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编者按:农村集镇文化中心的建设,对于丰富八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地区的有关党委和宣传文化部门,重视这一新生事物,支持有条件的集镇把文化中心建立起来,努力在工作中给予必要的帮助,使其健康成长。他们的作法值得参考。
依靠集体经济力量 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兴建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深受农民欢迎
本报讯 近一年多来,一个新事物——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正在广大农村出现,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进行了规划和试点。据广东、广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12个省(区)统计,已有一千一百多个农村集镇办起了文化中心。安徽郑集、广东冲篓、上海金山、湖北孝港等一批先进单位的经验,已引起各地的注意。实践证明,集镇文化中心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整个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调整了农村经济政策,农业生产有了发展,大多数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更迫切了。可是,由于在这方面的工作远远没有跟上,许多农民为看场戏、照个相、买本书要跑上几十里路,误几天工。因为缺乏正当的、健康的文化生活,封建迷信、赌博、斗殴等现象乘机出现,给农村带来很大危害。党中央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指示要采取措施,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扩大社会主义思想阵地。1979年6月,在胡耀邦同志的提议和推动下,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试行文件,提出了“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因地制宜,稳步前进”的发展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半年后,耀邦同志又指出:随着农业和农村形势的不断好转,我们须要把全国的小城镇建设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基层中心。建设这种基层中心,不是靠国家投资,而是引导各个方面采取集体所有制形式予以解决。但这要有计划、有领导。这件事,许多同志还没有意识到,我们中央有关部门同志都要有预见。根据这个意见,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先后召开会议,作了具体研究和部署,进一步推进文化中心的建设。
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正处于创办初期,数量还不多,但它的优越性正在日益表现出来。
丰富和方便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集镇文化中心,依靠集体经济力量,本着量力而行、因陋就简、逐步充实的原则,一般都修建了影剧场(院)、说书场、游艺室、书报阅览室、照相馆等,有的还设有电视室、体育场、科技展览室。他们多有自己的电影队,许多地方还组织了业余的或半农(工)半艺剧团。这样,农民劳动之余,不用跑多少路,花多少钱,就能有看的,有听的,有玩的,做到就地娱乐,各得其所。
有利于转变农村社会风气,克服陈规陋习,促进了安定团结。由于普遍开展了正当的健康的娱乐活动,农村中讲文明、讲礼貌、讲纪律、讲秩序、讲道德的风气逐步上升,歪风邪气显著下降。安徽郑集有个社员,过去很喜欢民间曲艺,“文革”中这种文艺被取缔了,他就去赌博,弥补精神空虚。结果家里的东西输光了,老婆离了婚,他斩断一个手指发誓不赌。后来农闲时,毫无文化生活,他转来转去,又转到赌场。群众训斥他太无志气,他说:“我想说书不让说,想看戏没戏看,叫我干什么?”前年,这个集镇办起了文化中心,吸收他参加曲艺组,还让他当了组长,发挥了他的作用。他常常在说书之前现身说法,绘声绘色地讲上一段赌钱的害处。
有利于繁荣集镇经济,促进了集镇建设。集镇文化场所和设施的逐步兴建,使集镇日益繁荣,从而鼓励和刺激更多的农民带着农副产品来参加集市贸易,也带动了食品店、饭店、旅店、百货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使集市贸易整天进行,集市销售额成倍增长。集镇的繁荣,还安置了一批待业青年就业。
有利于农民休息好,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文化中心向农民们提供各种活动场所和丰富的活动内容,使他们在劳动之余得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有利于消除疲劳、陶冶精神,充实生活,从而焕发更高的生产积极性。郑集公社文化中心办起两年来,十多种文化活动常年不断,全年增产粮食250万斤,社办企业产值增加30万元,商业销售额增加30%。这个公社书记说:“粮食增产,收入增加,功劳主要归于党的政策,但确确实实也有文化中心的份。”
目前,我国农村集镇文化中心的建设还在探索和实践中,各地的发展规模、水平不一,形式、内容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这些集镇文化中心,在公社党委统一领导下,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一切从当地集体经济条件出发,从当地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水平和自愿程度出发,充分依靠农民自己的积极性和才智,大都办得较好。可以预见,只要继续按中央提出的指导原则办,农村基层文化中心之花一定会更健康、更普遍地在我国广大农村集镇开放!(郑德兴)


第3版()
专栏:

