只能分别满足需要量的40%和三分之一。建材工业要千方百计增产建筑材料,尤其要增产水泥、玻璃等,尽力满足建造住房的需要。
工业发达国家的建筑材料中,钢材的比重越来越大。大量使用钢材,消耗能源太多。我国森林资源少,建筑业大量使用木材也不可能。城市建房一直大量用砖瓦,但要挖毁很多耕地,这种办法也不行。因此,建材工业的产品发展方向,要以水泥、平板玻璃为主,卫生陶瓷配套,辅以新型轻质材料,逐步减少粘土砖瓦的比重,努力研制节省能源和资源富足的代用材料。当前,要把水泥、平板玻璃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增加生产。砖瓦生产要多用矿渣、煤矸石,要多铲山丘,不能挖好地,克服目前一些地区造砖毁田的严重现象。同时,要引导粘土制品向轻质、高强、大块发展,逐渐减少小块实心粘土砖。农村建房材料需要量很大,光靠国家供应是不行的。主要是采取多种途径,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应用。
依靠现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建材工业的有效办法。建材工业老厂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在资源、资金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一些扩建、改建或新建是必要的。但立足点必须放在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上。要搞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这些年来,各地小水泥厂、小玻璃厂发展很快,对缓和供需矛盾起了积极作用。问题是不少企业耗能多、质量低、经济效益差,有的还与大企业争原料、争矿山。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做好调整、整顿、改造、提高工作。我们要搞好技术下乡,有计划地帮助社队砖瓦厂进行技术改造。
增产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产品,困难是有的。燃料、动力、原材料和运输等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部门要切实帮助建材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克服困难。对大中型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燃料,要象对待轻纺工业那样实行优先供应,切实保证电力和运输。


第1版()
专栏:

中央关心下一代 怀仁堂为少儿开
首都少年儿童首次到怀仁堂看戏
宋任穷胡乔木倪志福陈慕华康克清等同志同孩子们一起看演出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首都1,200名少年儿童今天第一次高高兴兴地来到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为他们排练的话剧《岳云》。
宋任穷、胡乔木、倪志福、陈慕华、康克清等同志同孩子们一起观看演出,并且会见了全体演员和观看演出的少年儿童代表。
下午,一队队佩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四面八方来到中南海,秩序井然地进入怀仁堂。演出前和幕间休息时,大家高兴地唱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表达他们对党的热爱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誓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决心。老教育工作者、北京市教育局长韩作黎坐在孩子们中间看戏,他即席赋诗道:“中央关心下一代,怀仁堂为少儿开;春风吹来百花放,天公抖擞育英才。”丰台区靛厂小学教师刘玉英,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十二年,今天她的心情特别激动。她对记者说:“党中央这样关怀我们的下一代,对我鼓舞很大,我要加倍努力工作,把孩子们教育好。”
今天到怀仁堂观看演出的是北京市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的中小学师生代表。


第1版()
专栏:

首都少年儿童在中南海怀仁堂
首都少年儿童在怀仁堂观看专场演出后兴高采烈的情景。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 摄


第1版()
专栏:

全国各石油企业首季节油六点五万吨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石油企业的节能工作又取得可喜的成绩。1至3月,各油田的自用原油比去年同期降低4.6%,节约原油65,000吨。
1980年,各石油企业共节约原油、燃料油96万吨,节约成品油26,000吨,节约电3亿度。
过去,油田的节能工作管理不严格,自用油消耗比较高。从1980年以来,各石油企业加强了能源管理,修订耗能定额,建立能耗统计,试行凭票定量用油,超过消耗定额多用的油加价收费,浪费的罚款,节约的有奖等制度。各油田努力节约自用油,在油井施工中减少落地油,对已落地的原油积极回收。
各石油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设备,节约能源。去年以来,全国共改造了11套常减压装置、三套润滑油装置、二套催化裂化装置。这些耗能多的设备经过改造,使每加工一吨原油的综合能耗下降了10.6%。通往油田以外的长距离输油管道,经过改进输油工艺,输油能耗下降了4%。各石油单位还把431台锅炉由烧油改为烧煤,一年可少用八万吨燃料油。


第1版()
专栏:

赵紫阳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会长古井喜实为团长的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全体成员。
访华团的副团长是众议院议员小林进和盐谷一夫。
在亲切友好的交谈中,赵紫阳向日本朋友介绍了我国经济调整的方针、政策。古井喜实说,中国的经济调整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他祝愿中国获得成功。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日本驻中国大使吉田健三参加了会见。


第1版()
专栏:

王福云排除重大撞船事故英勇献身
共青团怀远县委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新华社合肥4月13日电 共青团怀远县委最近命名为排除重大撞船事故而献身的青年驾驶员王福云为“模范共青团员”。
宿县行署交通局也发出通知,号召全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广大职工学习王福云的英雄事迹。
今年元月3日凌晨,怀远县水上运输公司七号水泥拖船,牵引着六只满载货物的水泥驳船,逆流行驶在上海市的苏州河上。在茫茫晨雾中,七号船行驶到一个急转弯处,突然,上海港驳运输公司一条250马力的钢质拖船,牵引着三只空载的驳船迎面疾驶而来。当七号船发现这只船时,两船只相距十米左右,避让已经来不及了,眼看一场重大撞船事故即将发生,七号船上九十多人的生命和价值二十五万多元的国家财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就在这危急时刻,担任瞭望任务的青年驾驶员王福云,抱起一只橡皮靠球,奋不顾身地奔向船头,把靠球垫入船档。随着一阵尖锐的磨擦声,两只船头被挡开,当他正转身用靠球继续去垫对方拖船后面的驳船时,身体被压过来的高大钢质驳船挤碾在两船中间,他的左臂、胸骨等处被挤断,当即倒在了甲板上。七号船上的群众和国家财产终于得救了,对方船也安然无恙。可是,这位年仅26岁的共青团员却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了。
王福云出身在一个水运工人的家庭。1971年,他当上县水上运输公司的工人,十年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几次奋勇排险救船。一次,他所在的七号船在航行中,撞在一座钢筋水泥的桥墩上,破了一个大洞,船舱里顿时涌进了齐腿深的水,船身急剧下沉。王福云见此情景,立即抱着自己的丝绸棉被,拚命将洞口堵住,从而避免了一次沉船事故的发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