国内群众和外宾纷纷来信赞扬
首都警卫战士助人为乐风格高
本报讯 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某部一年来收到国内群众和外宾写来的三百多封感谢信,表彰警卫战士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
这个部队在首都机场、火车站和一些游览胜地、繁华街道上执勤。指战员发扬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主动扶老携幼,帮助旅客搬行李、指引道路,热情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战士刘振贵发现一位13岁的小孩在北京转车时丢了火车票,在街头流浪,他就把小孩领回连队,照料他吃饭和休息,然后同车站联系办理了乘车手续,把小孩送上车,并给小孩的亲人拍了电报,让他们按时去车站接。小孩的亲人非常感激,先后两次给连队写信表示感谢。
在八达岭执勤的唐超等五名战士,看到两位美国友人在游览长城时得了急病,立即把他俩抬到连队抢救,并和有关部门联系,派车把外宾送到首都医院治疗。两位外宾康复回国时,特地请北京国际旅行分社给连队转去感谢信,赞扬中国军队救死扶伤之举。
警卫战士在执勤中拣到钱包和其他贵重物品,总是想方设法交给失主。不少外宾收到自己丢失的钱包、手表、照相机以后,对中国士兵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表示敬佩。
(张纯志 周伟德 程光龙)


第3版()
专栏:

淮北煤炭工程处关心解除劳教的人员
本报讯 淮北煤炭会战指挥部30工程处关心解除劳教的人员,促使他们努力为四化建设服务。
工程处掘进三队工人陈怀美,1979年初被解除劳动教养回本单位工作。当时,他家有四个孩子,爱人长期生病,生活困难。工程处保卫科负责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有关部门从经济上给他适当补助,并给一个孩子安排了工作。在调资中,有的同志认为他受过劳教处分,不能升级。保卫科根据他的表现,配合三队党支部反复向群众解释,要求根据调资条件同其他职工一样对待。结果,陈怀美提了一级。陈怀美十分感动。从此,他在劳动中积极主动,遇有险情便挺身而出,受到大家称赞。
职工朱成亮在劳动教养施工中,被碰成脑震荡。1979年4月解除劳教后,经常头痛、呕吐,不能上班,生活上有困难,夫妻俩经常闹气,后来女方丢下五个孩子回山东娘家去了。保卫科知道这一情况后,建议有关单位每季度发给朱一定的补助金,又同原来的劳教单位联系,按照政策规定给朱办理了工伤手续。之后,保卫科又经过调解工作,使朱同他的妻子重新和好,并给他的一个孩子安排了工作。
掘进三队工人范大廷,1979年被解除劳动教养后,保卫科考虑范原来是技术骨干,建议有关部门安排他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并让他担任副班长。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今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第3版()
专栏:

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记解放军通信学院老教员莫文明二三事
年逾花甲的解放军通信学院数学教员、共产党员莫文明,事事以党的利益为重,处处为国家分忧,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通报表扬。
一事当前想国家,心中常拨大算盘,这是莫文明常年坚持的一条律己宗旨。他的老伴本来是人民银行的正式职员,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成了重点审查对象,被遣返湖南农村老家。后来,她的问题得到澄清,回到城里,但工作一直没有恢复。“文化大革命”中,她又因莫文明被审查而受到株连。1977年组织上为莫文明彻底平了反,一些同志劝他把老伴的工作问题提出来。按政策,他的老伴是应当复工的。但莫文明没有提这件事。他想,老伴年岁大身体弱,又没有什么专长,复了工也起不了大作用,还不如空出一个位置,让待业青年去工作。许多人对莫文明的态度不理解,说他是老糊涂了。莫文明认真地说:“我们共产党员做事情应该向前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没出息的。”
早在1966年,莫文明就将初中毕业的女儿送到湖北有名的艰苦山区利川县农村插队。前两年,有些同志对莫文明说:“你两口子年纪大了,想法把女儿调回来吧。”莫文明想,现在国家还有困难,下乡知青不可能全部回城就业;自己是共产党员,决不能给国家增加困难。因此,他再三写信教育女儿安心留在山区。在父亲的鼓励下,女儿表现很好。最近,她已在当地结婚成家,决心一辈子扎根山区。
莫文明认为,为国分忧,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他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多年,由于长期积劳,加上在十年浩劫中身体受到很大摧残,胃切掉四分之三,还患了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领导多方面照顾他,外出开会给他派车,他不坐;整理教案给他配助手,他不要;动员他边休息边工作,他更是执意不肯……他说:“林彪、
‘四人帮’给部队院校造成极大破坏,要做的事情很多,我只有拚命工作的义务,没有多享受的权利。”这几年,他既教学员,又带教员,还承担了教材编写工作,是全院最忙的教员之一,但他从来不说一个累字。有次他在编写一本教材时,由于过度劳累,高血压病复发,同志们劝他去住院。他说:“对这病我心中有底,吃些药就会好的。”他不但不住院,连休息半天也不肯,抱病坚持工作,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近30万字的教材编写任务,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莫文明为国分忧、拚命工作的高尚品德受到大家称赞,三年来他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受嘉奖。
平书桥


第3版()
专栏:

跨越台湾海峡的空中桥梁
台湾海峡把台湾岛和大陆分隔两处,却隔不断海峡两岸人的骨肉深情。三十年人为的藩篱,更挡不住空中的电波。
亲切的关怀
1954年8月15日侵晨,台湾上空响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对台湾广播”的声音。从那时起,播音时间和频率,不断地增加。现在,从黎明到深夜,不间断地用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进行广播,把祖国的关怀和亲人的思念,送到台湾同胞的心坎上。
“祖国大陆的声音!”台湾同胞为了躲避当局的镇压,有的人带着耳机,有的人躲到郊外,有的空军人员利用在空中飞行训练时间……就这样一年、两年、八年、十年,有的人连续收听了二十多年。当一位台湾青年学者听到祖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人造卫星上天,导弹发射成功等消息时,激动得四处秘密相告,感到无比自豪。
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民族乐曲、家乡小调,穿插着亲人书信、讲话,使多少人禁不住流下了悲喜交加的眼泪。
周恩来总理关怀台湾的渔民。他亲自指示电台要向海上渔民广播天气预报。当年第七号强台风的预告广播稿,就是周总理亲自审定的。多年来,有多少台湾渔船,听了台风警报,到祖国港口避风;或是得以平安返航。
两岸的“信使”
对台湾广播,从开播以来,先后设立了“听众服务”、“亲友信箱”和“台胞信箱”节目,专门播送生活在大陆的台湾籍同胞和有亲友在台湾的大陆各界人士的家信、讲话,以及寻找亲人的启事。二十多年来,这些节目帮助多少失散多年的亲生骨肉,恢复了联系,解除了思念之苦。有人听到自己父亲的讲话录音,马上写信给爸爸:“我就是您三十年来时刻挂念着的女儿。朝思暮想,甚至祈求佛祖保佑,希望有朝一日能得知我父消息。当女儿从广播中得知我父无恙,不禁鼻酸泪涌……。盼望您好好保重,今生再次重逢。”台湾同胞陈成宗和蔡秀云姐弟,十来岁时被卖到大陆,和老家一直音信断绝。去年九月播送了他们的平安家信,他们很快就收到了在台湾的母亲的来信。
对台广播编辑部还直接收到了大批台籍听众来信。单是今年二月份,编辑部就收到从日本、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和地区转来的听众信件近五百封。一位台湾老妈妈来信说:“我的儿子15岁到祖国大陆谋生,离别三十八年,全无讯息。如今我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盼电台同仁相助,自当感恩不尽。”
今年二月初,对台广播编辑部根据一位居住美国的台湾同胞来信,为他寻找到伯父、叔父、姑母、表姊,以及亲朋好友的弟弟、妹妹和子女等共二十几个人。最近,这位台胞的姑母郭女士来信说:“感谢电台同仁不辞辛苦,顶风冒雪,爬山越岭,为我们寻找亲人。为我们送来了祖国的温暖,送来了报喜的佳音。”
共同的心愿
早在五十年代,周总理就代表祖国政府向台湾同胞发出庄严号召:站到爱国主义旗帜下来,同祖国人民一起,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二十六年来,对台湾广播的这些庄严号召,鼓舞着台湾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军政界的爱国人士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奋斗。
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后,台湾收听祖国大陆广播的人越来越多。台湾市面上竟一度出现了小收音机和耳机供不应求的现象。台湾当局虽然严加控制,但人们从耳语到聚会,总要谈论
“三通”,谈论统一。一位台湾听众来信说:
“我们日也盼,夜也盼,整整盼了三十年,盼来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大喜讯。它使每个在台湾的同胞,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台湾回归的日子不远了!”
1980年春天,一位台湾工商业者回到江苏和老妈妈团聚了。当他在火车站看见自己日夜想念的亲人,立即双膝跪下,母子紧紧相抱,痛哭流涕。他说,三十多年来,我早有回归的思想,从广播中听到了《告台湾同胞书》,回归的念头更坚定了。一个祖国,一个母亲,非回来不可。我的孩子刚刚生下来,就给她起名叫“帆凡”,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一帆风顺地返回家乡。袁文芳(附图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编辑部收到的海内外大批听众来信。
双阳 摄


第3版()
专栏:

让孩子找见亲娘让孩子找见亲娘想眺望故乡的山岗,我爬到了阿里山上,只见茫茫云海,云海茫茫。想寻觅故乡的小溪,我沿着淡水河来到海滨,只隔着汪洋一片,一片汪洋。呵,阿里山!我要用你去填大海,让母亲见到孩子,让孩子找见亲娘!
按:这是一位大陆籍的台湾研究人员,在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到家乡亲人的消息后,写给自己母亲的诗。为了避免给作者带来麻烦,署名略。


第3版()
专栏:瞭望台

台湾简讯
△据报载,台湾明年财政预算为八十八亿七千万美元,其中用于军事及“对外”方面为三十五亿三千万美元,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九点八。
△据报道,目前台湾地下工厂所生产的化妆品,多含有汞盐等有毒物质,已查证清楚的有二十一种。
△据报载,台湾一戏院卫生条件极差,座椅下食物残渣满地。有一观众,竟被老鼠咬伤手指。
△台湾色情图片泛滥,已渗透到中小学校,有些小学的高年级学生经常传阅色情图片。有的市面上出售的口香糖内,也附有这种图片,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台湾嘉义县一镇长,以新台币十万元进行贿赂,竞选该镇农会总干事一职。
△台湾“教育厅”最近“嘉勉”热心寻“根”的人士徐秉琰。徐曾首先发现“陕西村”,引起“返籍求谱”,哄动台湾。之后,又发现“永安村”、“长安村”,并证实当地居民的先人,来自冀、豫、陕、甘、鲁等省。
△台湾《自立晚报》报道,台湾各地庙宇近日纷纷发生古物被窃事件。新庄“慈祐宫”被偷走的清代神像有十八罗汉,四海龙王、土地公、山神等二十六尊。台南学申“慈济宫”也传出:被全世界认为稀有陶器“叶王交趾烧”遭窃。


第3版()
专栏:

台湾青年不愿当“外交官”
本报讯 据台湾《新生报》报道,自台湾当局被驱逐出联合国以来,台湾当局日益孤立。目前,与台湾当局仍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屈指可数。这使台湾青年人对台湾的“外交”工作“感到灰心”,不愿投身外事工作。过去,台湾政治大学的外交系,是学生投考的热门。如今,情形冷落,甚至连台湾“考试院”一年一度的外交领事人员特种考试,报考的人也寥寥无几,致使台湾“外交部”及驻外单位“常因人手不足或派不出人而苦恼”。
河清


第3版()
专栏:

台湾猴接近绝迹
台湾猴是珍贵动物,日本人把它视为稀世补品,到台湾大肆收购,使台湾猴濒临绝迹。
刘茂俭


第3版()
专栏:

台湾住房短缺房价昂贵
据台湾《自立晚报》报道,台湾当局于1976年制定了一项六年住房建设计划。据此计划,台湾各地应建住房116,931户。但截至1980年底,仅完工14,970户,只占原计划的12.8%。台北市六年中,原计划建房23,000户,到去年底止,仅完工4,813户。
报道说,除去原有的住房问题未解决外,台湾人口平均每年自然增长30万,按每五口人为一户计算,六年又应增建住房35,000户。实际上,目前台湾缺住房的共达136,900多户。
台湾不仅住房问题日趋严重,而且房价越来越昂贵。据台湾《新生报》透露,台北市1978年1月份的房价每坪(36平方尺)36,000元(台币,下同),同年12月份上升至60,000元,1979年5月又上升至65,000元,到1980年底,每坪已高达12万元至15万元之间。如此昂贵的房价,对于靠薪水生活的人来说,怎么能买得起房子呢!?
武廉


第3版()
专栏:

保证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健康
中央纪委副书记章蕴同志建议:对上了年纪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活,应满腔热情地给予必要的照顾,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爱护和关心
本报讯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章蕴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三次全委会的小组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她在强调老干部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时谈到:上了年纪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党幸存的已为数不多。他们几十年为党奋斗,现在年事已高,有的同志身体已经垮了,不能再工作了;有的身体较好,担负着党和国家的重任,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继续为党工作,日理万机。这些年,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党的荣誉、党的传统,为党制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带领全党拨乱反正,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为医治由于十年动乱所造成的创伤,他们付出大量心血,又为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功绩是后人永远不能忘怀的,他们这种无私的革命精神值得全党敬仰和学习。他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是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因此,对上了年纪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如住房、安全、保健、用车等等,不应苛求,而应给予必要的照顾,保证他们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安全和方便,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他们身体健康的爱护和关心。
章蕴同志指出,我们反对领导干部特殊化,但是,要从党的全局利益出发,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不应把必要的照顾和“特殊化”混为一谈。


返回顶部